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織大衣怎麼打
A. 怎樣編織棒針線毛線大衣
織衣的順序:後——前——袖——領——最後織其它細小部件
上衣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橫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直密是指在10 cm中有多少行)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餘下的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 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B. 兒童毛線大衣怎麼編織圖解
兒童毛線大衣編織方法
1、衣領:用13號針起針120針,織兩行平針一行上針三行平針,然後對折並針。這樣就形成了機器邊。並針後織雙螺紋40行,把衣領向內對折,在機器邊的上方,用鉤針合並套收。
2、正身:用9號針沿著機器邊的那行上針,開始挑針。這里附上針數分配:
3、莖為5針,是因為我用小燕子加針法。兩邊各兩針平針,中間一針上針。
4、先挑起54針,然後來回編織,每次來回挑織兩針。一直挑織到前領還剩18針時,一次性挑起。這樣領子就全部挑完了。
5、織了8行後,用白色線和藍色線織兩行提花,第一行一藍一白,第二行一白一藍。
6、織26行後,再次提花。同時也分袖織身子。兩邊腋下各加8針,將身子連起來圈織。織到合適的尺寸,換12號針織衣邊。織26行雙螺紋後,收針。
7、身子織完後,織袖子。將兩邊加的8針挑起來,和袖子一起織。袖子的減針, 八行減兩針,減5次。每六行減兩針,減七次。換12號針織袖口。織20行雙螺紋,收針。
C. 如何用粗毛線打外套
編織方法與一般毛線編織毛衣基本一樣,主要區別在線的選擇,外套毛衣一般選用多股棉線或棒針毛線,樣衣及具體編織方法,可參考我們網站相關內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詳細信息,敬請搜索我們的網站:「美德緣--專業毛線信息提供商」,如果還有什麼疑問,請根據網站聯系方式跟我們聯系!
D. 開衫毛衣外套怎麼織
准備材料/工具:毛線,棒針。
1、准備好毛線和來棒針。先來自起針,起38針來做個編織示範。
E. 毛衣外套編織教程
毛衣外套編織教程如下:
1、後片起針128;5cm的底邊,然後編織花樣;
2、前片分別起針62針後片比前片多四針去掉縫耗實際後片比前片多六針;
3、62cm處收腋下,平收兩針然後每個來回最後兩針並掉兩邊各收掉六針;
8、挑門襟我所有的邊上的第一針都是帶過不織,所以邊上都是小辮,這樣門襟就是兩個小辮挑三針,可以左右門襟加帽子邊一起挑這件衣服是分別挑左右門襟,然後挑帽子邊,銜接處裡面縫合。右邊門襟靠內側的中心的部位挖扣眼;
9、縫合袖子的時候用鉤針小辮套收,不要太緊。
F. 一線連大衣的編織方法 詳細教程分享
1、用3.75mm環針在別線上挑32針,按花樣圖解編織15厘米,拆開別線,另一側也編織15厘米,後領為30厘米。
2、先織左門襟,再從側面挑60針(左右各1針歸門襟),再織右門襟,此時共有124針。反面放記號扣,按以下針數分配:33左門襟、 1 、5、5、5、5 、5、6、5、5、5、5、5、1、33右門襟。
3、以居中6針為中心,6針左側的右加針,6針右側的左加針。左右門襟邊的1針按3-1-15、2-1-10加針,其他的按4-1-15加針,完成後為354針。
4、將354針分片分袖:前片:33+26+10=69;後片:10+20+36+20+10=96;袖子:10+20+20+10=60。
5、正身部分:腋下加10針,69*2+10*2+96=254針,腋下16厘米在兩側按10-2-3加針,此時為266針,腋下起算57厘米勻加22針,織花樣20行,繩子邊收口。
6、袖子:腋下挑14針,60+14=74針,片織,兩側按10-1-9減針,32.5厘米織花樣20行,繩子邊收口。
G. 毛衣外套怎麼織
一、計算針數
年前打的毛衣領子起了92針,用的是12號針。因為這次織的是外套,所以決定用11號針,領口織116針。116針分針:先減去8針(用於插肩袖的4條筋),還剩108針,把108針除以3得36針,即前後片各36針,兩只袖子各18針。因為前片要留出8針做門襟,所以前片領子部分先減去8針,剩28針,即前片左右各14針。
二、正式起針
起針就起116針—8針門襟=108針,織完領子以後開始織領窩:1.先織一針下針{左前片14針先織一針還剩13針},然後加一針再織兩針下針{一條筋}再加一針,然後織18針{一邊的袖子},加一針在織兩針下針{第二條筋}再加一針。織36針{後片},加一針織兩針{第三條筋}加一針。再織18針{又一隻袖子}。加一針再織兩針下針{第四條筋}再加一針。2.再織一針下針,{右前片領子先織一針還剩13針}織完這針後把毛衣反回來織,全織上針,織到1的那一針時再挑起一針{左前片還剩下12針},織完這針後把毛衣反回來織,沿著前面留好的兩針下針{筋}繼續在兩邊各加一針,織到2時再挑起 一針{右前片還剩12針,}織完這針後把毛衣反回來織,繼續前面的方法,織到前片還剩7針時,挑針變為一次挑2針,挑兩次後將剩下的3針一次挑起,領子的前後就分出來了。
