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丧事外甥戴什么帽子

丧事外甥戴什么帽子

发布时间: 2023-01-26 11:44:42

㈠ 侄女参加葬礼应该带什么

亲戚参加葬礼头上戴的是孝。葬礼中发孝可得懂规矩,什么人发什么样的孝,如亲戚中的侄子和外甥是孝带加孝帽,干儿子是孝衣加孝带孝帽,侄女,干女儿,外甥女是大手巾,还有身份不同,孝的长短也不同。发孝如果发错了,别人会不满意的,一般主家找发孝的都是懂发孝的老年人。

㈡ 老人去世下八辈孙子各戴啥孝帽

成服

其实就是俗话说的“戴孝”,即穿着孝衣。戴孝的类别与期限,以家族的亲属远近有所差异。中国古代的孝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至亲者所服称之为斩缞,是儿子、未嫁女为父,承重孙为祖父,妻为夫所服。所以称斩,是取其悲痛至甚之意。这种孝服是用极粗的生麻布做的,毛边,服三年。第二种是齐缞,次于斩缞,服期一年、五个月和三个月,即夫为妻、孙为祖服一年,重孙为曾祖服五月,玄孙为高祖服三月。大功又次之,期九个月。凡堂兄弟、已嫁的姑及已嫁的女为伯叔父等服之,又称为功服。小功,凡本宗为曾祖、伯叔祖、外祖及舅姨等服之,期五个月,鳃麻,为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服期三个月,本宗为高祖、伯叔曾祖、族伯叔以及岳父母。尽管占礼规定了各服制的用布,但境内孝服均用白布制作。斩缞下边撕开,不剪、不缭、不缲,俗称毛边孝服,不钉纽扣,用毛带白布条系结,圆口无领。儿、儿媳、女儿、承重孙全着这种孝服,头上扎孝带,披发以青麻束之。儿子所戴的孝帽用白布缝一圆筒状,高约一尺,上口均匀地折拢许多小褶,缝死后再翻过来,下口向上绾边二寸,毛边,俗称抽顶孝帽。女用盖头布,即用长方形白布,从长边中对折,四角两组相对重合,折缝成轴,从对轴任意一端开始,沿长边缝一尺,即成尖顶盖头布,戴时尖角恰对“百合”。侄辈、孙辈、女婿、外甥等着孝服、束孝带,戴道冠式孝帽。不过,戴道冠式孝帽,根据亲疏关系,有光头戴与不光头戴之分。光头戴较近,孝帽直接戴到头上;不光头戴较疏,即将孝帽套在别的帽子上,再戴到头上;曾孙则戴两角孝帽,两角各缀一条红布条;玄孙所戴的两角孝帽不用白布,改用黄布缝制。男女着孝者均需用白布将鞋帮遮盖,俗称:“瞒鞋脸”。子女如祖父母、父母皆去世可整瞒外,否则不得整瞒。瞒的长度随老人去世而增加。女人的鞋后跟嵌一块红布,然后瞒至红布处。其他戴孝者瞒鞋的长度随孝服的远近而递减。

㈢ 守孝期不得穿红衣服、戴红帽子的习俗从何而来

从祖辈传承而来,但最早的情况恐怕无人知道,不过红色代表喜庆所以不可出现在白事中这的历史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守孝期间,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现代社会,虽然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长时间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还是不可穿红带绿。

守灵期间,要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喝粥吃素,日夜守侍灵前,以尽孝道。要不断地焚香、烧纸、添油,保证香不断、灯不灭。要严禁狗、猫从灵前走过,以防死者“起尸”。要随时陪伴前来吊孝的人一起恸哭,磕头谢孝。民间传说,如果父母死后子女不哭,后代就会出现哑巴。受此俗影响,许多子女在父母生前并不孝顺,却在其死后哭得像模像样。

