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八路军的铁帽子什么样子

八路军的铁帽子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 2023-02-28 10:17:06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肩章样式换过几次

红领巾和红袖章:告别旧时代

人民军队在成立之初,并没有自己的军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起义部队大多数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为和旧军队区别开来,起义部队官兵每人系一条红领巾。

在同年的秋收起义中,起义队伍大部分由农民自卫军、工农义勇队组成,穿着各式服装,但都佩戴着红布袖章。

红领巾、红袖章,代表着与旧时代的决裂。

灰布装和八角帽:红军的象征

红军初期的服装主要靠自制或从敌人手中缴获而解决,有什么穿什么,没有统一的样式。红军制作军服的材料来源,一是从城里买来一部分;二是把打土豪没收来的衣服和布料加以改装。

红四军在1929年3月攻下了闽西重镇长汀城后,仿照苏联红军的军装(中山装式,下有两个口袋)和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赶制了4000套军装——在军衣的领子上缝上2块红布领章,八角帽前缝上五角星。毛泽东说,红军军服领口上的两个红领章代表两面红旗;陈毅说,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辽阔的大地。

以后,各根据地红军的服装据此逐渐统一,颜色多为灰色。

“八路”“新四军”:臂章标明身份

上衣立翻领、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贴袋,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的标志性服装。

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服装、标志基本与国民党军队相同。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但臂章上却清楚地标明了自己的身份。八路军佩戴“八路”长方形臂章,新四军佩戴“新四军”或“N4A”的臂章。八路军的军服颜色多为土黄色,新四军多为灰色。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统一服装样式

1948年12月,军委后勤部召开全军后勤会议,将军服颜色确定为黄绿,材料为棉平布;标志符号由臂章改为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黑字白底红边的布胸章;帽子改为圆形短檐帽(即“解放帽”),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这是军队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服装样式和色彩,1949年10月参加开国典礼阅兵式的部队,穿的就是这种军服。

连衣裙、列宁装:女军服引领潮流

从1950年5月1日开始,全军正式着穿50式军服。

其中,女军人的夏服和冬服可圈可点——连衣裙,立翻领,套头式,长袖,中腰有布制腰带,裙子下摆长及膝盖以下;列宁服,小翻领,双排十粒扣,紧袖口,西式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成为了我国女性最流行的服装样式。

将星闪耀:迈向正规化

与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紧紧相连的是55式军服,璀璨的元帅肩章和将星则是55式军服的象征。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朱德等10人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粟裕等10人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1955年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不仅实行了军衔制,还实行了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

三片红”:街上流行绿军装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65式军服被人们称为“三片红”。

那是一个街上流行绿军装的年代,解放帽和军用挎包成了年轻人的时尚。

西服领:开放意识的初现

87式军服的夏常服改成了西服领,穿衬衣系领带。封闭了数十年的领口终于打开了,它的背后是国家和军队全新的开放意识。

在07式军服中,男军官的冬常服也打开了领口。

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礼宾服

7月3日,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了全军军服调整改革工作并举行新式服装发放仪式。这次是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换装,涉及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4个系列共644个品种,也是我军最全面、最系统、最顺利的一次军服改革。

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胥金章、王东明、白瑞雪)“丰富多样、寓意深刻的各类标志服饰是07式军服的一大亮点。”负责07式军服标志服饰设计的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徐新和3日介绍说,佩戴标志服饰几乎是世界各国军队的通行做法,主要作用在于体现军人荣誉、增强识别功能、强化军服美感。

“胸部以上是人的视觉重点,标志服饰主要佩戴在这一区域。”徐新和说,“搭配合理的标志服饰还有另外一个作用——拉大视觉的纵深,使着装者显得厚重、威武。”

07式军服共有18类标志服饰,主要有帽徽、领花、军衔标志、胸标、姓名牌、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以及外、内腰带等品种。

