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穿什么衣服帽子
⑴ 为什么办丧事要穿白衣服/
这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中国人的丧服“尚白”,基于传统文化和心理意识方面的原因,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白色,往往使人联想起冰雪、白云,给人以明亮干净、畅快、朴素、雅致与贞洁之感。中国丧服使用白色(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是从周代开始的。周代产生了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在丧礼中要求丧服是白色,禁止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帽子,称“羔裘玄冠不以吊”(《论语·乡党》)。“羔裘”,就是黑羊皮,毛皮向外。丧服颜色以白色为主,已成为定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的寡妇,着虽黑色衣裙,但在丧礼上仍需着白色丧服。
中国丧服穿白色衣服,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崇敬”。《史记·礼书》云:“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大戴礼记·礼三本》也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中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尊先祖”,是“礼三本”之一。中国人最早的服装原料取材于麻,中国之中原地区远古不产棉布,除了从自然界获取的动物毛皮、羽毛外,最先是以葛、麻、丝帛为服装原料。
清麻脱胶和丝帛漂练之后,自然呈现白色,白色自然成了中国人最早的服色。白色是祖先的发明,白色丧服则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
丧服的原料选择原则,是崇尚原始、质朴、自然。《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疏衰裳齐”;“不杖,麻屦者”;“大功布衰裳,牡麻绖缨,布带,三月,受以小功衰,即葛”,“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绖,五月者”,“缌麻,三月者”。
白色选为丧服颜色的必然性,这些是很好地说明:“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原因就是后天颜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伪”,为礼之末。
以麻的本色(白色)为丧服颜色,体现的正是为礼之本的“着诚去伪”精神。而“披麻戴孝”,便成为广泛的民俗。后来慢慢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形式,全部使用白色。
(1)殡葬穿什么衣服帽子扩展阅读:
孝衣的穿戴规矩很多。如嫡亲子女、媳、孙、孙媳等为“重孝”,内穿白粗布裤襟,白粗布腿带,外罩斜襟孝袍,再外面穿一袭对襟无袖过膝褡袢,腰系孝带。孝子要戴一把抓平顶儒中外带麻冠,侧缀麻络,俗称“扎肚子”,即“梁冠”。
其上所用麻有单双棵之分,若父母双亡则要用两根麻缠绕。女人则一律头戴用白布折成2寸宽的布带,围在头上脑后交叉,用白布裹铜钱以发卡卡住,下端搭至腰间,俗称“箍子”。孝鞋是在普通鞋上罩上本白布,后跟缝红布条,俗称“孝子鞋”。
一般从梁冠和腰带上即可分辨亲疏关系。此外,从孝服的颜色和披麻的粗细也可分辨亲疏关系。嫡亲孝男孝女的孝服为本白色,女婿及其他非嫡亲的孝服为漂白色;孙子辈的要在孝服上戴红绒球,俗称“缨儿”。孙子(女)戴在正中,而外孙(女)则戴在偏侧,以区分关系。
此外,长子、长孙早夭或因故不在家,他们的孝帽则要置于供桌右角。对前来的吊唁者要给约四五尺白布一幅,谓之“扯孝”。孝衣的缝制虽然简单,但讲究颇多,缝头在外,不包边,不钉扣子,以宽大为主。
若父母双亡,用双线缝制,带子也得齐头;若只一方亡故,则要缝单线,带子长短不齐。?
