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毛線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⑴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
經常給孩子做「智力體操」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一個有效辦法。孩子做廣播體操是為了消除身體疲勞,增進身體 健康 :做智力體操同樣是為了消除孩子分析解決問題的心理障礙,增強學習過程中的理解思維能力。
1.用多向思維克服單向思維。
例如回答「樹上有10隻鳥,打死了一隻,還可能有幾只」有這么一個傳統的、最簡單的智力題,如果是單向思維,只有兩個答案:「0」和「9」;若是多向思維,就可以看得出從「0」到的無數個答案。因為槍聲從無聲到有聲的級差是無限的,鳥兒從聽見到聽不見、聽到後能飛和不能飛的可能性是多樣的,死了一隻鳥後,其它鳥是逃命,是圍觀,是趕來悼念,是來抗議,是發動報復……,這些可能性又是無限的。經常進行這種智力體操就能使人們的思維逐步由低向髙發展。
2.用客觀思維防止「先入為主」
「先入為主」是孩子思維中常犯的一個錯誤。有時父母在考孩子的問題時,往往問題還沒有說完,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這種搶答案的情況,一方面說明孩子聰明,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包含孩子一些先入為主的成分。例如有這么一個問題,一位公安局長在茶館里與一位老頭下棋,跑來了一位小孩,小孩著急地對公安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老頭問:「這孩子是你什麼人」?公安局長說,「是我兒子」。請問,這兩個吵架的人與公安局長是什麼關系?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公安局長的爸爸和丈夫,或者說是孩子的外公與孩子的爸爸吵起來了,因為公安局長是孩子的媽媽。可是有人曾把這題對100人進測驗,結果只有兩個人答對了,因為多數人有這種「先入為主」的心理定勢:在茶館與老頭下棋的公安局長一定是個男的。
3.用運動思維代替靜止思維
例如在回答下面這種問題時,就需要用運動思維代替靜止思維。「海輪舷側一繩梯,10尺露水面,5尺沒水中,若潮水每小時上漲6寸,問幾小時後,只剩7尺」,這是「刻舟求劍」的反命題,但強調的都是「水流船移」和「水漲船高」思維的運動性。
4.排除心理暗示。
「抽屜里有黑白尼龍襪各7隻,假如你在黑喑中取襪,至少要拿出幾只才能保證取到一雙顏色相同的襪子?」在對5名大學生考這一問題時,居然有4名大學生說至少要拿8隻才能保證取到一雙顏色相同的襪子,當指出正確的答案應該是3隻時。他們才意識到把取「顏色相同」理解為取「顏色不 同」了,取不同的,當然至少要8隻。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 誤的理解呢?這就是心理上的暗示作用,因為題目上有「黑白」「各七隻」的暗示,這樣,不少的人一看到題目就產 生了一定是取黑白不同顏色這種心理定勢了,經常進行這種智力體操可以養成注意排除心理定勢的思維習慣。
5.尋找思維捷徑,擺脫思維習慣,
「一隻桶里的水每分鍾增加一倍,十分鍾的時候,桶里的水就可盛滿,問桶里的水何時可達到半桶? 」遇到這種問題時,中學生、大學生常常擺脫不了計算的思維習慣,因為他們學會了列方程、列代數式來解復雜問題的方法。其實,這類題只要思維方法正確,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都可以通過倒過來的簡捷思維方法進行分析:既然每分鍾增加一倍,那 么,水滿前的一分鍾就是半桶水,因為十分鍾水才滿,那麼 半桶水的時間應該是第九分鍾。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這類 問題還很多。「雞蛋不能豎起來」,「不拔瓶蓋能不能喝到 瓶里的水」,其區別都在於能否擺脫思維習慣的束縛。
6.過濾思維信息,排除干擾因素。
人們在思維中遇到的問題,很多都是被表面的假象掩蓋著,,如果不善於排除干擾,面對的將是一團亂麻,就象在眼花繚亂的魔術師面前,你簡直不知道他是如何暗渡陳倉的。例如,有這樣一個問題:「有一個人用600元買了一匹馬,又以700元賣了出去,然後,他又用800元買了回來,再以900元賣了出去,問他一共賺了多少錢?」實驗者在6個班考這個問題後,大家議論紛紛,有說賺100元的,有說賺200 元,也有說賺300元的,還有說1分錢沒賺的;可是當另換一種說法:「有一個人用600元買一匹白馬,以700元賣出,再用800元買一匹黑馬,又以900元賣出去,問他一共賺了多少錢?」這種說法話音剛落,同樣在6個班,幾乎是異口同 聲:賺了200元。為什麼同一個題的兩種說法難度會相差那麼大呢?就因為第一種說法中包含著「又用800元買回來」這種容易造成盈虧兩抵的錯誤干擾信息、經常用這種題型給孩子做智力體操,對養成孩子過濾思維信息排除干擾因素的習慣是很有好處的。