级别资历章标明级别和服役年限

徐新和介绍,目前世界各国军队普遍在军服上佩戴勋表,显示军人的功、勋情况和服役受训经历、资历。07式军服增加了级别资历章,实现了勋表的部分功能。

级别资历章由大小相同的级别略章和军龄略章组成,面料为人造丝带。级别略章的底色,排、连级为草绿色,营级为蓝色,团级为紫色,师级为红色,军级为土黄色,大区级为橘黄色,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为柠檬黄色。排级到大区级,正职略章缀2枚、副职缀1枚五星星徽;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均缀1枚由五星和圆形橄榄枝构成的星徽。军级以上星徽为亮金色,军级以下为银白色。

军龄略章有10年、5年、4年、3年、2年和1年六种,用不同的条杠和颜色区分。简单地说,略章上有几条杠就代表几年军龄。此外还有银灰色的补充略章,用于填补空缺。

佩戴时,略章像滑块一样放进一个不锈钢“滑道”,3个略章为1排,每排“滑道”可以相互衔接。排、连级戴1排,营级为2排,以此类推,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为7排。

徐新和解释说,我军目前的军衔体制为一衔对多级,比如中校可以是正团、副团,也有可能是正营,级别略章主要区分的是级别,并不涉及职务。

帽徽、领花三军统一

徐新和介绍说,07式军服没有延续军种帽徽、领花的设置,一是为避免军种帽徽、领花与军种颜色重复表示;二是每一军种只是军队整体的一部分,一致起来更能代表军队特征;三是符合减少供应品种、提高质量的目标。

07式军服帽徽分为金属帽徽、贝雷帽帽徽、作训服帽徽3种;帽徽为桃形,图案为松枝叶、天安门、齿轮、麦穗环绕“八一”军徽。贝雷帽帽徽军徽背景按陆、海、空分别衬松枝绿、深藏青、深蓝灰底色。作训帽帽徽绣片颜色,陆军为灰绿色、海军为藏青色、空军为蓝灰色,帽徽图案为黄色。

领花分松枝叶和橄榄枝两种。军官、士兵的松枝叶领花图案为松枝叶和五星,专业技术干部和文职干部的为松枝叶和原子符号。军官、士兵的橄榄枝领花图案为橄榄枝和五星,专业技术军官和文职干部的为橄榄枝和原子符号。

空军军官长袖夏常服

肩章军衔文职干部、生长干部学员、士官表达方式有所调整

徐新和介绍说,07式军服军官、士兵肩章军衔表达方式和星徽样式与87式军服相同。文职干部军衔符号改为宝象花,三级以上加松枝叶,四级以下加飘带。生长干部学员改为肩章中间纵向加1条横线。士官军衔与现行表达方式相同,但军衔中星徽的橄榄枝不再随士官等级变化而变形。星徽、符号、纵线、折杠均为金黄色。

空军男士兵春秋常服

海军军衔袖章以饰带区分等级

海军深藏青色常服军衔等级在袖口表示,军衔袖章左右对称。文职干部军衔袖章军衔符号与其肩章军衔一致。军官军衔袖章由装饰带和将、校、尉星徽组成。装饰带长250毫米,分33毫米、17毫米和12毫米3种宽度;最粗的代表将官,其次为校官,最细的为尉官。

表示军衔时,相应星徽与装饰带组合区分军衔——1枚尉官星徽加1条尉官装饰带为少尉,2条为中尉,3条为上尉;1枚校官星徽加1条校官装饰带为少校,2条为中校,3条为上校,4条为大校;1枚将官星徽加1条将官装饰带和1条校官装饰带为少将,加2条校官装饰带为中将,加3条校官装饰带为上将;生长干部学员为1条尉官装饰带,不带星徽。

军衔袖章均为金黄色,文职干部用黑线缀订,装饰带用金黄色线缀订。

林地迷彩服

肩章底板颜色与常服颜色相同

07式军服陆军肩章底板颜色为松枝绿,海军为深藏青色,空军为深蓝灰色。徐新和介绍说,这种设计主要是为增加军服整体的协调美,同时更加突出军衔等级。

陆军军官长袖夏常服

胸标区分军委总部和海、陆、空、二炮

徐新和介绍,在三军军服颜色区分更加明显的情况下,设置胸标主要是为了识别和装饰。军委总部由各军种人员组成,着各军种服装,设置胸标以与军种区分;二炮着陆军军服,设置胸标以与陆军相区别。

