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的帽子什么样的
⑴ 菩萨戴的帽子是什么啊
菩萨戴的帽子叫:毗卢帽,又称天冠,上有五方五佛,如天冠米勒,地藏菩萨等。
放焰口时主座和尚所戴的一种绣有毗卢佛像的帽子,泛指僧帽。毗卢帽有多重性质,也称为”莲花帽“,”莲花法师帽“等,老版《西游记》唐僧曾经戴过这种帽子。
放焰口,一种佛教仪式,为一种根据救拨焰口恶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恶鬼的法事。
(1)地藏王的帽子什么样的扩展阅读:
基本解释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
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
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师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贤、千手观音Samantabhadra 、观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后身菩萨,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弥勒、文殊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圣贤所尊敬。
⑵ 寺庙里的佛像怎么区分
佛菩萨像是有区别的。大雄宝殿供奉的应该是:琉璃世界药师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般释迦牟尼佛位于中间,结托钵印;药师佛手中托塔(或者药钵、或者药丸);阿弥陀佛手中持莲花。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外貌别无二致,但观音菩萨顶冠前面是一尊佛像,而大势至菩萨是一个宝瓶。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还是很好区分的,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白象,文殊菩萨坐骑是狮子。地藏菩萨头戴毗卢冠(一般和尚戴的帽子),手持锡杖,另一手有明珠,地藏菩萨一般供奉在钟楼!⑶ 地藏菩萨头顶五冠佛是哪几尊佛
一般来说,中央毗卢遮那佛是佛部,东方佛是金刚部,南方佛是宝部,西方佛是莲花部,北方佛是羯摩部。
修法中,弟子入曼荼罗(曼荼罗,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曼荼罗”建筑中的每一细部都寓有一定的密宗含义。底部多为车轮形,象征圆满之意。)道场受灌顶时,由大德上师为其结诵五佛灌顶印言,印行者之顶上、额、顶右、顶后、顶左,灌五智之瓶水,令戴五佛宝冠。既已受五佛灌顶,即表自成大日如来之意。普通五佛冠五方佛的位置,中央毗卢遮那佛是佛部,东方佛是金刚部,南方佛是宝部,西方佛是莲花部,北方佛是羯摩部。至于比较特别的五佛冠,如果要修佛部为本尊,则中央为毗卢遮那佛,其余各佛之位置仍如普通五佛冠相同;如果要修金刚部为本尊,则中央为东方佛,东方佛之位置改为毗庐遮那佛,其余各佛的位置仍然不动;如果修莲花部为本尊,则中央为无量光佛,西方无量光佛位置改为毗卢遮那佛,其余各佛之位置仍不动,余照类推。还有一种方式是五佛横列。
⑷ 唐僧的服饰为什么和别的僧人不一样
耀修有一点说的似乎不太对,唐僧的帽子是毗卢帽,不是五佛冠,五佛冠是密宗法物,只有前面五片,后面用带系的,而毗卢帽是一顶完整的帽子,地藏王菩萨戴的也是毗卢帽,观世音菩萨也常常有戴毗卢帽造型。
平时和尚是不会这么打扮的,只有当做法事的时候才会这么郑重其事地穿戴,显示佛门威仪,但是具体是做什么法事才需要如此穿戴俺就不晓得了。
呵呵,刚刚搜了一下,西游记里面明确讲出了的:
太宗闻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江流儿叩头曰:“臣正是。”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教他用心再拜明僧,排次庠黎班首,书办旨意,前赴化生寺,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
⑸ 坐在莲花上打坐头戴象唐僧样的帽子,两手打坐是什么佛
可能是地藏王菩萨!最好有图片就可以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