7.「旱路不通走水路」,尋找替換方案。
思維中鑽牛角尖是孩子在學習中常犯的又一個錯誤,克服這一錯誤的方法就是教育孩子在遇到難題時,要善於改變 方法,靈活處置,「旱路不通走水路」,及時尋找替換方。
例如,一位老祖母在纏毛線,毛線被蹣跚學步的小外孫弄亂了,老人惱火地把孩子放進圍欄里,引起了小外孫的嚎啕大哭,放出不行,放進也不行,怎麼辦?老人終於領悟 到,她的目的不是為了把小孩關起來,而是為了把小孩和毛線分開,於是她採取了替換的方法,孩子留在外面,自己到圍欄里去纏毛線,問題就順利解決了。
⑵ 小班美術活動繞毛線活動建議
美術活動對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非常有利,這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幼兒特有的表現力決定的。但小班初期的幼兒由於心理、生理正處於發育之中,他們的思想境界還處在塗鴉階段,他們繪畫並不是為了描繪某個物體的形狀,只是為了繪畫過程中體現愉悅感,初入園的幼兒還不習慣於有組織的活動,對繪畫是怎樣一回事也並不清楚,所以在幼兒美術方面教師應該著重引導和幫助幼兒由不習慣過渡到習慣,由不清楚過渡到清楚,並使之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對於幼兒的美術活動應怎樣指導呢?
一、選擇貼近幼兒生活並帶有游戲性的教材
小班的幼兒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驗較少,他們往往只對日常社會中經常接觸、熟悉和感興趣的物體有繪畫或製作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選擇小班美術活動教材時應選擇幼兒熟悉或感興趣的題材。比如小班幼兒喜歡小動物,我們就可以設計「給小兔喂青草」、「熊貓吹泡泡」、「小鴨游泳」等繪畫內容。還可以選擇他們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為題材,如「我幫媽媽繞絨線」、「畫氣球」、「捏糖葫蘆」等等。同時選擇的教材還必須具有游戲性,單調的塗色練習和臨摹活動都不是小班幼兒所喜歡的,他們更喜歡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所以教師在選擇小班幼兒的美術活動教材時一定要注意以上兩點。
二、創造適應的美術環境、材料
創設具有可參與性的美術物質環境和可操作性。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與被動,往往取決於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又常常與教育環境提供的有利機會和條件有關。當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材料時幼兒會為材料而吸引,自然會主動地操作材料,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去。小班幼兒由於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動手操作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豐富有趣且能使畫面產生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兒既能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又能讓幼兒輕松獲得成功,而且還能使畫面產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各種印章讓幼兒進行印章車,提供紙團讓幼兒壓印,提供彈子讓幼兒滾畫等。如在噴畫活動「放煙火」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裝有水粉顏料的噴壺,幼兒只需輕輕一噴,紙上便會散開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又如在印章畫「小兔的新衣」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切成各種圖形的蔬菜(胡蘿卜、藕)等等,幼兒用這些材料蘸上顏料印在衣服形的紙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就這樣完成了。活動結束時有的幼兒仍樂此不疲地為小兔做新衣,有的幼兒還在為自己的傑作而歡呼雀躍。豐富有趣的活動材料讓小班幼兒覺得繪畫原來就是「玩」游戲,繪畫是件快樂的事情。