胸标分金属和软胸标2种,样式、颜色一致。

女士兵夏常服

军委总部胸标背景为长城城墙、烽火台盾牌变形和橄榄枝。长城城墙为松枝绿;盾牌由天蓝色、红色和海蓝色传统三军军种颜色排列组成。背景上加金黄色五星和2把交叉的指挥刀。

陆军胸标背景与军委总部一致,但盾牌内填传统红色。背景上加银色五星和2支交叉的步枪。

海军胸标为银色铁锚、五星和海浪变形组成,海浪变形波纹间填海蓝色。

空军胸标为蓝色盾牌加银色飞翼、五星组成,盾牌上有3道白色飞机喷气尾迹图案。

二炮胸标背景与陆军一致,背景上加银色导弹和五星。

陆军男士兵春秋常服

姓名牌由中文姓名和汉语拼音组成

姓名牌样式为长方形,深藏青底色,银色字体。中文姓名为楷体,每字下标注相应的汉语拼音,材料为锌合金。
女军官春秋常服

单位臂章分35种

07式军服臂章包括国旗、军旗标识和单位臂章三种。国旗、军旗标识为长方形,缀订在礼服左臂上;国旗标识由驻外武官使用。

所有单位臂章尺寸一致,均为盾牌形。臂章顶部为单位全称,下部为橄榄枝环绕不同图案,分为35种——

军委总部为军旗和2把交叉的指挥刀,国防部为国旗和2把交叉的指挥刀,解放军四总部直属单位为五星和2支交叉的步枪;

海军为五星和海军军种符号,空军为五星和空军军种符号,二炮为五星和导弹;

女士兵春秋常服

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军区和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为五星和2支交叉的步枪;

驻港澳部队陆、海、空军分别为五星、2支交叉的步枪和特别行政区区徽,五星、海军军种符号和特别行政区区徽,五星、空军军种符号和特别行政区区徽;

文工团为里拉,军乐团为高音谱号,仪仗队分别为海、陆、空军军种符号。
女军官夏常服

腰带颜色为黑色和白色

07式军服腰带分为内腰带和外腰带。

徐新和说,我军军服以前的外腰带就是大家熟悉的武装带,最初作用是固定军服外的挂件,比如水壶、背包等。随着携行装具的发展,外腰带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弱,现在主要在队列、活动、执勤时使用。07式军服外腰带钎头为银白色锌合金,方形扣合结构,蚀刻“八一”五星和“PLA”图案。带体为黑色牛皮革和白色牛皮革两种。

内腰带钎头为金黄色锌合金,方形嵌合结构,浮雕“八一”五星和“PLA”图案。陆、空军官带体为黑色牛皮革,士兵为黑色聚氨酯合成革;海军为白色聚氨酯合成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新装亮相

解放军总后勤部专家解读07式军服的新特点 “与以往各个时期我军的军服相比,新军服在系列、颜色、样式、用料、服饰、号型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所长杨廷欣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对07式军服进行了全面介绍。
杨廷欣说,新军服有六大特点。

一是系列更加完整、配套。杨廷欣介绍,97式军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不够配套。如,过去礼服只限于驻外武官和驻港澳部队,也没有制式内衣、作战靴等装备。这次换装首次为全军军官配发礼服,为士兵配发作训大衣,并增配了与礼服、常服配套的内穿衬衣。此外,军官还增发了内衣裤、袜子、常服手套等品种。

“新军服全部配发部队后,官兵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全都是制式服装,不能再穿着自购服装了。”杨廷欣说。

2.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帽徽是什么标志

自解.放战争初取消国.民革.命军帽徽到1949年上半年,我军都没有帽徽。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

帽徽,是近代以来军.队的重要标识,在军服的各种识别标志中处于首要地位,也代.表着一支军.队的性质。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帽徽,见证着人.民军.队的不断壮.大。

