當前位置:首頁 » 毛線織品 » 毛線鉤茶壺怎麼折

毛線鉤茶壺怎麼折

發布時間: 2023-01-21 07:01:43

❶ 立體小茶壺怎麼折

將正方形折紙中部對折,沿著摺痕收攏成四邊形,兩角往中線折,另一邊重復這個步驟,展開往回折棱形,一角對折,下面往上折拉出來一點,另一邊也如此,之後將尖角往下,另外兩邊往下折三次,立體茶壺就完成了。

❷ 急``鉤茶具墊\圍巾\帽子\小鞋子等等小飾物都用什麼線啊

鉤茶具墊子要用蕾絲線,比較挺,光潔、平整,最好不要用那種幾股合起來的線鉤,軟塌塌的,感覺不好。圍巾、帽子等用線可選擇的范圍比較廣,全毛、混紡的、馬海毛、棉線都可以。
查看原帖>>

❸ 茶壺怎麼折

1、拿出一張方形彩紙,對邊對角折疊出米字摺痕,按摺痕收攏成小方形。

2、兩邊向中間摺痕對折收攏進去,形成雙菱形,把下方開口的兩個角往上折疊上去。

3、把折疊上來的兩個角再往裡面折疊一部分,把中間的大三角往下折疊下去,將底部用剪刀剪出弧度。

4、頂部剪出茶壺的蓋子,這樣茶壺就完成了。

❹ 茶壺繩編織方法圖解

編法步驟如下:

2.然後編織1.5cm長的單向平結。

4.右邊的第1條線綠色線做軸線。其他的綠色線做繞線。依次編右斜卷結。

5.剛剛綠色的軸線,變繞線。棕色線做軸線。編織左斜卷結。右邊的線編織好了。

6.現在看左邊的。左邊的第1條線做軸線,其他的做繞線。依次編左斜卷結。

7.剛剛綠色的軸線,變繞線。棕色線做軸線。編織右斜卷結。左邊 的線編織好了。

8.右邊的第1條線綠色線做軸線。其他的綠色線做繞線。依次編右斜卷結。

9.剛剛綠色的軸線,變繞線。棕色線做軸線。編織左斜卷結。

10.左邊的編織方法也是和上面的一樣,第1根綠色線做軸線,其他綠色線做繞線,編織左斜卷結。再然後軸線變繞線,棕色的做軸線。編右斜卷結。

11.按以上的方法。一右一左。編完右邊的線,再編左邊的線,左右兩邊再各編4排斜卷結。

12.葉子編織好之後。再拿深棕色的那條繞線(就是50cm)繼續編單向平結。也是編1.5cm長。

13.剪去多餘的線,燒粘好。

14.在尾線串上小珠子。

15.最後,拿深棕色的的20cm線做繞張,編織3個平結。編好後剪去多餘的線,並燒粘好。

❺ 如何正確使用茶具_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具是我們日常喝茶所必備的用具,那麼茶具怎麼使用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茶具的使用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茶具的使用方法
1.蓋碗的使用方法: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鍾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沖一次。

2.茶挾的使用方法: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3.茶針的使用方法: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4.茶杯的使用方法: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5.茶盤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銹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6.茶船的使用方法: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里塞入茶葉,沖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

7.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自動電爐。

8.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9.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10.茶葉罐的使用方法: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銹鋼、錫合金及陶瓷。

11.茶則的使用方法: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12.茶海的使用方法: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茶具的保養方法
茶具紫砂壺是喝茶人的珍寶,但要使紫砂壺表現出真正的個性,就要有正確的養壺方法,泡壺是最好的養壺方法,具體可分以下六點:

徹底將內外洗凈

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凈。

切忌沾到油污

紫砂壺最忌油污,沾一後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

泡茶

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擦與刷要適度

壺表淋到茶汁後,用軟毛小刷子,將壺中積茶銷銷刷洗,用開水沖凈,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斷地推搓。

使用後清理晾乾

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干凈,以免產生異味,又需重新整理。

讓壺休息

勤泡一段時間後,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乾燥,再使用時才能更吸收。按這六步養亮的壺,雖養成的速度較慢,但亮度可經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氣觸摸。

