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筒子上的線怎麼切割
Ⅰ 如何織毛線靴
織鞋底最好邊織邊對比,按鞋底的形狀來織,該減針就減針,該加針就加針。
把鞋底織好後就可以用鉤針固定在鞋底面上。鞋的前面可以用夾子把中心固定好
第一部分
鞋子底織法:織上下針。
起頭:起頭14針。織上下針,每行第一針不織,最後加一針。加夠22針。不加減針織26排後,兩邊最後各收一針,收二次,留18針。再織28排後,每排最後收一針,收到餘下12不再收針。
第二部分
鞋底邊織法:圈織可可針(搓衣板針)。
從鞋底邊緣挑針,一針挑一針,挑72針,加餘下的12針,共84針。 織鞋子底邊:圈織可可針十圈(搓衣板針)。
第三部分
靴面織法:靴面平針圈織。從後跟圈織到起頭的14針的正中開始收針,正中分出14針織靴面,用2針來確定中心線,每行收針,左邊的從左邊收針,右邊的從右邊收針,直至收到靴子筒口需要針數。
第四部分 鞋後跟織法:織並針。
織完搓板針後織兩排平針開始收後跟。在鞋子後跟正中平針三並一,每隔二行並一次,共並三次。
第五部分
靴口織法:織可可針(搓衣板針)。
靴面收針收到36針時開始織靴子筒子,用可可針(搓衣板針)開始織靴子筒口織十行收針。
Ⅱ 打過的毛線像彈簧一樣,有什麼辦法讓它變直
用筒子繞線後靜止,然後用熨斗熨一下會好些
Ⅲ 毛線帽怎麼戴不會掉
問題一:尖尖毛線帽怎麼戴才能戴著不掉 如是是孩子的尖尖毛線帽,戴的時候加一條下巴帶,就戴著不掉!
大人的就好辦了!
問題二:有些明星的帽子是怎麼戴住的不會掉下來嗎? 一般里邊會有發卡固定
問題三:毛線帽戴著就會下滑,為什麼? 在介面處裡面弄上一根松緊。不要太緊的那種就可以了。
問題四:戴毛線帽子總會掉怎麼辦 他們帶著跳舞都不掉是因為用發夾固定了。不能跟舞台比。
舞台都是一次性地。。親要是不想掉就是頭發別弄那麼柔順。。嘻嘻嘻~~
問題五:戴了眼鏡,怎麼戴毛線帽? 沒發戴么
問題六:請問空頂毛線帽怎麼戴才好看? 你到專門賣帽子的專賣店去讓賣帽子的教你試戴,反正它那裡帽子多,你可以讓她幫你選適合你帽子及佩戴方法。然後可以在外面買類似的帽子
問題七:兩頭都沒有封口的毛線帽怎麼戴?(成筒子狀),頭上那一端該怎麼弄? 從頭上戴下來就可以了,另外一端,可以吊起來,長頭發的女人,可以把她的長頭發露在外面.
問題八:毛線帽子越戴越大怎麼辦? 毛線帽子戴久了會變得寬松肥大,很不合體,且影響美觀。為使其恢復原狀,可用熱水把毛線帽子燙一下,水溫最好在70~80℃之間。水過熱,暢線帽子會縮得過小。
如毛線帽子失去伸縮性,可將該部位浸泡在40~50℃的熱水中,1~2小時撈出晾乾,其伸縮性便可復原。
問題九: *** 人的帽子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我咨詢了 *** 同胞,他們說什麼卡子也沒有,戴上去自然就會穩了,我也覺得奇怪啊! *** 男人普遍戴白色或黑色平頂無檐小圓帽,其他民族的人俗稱它為「 *** 帽」;其實因為 *** 男人在每次禮拜叩頭時,宗教儀式要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為了方便這一要求就戴上了無檐帽,這逐漸就成為了一種宗教風俗,也同時成為了 *** 人的民族標志性服飾,無論大人小孩,無論上寺禮拜還是不上寺禮拜,都戴這種標志 *** 民族的平頂無檐圓帽,習慣稱其為「禮拜帽」。 *** 特別是其宗教人員的一些服飾,其淵源與 *** 國家和 *** 教的影響有關。如 *** 婦女的戴蓋頭習俗,是受 *** 婦女習俗的影響。又如平頂帽和一些頭飾,均來源於波斯和阿富汗。教長戴的紅、綠色高詹硬殼帶穗的帽子,則來自土耳其。隴東南 *** (主要是哲赫林耶派)所穿的寬大長衫和戴的六角帽,與阿曼、葉門一帶的衣帽很相似。
在服飾色彩上, *** 人崇尚白色,如白襯衫、白帽子、白色蓋頭等,這是宗教信仰所致。 *** 曾教導教民,白色衣服是最好的衣服。同時, *** 視白色為最潔凈之色。通常也有灰、藍、綠、紅、黑等顏色,有的是純色,也有很多帶 *** 風格花邊或圖案、文字的,如星月圖案、 *** 文的等,可根據季節和場合的不同選擇戴那種合適。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尋常的還是以白色為尋常帽式,結婚的新郎多戴紅色帽子,以示喜慶。