红军的红五星帽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以红五星作为帽徽。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在竹排上拿出一枚红军留下的红五星。其实,这是一枚65式铝质帽徽,当时红军的红五星帽徽主要为布质,也有硬纸、油毡、树皮、兽皮等材料制成的。

不过,红军也有一些金属帽徽,大多为铜质、锡质,个别为银质,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一般都有凸起的斧头、镰刀和五角星图案。1930年龙州起.义后,红八军等部.队就佩戴过铜帽徽。当然,受根据地经济条件制约,金属帽徽并不常见。

八路军、新四军的国.民革.命军帽徽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统.一佩戴国.民革.命军陆军帽徽,即“青.天.白.日”帽徽。

有观点认为,“皖南事变”后,八路军和新四军便取消该帽徽。历.史上,确有新四军官兵在事变发生后,出于义愤不戴国.民革.命军帽徽的情况,但八路军、新四军领.导机.关并未明令取消。因为,八路军、新四军在当时已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帽徽是我军合法化标志之一,不取消帽徽,就不会给国.民.党造成口实。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通.过“政协决议”,规定中.共武.装纳入“政.府军”,八路军、新四军此时也未取消国.民革.命军帽徽。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相继取消,国.民革.命军帽徽在我军中也陆续被取消。

以军徽作帽徽的49式帽徽

自解.放战争初取消国.民革.命军帽徽到1949年上半年,我军都没有帽徽。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样式,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以军徽为帽徽,称为49式帽徽,1949年下半年开始配发。由于执行作战任务,不少部.队在当年底才配发。

1997年8月11日的《解.放军报》曾刊登一篇署名“惠彤”的文章,谈到1949年11月,他和两名战友奉命去上.海购.买文化用.品,在大街上因未佩戴帽徽而被请到军管会。当时,他们所在部.队在浙东南,尚未配发帽徽。他们在军管会领.取了3枚帽徽缀在帽子上。

三军不同的50式帽徽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全军装备50式军服,佩戴制式帽徽和胸章。50式帽徽式样与49式相同,为镶有金黄.色边的红五角星,正中嵌金黄.色“八一”字样。但海军军官所戴大檐帽沿用传统桃形帽徽,图案是“八一”军徽加藏蓝色底衬和银灰色铁锚,海军战士所戴水兵帽则佩戴和陆军一样的“八一”红五角星帽徽。

1951年,空军军官帽徽改为与本军种军徽样式相同,即“八一”军徽加金黄.色飞鹰双翼。至此,陆、海、空三军都有了各自的帽徽。空军所戴解.放帽仍佩戴“八一”红五角星帽徽。

三军均为圆形的55式帽徽

1955年,全军换装55式服装,佩戴新式帽徽、肩章和领章。55式帽徽有大小两种,均为圆形。大帽徽用于大檐帽、冬帽,小帽徽用于无檐帽、解.放帽。

陆军帽徽主体图案为“八一”红五角星,外围为齿轮、麦穗,海、空军帽徽分别加铁锚和飞翅图案。防空军、公.安军帽徽与陆军相同。存放于原总后勤部军需生产技术研究所的55式三军大帽徽标样,也只有陆海空军3种。

除大、小帽徽外,还有船形帽帽徽,图案为“八一”军徽底衬草绿色。1957年后,船形帽帽徽改为与陆军大帽徽同样的图案,“八一”军徽底衬海蓝色,外围有齿轮麦穗。中.国人.民志愿军因其特殊性,帽徽五角星里没有“八一”两字。

“一颗红星头上戴”:65式帽徽

1965年6.月1日,全军取消军衔制,统.一更换新帽徽、领章。65式帽徽、领章不分军种、不分等级,全军上下无论男女官兵,一律佩戴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将之称为“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从而体现官兵一致的革.命传统。65式红五星帽徽材质分铝质和塑料两种,尺寸相同,铝质较为多见。

恢复55式形制的85式帽徽

1⑨85年我军装备85式服装,取消红五角星帽徽,恢复以“八一”军徽为主体、底衬金黄.色飞翅的圆形帽徽。85式帽徽也分大小两种:大帽徽用于大檐帽、冬帽,小帽徽用于无檐帽、解.放帽。

