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蟲鴿子得了有什麼症狀
㈠ 鴿毛滴蟲病是什麼症狀
鴿毛滴蟲病又稱口腔潰瘍,是鴿的常見病之一。由毛滴蟲引起。最常見的特徵變化是口腔和咽喉粘膜形成粗糙鈕扣狀的黃色沉著物。主要危害幼鴿,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成年鴿往往帶蟲而不表現症狀。
【 病原形態及生活史】 本病的病原是毛滴蟲。蟲體呈卵圓形或橢圓形。前端有4 條能游動的鞭毛,有一根細長的軸刺,波動膜較短。目前大約有60 %以上的鴿子是本病的傳播者。由於許多成年鴿是無症狀的帶蟲者,常成為其它鴿子,特別是乳鴿的傳染源。本病主要是接觸性感染,通過鴿乳哺乳幼鴿而直接傳染;成年鴿在婚戀接吻時受到感染;健康鴿也可通過飲用被污染的飼料和飲水而感染。臍部毛滴蟲,主要附在鴿巢內的毛滴蟲通過尚未閉合的臍孔,進入到鴿的臍部而發病。以2 一5 周齡的乳鴿、童鴿發生本病最為多見,且病情亦較嚴重。此外,當飼養管理不善,突然供給低劣飼料,首次換羽等,都可促使本病加重。
【症狀】 許多幼鴿從帶蟲的母鴿獲得母源抗體而得到保護,最初幾天能健康生存。而急性型病例,通常發生於6 -15 日齡的幼鴿,感染後10 天左右死亡。乳鴿、童鴿感染後,表現精神萎靡,羽毛松亂,食慾減退,消化紊亂,導致腹瀉和消瘦,飲水量大,口腔分泌物增多且粘稠,呈淺黃色。呼吸受阻,有輕微「咕嚕咕嚕」聲。下頜面有時可見凸出,手觸之可摸到黃豆大小的硬物。嚴重感染的幼鴿會很快消瘦,4 -8 天內死亡。根據本病的症狀,可分咽型、內臟型等。
咽型:最為常見,也是危害最大的一型。由於攝入大量尖利.的穀物和較粗的砂子造成粘膜破損,促進病原侵入粘膜而感染發病。發病後病鴿口腔流出青綠色的涎水,嗦囊塌癟,伸頸作吞咽姿勢,口中散發出惡臭味。在鴿的咽喉部可見淺黃色分泌物,或有界限明顯呈鈕扣大或黃豆大乾酪樣沉積物,有些病鴿的整個鼻咽粘膜均勻散布一層針尖狀病灶,在不同程度上妨礙鴿子採食、飲水和呼吸。病鴿常常張口搖頭,使勁從口腔中甩出堵塞物― 淺紅色粘膜塊或黃色粘膜塊,像常用的膠水一樣,連續不斷地甩,直甩得兩眼潮濕流淚,難受不堪。
內臟型:鴿食入被污染的飼料和水而被感染。常表現精神沉鬱,羽毛松亂,食慾減少,飲水增加,有黃色粘性水樣的下痢(似硫黃色,帶泡沫),龍骨似刀,體重下降。隨著病情的發展,毛滴蟲還侵襲鴿的內部組織器官。剖檢病變,在上消化道時,嗦囊和食道有白色小結節,內有乾酪樣物,嗦囊有積液。肝臟、脾臟的表面也可見灰白色界線分明的小結節。在肝實質內有灰白色或深黃色的圓形病灶。但白喉(粘膜)型的鴿痘、鴿念珠菌病的喉部病變與本病相似。鴿沙門氏菌病和鴿結核病的肝、脾小結節也與本病相似,應區別清楚。
【 診斷】本病的確診可用葯棉拭取口腔、咽部或嗦囊的粘液或刮取黃白色聚集物,進行塗片鏡檢,如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見到毛滴蟲,就可確診。
㈡ 幼鴿多大時能做驅蟲
兩個月後在作出規定驅蟲,毛滴蟲可以先作。
鴿毛細線蟲病預防:
(1)盡量避免信鴿和鴿糞便接觸,食物要投入清潔的容器中,盡量不要撒在地面上。因為地面上可能有大量的蟲卵。
(2)鴿舍最好鋪水泥地面,這樣便於清掃和消毒。如果有條件,可架起木條或鋼網架,將糞便和信鴿分離。
(3)要餵食足夠的保健砂,避免信鴿採食沙土。如果讓信鴿吃地面上的沙土,那麼信鴿食入蟲卵的機會就會增大。
鴿毛細線蟲病症狀:
毛細線蟲少量寄生在信鴿體內時,一般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只是飛翔成績稍稍有所下降。但過多蟲體寄生時,信鴿就會表現出消瘦乏力,羽毛無光澤,皮膚乾燥,腹瀉和便秘交替發生,腹瀉為水便或膿血的症狀。
