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古代日本武士帽子上为什么有牛角

古代日本武士帽子上为什么有牛角

发布时间: 2022-12-20 10:01:22

⑴ 二战时日军的帽子为什么上头是尖的

昭和十三年(1938年,日本皇纪2598年)5月31日第392号敕令,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陆军进一步修改现有军服并定名为“九八式”军服。

略帽:九八式军帽为略帽又称战帽,战斗帽等等,是一种简便的作战制帽,可以戴在钢盔的里面,夏季还可以在后面加挂三片用来遮阳防晒得垂布,略帽也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一种军帽,这里就不作详细描述了。

上头是尖的,

第一,可以直接在上面带上钢盔。

第二,比军帽更加容易防水防雨。

⑵ 日本古代武士,为何要在头盔上装两个造型奇特的巨角

日本古代的时候,有很多样式的盔甲。而且不仅样式多,种类也有,有的盔甲的造型十分奇怪。就像我们看日本的电视剧看到他们打战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些人穿的盔甲跟其他人不一样,也就是头上戴的头盔还有两个很大的角。然后再看下去,就会发现这两个角没有什么作用,并且会穿这种盔甲的人都是首领,所以头盔上的两个角比起实际作用,应该更加讲究的是一个象征意义。

铠甲的第三个发展期: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在这个时期的日本,因为十分混乱,所以这个时候所出现的铠甲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因为比起前面两个时期,这个时期更多的战争,所以这个时期的铠甲更加主种轻便、实用,而且因为铠甲十分轻便实用,所以马上战斗逐渐减少了。

铠甲的第四个发展期: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这个时期最主流的铠甲就是当世具足,也就是现代盔甲。后来因为西方发展出了火炮,出现了新的铠甲。

铠甲的第五个发展期,这时期的铠甲已经没有新的发展了,这个时候的铠甲更多的用于装饰。

⑶ 为啥日军帽子都会垂两块布

唐代诗人杨巨源在《上刘侍中》一诗中写道:“军容雄朔漠,公望冠岩廊。”可见自古以来,国家对军威军容都十分看重,军队制式服装便是军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军装象征了国家的精神风貌,以实用美观为最佳标准,每一处设计都极富深意,其中当然也包括军帽。

军帽不仅是军队制式装备的一部分,更是军容礼仪的象征。所以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会尽量将军帽设计得比较威风好看,最大程度地体现士兵的精气神。但是由于各国的审美标准不同,所以有一些军帽的款式,乍一看会让人感觉十分迷惑。

▲日本军帽垂布画像

那么这种军帽垂布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它最大的作用就是遮阳挡雨以及防蚊虫,至于其他的保护功能就微乎其微了。因为士兵的后颈是在烈日下最容易被灼伤的位置,所以加上两片布会有很好的防晒效果,减少士兵的非战斗损伤。

结语

日军在二战期间军帽上的这两片布,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个原因是,戴着这种军帽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军人,大多是二战时期的侵华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它真的太丑了。

⑷ 二战时期的日本士兵帽子上面有两片布,这是干什么用的

每个国家都有特殊的元素,例如战争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军装。本文即将告诉的是,日本士兵与其他国家不同。日本军事帽子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帽子不同,帽子上有两块布,你是否显然有这两块布的作用?

然后,这个“屁股”也是日本士兵的礼物的宣传,两块布是“八宏”和“四海”代表。而这也是日本军队推动“大同亚洲战争”证明“世界”的理由。出乎意料的是,这个看似普通的两件布料实际上有这么多的谚语,还知道这两块布是日本士兵的心理舒适,而且没有大效果。这也不幸的是,其他国家没有影响。


⑸ 古代人头盔上有两个角的叫什么头盔

这不是真实的
而是文学或影视的演绎
类似的,在对北欧国家早期海盗的描写中也存在,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因此实战中戴这种头盔,很容易被对方抓住
而日本这种头盔很多,比如本多忠胜的鹿角兜,起装饰美化作用,实用性不大
玩骑砍就知道,这种头盔弓骑会阻挡视线

⑹ 为什么日本武将的头盔有类似鹿角的东西

日本弹丸小国,那里的武将没见过什么大场面,打仗的时候,作战双方也就几百几千兵.所以,日本古时候的武将们为标新立异、更主要的是给敌人以威吓的作用,常常将兜的前立制成各种形状,加上各种饰物,盔甲上饰以金银牛角.

类似鹿角的头盔,个人认为并不多见,不过最着名的是本多忠胜的鹿角头盔.

据说德川进攻今川时,由于连续降雨,水位猛涨,先锋忠胜正为此神伤,忽然发现一头鹿正淌水过河,因此发现了一处浅滩,大军得以渡过。于是他从此开始戴鹿角盔,讨个吉利.