⑵ 农村丧葬习俗:奔丧需肩带红,这是为什么
正常来说传统丧葬都是白布表示白事,也就是丧事的意思,近现代西方文化进入后,出现了一种白事穿黑衣的做法,我们的民间传统就是白色代表丧事,家属在丧葬上面都是要有白色麻布做衣服帽子这些,当然可以变成白色包头巾,以及白色布条绑在腰上或者手臂上面。
这个可不是一般男女朋友能戴的,不过如果说恋人之间,其中有一个的家人去世办丧事,对方要求你一起去奔丧,如果你去了这可以说是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就算关系不是非常亲密,但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也可以去,不过以好朋友的关系去,如果你以关系到了谈婚论嫁地步去的,已经确定关系结婚,只是差最后的流程,已经认可是对方的人,那你去就要系上红色带子,这代表着即将成为一家人,现在的准媳妇或者准女婿身份。
⑶ 参加葬礼穿什么类型的衣服比较合适
首先,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葬礼都是严肃的,因为,葬礼对我们的意义是包含着对已逝去之人的缅怀,追念和哀悼,任何参加葬礼的人都知道,严肃是最基本的礼仪,参加葬礼,除了要注意保持严肃的表情以外,穿着上也有讲究,具体为以下2点:
另外,参加葬礼还有一些小的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说,到达场地以后,作为晚辈,要先跟长辈逐个打招呼,询问一下是否有事情需要自己帮忙。在这个时候如果遇到熟人,不要与熟人大声说笑,如果带有手机的话,手机要设置成静音或震动。
总之,参加葬礼,要尽量的细心一些,看到需要帮助的地方,尽量主动去帮助,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就小心的询问一下对方的家里人,不要贸然的去做一些事情,因为每个地方的规矩可能都不一样。
⑷ 如何在葬礼上衣着得体
目录方法1:男人1、穿黑色西装,白衬衫,用长而中性的领带装饰。方法2:女人1、在葬礼上,女人应该选择经典的黑色装束。方法3:小孩1、小孩应该也穿着得体。方法4:适用于每个人的规则1、穿那些雅致和保守的服装。2、不要忘了鞋子。3、一般来说,穿你准备去教堂的衣服。4、根据温度相应着装。5、葬礼出城,你需要带几套应对不同天气的服装。6、有的人认为葬礼服饰不应该是严格的黑色,然而死亡应该是悲伤的,因此我们需要用深沉的颜色来悼念死者。葬礼是比较严肃的场合,因此比较严肃的穿着才是合适的。本文涵盖了基督教的葬礼,如何穿着去参加葬礼哀悼才是合适的?这会因国家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方法1:男人
1、穿黑色西装,白衬衫,用长而中性的领带装饰。不要戴太多首饰或使用护发产品。不过,总会有一些例外。一件蓝色的西装配黑色高领毛衣,黑色礼服衬衫配长红色领带,黑色礼服衬衫(不打领带,解开第一个扣子),或黑色T恤(干净,丝滑)都可能被接受,这取决于家庭。
如果你是护柩者,你就应该穿西装或者深色运动外套,领带是一定要戴的。
方法2:女人
1、在葬礼上,女人应该选择经典的黑色装束。一件带袖的黑色礼服,或深色西装和夹克。在不太鲜艳的裙子外加一件黑色外套也是可以的。一些有颜色的衣服也是可以接受的,首饰要简洁。
方法3:小孩
1、小孩应该也穿着得体。小男孩应该穿着一件黑色的西装,类似于爸爸那样的。小女孩应该穿裙子,像"箱形的"从肩膀直接垂下,不要有任何卷边或亮片。注意鞋子。女孩可以穿平底鞋或纯黑色运动鞋。男孩应该穿与礼服搭配的黑色皮鞋或者休闲鞋(像爸爸那样)甚至是黑色运动鞋。
方法4:适用于每个人的规则
1、穿那些雅致和保守的服装。如果还有在教堂、殡仪馆或墓地的宗教服务,这一点就会特别重要。黑色、深蓝、灰色或其他深色的颜色都会显得更加保守。暴露的衣服是不恰当的,因为有的教会不提倡裸露肩膀和膝盖。
2、不要忘了鞋子。把你的人字拖、休闲鞋、运动鞋都扔在家里,你需要更明智地选择适当的鞋子。注意:鞋子应擦光亮。不要穿破旧的鞋子参加葬礼。
3、一般来说,穿你准备去教堂的衣服。或者,如果你不去教堂,那就想一想你要参加某一个面试。避免穿太阳裙(除非你有一个包裹或者你怀孕了),也要避免有庆祝图案的衬衫(即马提尼眼镜或动物图案),或者其他太浮华的东西(即亮片,除非非常小)。有教养的人应该穿上外套或者西装。
4、根据温度相应着装。在其他场合男人可以脱掉他们的夹克但是在这些特殊时刻应该至少将外套穿上。
5、葬礼出城,你需要带几套应对不同天气的服装。
6、有的人认为葬礼服饰不应该是严格的黑色,然而死亡应该是悲伤的,因此我们需要用深沉的颜色来悼念死者。这就如同我们用一些颜色来庆祝生命诞生一样适宜。不要穿太鲜艳的颜色,比如石灰绿色或霓虹黄色,紫色,或黄色但红色或淡蓝色可以。
小提示如果你自己不确定,请询问家人或者其他人你的着装是否合适。
如果你曾受到过死者的礼物,带上它们可以使合适的,规则也没那么多。但是一件足球球衣或者一件夏威夷衬衫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人给你的任何珠宝或领带都是你尊重和缅怀他的最好的东西。
这家人可能会有更多的纪念聚会。如果是这样而你又不太熟悉,你应该大胆去问问应该穿什么服装合适。*如果死者是一个武装部队的成员,那么你可能适合穿2号衣服(游行制服)。而这应该取决于这个家如何考虑。如果你选择这样做,记住在别人穿平民服装时你穿这个更好。就像不熨烫、抛光、弄平整就去拜访元首一样,这在葬礼上也是不合适的,尤其是死者的葬礼和军队有关。