85式陆军、海军、空军帽徽,与55式帽徽图案相同,但区别是55式帽徽五星的角在麦穗内.侧,而85式帽徽五星的角在麦穗外侧,即整个帽徽外侧。

实行新军衔制的87式帽徽

1⑨88年为配合新军衔制,全军装备87式服装。87式帽徽分大小两种,大帽徽用于大檐帽、冬帽,小帽徽用于作训帽、女军人无檐帽。大帽徽主体为“八一”红五角星,周围、下部有金黄.色麦穗、天.安门、松枝叶和齿轮图案,海军帽徽底衬藏蓝色和金黄.色铁锚,空军帽徽底衬天蓝色和金黄.色飞翅。小帽徽为圆形,中.央有“八一”红五角星,周围有金黄.色麦穗和齿轮,海空军底衬色和标志与大帽徽相同。

97式和99式帽徽

1997年和199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和驻澳.门部.队,先后装备97式服装。97式大檐帽帽徽,样式为桃形,主体图案为“八一”红五角星,周围、下部有金黄.色麦穗、天.安门、松枝叶和齿轮图案,总体尺寸比87式大帽徽大1厘米,陆军底衬海蓝色,海军底衬藏蓝色和金黄.色铁锚,空军底衬天蓝色和金黄.色飞翅。

2000年5月1日,全军装备99式夏服。99式贝雷帽所配贝雷帽帽徽,图案与97式大帽徽相同。

新一代07式帽徽

2007年建军80周.年之际,全军装备07式服装。07式帽徽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7代帽徽。帽徽品种包括金属帽徽、贝雷帽帽徽和作训帽帽徽3种。外形为桃形,图案为松枝叶、天.安门、齿轮、麦穗环绕“八一”军徽。

金属帽徽,分大帽徽和小帽徽两种,男军人.大檐帽、水兵帽、栽绒帽和皮帽配大帽徽,女军人卷檐帽、栽绒帽、皮帽缀配小帽徽。贝雷帽帽徽与金属帽徽形制、图案相同,背景按陆、海、空分别衬以松枝绿、深藏青、深蓝灰底色。作训帽与金属帽徽形制、颜色相同,绣片颜色陆军为灰绿色、海军为藏青色、空军为蓝灰色,帽徽图案为黄.色。

2017年8月1日,全军统.一换发佩戴夏常服帽,夏常服帽帽徽形制与贝雷帽帽徽相同。

3. 国民/革命军有一段时间穿的军装是黄色的,有点像日军的“昭五”式军装,那是什么时候


国民革命军中央军单兵手持上刺刀的中正式步枪,后背大刀片。

德制师配备的枪弹主要有尖头弹、圆头弹和重尖弹三种,另外还有特种枪弹,例如反装甲的钢心弹等。尖头弹供中正式系列步枪和捷克ZB26式轻机枪使用,圆头弹供“汉阳造”使用。虽然四年式是7.92毫米口径,但有一部分使用圆头弹。重尖弹则专供二四式或三十年式重机枪使用。

德制M35钢盔原是供新建立的德国空军用,在接受中国约22万顶的订单后,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立即指示优先供给中国。据目前已知的记载,到1936年共进口了315000顶M35钢盔,1937年开始装备,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嫡系部队都基本配发了M35。抗战初期的山西忻口战役中,前来增援的中央军第85师(师长陈铁)就因为佩戴M35钢盔,而被日军判定为主力部队,遭到猛烈打击。

德制师的军服主要是棉质的。不过据88师的万方澄回忆,当时冬天也有呢军服、呢大衣,春秋有驼绒夹衣,夏天为卡其短袖衫和短裤。事实上,军官确有呢质的军服,尤其是所谓“甲种呢”的黄绿色军常服。

