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陕西话帽子怎么说

陕西话帽子怎么说

发布时间: 2023-02-06 07:26:17

① 帽子 怎么称呼

你说的是这样的吗?这种统称应该就是鸭舌帽吧。或者范围缩小一点说,就是棒球帽,这样称呼更容易懂。鸭舌帽———特色是帽顶平且有帽舌,俗称鸭咀帽。帽缘从两寸到四寸,宽窄也有不同。鸭舌帽最初是猎人打猎时戴的帽子,因此,又称狩猎帽,因其扁如鸭舌的帽沿,故称鸭舌帽。鸭舌帽也有多种样子,你说的这种只是其中一种,因为当初随着棒球运动流行起来的,所以就叫棒球帽了。

② 陕西方言中的die怎么写,就是吃的意思

咥(dié),陕西话中出镜率非常高的字之一,意思就是“吃”。常说的就是“咥饭”、“咥面”。中原官话、福建蒲城、江西玉山方言也有这种用法。

咥,读音为dié时,本意是收拾、拾掇。引申的意思有:咥人,很过瘾的打人;咥饭,很过瘾的吃饭。现在常用的意思是引申含义,本意已不使用了。从字面意思看,吃至极致为之咥。咥也有笑的样子的意思。

(2)陕西话帽子怎么说扩展阅读:

陕西方言大致分为3个地区:关中话、陕南话和陕北话。我们通常所指的狭义“陕西话”仅指关中话。

关中话属于中原官话,为其的一个分支,代表方言为西安方言(东府)和宝鸡方言(西府)。关中方言分为关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前者包括西安市、渭南市、铜川市、咸阳市、商洛市下属商州—洛南—丹凤—山阳、陕北的宜川—黄龙—洛川—宜君—黄陵—富县、山西运城—临汾、河南灵宝一带。后者包括宝鸡市、甘肃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和宁夏西南部。关中话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使用陕西话(关中话)的人主要集中在关中一带,东起河南灵宝,西到甘肃天水一带,北接延安,南伸秦岭北麓,总人口大约五千万余。

③ 陕西话怎么说

陕西话有陕北方言、关中方言、陕南方言。一般电视上涉及的陕西方言都基本是关中方言,也就是西安附近的方言。

④ 陕西话怎么说

先学几句:知达(zhī da):这里 物达(wo da):那里 啊达(à da):哪里?一般回答用:物儿(wèir ?? 啊是(à si):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物? (wò si) 下面的(个)不读四声读三声 夜个-昨天 前个-前天 后个-后天 明个-明天 年司-去年 蹭-厉害 咥-吃饭、打人 试火-试一试 难常-困难,不容易办的 谝-聊天,说话 扎势-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 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 产活-好,舒服 骚清-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 牟乱-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 马卡-差劲

⑤ 帽子用汉语怎么说

1.(头上用品) cap; hat; headgear
2.(罪名或坏名义) label; tag; brand

⑥ 用陕西话说醒来了怎么说

、【不当】(bu dǎng)

释义:可怜。值得同情。言不应当(遭受)。

2、【喝汤】(huó tǎng)

释义:吃晚饭。农忙晚饭吃的稀,故简言喝汤。

3、 【惹贱】(rè jiān)

释义:相互招惹、挑衅。一般指小孩子相互之间惹是生非

4、 【短寿儿】(àn shòu er)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生活小当家"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释义:骂人话。指其命不长。可能起源于战争年代,意思命运不好。

5、 【遭怪】(zǎo guāi)

释义:撒谎。本意应是指自称遇到奇怪的事情,或鬼怪之类的,不合常理的事情。引申为撒谎。

6、 【么缝缝】(me fēngfeng)

释义:在短时间内重复做一件事,间断时间非常短。本意应是两段时间之间没有间隔,但一般意思是有间隔,但是间隔太短,以至于看不出“缝隙”。

7、 【砸挂】(zá gua)

释义:责怪、抱怨或表示不满。愿意是相声演员之间彼此戏谑取笑的一种手段。

8、【暮曩】(mū nǎng)

释义:磨蹭,行动慢。可用作动词和形容词。愿意应该是用于提醒,马上晚上了,时间又要成过去了,意思时间会很快过去,行动应该加快。

9、 【眼黑】(niàn hěi)

释义:表示讨厌。含义应该是翻白眼和脸黑的结合。

10、 【捻弄】(niàn nong)

释义:修理的意思。比如某个物件损坏了需要捻弄,一般指比较精巧的物件,需要一定手艺技巧或者技术。

11、 【试活】(sī huó)

释义:非正式地试一试的意思。愿意应该在雇工在正式雇佣前试试手艺,此处生活化泛化为一般的试一试的意思。

12、【年时[个]】(nián si[ge])

释义:去年的意思。表时间。

13、 【先[一]天】(xiǎn[yi] qian)