在你参加守丧,安葬仪式时你该穿什么?守丧时你可以穿背后是大部分的飞溅的黑色的衣服。孩子们通常也可以穿这样的衣服,但是青少年和成年人应该在这两个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有些颜色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蓝色调,但是避免鲜艳的颜色。
如果葬礼发生在闷热快要下雨的一天,带一把伞以免淋湿。把它递给老者或者为老者撑伞也是很有礼貌的。*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穿一些亮丽欢快的颜色的衣服,比如一个年轻人的葬礼。
在某些情况下,要求全黑色。这意味着要穿一个黑色的连衣裙,裙子,裤子,套装,黑色衬衫,黑色领带,黑色的袜子和鞋子。事先全面检查一遍。
在为葬礼穿着时,想一想死者的性格和兴趣。如果他们喜欢棒球,男人可以佩戴印有棒球的领带,女人可以佩戴有棒球图案的珠宝。如果死者生前经常穿着碎花裙子或者迷彩或者喜欢他们的红色专属单鞋,着装也可以反映出这些。
避免佩戴咣当作响的、俗丽的珠宝和配件,包括不恰当的袖扣或大项链。
如果你要守夜,记得多带几套衣服,如果你是客人可以穿商务休闲装。
带上手帕擦眼泪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直系亲属应该总是偏向于穿更保守的服装。
青少年、年轻人和小孩要注意,有的时候男人和女人也要注意:如果一个家庭或教会不是非常保守,你穿深色(或黑色)牛仔裤,黑色体恤也是没问题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大家庭在教堂或墓地葬礼之后,都会有在一个相当正式但也休闲的餐厅就餐。如果你想和你的表兄弟玩耍,在房间走来走去,和不同的人交流,这应该也是没问题的。
对于一个非常保守的葬礼场合,一些女性可能会选择穿更简单的、正式的帽子。
警告高跟鞋在户外草地地面会比较难走,尤其是一直下雨的话。
建议用防水睫毛膏和最小的眼影眼线。
记得尊重。
记得不要让饮用水滴到你的包上。
不要穿可能有冒犯意味口号的T恤。一般来说,应该避免T恤,但是最坏的是T恤口号中有不好的话,裸体图像或广告特定品牌,这些都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除非死者特别要求他/她这样穿,提前和其家人确认)。换句话说,如果你要觉得穿T恤合适,那么最好选一件最普通的来穿(质量、大小和状态都应该是考虑因素)
把你的座位或雨伞让给年长的客人或者带小孩的妇女。
⑸ 参加老人的葬礼衣服帽子是黄色的可以吗
参加葬礼可以穿黄色的衣服吗
去世守孝为示哀悼,不能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所以黄色的衣服也不能穿。死者家属和亲戚按照礼俗在一定时期内穿着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辫子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时间有一月、三月、百天、一年、古人守孝最长是三年。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现代社会,虽然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长时间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还是不可穿红带绿。
(5)殡葬穿什么衣服帽子扩展阅读:
守孝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守灵时,素颜端庄,不可佩戴首饰,男子不可穿办裤,女子不可穿裙子,不可披头散发,不可浓妆艳裹,尤其是不可穿拖鞋,露出脚趾,就是夏天守灵也要坚持忍耐。
2、守灵时,不可闲言碎语,要尊重死者,尤其是后人不可为了先人葬礼之事在灵棚内争吵。
黄色是属于暖色调的,最好不要这样穿,穿深色一点的会好一些,死者为大,亮丽的颜色最好不出现。不过这个还是要看你与对方是什么关系,如果去拜一下就离开那还好,如果是关系较紧密的,最好是庄重为好
⑹ 丧葬服饰礼仪
百善孝为先,中国是一个 传统 文化 底蕴丰富的国家,而在这些礼仪当中,孝道是最为重视的。提到孝道就不得不说守孝。我们都知道守孝要穿丧服,那丧服是从何时起开始是白色的呢?关于丧葬服饰的礼仪是什么呢?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丧葬服饰的礼仪。丧葬服饰礼仪
中国历史上传统丧服也用白色。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白色,往往使人联想起冰雪、白云,给人以明亮干净、畅快、朴素、雅致与贞洁之感。在欧洲,白色总是象征着友谊与爱情的纯洁无瑕。西方人举行婚礼,新娘的婚纱必须是白色的。在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就常以素衣寄寓自己的清高,有身份的人通常着白色——《管子·幼官》:“九和时节,君服白色。”