㈣ 姥姥去世,外甥带什么帽子

应该是外孙,外甥是针对舅舅而言的。我这里一般孙子辈不用戴帽子,只有亲生儿子女儿要戴白帽子。你那边的风俗很难说,你可以询问老年纪的人,或者干脆问葬仪公司。

㈤ 出殡后孝帽子怎么处理

下葬时,孝子孝女的麻套都扔到墓穴里,当然包括孝帽一起埋掉。但是黑纱要等到五七以后才摘,随纸货一起烧掉。
丧葬孝服孝帽的规定:
一、儿子儿媳(干儿媳)闺女孝衫八尺,白裤一条,男孝帽一尺半道布五尺,媳妇含干儿媳 ,头孝五尺(布一破二)闺女同。
二、亲叔伯,亲侄,侄女,孝衫七尺半,道布四尺半,孝帽一尺四寸,女的头孝四尺半,一破三。
三、亲叔伯,男孝衣七尺,道布四尺,孝帽一尺。
二、头孝一破三,女的三尺八寸。
四 亲孙、亲孙女,孝衣帽同亲侄一样。
五 不出五服的男 孝帽一尺三,女头孝三尺半一破三。
六 曾孙带黄帽,玄孙红帽
七 亲戚,女婿,妻侄,外甥都有孝帽,女头孝三尺半,一破三, 九寸宽,娘家人的孝不分辈,男女都有头孝。
1、儿子的道布五尺,凡父母有一方健在的,应一边长一边短。父母双亡的道布两边一样长。有父左短右长,有母左长右短。
2、亲戚的头孝,均由长媳发给,发一人磕头一个,客多者就跪到地上发了。但男孝由长子发,也是发给谁给谁磕头。
3、另给大儿媳撕五尺长布,一破二,束腰,背餍食罐用,布归大儿媳。
4、出殡当天媳妇娘家在礼桌上放礼布一块(100尺)两口分开各半,披到身上50尺,事后可做为两条被子里用

㈥ 白事戴孝帽,第五辈戴红孝帽,第六辈戴什么

子侄白色孝服、白色孝帽,孝服扎白色孝带;孙辈白色孝服、白色孝帽,孝服扎蓝色孝带;重孙辈为白色孝服、白色孝帽,孝服扎红色孝带、孝帽挑红缨;曾孙辈为白色孝服、全红孝帽,孝服扎红色孝带;玄孙为一身红,即孝服、孝帽、扎带全部为红色;再往下数的小辈的就是不穿孝了!以上是亲自经历的!!!

㈦ 农村出殡那天,队伍怎么排序什么人走在前,什么人走在后

风俗根据地域的不同,情况也不一样。就算是一个省,也有不同之处!一般来讲,走在最前面的是引路人,也就是担降水的人,负责撒纸钱,能够让后边的队伍不迷路。他的后边则是放炮仗开路、招人、提醒路人的。然后是外甥,外甥不分年龄,负责抬遗像、供品及供桌。有的区域外甥只戴孝帽,有的不戴。年龄太小的,可以由家人或者朋友帮忙,但外甥本人必须在场,哪怕是有人抱着,如果外甥多,就选择年轻力壮的。

外甥后面,就是孝子,孝子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向棺材(死者)的方向排起,先堂孙侄,后亲叔伯孙侄,再往后就是死者的亲孙子和儿子。这时候就要分年龄,最大的、也就是死者的长子,是靠死者最近的,负责拉灵绳和拿招魂幡,还有出门起棺的时候摔瓦罐。(关于女婿戴不戴孝帽,也分区域。女婿是负责扶长子的,如果没有女婿,那就由亲朋好友扶着)这些男孝子实际上也就亲属有哭的,其他的只是算孝子数而已。

与棺材并行的,是帮忙抬棺的亲朋好友和邻居小伙儿,负责替换累了的帮忙者,还有那些举花圈的。

以前容许大办的时候,王八、和尚 娱乐 班,敲锣打鼓一大群,很是热闹。

棺材的后面,是死者的家人、同族和亲友,但都是女性。她们的任务是在后面哭丧,让白事场面显得更剧情一些。

现在丧葬改革,实行一切从简,许多程序的确简化了,但依旧有敲锣打鼓的,说是死者就这样走了太冷清太单调,哪怕留有一点点体面和风光。

其实人死如灯灭,因为各地的丧葬文化不同,所以死者死后处理方式也不同,但有一点大部分是相同的,甭管什么葬法,那就是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孙子或重孙子提着灯笼走在最前面,儿子媳妇随后,第三是姑娘女婿,后面是侄子侄媳妇,最后是亲友。

农村出殡安葬,丧葬队伍的排列是很有讲究的,什么人在前,什么人中,什么人在后都是有次序排列的,可不能乱来。但是 十里乡俗不相同, 结合我们这里的出殡排列顺序给大家讲一下。

首先从出发前说起。出发前要对逝者进行最后的祭拜,丧葬总管是这么安排的,哀乐响起,人主首先祭拜(男人是姥姥家,女人是娘家人),二是重要贵宾进行祭拜;接下来就是生前好友祭拜,然后亲戚们祭拜,最后孝子贤孙们祭拜。祭拜完毕抬棺人对棺材作整理即出发。

上面所有人祭拜完后,就在出殡路上排列成这么个形式, 音乐队在最前、贵宾、生前好友、亲戚、孝子贤孙,孝子在棺材前拉纤布(白布)行走,孝女在棺材后扒棺送葬。村里人在最后送葬。我们这里是送葬人在前,死者在后,认为死者在前不吉利。