三、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美術活動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小班幼兒,更離不開游戲。因此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對幼兒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學家皮亞傑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上的發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幼兒產生好奇心。幼兒受好奇心的驅使就會通過游戲活動來學習、成長。
1.以游戲的口吻導題,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小班幼兒好動、好模仿,行為受情緒的支配。因此在活動中我首先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賦予幼兒適當的角色,即運用游戲、故事等形式導題,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比如在折紙貼畫「屋頂」的開始部分,我給幼兒講了一個故事:「前幾天下大雨,大風颳走了小兔家的屋頂,小兔多傷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個幼兒,並引起了幼兒對小兔的同情,紛紛表示要為小兔「蓋新房」。這時教師就可以教幼兒用正方形的紙對角折成三角形,貼在小兔的屋子上,小兔的新房就這樣造好了。還有在紙畫活動「幫媽媽繞絨線」中,我在活動的開始,就和幼兒一起玩繞絨線的模仿游戲,在體驗繞絨線的手臂繞環動作後,再讓幼兒在紙上為媽媽「繞絨線」,學習畫圓圈線。教師利用小班幼兒強烈的好奇心來設計生動有趣的開場白,把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引過來,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情緒基礎。
2.在邊做邊玩中發展幼兒的美術技能。
雖然小班幼兒年齡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貼、畫、撕、捏等簡單的美術技能。只是這些美術技能是幼兒在邊做邊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的。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游戲。比如在剪紙「雪花」活動中,教師讓幼兒把小紙條變成一片片的小雪花,然後將小雪花放在一起,和幼兒一起玩下雪的游戲,並讓幼兒在撿雪花的游戲中鞏固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此外還可以讓幼兒進行一些玩色游戲:如讓幼兒在紙上拓印桔子後添加上眼睛、嘴巴、手、腳就變成了一個個小朋友。又如用彈子蘸上顏色,放在紙盒裡進行滾畫,不一會兒便會變出一塊塊漂亮的花手帕。還有和幼兒一起玩吹泡泡,讓幼兒在開心之餘再進行泡泡畫。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潔精的顏料後,對著白紙吹泡泡,泡泡破了但卻在紙上留下了美麗的痕跡。在這些有趣的游戲中,幼兒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貼、捏、畫、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對美術活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教師指導時應注意語言的游戲性。
⑶ 小孩把毛線來往身上纏好不好
小孩把毛線往身上纏不好,這樣會很容易碰到毛線摔跤,非常危險的,這樣很不好
⑷ 為什麼要纏毛線
利於我們織毛衣的時候,能夠毛線不打結,能很好的出線
⑸ 小孩喜歡纏線是怎麼回事
那不是很正常的,小孩子都是好奇心重!都喜歡玩大人手裡的東西,肯定是你纏毛線的時候被他看見了唄!等到玩膩了就好了!
⑹ 怎樣訓練4~5歲幼兒的記憶力
本期導讀
佳禾育兒
---如何訓練1-3歲孩子的注意力?
寶寶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如何才能讓寶寶集中注意力呢?