這時前片左右再一次性加針8針,就把門襟部分也織出來了。(之所以把門襟跟著衣身一起織主要是為了方便以後加長毛衣,這樣不需要拆門襟重織。)剩下的就按照前面的方法加針就可以了。
點擊查看原圖
點擊查看原圖
三、挑腋窩
這件毛衣准備織250針,當後片織到114針時,將袖子單獨挑出,後片兩邊一次性各加11針(腋窩),和前片連接,衣服樣子就基本出來了。
點擊查看原圖
點擊查看原圖
點擊查看原圖
四、織口袋
織到一定長度(自己根據衣身長度估算),數出口袋針數,挑出來。另外用小一口針起夠口袋針數,再和衣服連起來一起往下織。記得每織到袋口時換小一號針,這樣才能讓袋口收得比較緊,穿的時候袋口才不至於鬆鬆垮垮。
點擊查看原圖
背面:
點擊查看原圖
織到袋口高度後,再和旁邊的11號針串起來,繼續往下織花。
點擊查看原圖
背面:
點擊查看原圖
前片織到足夠高度的時候暫停下來,另外用針把後片先挑出來的針單獨往下織,此為口袋裡片。袋口部分織出幾排花,這樣掏口袋時不會露出平板的口袋裡。
H. 怎樣編織毛線大衣
材料:纖指線屋包絲羊毛3斤
工具:6.5MM棒針
步驟:
1、右前片:起40針(這個長度是31厘米)織14行後,下一行起,左側30針改織下針,右側10針花樣A 不變,不加減針織20行後,下一行起,減針,12-1-6,共96行後剩餘34針。接下來不加減織4行。下一行起開始然後袖窿減針,左側減針,4-2-8,在這個減的過程中,當到減第7次的同時右邊平收10針。左邊繼續剛才的4-2-8減法(之前已經7次了 這個時候只需要再來一次就可以),右邊1-1-8減針,這個時候到最後只有1針 收針 完成右前片,用相同方法及相反方向完成左前片。
2、後片的編織:起90針,花樣A編織14行。下一行起,改織下針。不加減針織20行後,再兩側按12-1-6減針,減好後96行剩餘78針。接下來不加減織4行。下一行起兩邊袖窿減針,兩側減針4-2-4,減8針,織成16行時,下行起從中間收榻減掉32針,餘下30針,繼續兩邊同時減針,4-2-4共減8針共16行。餘下14針收針斷線,完成。
3、袖片的編織:起28針,花樣A編織不加減針14行。下一行起,改織下針,兩邊同時加針,8-1-8,加完後再織不加不減14行,共78行,44針。下一行起,兩邊袖窿同時減針,4-2-8,一側共減16針,共32行,餘下12針,收針斷線。這些都打好後,拼接,前後左右對應縫合。
4、內層衣領:從左右前片各挑22針,後片挑26針,總共是70針。在這70針里,左右前片內側10針花樣A編織,其餘的50針打雙羅紋。一共打32行如果想領子更大氣的話 , 這個可以再多幾行,收針斷線。
5、外層衣領:在內層領片與後背衣片之間 挑80針 不加不減打28行,如果想領子更大 可以再多幾行,然後搓板針編織6行, 收針斷線 , 衣服完成。
I. 毛衣大褂的織法 具體步驟
首先是工具:織毛衣用的針。如果自己織的時候覺得手比較緊時,要選擇大一號的針子來織;相反,如果自己織得比較松的話就用小一號的針子來織。在織毛衣之前,得先學會幾種基本的針法,一是織毛衣的起針,二是松緊邊,是指袖子和領口還有下面的邊;三是再有是加針;四是收邊,收邊是指在織毛衣結束的時候要織的一種針法。這幾種針法在基礎針法里都有詳細的說明。
現在我們開始織毛衣,先想好,是織什麼領子,這里我想說是高領還是低領,我建議織低領,因為小孩子不太喜歡穿太高的領子。首先我們要起針,起96針,這里的96針是這樣計算的,8針是有四個徑路,每條徑路二針,就是八針;前胸和後背是各30針,肩或袖是14針。建議第一次織這種毛衣的人,或對自己起邊沒有信心的人,可以請別人替你起好邊,記住要起單羅紋邊,高度大約一至二厘米就行了,小孩子不願意穿太高領子的衣服,因為太高了領子就會纏脖子。織完後呢,再織一圈平針,再開始分針,要記住,在分好一項的針數後,要加一針。
第一行,1、先用平針織一針後就加一針,(就是衣服的斜徑);
2、再織30針後加一針,織二針後,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前胸的針數,二針是斜徑的針數,二針過後就是袖子了);
3、之後再織14針,加一針後,織二針,再加一針,(這里14針是右袖子的針數,二針仍然是斜徑針數);
4、織30針後加一針,織二針後,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後背的針數,二針是斜徑的針數,二針過後就是袖子了);
5、之後再織14針,加一針,織一針,全部一圈就織完了。(這里14針是左袖子的針數,織的一針仍然是斜徑針數,因為在1里先織了一針,所以這里只要織一針就行了)
註:這里的第4項織法是毛衣的前胸和後背是一樣高的,如果想織前面和後面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後片織得高些,請用下面的方法:再織完第4項後,再織二針,就將毛衣反過來,織反針,織回過後面的針數,再織過徑後,織二針後(不包括加的針)再反過來織,反過來,是指將毛衣整體反過來,織平針。如此反復,織到袖子全部織完一圈為止。
第二行,全是平針織。
第三行,就是在徑的前面加一針,徑的後面加一針,一圈下來共加八針。