可見腸黏膜有嚴重的炎症和出血,壁增厚,積液較多,有的還形成假膜並有臭味。如果用小刀片小心刮取黏膜,並放入盛有生理鹽水的透明容器中輕輕攪拌後,在容器底部襯上黑色背景,就可見比頭發還細與黏膜顏色相同的小蟲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鴿毛細線蟲病
㈢ 養鴿子的人應該如何輕松識別鴿病
由於缺少關於鴿病判斷及用葯的知道,很容易就會使得鴿子出現各種病狀,那麼你知道如果鴿子患病了應該如何進行鑒別清楚嗎?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如何輕松識別鴿病,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輕松識別鴿病
1、看體態
病鴿大都精神欠佳,不愛活動,離群獨處,羽毛松亂,眼無神,呼吸加快,呼吸時喘鳴或從喉頭氣管發出異常聲音,減食或不食,狂飲水或不哺育幼鴿等。
2、看眼睛
患鳥疫、副傷寒、眼炎、霉形體病及維生素A缺乏症等病鴿,眼睛紅腫發炎,分泌物增多。患結膜炎者則結膜潮紅,血管擴張。患丹毒病或肺炎時結膜青紫。貧血或營養不良時,結膜蒼白。有機磷農葯中毒時則瞳孔擴大,口腔乾燥。
3、看鼻瘤
健康鴿鼻瘤鮮明,白色,且干凈。如鼻瘤污穢潮濕,白色減退,色澤暗淡,多為患感冒、鳥疫、副傷寒及呼吸系統疾病等。
4、查口腔
如口腔、咽喉出現潮紅、潰瘍或黃白色假膜,則是患了咽喉炎、毛滴蟲病、鵝口瘡或白喉型鴿痘。口腔有灰白色結節,是維生素A缺乏症。
5、查嗉囊
在餵食3小時後,檢查嗉囊是否縮小、如脹大結實,可能患硬嗉病。若拒食而嗉囊脹滿,軟而有波動感,倒提時口中流出大量酸臭液體,可懷疑是軟嗉病。
6、看呼吸
患喉氣管炎、支氣管肺炎、霉形體病、毛滴蟲病時,可出現噴嚏、流鼻涕、咳嗽和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患嚴重壞死性肺炎時,病鴿張口呼吸,呼出帶臭味的氣體。
7、看皮膚
肺炎、亞硝酸鹽中毒、鳥疫、丹毒病及血液缺氧時,皮膚呈紫黑色。用手觸摸兩翼內側胸部皮膚,皮溫高是發熱的表現,皮溫低則是血氣不足的虛寒症或重病危的表現。
8、摸腹部
從胸骨端開始向恥骨方向輕輕按摩腹部,如便秘可摸到腸內有黃豆粒大小的粒狀糞。若肝炎或肝硬化可摸到肝臟過大或硬實。腹部脹大下垂,手摸有軟而波動的感覺,則是腹腔炎。
9、看肛門
患胃腸炎、潰瘍性腸炎、副傷寒病時,肛門周圍多被糞便沾污,用手翻開肛門,可見泄殖腔充血或有出血點。
10、看糞便
健康鴿糞便灰黃、褐黃或灰黑色,呈條狀,末端有白色物附著。消化不良或患卡他性腸炎,鴿子排出稀爛的軟糞。發熱、便秘或缺水,會排出粒狀烘。患腸寄生蟲病時,排出肉狀糞。糞便帶有白色和紅色粘液,則是出血性腸炎或球蟲病。糞便黑色可能是胃或小腸前段出血。
常見鴿子病的治療方法
1.毛滴蟲:
症狀:擾頭、磨嘴、吐舌、張口、打哈。
中葯治療:復方蛇床子:蛇床子、川椒、明礬、苦參、百部、薄荷等量研磨成粉,將粉末投服口腔中100-200ml/g,一次搞定。
西葯治療:塞克哨唑搗碎,加入50CC的涼白開,再加兩三滴白色風油精,置於帶噴頭的小瓶內。使用前搖一搖,捉起來噴口腔一次。
2.球蟲體外蟲:
症狀:綠色條狀帶水便為球蟲;糞便帶有小氣泡,體內有蛔蟲;糞便帶有小白圓球型,比芝麻小,為體內有節蟲;口中異聲,一飛就氣喘喘,為呵欠蟲。
西葯治療:阿維菌素或依維菌素1克兌水半斤,可除體內外蟲——球蟲、毛滴蟲、蛔蟲、毛細線蟲與體外各種寄生蟲。
3.鵝口瘡口黃:
症狀:在口角、口腔、喉頭出現唾液粘膏狀粘膜,具有一股惡臭氣。口腔癀粘膜、口腔疼痛,加上積累的口癀粘膜,阻斷了吞食的困難度,便會產生不吃不喝而消瘦的現象。
中葯治療:升麻一兩、黃連三分,研磨成粉,一至兩耳勺置於口腔內傷口潰爛處即可。早晚各一次,一二日便可見效。
西葯治療:只要用綿花棒將口腔內的瘡癀粘膜分秘物清除後,塗上金利高,兩日見效。
4.鴿痘:
症狀:就像人體插入不明物質時,在患部會造成一個疙瘩一般。
預防方法:雛鴿四五天大要掛腳環時,順便將臍帶頭擠一下,把裡面的雜質一並擠出。有如人的青春痘一般,務必要擠干凈,不要怕它痛,然後再塗上碘酒或外傷的葯膏即可。
中葯治療:半枝蓮、仙鶴草各10克煮水一斤,供20羽治療與預防鴿痘發病或蔓延。
5.呼吸道:
症狀:異常呼吸聲、抓撓頭部、輕微的開口呼吸、嚴重的呼吸困難。
中葯調理:黃芩煮水調理呼吸道。
西葯治療:賜肥金100,1克兌水半斤,連用兩天即可好轉。
6.發燒:
症狀:萎縮、畏寒、松毛、縮頭、閉目、躲在陰暗處,食慾不振、無精打采、腳趾冰涼、大量飲水、嗉囊中沒水沒糧等等,嘔吐,嗉囊膨大都是水,拉綠色便,精神差,傳染性很強。
處方治療:生石膏10克與糙米等量,合水一碗微火慢熬成粥,米熟即可放入生石膏,約能供十多羽之量。等冷卻35-40度後,灌35CC,一日三次即可痊癒。對於嗉囊中空無一物,發燒特別厲害者,有神奇的效用。
中葯治療:綠豆青水也是有非常神奇的效果。做法:將綠豆捉兩三把洗凈,老薑母三四片,黃岑(中葯)一兩(重量計:綠豆2兩,老生薑1兩,黃岑1兩),置於不銹鋼有蓋的杯子,再用100度的開水沖泡,等冷卻後再筷子拌一下,抽取綠豆青水灌之即可。
7.黑舌:
症狀:舌尖發黑。
中葯治療:中葯黃連裝最小號100ml的膠囊,一天早中晚各一粒,第二天搞定。
8.單眼傷風:
症狀:第一種是真單眼傷風,淚水為清澈如水,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第二種為上火性單眼傷風,就好比人們喝了酒除了臉紅外,有些人因體質關系,也會在眼角部位出現眼屎的情景,鴿子流出淚水為黃色分泌物,還會帶有一定的沾粘性!
治療方法:先投喂市售的鴿葯衣原凈膠囊,再將眼淚用棉花棒擦乾,點上一般人用的保養專用的眼葯水即可。早中晚各一次,應該第二天就好了。
鴿子的飼養方法
一、乳鴿的飼養管理技術
出殼至離巢出售或育種前的雛鴿稱為乳鴿。在這段時間里,乳鴿都由親鴿(種鴿)哺喂。 據觀察出殼7天內親鴿給乳鴿喂全漿料(稱為鴿乳,由稀至稠),7天後喂漿料混合料,並逐漸喂全粒料。 如果親鴿健康,哺喂性能好,則乳鴿生長很快,一般長到 18-20天,體重就可達 1-1.2斤,此時已可出售。若符合選種要求,則再養10-15天,待乳鴿的羽毛豐滿,能自己採食時就可離巢育種,過群居生活。
二、童鴿的飼養管理技術
被選作種苗的乳鴿在離巢養到性成熟配對前,稱為童鴿,飼養童鴿的目的是為了獲是良好的後備種鴿群, 以備擴大生產及隨時補充,更新種鴿群。
供童鴿食用的飼料顆位較大的(如蠶豆、玉米等)最好先磨碎成小粒,再用清水浸泡涼干後才喂給。飲水可適當加入食鹽或復合維生素B1。
童鴿50天左右開始換羽,此時它們對外界環境的影響比較敏感,容易著涼引起感冒及氣管炎,因此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童鴿長到 3個月齡時,活動能力及適應性愈來愈強,逐漸轉入穩定生長期,此時可對鴿群進行第一次驅蟲及選優去劣工作。
童鴿長到 6-7個月齡時,已進入成熟期,可以進行配對投產。配對前還要再進行一次選優去劣及驅蟲工作,鴿是營“一夫一妻”生活的鳥類,成鴿對配偶是有選擇的,配對後感情專一,不象雞或其他禽類那樣濫交、濫配。
三、生產鴿的飼養管理技術