*** 帽一般用的確良、滌卡、棉布等布料製作,也有用白棉線鉤制的。黑色是用的多為平絨、棉粘毛氈、花達呢等材料,用毛線鉤織也可。此外還有用牛羊皮革製作的帽子也很受人歡迎。
*** 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黃色毛巾或布料纏頭,俗有「纏頭 *** 」之稱。尤其是 *** 寺的阿訇或教長習慣頭上纏著布代替帽子禮拜。這種頭上纏著布代替帽子的名叫「泰斯他勒」,它是波斯語的漢譯音,意為「頭上纏著布的帽子」。長度一般為9尺或12尺,纏頭時有許多講究,前面只能纏到前額發際處,不能把前額纏到裡面,這樣不利於叩頭禮拜,纏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長吊在背心後,另一端纏完後壓至後腦勺纏巾層里。 過去 *** 頭纏戴斯達爾的較多,現在多數 *** 群眾習慣戴白帽, *** 寺里的阿訇、滿拉和常去寺里鄉佬們則纏頭的比較多。
問題十:毛線帽子戴久了松,怎樣恢復原樣 毛線帽子戴久了會變得寬松影響美觀。為使其恢復原狀,有以下方法:
1、用羊毛柔順劑來洗滌,可以保有毛線帽子擁有較為柔軟的手感且不傷線。
2、用熱水把毛線衣物燙一下,水溫最好在70~80℃之間。水過熱,毛線會縮小。毛線帽子失去伸縮性,可將該部位浸泡在40~50℃川熱水中,1~2小時撈出晾乾,其伸縮性便可復原。
Ⅳ 我們的毛線 是怎樣製成 的
起源於19世紀末葉。光緒六年(1880年)左右,毛線(絨線)進口大幅度增長,當時毛線(絨線)稱毛冷(WOO1EN),初由南市大東門地區京廣雜貨店承銷,用於婦女扎發,隨編結法的推廣,大量用於編織織 毛線(絨線)毛衣。光緒二十六年興聖街(現永勝路)開設「金源茂毛冷店」。光緒三十二年有金源茂、隆興昌、張源盛、同福康、鴻來錩毛冷店5家。民國初期,毛冷店逐漸增加。民國19年(1930年),全區已有近20戶。洋行通過中國跑街,以定貨方式向毛線(絨線)店大量推銷。同期,國人開辦的安樂、裕民、上海、中國毛紡廠也先後投入生產,均選興聖街毛線(絨線)店為特約經銷處,所有產品由經銷處銷售,興聖街成為全國毛線(絨線)業中心,有「毛線(絨線)街」之稱。***縱毛線(絨線)的貨源、價格、批發、零售,業務遍及全市、全國。八一三抗日戰爭爆發後,交通中斷,購買力下降,毛線(絨線)銷售日見困難,毛線(絨線)店兼營什貨。抗戰勝利後,國外貨源充足,商號紛紛向洋行購毛條。貨到上海後向廠商以2.5:1磅掉換毛線(絨線)。因本輕利高,價格隨金價漲落,又較易拋售,其他行業改營毛線(絨線)的商號猛增。民國35年區內會員店有40戶,佔全市76.9%,其中興聖街有22戶,佔全區55%。至解放初,毛線(絨線)市場被興聖街私商所壟斷。1950年國家財政經濟統一計劃管理,經網點調整,至1959年專業經營毛線(絨線)店有恆源祥、隆興昌、同順、信義等4戶。+, 利用織針把各種原料和品種的紗線構成線圈、再經串套=M*@IR 連接成毛線(絨線)針織物的工藝過程。毛線(絨線)針織物質地松軟,有良好的抗皺性與透氣性,並有較大的延伸性與彈性,穿著舒適。毛線(絨線)針織產品除供服用和裝飾用外,還可用於工農業以及醫療衛生和國防等領域。毛線(絨線)針織分手工針織和機器針織兩類。手工針織使用棒針,歷史悠久,技藝精巧,花形靈活多變,在民間得到廣泛流傳和發展。1982年在中國江陵馬山戰國墓出土絲織品中有帶狀單面緯編兩色提花絲針織物,是至今已發現的最早手工針織品,距今約2200多年。根據這一文物可以推斷中國手工針織的起源還要更早一些。機器針織始於1589年,英國人W.李從手工編織得到啟示而創制了第一台手搖針織機。它有3500多個零件,鉤針排列成行,一次可以編織16隻線圈。中國第一家汗衫針織廠在1896年創建於上海。中國第一家織襪廠於1907年建立在廣州。 =YUz!%k`B0 根據不同的工藝特點 ,針織生產分緯編和經編兩大類。在緯編生產中原料經過絡紗以後便可把筒子紗直接上機生產。每根紗線沿緯向順序地墊放在緯編針織機的各只織針上,以形成緯編織物。