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清宫太后头上的帽子是什么

清宫太后头上的帽子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2-11 06:55:29

㈠ 清朝古代妃子的这种头饰叫什么 就是圆圆的那种

大两把头”由道光皇帝的宠后孝全皇后发明,这个发型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工具:首先要用铁丝根据脑袋的大小盘制一个圆圈,用来作为“发架”,在发架之上,再制作一个类似于眼镜架似的架子,梳头时,可将这个架子像戴帽子一样戴在头上,将头发从“眼镜架”中穿向后面,再从“眼镜架”上发拉下来固定。有架子撑住的头发,比原来的“小两把头”结实紧密得多,可以插戴更多的鲜花和珠宝。从此,清宫贵妇的头上,便越来越璀璨夺目。慈禧年代,终达顶峰。

㈡ 清朝时期的后妃,她们的旗头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

在各种反映清朝后宫博弈的影视剧中,对于清朝后宫嫔妃们的装饰,都是各式各样的描述,但出现了不尽相同的情况,而旗头则是最为明显的区别之一。

(一)错误认知

旗头属于清朝女子的一种装饰,类似于帽子。在各种影视剧中,无论是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各级朝廷命妇,还是最低级的宫女,都会佩戴旗头。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因为旗头在清朝末期才开始流行。清朝的前身是后金政权,后金政权是东北建州女真部落建立的政权,建州女真属于渔猎部落。当清朝入关以后,逐步确定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在同治、光绪在位时期,旗头开始逐步成型,并且成为了清朝女性的标配。真正推动旗头发展的人正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中期,由于逐渐衰老,慈禧太后脱发严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慈禧太后也不例外。起初,慈禧太后佩戴了一套假的二把头(木质)。久而久之,这种仿制的二把头开始在清朝贵妇圈中流行开来。样式越来越诡异,越来越大、越来越宽,逐步形成了清朝末期样式的旗头。

㈢ 请问一下慈禧太后穿的衣服叫什么名字,还有那种帽子,还有她小拇指上戴的尖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穿的衣服大部分时候应该是朝服,是在正式场合用的,部分时候是旗袍, 平时穿的

帽子就叫帽子喽,圆的叫帽子, 扁的别名扁方

指尖上套的是养指甲用的, 作用是保护指甲, 叫义甲, 或者甲套吧

㈣ 清末老太太戴的帽子叫什么名字

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等,多饰以刺绣或珠玉。汉朝即已出现,明清时代比较盛行。其功能有三:一束发,二装饰,三防寒。起源于防寒,盛行于审美。

在古代,男女都用抹额。比如唐朝李贺描写武士的诗《画角东城》有云:“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宋朝军队中教官用红绣抹额,招箭班用紫绣抹额。直到清朝,男子剃发蓄辫,不必再用抹额。

明清时期的妇女不分尊卑、不论主仆,额间常系有抹额,尤其是北方更为普遍。这个时期抹额的形制有多种:用布条围勒于额;用彩锦缝制成菱形扎于额;用纱罗裁制成条状,虚掩在眉间;用黑色丝帛贯以珠宝,悬挂在额头;以丝绳编织成网状,使用时绕额一周系于脑后。

冬天所用的抹额另有特点,通常以绒、毛皮等厚实的材料制作;有的用绸缎纳以丝绵,外表饰以彩绣;富贵人家的妇女还缀上珠翠宝玉,两端则装金属搭扣,用时围勒于额,绾结于脑后。

抹额的长度一般在40-50厘米之间,最宽处11厘米,最窄处2.5厘米。其造型也有多种:等宽或者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两边上翘的波浪形;中间细长,两边稍宽并逐渐变尖的哑铃型;中间窄两边宽的八字形。

清朝抹额上绣有多种图案,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比如绣蝙蝠表示有福气,绣凤凰表示吉祥如意,绣牡丹表示花开富贵。还有很多装饰了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

㈤ 清宫女子的旗头,究竟是谁发明的

清宫女子的旗头有可能是慈禧太后发明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清朝的早中期,他们女性的发饰大多数都是小两把头,自己的头发横着向下垂两个髻,然后再根据自己在宫中不同的辈分和地位插上不同的饰品。但是在最开始,也有很多人将蒸发和假发缠在一起做成发髻,但是由于慈禧头发本身就比较少,而且之后随着她地位越来越高,插的饰品越来越多。