紫砂壺的保養方法

1. 將壺與壺蓋分開,放置在盛滿水的干凈的容器中,容器要足夠大,水要蓋沒整個壺。

2. 容器中同時放入一些茶葉(您想用此壺來泡的茶葉),放在小火上慢慢煮開,小心看護,防止壺與壺蓋或容器壁互相撞擊而造成破損。

3. 慢慢的煮1小時左右,移去火源,讓壺仍靜置在有水覆蓋的容器中,慢慢冷卻,放置1天。

4. 次日,取出壺,倒去留在壺內的泥沙,清水小心淋壺洗滌。重復以上1-3步驟一次。

5. 次日,取出壺,用熱水小心淋壺洗滌。經過此番處理,壺中的氣孔均已打開,以待使用。
茶具的配件介紹
1.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稱「茶扒 」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 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4.茶則:茶則(茶勺)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

5.茶夾:又稱「茶鏟」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6.茶針(茶通):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茶具的相關發展
茶具古代 飲茶 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這一概念與今所說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來的飲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屬類飲茶茶具在唐宋以來是少見的。因為金屬茶具泡茶遠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謂茶道雅桌的,唐以來主要變化較大的飲茶茶具有:茶壺、茶盞(杯)和茶碗。而這幾種茶具與飲茶 文化 的興起有直接關系。

茶壺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裡往外傾水,據《資暇錄》載:“元和初(公元806年,唐憲宗時)酌酒猶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罌,而蓋、嘴、柄皆具。”罌是一種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壺類似瓶狀,腹部大便於裝更多的水,口小利於泡茶注水。約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歡“注子”這個名稱,甚至將茶壺柄去掉,整個樣子形如“茗瓶”,因沒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壺”叫“偏提”。後人把泡茶叫“點注”。就是根據唐代茶壺有“注子”一名而來。

明代茶道藝術越來越精,對泡茶、觀茶色、酌盞、燙壺更有講究,要達到這樣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創新。比如明朝茶壺開始看重砂壺,就是一種新的茶藝追求。因為砂壺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損,所以砂壺被視為佳品。據《長物志》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熱湯氣。”說到宜興砂壺幾乎無人不知。而宜興砂壺正是明朝始有名聲。據史料記載說,明朝宜興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興砂壺享譽的第一人。

《陽羨名陶錄》記載說:“供春,吳頤山家僮也。”吳頤山是一位讀書人,在金沙寺中讀書,供春在家事之餘,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製做砂壺。結果做出的砂壺盛茶香氣很濃,熱度保持更久,傳聞出去,世人紛紛效仿,社會出現爭購“供春砂壺”的現象。供春真姓“龔”。所以也寫成,‘龔春”砂壺。此後又有一個名叫時大彬的宜興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顏色的硇砂土製作砂壺。開始,時大彬模仿“供春”砂壺,壺形比“供春”砂壺更大,一次時大彬到江蘇太倉做生意,偶在茶館中聽到“諸公品茶施茶之論。”頓生感悟,回到宜興後始作小壺。其壺“不務妍媚,而朴雅堅粟,妙不可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畫航錄》說:“大彬之壺,以柄上拇痕為識。”是說世人以壺柄上識有時大彬拇指印者為貴。從此宜興砂壺名聲遠布,流傳至今,還是人見人愛的精製茶具。

茶盞、茶碗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盞”等陶瓷製品。茶盞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說:“盞杯子。”宋時開始有“茶杯”之名。見《陸游詩》雲:“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現代人多稱茶杯或茶盞。茶盞是古代一種飲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中國茶文化興起於漢唐、盛於宋代。茶盞也隨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較大的變化。

宋代茶盞非常講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盞”的質地、紋路細膩和厚薄均勻。據宋蔡襄《茶錄》載:“茶白色、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紂黑,紋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依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葉茶,就選用黑色茶盞,說明當時已經注意到茶具的搭配關系。搭配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好的茶色與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甌)製造的一種稍帶紅色的黑茶盞,被時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當時評賞茶盞的質量,還有茶盞表面的細紋,如建安的紺黑茶盞已經精製到“紋路兔毫”的地步,足見陶藝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見《廣韻》曰“火氣上”,又《集韻》“火通也”,熁音協,含燙意。這里“熁火”實指茶杯中熱氣的散發程度,明清時期,江蘇的寶應、高郵一帶把“熁火”稱為“燙手”。宋代建安生產的“紺黑盞”比 其它 地區產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熱難冷”的好處。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盞一流產品。
古今茶具的區別與聯系
古代茶具與現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時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與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許多詩人筆下的“茶具”主要指與飲茶有關的茶罏、茶壺、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從大概念來看,依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 烘焙 茶具、飲茶有關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雲溪友議》提到有“二十四種”茶具,顯然,後兩者是大概念的茶具,這一概念與今有許多不同。