寶寶注意力是否集中,
將直接影響寶寶以後的學習,
畢竟注意力不集中的話,
不管做任何事都會事半功倍,
所以從小訓練寶寶的注意力,
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意力總是和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同時發生。
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注意力品質,
將直接影響他的感覺、知覺、記憶、想像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也會影響他做事的效率。
許多寶寶上學後學習困難,
就是因為注意力沒有發展好。
所以,
訓練幼兒的注意力是老師和家長的重要責任。
兩個年齡段(1-2歲,2-3歲)
來主要介紹一下親子游戲。
幸福人生之旅
佳禾真誠相伴
佳禾母嬰為迎合現代國際化家庭的高端需求,率先引進國外先進成熟的母嬰服務模式,為各界人士提供高級育嬰師、金牌月嫂、高級家務助理、蒙氏早教師、涉外家政服務等…
免費服務熱線:400-808-3353
微信服務熱線:18616376372
地址:徐匯區漕溪北路468號宏匯大廈14F
服務項目:
金牌月嫂 高級育嬰師 家務助理(保姆)
家庭早教師 家庭廚師 高級管家
培訓項目:
母嬰護理 高級催乳 科學月子餐 產後康復
高級育嬰師 精英育嬰師 蒙氏早教師 小兒推拿
家庭廚師 高級管家 西點烘焙 整理歸納
家政上崗證 家政上門證
其他等
佳禾國際家政
⑺ 如何提高孩子的耐心(7歲)
要想提高孩子的耐心,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耐心,因為自己都沒耐心去培養孩子,怎樣才能讓他她提高耐心呢? 1、先從孩子心理開始,要用心、用真理去讓TA明白耐心的重要性,你可給TA舉一些例子或說一些哲理性的話語 2、從孩子做事的方法上去培養,因為7歲的孩子可以說是一個很懂事的人了,應該有好多東西都知道對錯,這時的你一定要細心的去看TA做事的風格,從而去改變TA 3、從與孩子的對話中培養,其實對話教育是最關緊的,不但能提高TA的耐心也可以提高TA智慧,但在對話中我們要帶有一種柔韌性,微笑的去,同時找TA這個年齡的話題……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很會看別人顏色的,和對此事是否感興趣。 4、時常找一些能培養耐心的活給TA做。
⑻ 怎樣訓練4~5歲幼兒的記憶力
說出名字
家長列舉一些相同種類物體的名字(牛、豬、馬),讓孩子繼續說下去。當孩子說出一個物體時,如果對,就繼續,如果不對就指出不對。說出10個左右物體時,成人問孩子:「這屬於哪一類?」讓孩子用概括的詞去稱呼這一類。
這種游戲的好處是孩子必須猜測成人心中的類是什麼東西。例如對於牛、豬、馬,孩子可能認為類是所有的動物而提出鴨子;可能認為類是陸上的動物,還可能認為是家畜類。孩子必須一邊猜測是哪一類,一邊記住哪些類已被猜過而否定、同一類內哪些動物被提出來過。這樣對他們的思維和記憶都要求較高。
看旗幟
游戲前找一塊場地,畫上三個大小不等的圓,三面小旗(紅、綠、黃)。游戲開始,家長任意舉起一面小旗,讓孩子看著旗子的顏色行動。舉綠旗時,孩子迅速走入小圓內,舉起右手;舉黃旗時,孩子迅速從小圓走入中圓內,舉起右手;舉紅旗時,孩子迅速從中圓走入大圓內,並舉起右手。反復多次後,觀察孩子是否犯規越來越少,速度越來越快。
孩子必須按旗幟行動,聽指揮,否則犯規。
必須按規定做完動作,站進圓內舉起右手才算完成。
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請媽媽舉旗。看誰完成得快,犯規少。
這是為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和反應能力,並能遵守紀律,行動迅速。