释义:前天的意思。表时间。

14、 【夜日[个]】(yèr [ge])

释义:昨天的意思。表时间。陕西方言里,“日”在表示日子的时候,读作“耳”。

15、 【今日[个]】(jǐn er [ge])

释义:今天的意思。表时间。

16、 【明日[个]】(míer [ge])

释义:明天的意思。表时间。

17、 【后日[个]】(hōuer [ge])

释义:后天的意思。表时间。

18、 【氛梦】(fēn meng)

释义:就是梦的意思。一般谈论氛梦,通常关联谈论一些预示吉凶的情节。

19、 【罢了】(bā liě)——20210108

释义:表示程度上一般般,甚至不如。

例如:A:你觉得今天的菜味道咋样?B:罢了。(意思味道一般,甚至不好吃,委婉地说罢了。)

20、 【劲大了】(jin dā liě)

释义:表示程度上更严重了,一般表示身体上的感觉。

例如:A:你感冒咋样了?B:今日感觉还劲大了。(意思更严重了一些。)

21、 【股子】(gǒu zi)

释义:表示屁股。

22、 【精脚】(jíng jiǒer )

释义:就是光脚的意思。“精”字一般加到不外露的身体部位前,表是全部外露了,等同于“光”。例如:小孩精股子,就是小孩光屁股的意思。“精胳膊,精腿”就是“光胳膊,光腿”的意思。

23、 【股子松】(gǒu zi sǒng)

释义:表示胆小。一般用语戏谑他人胆小。原意可能是指人受到惊吓后,大小便失禁的情景,意指屁股口袋松了,从而一般化为胆小之意。

24、 【经管】(jǐng guan)

释义:打理。愿意应该是经营、管理。生活化为一般打理事情之意。

25、 【清汤】(qíng tang)

释义:赶快,表示催促。类似于,Hurry up。愿意应为催促要赶快,去晚了没有硬菜,只剩清汤了。

26、 【颇烦】(pǒ fan)

释义:就是心情烦躁,但成都属于较轻的一种。同义词有,木乱。

26、 【言传】(nián chuan)

释义:和人说话。应源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例如:有啥事你言传。意思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跟我说一声。

27、 【呐喊】(lǎ hàn)

释义:大声叫。

例如:吃饭咧,呐喊你爸。意思是:吃饭了,去叫你爸。一般需要大声叫一下。

28、 【灵醒】(líng xǐng)

释义:感官灵敏,脑子清楚。常用于表示睡觉刚醒,或者办事脑子清醒。

例如:睡灵醒咧么?意思是:睡醒起来,脑子清楚了没。

例如:那个人办事灵醒的很。意思是:那人脑子好使,事情都很清楚明白。

29、 【清白】(qǐng běi)

释义:完毕,结束。

例如:收拾清白了没有。意思是:你收拾好了没?

30、 【打折】(dà zhe)

释义:原意是商品降价打折。生活中表示,降一级处理的意思。

例如:剩下的这菜我来打折了。意思是:剩下的菜我来全部吃掉。打折的时候,常常会将菜都倒在一起,就不如原本有碟有碗那样整齐的夹着吃。

31、【帽盖】(māo gai)

释义:发辫。原意应是被帽子盖住的头发。

32、【踞】(jiú)

释义:蹲的意思。现代汉语发音是“句”。

33、【眉眼】(mí niǎn)

释义:对应普通话就是“眉目”的意思。有眉眼,就有眉目,没眉眼,就是没有眉目。

例如:那件事咋样,有眉眼没有?还莫眉眼着哩。

34、【招祸】(zháo huó)

释义:招致祸端。引申为形容词,表示(某人)很能惹麻烦。

例如:那天他去吃咧肥肉,可喝咧凉水,回去就招祸了,拉肚子拉了一黑咧。

35、【并肩】(báng jiǎn er)

释义:相比差不多,合适。应源于诗经《诗·齐风·还》:“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例如:这件衣服穿上,大小并肩儿。意思是,衣服大小合适。

36、【立棍(儿)】(lī gún er)

释义:故意表现某种行为。原意是混混在某个地头称老大。引申为形容词,表示故意表现出某种行为。

例如:A:这娃咋睡地上不起来?B:卧肯定在那立棍呢,别理他。

37、【理识】(lì shi)

释义:理睬。近义词,有招识(zhǎo shi)。

例如:A:这娃咋睡地上不起来?B:卧肯定在那立棍呢,别理识他。

38、【招识】(zhǎo shi)

释义:理睬招惹。

例如:A:这娃咋睡地上不起来?B:卧肯定在那立棍呢,别招识他。

39、【长短】(cháng an)【高低】(gáo di)【贵贱】(guī jiān) 【瞎好】(hǎ hào)

释义:几对含义相反的词语,表示“各种情况之下都”“无论如何都”之意。

例如:A:跟那人说了半天就是不答应,高低不行。

例如:A:你长短别提你那件事了,还嫌说的不够?