奇怪的是,中国传统丧服也用白色。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而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丧服颜色通常为黑色,以黑色表示悲哀,以白色表示喜悦和快乐。民族间的差异如此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丧服使用白色(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是从周代开始的。周代产生了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在丧礼中要求丧服是白色,禁止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帽子,称“羔裘玄冠不以吊”(《论语·乡党》)。“羔裘”,就是黑羊皮,毛皮向外。丧服颜色以白色为主,已成为定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一、原始禁忌
色彩的象征和寓意,反映的是民族文化心态。中国文化的颜色象征,建立在中国早期的政治、文化和 教育 状况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我们的祖先因为弱小,无法抗拒猛兽的攻击,白昼下他们的心理仍暴露无遗。面对成为猛兽牺牲品的危险,对白色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于是,白色在中国文化里就成了一种颜色禁忌。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载:“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五时衣”,是将服饰定为五色,天子在一年中的不同时节,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其颜色为: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
“五时衣”中的白色,对应的是秋季。秋季,是大自然的杀气时节。丧服之白色,既是一种复古、忆祖的祭服服色,同时也是吊丧死者的凶煞服色。
隋、唐至宋,皇帝命百官也穿着“五时衣”服饰“迎气五郊”。明、清时,“五时衣”流行于民间。而西方文化中,颜色象征意义少了一些神秘,白色象征意义主要来自白色本身,如下雪、白花等,白色只意蕴高雅纯洁,黑色才是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色,象征着死亡、灾难。
二、崇尚先人
中国丧服“尚白”礼俗,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崇敬”。《史记·礼书》云:“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大戴礼记·礼三本》也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中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尊先祖”,是“礼三本”之一。中国人最早的服装原料取材于麻,中国之中原地区远古不产棉布,除了从自然界获取的动物毛皮、羽毛外,最先是以葛、麻、丝帛为服装原料。清麻脱胶和丝帛漂练之后,自然呈现白色,白色自然成了中国人最早的服色。白色是祖先的发明,白色丧服则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
三、表达虔诚
中国丧服以白色为主,还体现礼的“真诚性”。丧服的原料选择原则,是崇尚原始、质朴、自然。《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疏衰裳齐”;“不杖,麻屦者”;“大功布衰裳,牡麻绖缨,布带,三月,受以小功衰,即葛”,“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绖,五月者”,“缌麻,三月者”。
原料的粗糙程度,古人将之与丧礼的等级挂钩。中国古人对五种丧服制作要求不同:斩衰是五服中等级最高的一种,上衰下裳都是最粗的麻布,只裁割而不缉边,无修饰;齐衰仅次于斩衰,穿用粗麻布制成的衣,缝边,所以称齐衰;大功,穿用熟麻布做成的衣,麻布细于齐衰而粗于小功;小功,穿用细于大功的麻布制成的衣;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穿用细麻布制成的衣。越是与死者亲近的人的丧服,后天的加工越简单,以至于斩衰的原料是生麻布。
白色选为丧服颜色的必然性,这些是很好地说明:“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原因就是后天颜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伪”,为礼之末。以麻的本色(白色)为丧服颜色,体现的正是为礼之本的“着诚去伪”精神。而“披麻戴孝”,便成为广泛的民俗。后来慢慢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形式,全部使用白色。
原来这颜色的选择也有这么多的讲究,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对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存在着一种敬畏的心理。所以所用的各种习俗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也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今天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