記得准,畫得快
家長繪制如下兩幅圖形。
先讓孩子看第一幅圖10分鍾(上面畫有幾個實心圓和空心圓),然後讓孩子在右邊的空格上依據記憶畫出實心圓和空心圓,要求和左邊畫的一樣,畫時用一張紙或一本書將左邊圖蓋住。
在第二幅圖上有幾列數字與圖形對應的畫面,先讓孩子觀察圖1分鍾,看上列圖案上面的數字,下面是代表此數的圖形。然後蓋住圖形,並要求孩子在3分鍾內畫出上列數字所代表的圖形。
家長可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的特點,重新設計此類圖案,來訓練孩子的記憶力。
第二幅圖是一種數形交替訓練,能增強孩子的記憶力與動作的敏捷性。
這是為了訓練孩子的記憶力與動作的敏捷性。
數數
家長讓孩子識記下圖1分鍾,然後讓孩子數數,從1數到35。孩子數完後,成人讓孩子回憶剛才識記的圖形(畫出來)。
數字是最難記憶的材料,因而是一種最好的訓練記憶能力的材料。訓練孩子記憶住圓周率小數點後100位數字。
這是為了通過讓孩子記憶大量的數字,達到發展記憶能力的目的。
做什麼合適
在孩子面前放一行4個物體,其中兩個屬於一類,兩個屬於另一類的物體。例如,桌子上放著帽子、手套、黃瓜、洋蔥。成人手中拿一個胡蘿卜,讓孩子從桌上選擇與胡蘿卜一類的物體給他。幼兒正確選擇以後,應說明為什麼黃瓜、洋蔥合適而手套、帽子不合適。
這是此游戲最簡單的形式。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物體可增至8個,門類可增到4類,物體應零亂地放在一起。
媽媽的手
家長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生活及各種動物的習性特點,鼓勵孩子用小手的動作去摹仿,表現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熟記兒歌:
我的媽媽手真巧
我的媽媽手真巧,樣樣事情做得好,
會穿針,會引線,會給寶寶縫棉襖,
會洗衣,會做飯,會給寶寶包水餃。
我的媽媽手真巧,樣樣事情做得好,
先剪一隻小飛鳥,再剪一隻小兔跳,
纏毛線,織毛衣,胸前織上小花貓。
現在我也學媽媽,長大兩手也靈巧。
根據上述兒歌的內容,做出穿針引線縫棉襖,洗衣做飯包水餃的動作。說到「小飛鳥」時,左右手交叉,小指相勾其餘四指上下扇動,做飛鳥狀;說到「小兔跳」時,拇指與無名指、小指相握,食指、中指伸直向上做兔耳朵,雙腳齊蹦;說到「小花貓」時,兩手大拇指握住,其餘四指並攏,手心向內,放到嘴邊做貓鬍子狀。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同背兒歌,做動作,也可以讓孩子單獨進行。
這是為了發展孩子記憶力,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
這是什麼
把一疊預先摻混的圖片放在成人身邊。讓孩子一個一個地翻開圖片,按次序叫一個物體的名稱和它屬於的門類名稱。孩子回答正確就得到一張圖片,回答不正確就把圖片放到最下邊繼續下一張。直到全部圖片看完,游戲就結束了。
對孩子實在叫不出的圖片就告訴孩子,並讓他記住,明天再玩,看他還能不能叫出來。
送口信
家長將孩子和他的小夥伴們排成一個大圓圈,間隔2~3米,每個人面前地上放上一個或幾個玩具。挑選一名孩子作「指揮者」負責發口信,站在圓圈的中央。
「指揮者」任意跑向一名孩子,附耳傳口信,然後由這名孩子按順時針方向依次傳下去。要求參加的孩子必須按口信內容要求做動作。口信傳到,准確無誤,並按口信的內容要求做完動作為一輪。如:「指揮者」跑向一名孩子,並附耳傳口信(不能讓第三個人聽到):「請你轉告,讓明明把他的小手槍送給軍軍。」這位孩子接到口信後,應立即跑向按順時針方向靠近自己的小朋友,低聲原話轉告,依次類推。當明明前邊一名孩子接到口信後,他跑到明明面前傳口信時,稱謂及話語就應有所變化:「請把你的小手槍送給軍軍」。明明應拿起小手槍,記住口信內容,跑向下一位,低聲轉告並遞上小手槍,直到軍軍收到小手槍為止。而軍軍接到的口信應該是:「請你收下這只小手槍。」第一輪結束,「指揮者」檢查,看是否准確地傳到了口信,是否按口信要求做完動作。如果誰傳錯了或作為收信人聽錯了,沒有按口信要求做動作,出一個節目。接著繼續玩第二輪游戲。