恕我陋见,别的头盔上带鹿角的,我就真不知道了

(我附了一个本多忠胜的头盔,呵呵)

⑺ 日本战国时期武士的头盔为什么会有两个巨角

日本战国时期,武士盔甲的种类非常多,而且造型也千奇百怪,特别是有一种头盔上面还长着两个巨角,难道不怕影响打仗么?其实感觉日本武士盔甲的设计感还是挺强的,虽然不知道实用性怎么样,但震慑力十足,一般也只有首领会穿戴如此复杂的盔甲,象征意义肯定是要大于实际作用的。在不同时代,武士们的盔甲也有不同成都的进化,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日本战国时期,关于盔甲的故事,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亚洲只有少数几个文明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日本也是其中之一。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伴随了无数的征战与杀戮,而甲胄也随之一步步的发展了起来,更是产生了数以千计的样式。日本的甲胄种类繁多举世闻名,让人觉得眼花缭乱,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日本甲胄的简单发展史。

第一期:上古时期~平安时代前期(——10世纪),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主要以短甲、挂甲等形制简单朴素的甲胄为主。所谓挂甲,是指用绳索穿连并且层叠甲片,下面的甲片覆盖上一片的底端,从而形成下层宽于上层的铠甲样式。奈良时代的两档式挂甲更是日后大铠的前身。而短甲则是将皮革或金属的札片连缀成整体,以保护住胴体主要部分的甲胄。这一时期横跨上千年,但是因为距今过远,所以保存下来的原物并不多。

第二期:平安中期~镰仓时代(11——13世纪),大铠、胴丸、腹当这些有着浓郁日本特色的甲胄开始发展除了。当时是武士们佩戴着带有铲形前立的严星兜、小星兜或筋兜,脚穿毛沓,骑在马上使用弓箭作战的时代。

大铠起源于两档式挂甲,在平安时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与一般人的认识不同,大铠并不是完全由竹木制成的,出于提高防护能力的目的,其中在重点部位也运用了铁制材料。一套完整大铠的重量超过30公斤的重量,据说德川家光也曾经抱怨过身着大铠太过沉重,由此可见其防护力较高。然而大铠的主要缺点在于其刚性缺少柔韧度的盒状结构,以至于当武士下马作战的时候限制了活动能力。

第三期:南北朝~室町时代(13-16世纪),是一个政权交替混乱,地方势力膨胀的时代。胴丸、腹卷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些防具较为轻便实用,适合于徒步作战。在这个足轻逐渐代替骑马武士成为战争中主力的时代里,甲胄发展的变革也在酝酿。

第四期:战国~桃山时代(16-17世纪),在这个辉煌而混乱的年代中,具有坚固,轻便特点的当世具足广受欢迎,成为了主流的甲胄。当世具足出现于室町中期,其语意即为“现代盔甲”。不过事实上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江户时代,当时的人将江户时代前的甲胄称为“昔具足”,而把当时的甲胄称为“当世具足”。随着被称为“铁炮”的火绳枪的使用,甲胄的样式和性能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受西洋盔甲影响而产生的南蛮胴也开始出现。样式各异的胴与兜的都在这个年代并存,乃是甲胄的大繁荣时代。

第五期:江户时代初期~幕末,在德川家康开创了幕府的太平盛世中,甲胄的实用价值逐渐让位于仪式和装饰作用了。在文化、文政年间 (1804~1830)复古调大铠盛行,而在江户末期,生牛皮涂漆制作较轻便的炼具足开始在低级武士中流行。在江户时代也产生了很多的豪华甲胄并保存至今,乃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⑻ 日本武士的帽子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有的很华丽有的很朴素

日本武士的帽子和日本武士的服装一样,也分为便装式武士帽子和戎装式武士帽子。

便装武士的帽子主要分为直乌帽子和折乌帽子,颜色均为黑色(可能就是题中所说的看上去比较朴素的),历史发展的前期两种帽子是用薄纱绢制作而成的,而到了后期制作的原材料就开始是用纸,制作出大型以后,用黑色的油漆涂在表面,其作用不仅防水、美观、耐磨、增加持久性的同时起到坚固的作用,乌帽子的高度也反映佩戴者地位的高低。

在大铠时代时期,前立最为普遍和流行,最突出的是锹形,其种类繁多,在刚开始则是狭长形,并且装在有镂空和精致雕琢花型的锹形座上面。再发展底座变兽头型,并起名叫做狮啮。居文金物是那个时期几乎所有头盔都拥有的,它夸张了吹返的大小,并且雕饰有许多金色花朵性的饰物。 戎装的头盔同武士的盔甲一样,经历战争,经历社会变迁,也同时代一起发展变化。它的变化越来越坚固,越来越美观华丽。极具代表性的头盔是在锹形中间加有龙头的造型,视觉威严、恐怖、极具震慑力。