「茶」、「壺」兩者在中國的飲茶文化上,是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性且密不可分。喝茶講究茶湯之香氣、韻味,而茶壺的欣賞在於外觀的視覺、內在骨胎質料的堅潤性及吸收茶湯後的肌理變化。茶壺的把玩、鑒賞,亦隨著每個人欣賞的角度與層次而異,不論是具有歷史年代價值的古壺、宜興壺、手拉坯壺或是具有台灣文化色彩的陶壺,都各有其吸引人之處。茶壺的好壞也不是以價格的高低去衡量,璞石之中含有璧玉,從一個創作者的作品,可看出其所下的苦心和它的精神內涵,這是需要慧眼者與其產生共鳴的。選購時,應考慮其實用性及藝術性兼具,但最重要的還是茶壺的原料、燒成。茶壺的造型變化多

端、層出不窮,由於市場的變革,使得許多茶具徒有外形,而根本談不上基本的實用要求。許多人趕著「玩茶壺」的風潮,盲目搶購,至於什麼是好玩的茶壺?還是要您用「心」來體會。

❻ 茶具怎麼用啊

「嫩茶杯泡,老茶壺泡」,當所泡茶葉不具有觀賞價值時,可以選擇瓷壺或紫砂壺、蓋碗泡茶。如忽略賞茶舞步驟,所有茶都可以用壺沖泡。

壺泡時應依茶葉的類型和特點調整沖泡細節,如綠茶應掌握水溫,沖泡白茶應適度延長泡茶時間,功夫茶講究淋壺和巡、點的分茶方式等,黑茶類沖泡注意水溫要高等。

下面操作為壺泡熟普洱茶。

①備具:准備茶壺、茶杯、茶葉罐、茶匙、隨手泡、茶巾、水方。

9品飲

❼ 如何折紙茶壺

簡單的方法,參照下圖:

❽ 求問製作紫砂茶壺的全部工序越詳細越好,最好配有圖片。

宜興紫砂器,由獨特的紫砂泥形成的手工成型方式,即泥片鑲接法和打身筒法。

宜興紫砂陶土,屬粉砂質泥岩,有其優異的顆粒組成,經拍打擠壓,使粗顆粒向內聚合,細顆粒於表面浮起,並產生良好的可塑性和結合性,它以手工成型方式,製作成千姿萬態的紫砂壺造型。造型藝術中堪稱世界之最,不受任何限制。古今中外的形態、結構都可以制陶表述,造型的復雜性以壺為最。悠久宜興紫砂壺、溯其淵源,它在一九五六年前一直採用全手工成型方式製作,其間亦採用紫砂陶模作為輔助工具。它一可規正形態、二可提高產量。少量精陶的名品,仍以全手工製作。但工藝上不可遺忘,它是藉助於距車規正尺度、以樣板達到精度,用各式專用小工具、表達製作工藝的雅緻精到。紫砂泥的優異性在於可反復地添加和削減,用套缸保持坯體的溫度,紫砂泥可滋潤,乾燥膨脹的吸附性能。如油畫顏料一樣,成年累月地推敲、修琢達到「藝不精人辭不休」的境地。

常規產品一直以全手工成型方式製作,成年累月地反復製作,已形成熟練的工序和相應的專用工具,並作為生計,故有些紫砂藝人,一輩子僅作幾種款式,如流行最多的幾種特定款式,如魚畫龍、梅桃柿扁、壽星、洋桶等等。造型款式盡管相同,由於藝人的品相眼光不同(藝術修養)、同一品種感覺並不一樣。在同行業中藝人有高下之分,製作工價不等。一九五六年,宜興紫砂蜀山陶業社成立之後,方才採用石膏模擋坯成型,用於製作小紅泥水平壺,這在當時已是技術革新的一大進步。一九五九年紫砂廠派人員在無錫惠山泥人廠學習石膏模製作,並在宜興紫砂廠內成立模型組,從而推廣石膏模具作為商品壺的輔助工具。一為統一容量規格,二為選用優秀造型風格,並加以推廣,其式樣都是大師級優秀藝人設計製作的。論造型藝術,文革前常規陶瓷工藝分注漿成型、機製成型、擋坯模型成型、手工成型等。宜興紫砂陶只適宜手工成型,從商業角度從屬手工藝類的紫砂壺造型,比較經得起推敲,製作工藝受工時定額限制相對比較粗糙。