基本排列就是这么个情况,按照过去老规矩要边送葬,孝子贤孙们都应该怀着悲痛的心情,大声哭出来,让村里人听到,如果没有哭声,村里人会评论儿女们不孝顺,没有悲痛心。现在的人们 都是有悲痛的心情,没有悲痛的哭声,只是默默无声的送葬。

一处一俗,一村一规,送葬队伍的排列没有固的格式,基本上大同小异。

你好!各个地方的风俗都有不同,我们这个地方排序是孝子(死者的长子)走前面往下按长幼排,最后是女的。

鞭炮铜锣开道、孝子贤孙领棺、直属亲戚两旁护棺、孝女贤媳等相关女眷随后哭灵、送殡的亲朋、邻里等一干人前呼后拥。

儿子在前面,随后是亲侄子,远侄子,女婿,孙子,重孙子,外孙子,亲朋,然后是女的,儿媳在前,女儿,侄媳妇,侄女,孙媳妇,孙女,亲朋。

农村出殡各村都有差异,按我村及附近村的顺序是:

:灯笼、横披、管乐队,花圈,像亭,灵车,大女婿捧香炉,孝子,孝孙,孝妇,房亲,亲戚,世交,轴幅,大锣鼓,老人队。

老人去世办理后事时,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不可能一个样,出丧时的排序也不可能相同。像我们家乡,出殡时队伍的排序如下:放鞭炮,招魂幡(引路幡),吹鼓手,花圈,彩色纸钱伞(万民伞),纸质金童玉女,男亲戚孝子,主孝抬灵牌,照片,倒头饭,棺材,女孝子。出门后到特定地点,孝子下跪,〈回灵〉主孝子将灵位照片捧回家中堂屋安置,(三拜九叩后赶紧去墓地)吹鼓手也返回,女孝子也回家。抬棺材众人上墓地。女孝子当天一般不上坟山。虽然说现在用骨灰盒,但办理丧事,出殡排序还是按老规矩办。

六八老叟。

花圈及陪葬品先行,直系孝男手端逝者遗像走寿棺前面,旁系孝男随后,再后表亲,孝女则手扶寿棺两旁并行,一众乡邻棺后随行

俗话说三里路不同乡,本人在料理农村丧事时灵前纸马纸人先行开路长子打幡其次花圈(指孝子贤孙)灵后儿媳趴杠闺女和直系亲属(女人们)随后。

㈧ 安徽死人带什么帽子

一般是男人戴白孝帽,女人顶白巾。
死者的儿子、儿媳、女儿、孙子等皆称“孝子”,儿子称“重孝子”,戴白孝帽,穿白孝袍,麻绳束腰,穿白鞋。儿媳、女儿头顶白巾,穿白孝褂,白布带扎裤脚,穿白鞋。族内其他人男戴白孝帽穿白鞋,女头顶白巾穿白鞋。
丧葬习俗,是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各个民族的丧葬方式、文化等,仪式有停尸仪式等。
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㈨ 老人过世晚辈戴孝有哪些讲究

据传统,服丧孝服有辈份之分,不应弄错:
白布——死者同辈、外亲
麻布——子女儿媳;
萱布——孙侄甥
浅布——曾孙辈
黄布——玄孙辈
红布——直系玄孙(因玄孙为五代子孙,用红色隐含笑丧之义)
成年人头配丧布改成的草箍,小孩戴帽状的包;男性穿草鞋,女性穿布鞋。孝球为男配左腕孝球,女结于发上;而且男子更分白、蓝、青、黄四色,待除灵后依次换色,古时称为“换孝”。及至现今,一切已从简。主要看各地风俗不同,一般分为三天,七天,百天.

孝服尺寸规则每个地方风俗不大相同:
儿子儿媳的孝是一样的,闺女的孝是一样的,其余的亲人是一样的
儿子儿媳的孝:头戴孝冒,头系着6尺白布包头,包头从后边向前绕,把扣子系在脑门上,两边自然下垂;身上披14尺白布,用绳子系上。腿上系白布条。
闺女的孝:不戴孝冒,白布包头也是六尺,直接系在头上活扣系在右边,身上披14尺白布,用绳子系上。腿上系白布条。
其余亲人的孝:男的头戴孝冒,白布包头六尺活扣系在左边,身上一样,腿上不系白布;女的不戴孝冒,直接系白布包头,和闺女一样,但是裤腿不系白布。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41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1664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106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604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872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797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951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355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667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