旗头造型是清末女子的标配,所以很多一些达官贵人都是出席正式场合必须佩戴的饰品,当然了,一些平头百姓平常梳的就是一些简单的盘发,而他们并没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而一些家庭显赫或者是地位尊贵的人反而更受当时封建礼数的影响。不过当时这个旗头造型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驾驭的,就像现在很多人戴帽子好看,也有人戴帽子不好看一样。每个时代都有当时的审美,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hold住当时的流行物品,所以无论是什饰品都还是有美丑之分的。

㈥ 清朝宫中宫女.格格.妃子.皇后头上的戴的是帽子还是用头发包成的

清初妇女发式及妆饰还各自保留本民族的特点,以后逐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髻上的装饰物,不用金银,而多用珠翠,这是崇祯年间的特点。中期崇尚高髻,如模仿满族宫女的发式,是将头发均分成两把,谓“叉子头”,在脑后垂下的一绺发尾,修剪成两个尖角,称“燕尾”。此后又流行平头,谓之“平三套”或“苏州撅”。此髻老少皆宜,一改高髻风俗。头发装饰亦有特色,“冠子”即是一例,老年妇女多好之。还有“一字头”豪华奢侈,高如牌楼,皇室偏爱的大拉翅即是其中最着名的一支。

高髻:清代高髻都以假发掺和衬垫梳理而成,如康熙、干隆年间流行的牡丹头、荷花头、钵盂头即属此类。其样式豪华,高高耸立达七寸余,犹如盛开的牡丹、荷花。脑后梳理成扁平的三层盘状,并以簪或钗相固定,髻后作燕尾状,钵盂头则形如覆盂,因此类髻发梳理繁杂,故待到清末剪发风盛行时,就逐渐趋于淘汰了。

大拉翅:又名“旗髻”,是清代满族女子最具特色的、集发式造型与妆饰于一体的着名发式。其梳理方式特别繁复,是受汉族妇女“如意头”影响而演变而成的,为清宫廷贵妇所钟爱。

冠子、纂:清代老年妇女多在髻上加罩一硬纸和黑色绸缎制成的饰物,绣以吉祥纹样、寿字等,用簪扦于髻上。中年妇女则多戴用鬃麻编成、再裱以绸缎的“纂”,然后饰以鲜花等,更显其秀美与华丽之色。纂的形状象一只鞋帮,仅有二壁,以后又演变为不直接用纂,谓之“真纂”,实际就是在头上盘一元髻而已。

㈦ 清朝妃嫔头上顶的是什么

两把头。

两把头是中国清代皇后、妃嫔、公主、宫女等在宫内生活的女性,以及贵族妇女、命妇、官员妻妾等入阙时头上常用的装饰物。

二把头在清初期只是盘在脑后,且全都使用妇女本身的真发梳成,因此整体造型上较为小且扁矮,但随着时间推移,盘梳的位置向头顶发展,也有将二把头盘的更高更大的趋势,所以在缠梳的过程中开始参入假发。清朝晚期,发展出一种名为大拉翅的板型冠状饰物,逐渐取代了二把头。

(7)清宫太后头上的帽子是什么扩展阅读:

清朝后妃的旗头发式有“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燕尾”等等,其间名称不同,形式稍异。

软翅头 “两把头”是满族已婚妇女最常见、最典型的发式。它的雏形发式为“软翅头”。梳全发于头顶,束之以绳,分成两缕,各用红线绳缠成两把,长约三至五寸,呈八字形双垂于脑后,后来由竖垂脑后逐渐演变成横卧头顶,于是发展为“两把头”发式,俗称“高粱头”。

清初,除大典礼时后妃戴朝冠外,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戴上钿子,脑后再垂发辨就不适应了。于是,后妃们梳两个横长髻,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戴上钿子十分稳固。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因为这种发式,平分左右,各扎一把,宫内后妃称其为“小两把头”。

清初的几位皇太后、皇后生活节俭,梳小两把头时,只戴鲜花,不佩首饰。“小两把头”在清宫流行很久,直到干隆朝,孝贤皇后也仅仅是戴通草,不戴金银首饰。用以敦促宫中后妃以节俭为本。

㈧ 清朝时宫廷里的花盆底儿鞋和女人头上戴的那个像大帽子似的东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那种大大的“帽子”叫做“大拉翅”,大拉翅是慈禧太后发明的,那种发型是在晚清流行开来的,一些清宫剧里出现的大拉翅,是不符合历史的。比如说宫锁心玉里,晴川守陵时就戴着大拉翅,那时是康熙时期,怎么会出现大拉翅呢?还有老版还珠里也是戴大拉翅,干隆时期不可能有大拉翅,最多有两把头。真正历史上的大拉翅:

㈨ 女人的生活用品(来自盛京——清宫后妃的生活用品)

盛京皇宫生活究竟是多么华丽精致呢?通过【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所知,后妃的生活用品不仅气派,更是精美绝伦。图为【石青绸秀金龙吉服褂】褂身彩绣八团云龙纹,前胸后背正龙各一。 此褂斑斓、大气、沉稳,绣工精细。是上至皇太后下至命妇在重要节日和某些吉礼、军礼活动中套在吉服袍外面或单穿的一种圆领、对襟、平袖紧身窄袖的礼褂。穿戴人的身份、地位之不同,制度亦不同。

图为【石青缎彩绣平金龙纹女朝褂】是清宫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贵妃所穿用朝褂,穿着时套于朝袍之外。此朝褂对襟、圆领、无袖,类似今天的长款小马褂。但就这件朝褂足以看出穿者的崇高地位和显赫身份,不论正面还是背面,均有金线绣二龙戏珠纹,周围饰绣吉祥彩云。下幅为八宝寿山、江崖立水纹饰。

然而清宫皇后、贵妃、嫔妃们的精致生活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服饰上,通过服饰继而体现穿戴人的身份地位后,她们身上穿戴的其他配饰首饰就更不简单了。图为【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干隆年间制作。这顶帽子属于休闲帽,但仅限于宫廷筵会、节日大婚等礼仪场所。

图为【点翠头簪】用于后妃发髻的固定和装饰,为单插头簪。同【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一样,这点翠头簪十分醒目,颇受女性游客的喜爱。簪上部为点翠工艺制成的大朵牡丹花造型,相当形象,而且精致。关键是这花中嵌有一颗珊瑚小珠,色彩鲜明,有点睛之笔之感,令人惊艳。 相信喜欢穿汉服的年轻女孩若是见到了此头簪,一定欣喜不已。

图为【透雕盘龙翡翠簪】后妃配饰。以盘龙造型为头,缠绕在银簪之上,将装饰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此簪为清中期精品,不论是工艺还是选材都十分考究。

清宫后妃除了首饰精致,高贵,就连梳子也非一般材质。图中分别是【翡翠梳】【牙料描金彩绘花卉纹梳子】其中,这翡翠梳梳背脊镂雕花卉纹饰,梳齿均匀,做工精良,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

图为【粉玻璃葡萄花双环耳盒】看着像是清宫后妃放小饰品的盒子,为纯正的“清宫出品”。康熙三十五年,内廷设玻璃厂,从此开始了宫廷御用玻璃器的制造。干隆时期,宫廷玻璃制造水平达到了顶峰。从造型和色彩都很清新,淡雅,既风华绝代又毫无轻浮之态。

图为【檀木柄大红缂丝兰蝶扇】此扇十分惊艳,在一众文物中,极为夺人眼目。形为芭蕉,桃红色地上缂织兰花、蝴蝶以及灵芝,花枝偃仰有致,蝴蝶翩翩起舞,画面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扇面为双面绣缂,纹饰相同。试想一下,清宫后妃持此扇于春日花园内,一边漫步一边轻挥,该是多么诗情画意。

但在清宫廷的生活用品中,后妃于生活中的精致打扮又是何其丰富。当我们在看一些清宫剧的时候,除了被剧情所吸引,也惊叹于剧中出现的华丽服饰、精致首饰和其他生活用品。图为【黑漆屏白地彩绣花蝶纹团扇】【画珐琅把镜】【木柄铜镜】

结合前图,穿好服饰,弄好发饰,佩上首饰,鞋子的搭配也很重要。图为【蓝缎彩绣暗八仙钉珠马蹄底鞋】这是清代宫剧中最常见的生活用品,但也是最不被注意的。对于该鞋子的最早认识,还是我第一次看《还珠格格》的时候。但在博物馆看到实物之后,突然发现这马蹄底鞋竟是这般精美华丽。鞋面用蓝、黑缎拼接而成,绣各种花纹,还钉有彩色斜珠。

㈩ 古代皇帝皇后戴的帽子是叫什么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冕弁(冕和弁。均为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冕版(冕顶之板);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冕冠(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之礼帽)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纮;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皇后头上戴的叫凤冠,身上披的叫霞帔(pèi
)。
凤冠,因以凤凰点缀得名。凤凰是万鸟之王,所以只有皇后或公主才配得上它,通常只在隆重庆典,如婚礼上才戴,普通平民一概不能佩戴。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412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1662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106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604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872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797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949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355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667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