第四行,全織平針。
後面以此類推。一直織完大約二兩毛線。就可以分袖子了。
前胸和後背的織法,如果想織得不同,這是根據人身體的不同來決定的,因為人的後背是高一些,如果織成一樣不是不能穿,只是穿上後,後背頂上有些空。也許我講得不太好,這也很難讓人明白。
具體的織法:在這里,我建議大家開始用五根針編織,那樣好分清楚前胸、袖子、後背等在分的時候,最好把徑也分在一根針子上,也就是說,前胸包括第一徑路一針加上前胸的針數再加上一針徑,後面以此類推。第一行,在4條徑的兩邊各加一針;先織下針,首先要織完前胸那塊32針,再織完一隻袖子的針數16針,接著織完後背的針數32針,再織最後一個袖子的前二針,不包括徑的針數在內,如果要加上的話那就要在最後的袖子上織四針,第一針是徑路,第二針是加一針、第三、四針是袖子真正的真數。把毛衣反過來,織反針,往回織(為什麼要織反針,將毛衣反過不了,在正面看時,都是平針)。往回織時,第一針挑起來,織完三針後就是袖子那塊織完了;接著將後背那塊也織完,後背的織數是32針,再織那一個袖子的4針;再將毛衣反過來,就是開始織平針,遇到有徑的地方還是要加針,也是如此,第一針挑起,織二針後,加一針,再織徑一針,換另一根針子的針數了,先織完一針後,加一針,再織30針,再加一針,再織徑路針,這就是後背的針數了,再往前織一針(徑路),加一針,織五針後,又將毛衣翻過來織,織反針,如此類推,直到織到平針時,將最後邊那個袖子的針數全部織完為止。以後就可以全部織平針了,也就是第三行開始。。。
(一)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上衣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二)下裝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毛褲的編織成型較快捷、簡便,一般分為左右褲片兩部分,另加一褲襠方塊編織。編織時,如果從褲腰處開始編織,褲腰的折雙邊就比較省力,但褲腿減針時有些費事;反之,從褲腿處開始編織,褲腰折雙邊有些費事,可褲腿的簡易加針和褲腰後翹的編織就容易些。這就需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
下面介紹毛褲的三種編織法:
兩片編織法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2×橫密
2. 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
3. 腰後翹。後翹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約為4~5個回程(8~10行)。編織時,將腰寬針數取中,分為前、後
腰,再將後腰的針數除以回程數 (即4~5個回程),用回形加針編織法即可織成腰後翹。如果是從褲腳 口起針,應採用回形減針法編織。
4. 臀寬針數=臀圍÷2×橫密
5. 上襠應加針數=臀寬針數-腰寬針數
6. 上襠長行數=(直襠一腰羅紋)×直密
7. 上襠加針間隔行數:
前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1/4)
後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3/4)
8. 橫襠針數=臀寬針數+(前襠寬+後襠寬)×橫密 或:橫襠針數=橫襠寬×橫密
9. 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10.褲腿應減針數=橫襠針數-褲口針數
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後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後襠應減針數)
12.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13.後襠減針行數=後襠應減針數×2
如果從褲腳開始編織,第「10」「11」「12」、「13」、項中的「減針」須改為「加針」,第「5」、「7」項中的「加針」須改為「減針」。
三片編織法(加方法)
1. 腰口起針針數,與兩片編織法「1」相同。
2. 褲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2」相同。
3. 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 臀寬針數,與兩片編織法「4」相同。
5. 上襠應加針數,與兩片編織法「5」相同。
6. 上襠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6」相同。
7. 上襠加針間隔行數=(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2
8. 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9. 褲腿應減針數(單側)=臀寬針數-褲口針數