口信在傳遞過程中,不絕對要求與原話一致,但必須准確地表達出原來的意思。
口信傳送只能按順時針一個方向,且只能傳給最近的人,不能跳越。
傳信時聲音不能讓第三個人聽到。
每輪可以更換「指揮者」。
這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
需要什麼
這是一個集體游戲。讓孩子邀請他的小夥伴們參加,大家坐在一起,給每個發5張圖片,這些圖片屬一類(每個小孩手中的圖片不同屬類)。家長從剩下的許多圖片中抽出一張,告訴孩子:「我這里有許多類圖片,你們應該從我這里要走屬於你們手中那類的圖片。」然後念這張圖片的名字,例如這張是洋蔥就說:「誰要洋蔥?」有蔬菜類的孩子就站起來回答:「我要。」家長問:「為什麼?」孩子說:「我有蔬菜。」孩子要是說對了他手中那類的圖片,就把這張圖片(洋蔥)也給他。如果他說錯了就懲罰他,從他手中抽走一張圖片。成人念完手中的圖片後就讓孩子們比一比,誰的圖片多誰就勝利。
各類之間區別要明顯,使孩子易於分辨。
各念幾遍
家長准備7種動物的圖片,如:兔子、狗、馬、猴子、大象、長頸鹿、羊。然後按下列順序呈現給孩子看,每個圖片一秒鍾。然後讓孩子說出兔子和大象的圖片出現過幾次。
如孩子完成不好,可重復一次。
兔子、猴子、長頸鹿、兔子、大象、羊、狗、馬、猴子、大象、兔子、猴子、大象、長頸鹿。
家長依次把下列數字念給孩子聽,每秒鍾念一個,念完後,讓孩子說出「5、6」這兩個數字各念了幾遍。如果孩子完成不好,可重復一次。
5—4—3—6—8—5—2—9—6—1—5—2—7。
四組漢字
家長把下列四組漢字依次念給孩子聽,每隔一秒鍾念一個字。念完後,立即讓孩子復述出來。
第一組:書球
第二組:電水車
第三組:好吃天風
第四組:走飯花燈狗
家長把下列三組數字(每組兩批數字)依次念給孩子聽,每隔一秒鍾念一個,念完後,讓孩子倒復述出來,如家長念:「2—4」,孩子念:「4—2」。
第一組:2—40—8
第二組:3—7—46—2—8
第三組:5—2—7—99—4—8—6—1
家長依次念下列三組材料,每組必有漢字和數字。家長每隔一秒鍾念一個,念完後先讓孩子按順序復述數字,然後再讓孩子按順序復述漢字。如,家長念:「8—天—6—紙—2—車」;孩子念:「8—6—2」;「天—紙—車」。
第一組:「8—天—6—紙—2—車」
第二組:「3—好—4—水—2—書—7」
第三組:「9—跑—6—球—4—床—5—電」
⑼ 怎樣纏毛線球
材料准備:硬卡紙、剪刀、毛線
1
將硬卡紙剪成一個如上圖的形狀,大小自定,上下兩邊的距離大致就是你最後得到的毛球的直徑。硬卡紙的硬度越強越好,可以避免在纏繞中變形。
2
往硬卡紙外邊纏毛線。大人做起來很簡單的纏繞動作,對小朋友尤其是低齡的小朋友來說也是很不容易的,請家長耐心等待,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和方式。
3
纏的圈數根據毛線的粗細及直徑的大小有所不同,通常要200圈左右,圈數越多做出來的毛球越緊密漂亮。年幼的孩子會自動沉浸在這種重復的活動中,這種活動對孩子的成長大有益處。如果有家長陪伴和帶領,他們的興趣會更高。
4
差不多了,中間用毛線系好,系在中間的毛線可以留長一些,這樣做好成品之後,可以讓小朋友掛在脖子上美美的。
5
抽出硬卡紙,用剪子把毛線剪斷,並把所有的線頭修剪整齊,毛球就做好啦!可以用花色毛線或者幾種不同顏色的毛線交疊纏繞,這樣出來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