宜興紫砂全手工成型,也許是二○○○年之後製造的神話。人與動物的差異在利用和製造工具,全手工成型是完成設計製作的全過程,每道工序都要製作專用工具來完成,達到預先設想的要求。所用工具的材料有竹、木、鐵、銅、塑料、牛角等,為解決形態的變化、凹凸、粗細、轉折、細部加工,光潤細膩的表面肌理,塑造形態的質感。輔助模具從陶模進化到石膏模、樹脂模、金屬模、塑料模。採用工具僅僅是達到效果的手段而已。關鍵是處理造型完成後的精氣神韻,予人的視覺感官,品茗觀賞的功效,收藏品鑒的藝術價值。

張揚宜興紫砂全手工成型,僅僅是紫砂成型技法的特異性,它是由其紫砂泥材質決定的,從一九五六年開始技術革新,歷史上曾有過騾鑼車成型「農家樂壺」,車制壺身、鐵模型壓制壺蓋,注漿壺嘴,手工修坯終因工藝粗糙,費工費時而告終。亦有過注漿生產高級工藝品「牡丹壺」、「蛤蟆蓮蓬壺」,手工修坯也因費工費時,質次價高而告休止。宜興紫砂工藝廠從1956年到1985年,花整整二十年時間搞技術革新,因違反紫砂本有的工藝規律,從而重新回到手工成型的方式上製作宜興紫砂壺。全手工成型過程中的「全」,完全可以做到。這是工具加工工藝的功勞,並非手指間的功夫,憑空製作的捏塑。全手工成型的「方器」,比模具製作快捷、精到。「花塑器」、「筋紋器」需要製作較多的工模具,方可製作的精確些。園器固其造型簡潔,用全手工打身筒製作,來得快捷而富有神韻和張力。全手工成型是紫砂工藝的一個工程、採用何種工具、模具處決於它的形態和工藝效果,具體問題應作具體客觀的分析,並非一概而論。

全手工成型製作,藝人們有句口頭禪:「三蒔不入樣」。即製作三次全過程,逐步改進,優化後,方才悅人心目,流入市場,被購買人接受。歷代傳統造型,何以廣為流傳,視為經典之作。它經幾代藝人的改進,推敲方為成器。曼生十八式,出自楊彭年之手,終因時間緊,被後人評為工藝不精湛、有待改進的地方。名人名家之所以成為名家,對紫砂造型藝術都有獨到之處,對紫砂工藝計較的理解,上升為紫砂語言。曼生壺優秀的設計和獨到的構思,完成這一構想,仍需優秀的工藝去解決,反復推敲製作專用工具,設計與施工相配合,方可造就精美的型器。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歷代紫砂優秀造型,它是由造型外觀製作技巧,陶瓷工藝,功能效用所決定的,自它的問世至今,一直經久不衰,被人們珍視。評定壺藝的的標准:一是紫砂材質 ,色澤純正、肌理豐富。二是造型外觀,形態完美、氣質顯然。三是製作工藝,精工修琢、巧奪天工。四是印章題款,氣質高雅、易辨真偽。五是陶瓷工藝,燒成、加工到位,採用全手工成型,達到完美的程度比率較高。當今諸多的紫砂藝人,一般根據設計形態的要求,追求的藝術效果來決定採用何種成型方式和製作過程,它包含許多從藝所經歷積累的成功經驗。名品經典之作,往往採用全手工製作,配製相應的工模具。三時不入樣,精心製作工模具,也許是一條規律,初稿是成器的雛形僅表達設計意圖,反復修改逐步走向完美的成功。許多藝人往往十年磨一劍,優秀完美的造型往往一直在反復修改,常制常新的過程。它如寫文章一樣,初稿很快就完成,但需反復修改,有著漫長推敲的過程。賞析一個完美的造型,不必計較全手工或工模具,應鑒賞它的藝術價值,辨鑒工藝處理的完美性和獨到之處。宜興紫砂工藝有具獨特的工藝操作過程。因為他集陶瓷、漆器、紅木、金銀器、玉器、青銅諸家工藝之大成,取各家工藝之長,為紫砂陶所用。成功的陶藝家,有來自師徒傳承,學有所成的;有外地來宜興,帶一技之長發展的,各派各家走出一條獨特的成功之路。即遵循紫砂工藝陶自身特有的成型工藝技巧,以粉砂岩陶土為特性的工藝之路、製作優秀作品問世,廣為人民歡迎。