已配對投產的鴿子稱為生產鴿,常稱產鴿。
1、新配對期的飼養管理技術: 籠養新配對的產鴿,初配的幾天每天都要巡視幾次,觀察它們是否融洽。如果配對恰當,一般 2-3天後一對鴿子就會融洽相處了;如果配對後4-5天仍不融洽且經常打架,表明這對鴿子配對不恰當,或者兩只都是公鴿,或者雖是一公一母但不願相配,此時應及時重配。
2、抱蛋期的飼養管理技術:新配對的產鴿在相互融洽、熟悉了自己的籠子、生活安定下來以後,就開始產蛋,因此要及早給產鴿鋪上帶巢草的巢盆,並做好產蛋記錄。
㈣ 鴿子訓放回來拉出來線蟲怎麼回事
寄生在鴿子體內的鴿蛔蟲成蟲身長 3 -6 厘米 ,直徑 1 毫米 ,形似蚯蚓。寄生在小腸內。 蟲卵 80 × 50 微米大小呈橢圓形。寄生蟲的蟲卵極小隻有使用顯微鏡才能看到。 鴿舍內幾乎看不到活著的蛔蟲成蟲。鴿舍地面上所見數厘米有如白橡膠斷面似的東西是蛔蟲的屍體。也偶爾會在鴿子嘔吐物及糞便中看到活著的成蟲。 感染途徑 :雌蛔蟲依附在腸壁上產下數十萬只卵。蟲卵隨糞便排出,再經由飼料與水進入鴿嘴引起感染。 由口腔進入的蟲卵在消化道孵化,經多次脫皮變為成蟲。該過程中幼蟲有時會侵入腸粘膜,但變為成蟲後游離在腸道內。 也有一些幼蟲會進入肝臟,用檢查糞便的方法可檢出蟲卵。 寄生蟲導致的疾病 有少數寄生蟲感染幾乎不顯症狀。但隨著寄生蟲數量增多鴿子會出現無精打彩、不想戶外訓飛、賽事過後疲勞難以恢復等症狀。感染加劇會出現慢性痢疾、因營養不良而消瘦及貧血等症狀。 近來有很多鴿舍定期使用驅蟲劑預防寄生蟲,因此很少看到鴿子因蛔蟲而消瘦、拉痢疾等現象。看似蛔蟲病而體力不好的鴿子考慮有其他寄生蟲、細菌和病毒等混合感染。有少量寄生蟲不顯症狀,但為獲得優秀賽績有必要徹底驅蟲。 驅蟲方法 投喂驅蟲劑驅蟲。 有效驅蟲劑有驅蛔靈、鹽酸左旋咪唑和 Compantorin 等,鴿界多用驅蛔靈和鹽酸左旋咪唑。 這兩種制劑均易溶於水,易投喂。每羽投喂量為驅蛔靈 25-50 毫克,鹽酸左旋咪唑 10-15 毫克。 最好是逐羽按此劑量投喂,但制劑溶於水再投喂更為簡便。 多羽鴿子飲水同時投喂方法簡便,但也有缺點。鴿子不會喝同樣多的水,冬夏飲水量相去甚遠,再有水中溶葯後使鴿飲水量減少等,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為此要想辦法確實等量平均喂鴿。 頭一天晚上起斷水,將葯溶於當日飲水中投喂。大致用量為 一升 飲水中溶入驅蛔靈粉末 1 -2 克 ,鹽酸左旋咪唑 2 克 。連續兩日投喂,一個月後再次投喂,驅蟲效果顯著。 預防感染 不僅僅是寄生蟲,預防感染的原則就是阻斷感染途徑。預防蛔蟲必須注重防止吃入蟲卵。要認真清掃鴿舍,防止飼料及用水被鴿糞污染,每日換飲用水,飼料不要撒在地上,要用食槽餵食。
㈤ 毛滴蟲的症狀是什麼,怎樣預防與治療
毛滴蟲病是由鴿毛滴蟲寄生在鴿子的口腔、咽喉、食道、嗉囊和腺胃所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健康鴿若吃了受毛滴蟲原蟲污染的飼料、飲水或通過其他接觸就會感染上。此病在鴿群中普遍存在,帶菌鴿很多。不過對鴿子的生死威脅不大,只要控製得好,此病是不易發作的。
此病有三種類型:口腔型、臍帶型和內臟型,最常見的是口腔型。鴿患了口腔型毛滴蟲病,常張口搖頭,使勁從口腔中甩出堵塞物——淺紅色粘膜塊或黃色粘膜塊,像常用的膠水一樣,連續不斷地甩,直甩得兩眼潮濕流淚,樣子非常的難受(圖25)。這時患鴿精神不振,食慾減退,甚至不思飲食,消瘦獃痴。如若倒提病鴿,有淺綠色或淡黃色粘液從口中流出,影響鴿子的發育成長。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