⑼ 日本武士头盔为什么大多有角

受“唐朝狮头大将军”盔甲的影响,历史上日本的东西都是外来的文化,加以自身的融合而形成。就好比和服,木屐,生鱼片等,和服源于三国时,吴国的吴服,生鱼片来自鱼脍吃法,木屐则是隋唐以前汉人最普遍的穿法,而这种影响在唐朝则是到达巅峰,方方面面影响了日本。
古代日本打仗的时候,武士(特别是上层武士)的头盔非常的奇葩,但是奇葩归奇葩,这些看似奇葩的头盔是有作用的。
1,安全。头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头部,而日本古代战争中用弓箭是用的非常多的,而且日本弓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就是,日本弓平射的穿透力非常之强,但是曲线射击就没那么好了,无论是穿透力还是精确度都不高。但是打仗的时候不会给对方太多平射的机会,所以只有曲线射击。而这时候这些奇葩的头盔就可以有效的格挡住来自于空中的箭矢。举个例子,你用弓箭远处射一个人并不难,但是如果那个人站在一棵树下,树枝会一定程度上的挡住你的箭矢,你就很难命中了对吧?
2,威严。越是奇葩的头盔越能够体现出高级武士的威严,特别是作为大名的武士更是如此,古代日本打仗,小兵都是临时招过来的,所以基本是互相都不认识,这时候为了便于指挥,就需要两种东西了,第一是小兵背后印有象征家族的纹章,第二就是指挥官那奇葩的头盔。
给你举个例子,日本战国时期长筱之战,武田家VS德川+织田联军,当时效忠于武田家的山县昌景作为武田家的精锐骑兵首领,一马当先杀入联军阵中,结果他那身鲜红的盔甲以及他那奇葩的头盔吧他的身份给暴露了,这时候德川家大将本多忠胜大喊一句“那人便是山县昌景”,顿时几十只火枪一齐开火把山县昌景打成了马蜂窝。。。

3,嘲讽拉仇恨,古代打仗如果能干掉敌方知名将领或者总大将的话自然是大功一件,但是万军从中怎么找得到对面大将呢?那么只有看头盔,越是头盔明显的,肯定是大将无误,如果能干掉的话肯定打完以后能受封赏。而对面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我的头盔很明显,所以敌人肯定会以我为靶子猛攻过来,而敢攻过来的敌将自然也是不是等闲之辈,这时候只需要以逸待劳等他过来干掉他,我也可以立功。
给你举个例子,日本战国时期的关原决战,属于西军的岛津家的头儿岛津义弘见快要打输了,急的想自杀,这时候他侄子岛津丰久过来劝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好歹得作为岛津家头儿不能交代在这里,岛津义弘就说,敌人这么多我们怎么突围的出去呀。他侄子说不要紧,敌将肯定是瞄着你的脑袋来的,你只需要和我换一下盔甲,让我穿你的盔甲去吸引敌人火力,然后你趁机突围便是。岛津义弘照做后突围成功,而他侄子就战死了。这就是拉仇恨的最好案例。
日本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到今天为止,各处神社、博物馆,甚至于私人收藏家家中,都藏有丰富的古代各个时期的铠甲和武器,其数量和保存完好度,可谓世界之最。有人说,这是武士道精神的体现,但我却认为陈舜臣先生在他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一书中,对日本的民族性的分析结论,才是形成这一独特现象的主要原因。陈先生认为,日本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完善的国家,因为日本的知识很多来自外国(主要是中国),这些知识和其本土文化相结合,才形成现在的所谓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当初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跋涉来到中国,获取各方面文化和知识,因为来之不易,从而逐渐转化为日本人对各种敝帚的极度自珍。不仅仅体现在武具上面,中国古代相当多亡轶的书籍,都可以在日本找到,也正是一大旁证。此外,陈先生还认为,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血源的民族。从这一判断可以导出,因为铠甲和武器往往作为武士家族的传家之宝,成为高贵血源的象征,所以会被广泛地收藏并保护起来。
日本铠甲的原材料是竹条、皮革、麻绳、装饰华丽,是上层武士才能使用的奢侈品,不过实际防护力不怎么样。一句话就是华而不实。后面的应该是室町和战国时代的足具,结构类似西方的板甲,但还是很少用钢铁, 防护力远不如米兰白铠,但从美观上讲的确是很好的工艺品。另外日本武士头盔的前立很有特色,全世界独此一家。
日本铠甲形制是非常独特的,而日本人对其传统铠甲各分解部分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和细致——不过,必须要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过程,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其特点。

⑽ 日本武士头带鹿角帽子(有点像独角仙的角)有什么讲究吗是什么级别什么渊源

1,日本武士的头盔越奇葩、标志着这个武士的地位越高,这种一般来说都是将领或者是更高一级别的大名
2,奇葩的头盔作用是为了防止中箭和劈砍,在日本古代战争中弓箭一直都是主角,奇葩的头盔可以防止空中飞过来的箭射中自己,劈砍就更不用说了(一刀砍到角上哈哈)
3,还有一个作用是为了突出武将的威严和身份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42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1687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115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614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880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806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972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363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676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