10.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
11.方塊針數=方塊寬×橫密
12.方塊行數=方塊長×直密
四片編織法
四片編織法與其他編織法不同的是:褲腿減針時,每一片褲腿的外側也要參與減針。
平針編織褲前片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
3.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4. 上襠長行數=(直襠-腰羅紋)×直密
5. 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
6. 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7. 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
8. 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
9. 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 !
平針編織褲後片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 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5. 上襠長行數,與褲前片「4」相同。
6. 後橫襠針數=後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 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 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9. 後襠減針行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
10.褲腿應減針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
11.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
羅紋編織褲前片
在整件毛褲全部為羅紋組織編織的情況下,成品易下垂,因此做小樣的密度計算時,要適當增加橫密的針數,減少直密的行數。另外,腰羅紋和褲口羅紋要比其他部位小一個密度值。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褲長×直密(不包括腰部的內折邊)
3.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4. 直襠行數=直襠×直密
5. 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
6. 褲腿行數=褲長行數-直襠行數
7. 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 [
8. 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
9. 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
羅紋編織褲後片 :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 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5. 直襠行數=直襠×直密
6. 後橫襠針數=後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 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 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9. 後襠減針行數=後襠針數×2
10.褲腿應減針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
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後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
男褲門襟:
1. 門襟針數=門襟寬×橫密
2. 門襟行數=門襟長×直密
*門襟的編織一般是在右褲片上完成,當編織到右褲片門襟上邊(或下邊)位置時,要把門襟寬所需針數一次加齊,並隨褲片編織,當織夠門襟長所需行數後,再將門襟針數一次減完。
在編織左褲片時,如果怕褲門襟的平針編織捲曲,可以在編織到門襟位置時,改成羅紋組織,針數與右褲片相同。
J. 請教毛線大衣編織方法
毛線織編織花呢字大衣(單桂花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