在經編生產中原料經過絡紗、整經,紗線平行排列卷繞成經軸,然後上機生產。紗線從經軸上退解下來,各根紗線沿縱向各自墊放在經編針織機的一隻或至多兩只織針上,以形成經編織物。在某些針織機上也有把緯編和經編結合在一起的方法。這時在針織機上配置有兩組紗線,一組按經編方法墊紗,而另一組按緯編方法墊紗,織針把兩組紗線一起構成線圈,形成針織物。由同一根紗線形成的線圈在緯編針織物中沿著緯向配置,而在經編針織物中則沿著經向配置。 O)"c#=% j 成圈過程 紗線構成線圈,經過縱向串套和橫向連接便成為針織物。所以成圈是針織的基本工藝。成圈過程可按順序分解成下列幾個階段:退圈——把剛形成的線圈(稱舊線圈)從針鉤移至針桿;墊紗——把紗線喂到織針上;彎紗——把紗線彎曲成線圈的形狀;帶紗——把新墊上的紗線或剛彎成的線圈移至針鉤內; 閉口——封閉織針針口;套圈——把舊線圈套到針口閉合的針鉤上;連圈——新紗線或新線圈與舊線圈在針鉤內外相遇;脫圈——舊線圈從針鉤上脫下套在新線圈上;成圈——使紗線形成一隻封閉的和規定大小的新線圈;牽拉——把新線圈拉離成圈區域。這只新線圈在下一成圈周期中即成為舊線圈。成圈過程有針織法和編結法兩類。在針織法成圈過程中,成圈各階段按上述順序進行。在編結法成圈過程中,彎紗始於脫圈,並與成圈階段同時進行。在有的針織機上各只織針依次順序完成成圈過程;也有一些針織機的成圈過程各只織針整列地同時進行。 @p:0|aeA 針織生產 除可織製成各種坯布,經裁剪、縫制而成各種針織品外,還可在機上直接編織成形產品,以製成全成形或部分成形產品。採用成形工藝可以節約原料,簡化或取消裁剪和縫紉工序,並能改善產品的服用性能。針織生產因工藝過程短,原料適應性強,翻改品種快,產品使用范圍廣,雜訊小,能源消耗少,而得到迅速發展。20世紀70年代以來,針織機的生產率大為提高,如圓型緯編針織機(舌針)每分鍾約可編織3000個線圈橫列,經編機的織幅大多為427厘米,每分鍾最高可編織2000個線圈橫列,單針筒圓襪機的轉速最高可達每分鍾1000轉。利用電子技術控制針織機的工作,更提高了機器效率。在機器上安裝各種積極式給紗裝置,可以改善產品質量。在機器上附加一些機構可以編織各種組織結構和不同用途的針織物:如應用選針機構使織針按預先安排的程序投入工作,以編織提花針織物;應用梳毛機構把散纖維喂入織針,以編織長毛絨針織物;應用襯經襯緯裝置,以編織襯經襯緯針織物 。針織機的品種繁多,已超過350種。隨著化學纖維新品種和後整理工藝的發展,提高了針織物挺刮、免燙和耐磨等特性。拉絨、磨絨、剪毛、軋花和褶襇等整理技術的應用,使針織品的品種更為擴大。
Ⅳ HL線切割加工參數設置中的"間隙"怎麼設置
系統默認設置是AUTO,一般沒必要設置它,設了也沒多大效果。如果割特厚的件(400以上)可以考慮設置一下。
Ⅵ 最簡單的毛線包包的織法
以下是最簡單的毛線包包的織法
准備好毛線和毛線針,我們先編織一個小包包作為示範。先起10針 來編織包包的底子。
然後開始正反面都織下針,每一排的第一針挑過不織。
織到包包的適合的寬度就可以了。
然後把另為3邊用毛線針挑起,每個辮子裡面挑起一針。
全部挑起後開始不加不減織下針。
織到需要的長度後,織包包上面的邊子,織一針上針,一針下針,織到自己喜歡的長度,然後收針。
根據不同的工藝特點 ,針織生產分為緯編和經編兩大類。在緯編生產中原料經過絡紗以後便可把筒子紗直接上機生產。每根紗線沿緯向順序地墊放在緯編針織機的各只織針上,以形成緯編織物。
在經編生產中原料經過絡紗、整經,紗線平行排列卷繞成經軸,然後上機生產。紗線從經軸上退解下來,各根紗線沿縱向各自墊放在經編針織機的一隻或至多兩只織針上,以形成經編織物。在某些針織機上也有把緯編和經編結合在一起的方法。
這時在針織機上配置有兩組紗線,一組按經編方法墊紗,而另一組按緯編方法墊紗,織針把兩組紗線一起構成線圈,形成針織物。由同一根紗線形成的線圈在緯編針織物中沿著緯向配置,而在經編針織物中則沿著經向配置。
Ⅶ 兩頭都沒有封口的毛線帽怎麼戴(成筒子狀),頭上那一端該怎麼弄
從頭上戴下來就可以了,另外一端,可以吊起來,長頭發的女人,可以把她的長頭發露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