40、【愤】(fén)

释义:害羞,感到羞耻。起源应是论语的“不愤不启”。

例如:唉,这娃咋精股子跑出来咧,不嫌愤。

41、【骚情】(sáo qing)

释义:过分表现自我,得瑟、自作多情,瞎折腾等。

例如:你再骚情,看我不收拾你!

42、【把作】(bà zuo)

释义:为难的状态,或身体处于一种扭曲不正常的艰难姿态。

43、【卖瓷样儿】(māi cí yáng er)

释义:发愣,跟集市上卖的瓷娃娃一样。

44、【迟马二楞】(cí mǎ ēr lēng)

释义:发愣,反应迟钝。

例如:你叔叔给你发压岁钱的,咋还迟马二楞地,还不赶紧说谢谢。

45、【乖】(guǎi)(guài)

释义:多音字,读“拐”时,为乖巧,听话之意。读“怪”时,为调皮捣蛋爱惹事之意。

例如:这娃学习又好,有听话,乖得很。

例如:这娃整天翻箱倒柜上房揭瓦,乖得很。

46、【灾乖】(zǎi guài)

释义:蔫坏的意思。

例如:这娃平时看起来不言传,才是个灾乖一个。

47、【细发】(xī fǎ)

释义:仔细,周密。

同义词:细详(xī xiang)。

例如:那木匠做事细发很,干的活都很好。

48、【垢甲】(gòu jiǎ)

释义:身上的污垢。例如洗澡时搓下来的就叫垢甲。原因可能是皮垢覆盖在皮肤表面像一层盔甲一样。

例如:你赶紧去把你身上垢甲洗噶子。

49、【揆摩】(kuǐ mo)

释义:估计,猜测。

例如:老师说你考的好,我揆摩你怕不是考了第一名吧。

50、【散伙】(sān huo)

释义:散架。

例如:坐你的拖拉机,把人抖散伙了(意思是,拖拉机抖得很严重,坐上去骨头架子都要抖散架了)。

陕西方言有几种

陕西方言分属中原官话、晋语、西南官话。我们通常所指的“陕西话”仅指关中话。

⑦ 西安话的陕西话


陕西话中只有四个声调,但与 普通话 声调有很明显的对应关系。大部分字的读音符合声调对照表。以下以西安话为例: 不符合以上对应关系的主要是? 清声母 及 次浊声母 的 入声 字。普通话把清入字不规则地归入阴? ?、阳平、上、去四声,把次浊入声字? ?入去声,而关中话则将清入、次浊入? ?入阴平。如清入“八、福、笔、各”? ?次浊入“麦、月”等。
西安话并非古代汉唐国语,更不是雅言。上古汉语无翘舌音,无唇齿音(f,v),有大量入声字。这些条件现在西安话都不具备。许多艺术家学者(包括高建群)认为:陕西方言在古代叫雅言。(见近期报纸相关稿)这些“专家”没有指明说“陕西方言”是指现代的陕西方言还是古代的陕西方言。但从语言环境中看,应当指现代的陕西方言,——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关中方言”。
这种说法,从情感上看,爱乡之心可鉴定;但从历史知识角度来说,的确存在问题。
周秦汉唐时期,关中地区长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这个地方孕育了《诗经》、唐诗的关中方言作为“雅言”,官话,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知道,唐末战乱,五代更迭,两宋孱弱,国度南移,关中自唐后就失去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在北宋是宋辽边界,南宋更是金人领土。唐末,长安皇室、贵族以及上层文化精英为避战火,纷纷南下,当然将所谓的“雅言”—关中方言也带到了南方。据说,这就是现代客家人的组成分子之一。(待考)我就曾听一位学者说过:杭州话是唐雅言。
而留下来的,多系引车卖浆的平头百姓,保卫语言的意识本就淡薄,加上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带来的外来语的强势入侵,“雅言”的纯洁度有多少?再加上,经元、明、清几百年,语言不断吸收新的语汇,发展变化,今天的关中方言早已不等于汉唐雅言了。
至于说,方言中保留个别古汉语词汇的现象,这几乎在中国任何一种方言中都存在。(如小说《国画》的作者王跃文就发现他的家乡方言中有许多古汉语词汇)因为,方言和书面语本身就是互相影响的,古代现代都是如此。诗经、史记等典籍作于陕西,有的作者就是陕西人当然这种现象就更多一点。
保护方言,建立方言角落,从弘扬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都应该大力提倡,但是,知识性的错误必须澄清。我们不能因方言戴了“雅言”的帽子,就保护,失去了汉唐的光辉就不理。这都不足取。

⑧ 陕西话帽子是什么意思啊

陕西话帽子的意思是:
1、是给人戴帽子,冠以贬低的成份。
2、给人别人透扣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称之为帽子。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41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1662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106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604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872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797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949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355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667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