❾ 幼兒園手工茶壺的做法

做幼兒園手工茶壺准備一張白紙,沿對角線對折出摺痕。抓著對角線疊成一個菱形,把兩扇邊向中間對折,正反面都要疊。再展開,向上翻折成一個菱形。正反都要。把它翻過來,把兩個壺嘴按圖彎折。把其中一個壺嘴的角窩到裡面去。把其中一面向下翻折,正反都要。把向下那個尖角往裡窩過去。疊好了可以再上面畫一些自己喜歡的花紋,塗一些漂亮的顏色即可。

(9)毛線鉤茶壺怎麼折擴展閱讀:

幼兒園簡單手工

製作材料:塑料可樂瓶、彩色卡紙、剪刀、雙面膠、畫筆。

製作方法:

1、用筆在2張不同顏色的卡紙上,畫出2個大小不等的長方形,並剪下(大小長方形長度一樣,大長方形的寬度是小長方形寬度的2倍)。

2、用雙面膠把小長方形的裹在瓶子的中下部,大長方形裹在瓶子的中部,兩張卡紙的中間沒有縫隙。

3、剪下一個圓形,做成圓錐體,把瓶頸罩住,並用雙面膠固定好,然後剪一小圓形,粘在圓錐體的頂部,做成一頂可愛的小帽子。

4、用筆在卡紙上畫出小動物的腳、手、耳朵、嘴巴等主要身體部件,然後用剪刀剪下,粘貼在瓶子的適當部位,表示小動物的腳、手、耳朵等。(如果有必要,還可以給小動物剪領帶、小花等來裝飾小動物)

5、用黑色畫筆在小動物的臉上畫眼睛、鼻子、嘴巴,這樣,可愛的塑料瓶小動物就做好了。

1、手指點點彩虹

准備清單:顏料、畫紙

難度系數:★★

2、浪漫的煙火

做法:

1、用黑色的畫紙才有黑夜中煙花綻放的感覺哦~在畫紙上用膠水如圖畫出發散的煙花

2、因為膠水容易干,我們畫好一朵就在上面倒上一些麵粉

3、每朵煙花都蘸上麵粉後,就可以在煙花上用水彩塗色啦~麵粉的質感,讓畫出來的煙花更加有感覺呢~

3、彩色漸變紙花

准備清單:蛋糕紙、畫筆、一杯水

難度系數:★★★

豐富鮮明的色彩最能吸引孩子的眼球了,配合上好玩的創意,他們肯定非常喜歡~

熱點內容
女警戴帽子的頭發怎麼扎 發布:2023-08-31 22:03:00 瀏覽:1414
草的綠色染在褲子上怎麼辦 發布:2023-08-31 22:01:09 瀏覽:1668
毛衣喇叭裙怎麼加針 發布:2023-08-31 21:54:08 瀏覽:1107
撫順買男裝哪裡好 發布:2023-08-31 21:53:12 瀏覽:1605
鉤針鉤毛線帽怎麼做視頻 發布:2023-08-31 21:48:20 瀏覽:873
福建人的帽子怎麼做 發布:2023-08-31 21:33:56 瀏覽:798
男生紅色衛衣怎麼搭褲子 發布:2023-08-31 21:32:02 瀏覽:954
條紋襯衣配什麼顏色的領帶好看 發布:2023-08-31 21:26:07 瀏覽:1356
穿帶帽子的大衣怎麼扎頭發 發布:2023-08-31 21:09:32 瀏覽:668
男裝牌匾什麼顏色字最亮 發布:2023-08-31 21:03:10 瀏覽: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