军用水壶为椭圆形,主要由水壶、水壶套及背带三部分组成,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日式是平底的)。水壶套由橄榄绿色的帆布或呢制布料制成,到抗战困难时期,通常只是一层棉布。中式水壶一直使用肩背带,与后期将德式水壶挂在腰带上不同。干粮袋(杂物袋)的形状与德式略有不同,携行方式则与早期德式的相同,也是用背带跨肩,后来才改系在腰带上。

中国仿德国1930式防毒面具外形与西班牙的类似,非德军之圆筒装具。巩县兵工厂在1934年(民国23年)向德国采购设备,准备自制防毒面具。1936年时日产量已达250副,型号定为二四式防毒面具。生产防毒面具的兵工厂还有金陵兵工厂、广东面具厂(广东面具厂后改名为42兵工厂所生产的型号,非按年号而定)等,型号有二三式、二四式、二七式及四二式。国民政府部队所使用的防毒面具圆筒装可能来自于法国在二次大战之前制作过的防毒面具圆筒装,其特征是增强纹是横的,不像德军二次大战中所用的直纹。国民革命军由于数量众多,且物资缺乏,所以防毒面具没有全部装备,只是配发给国民革命军嫡系部队和一些特殊兵种,如防空兵,炮兵等部队。由于侵华日军不履行日内瓦公约,大肆使用毒气,加之国军防毒面具的装备不足,就给广大中国抗战官兵带来了惨重的伤亡。

中国是使用德国毛瑟手枪最多,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的国家,它被亲切地称为“盒子炮”、“驳壳枪”、“匣枪”、“快慢机”等。另外毛瑟手枪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称-“自来得”,事实上这是它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它的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Military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在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中,有一份文件是1912年9月,陆军部与德商礼和洋行(Carlowitz&Co.)签约,购买:“七密里六三自来得毛瑟手枪二百杆,连有木匣手把,每杆连子弹五百粒,价计足银五十八两。共计足银一万一千六百两。在天津码头交货。关税在外。”这是自来得手枪一词,在1911年(民国元年)即已使用的明证,可能是最早引进的文件实例,而速射型要在将近二十年之后才出现。在美国,因为握把的形状,一般称之为扫把柄(Broomhandle),也有由中文翻译而称之为盒子炮(BoxCannon)的。许多人称速射型为712型,并说这是毛瑟厂的型号,事实上这是德国GECO(GustavoGlenshaw)公司的目录号码,与毛瑟无关。许多人也称盒子炮为C96(Construction96即96型),这是在欧洲常用的一个名称,原先专指的是短管的盒子炮,与Bolo一样,即有人所称之为的警用型。所谓的Bolo,来自俄国的布什维克(Bolsheviks,俄国**的前身)党人,因为3.9寸的盒子炮当时为其大量使用之故。中国的盒子炮来源有四种:一、中国各兵工厂以机械辅助生产的:这一类的盒子炮材质及加工品质较好,虽然仍摆脱不了手工装配,零件不能互换等毛病,但整体而言,几乎可以与舶来品相比。已知的生产厂至少有: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大沽造船所、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重庆武器修理所、衡阳军械局等。二、修械所、厂、队生产:这一类盒子炮为随军修械队,在修枪之余,也制造一些军械。如宋哲元的西北修械所、湘西荼陵修械所、八路军梁沟四所等。这一类的材质及品质差距极大,有的修械所设备好,材料供应好,则产品较佳。象八路军那样在敌后的修械所,因为钢材来源断绝,多半是用铁道钢加工而成。

三、私人游动修枪、造枪商贩: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如走方郎中。史料中说到河北、河南、四川都很多。由一人到数人不等,为地方豪强大户、小股军队、土匪修造枪支,按客户的意思,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月,以手工打造。其品质依人而异,一般都烙印有原厂的一切印记,惟妙惟肖。当然,也有的印得不知所云,可能是没有原枪做样子,只是师傅教下来,以讹传讹。这类枪很多中看不中用,打几发是可以,打多了就会出问题。有许多的表面处理非常粗糙,一看就晓得是手工打造。四、舶来品:主要来源是德国和西班牙,经由上海、天津等地的洋行进口。有一份文件是1924年9月10日,陆军部与天津德商世昌洋行签约,购买:“德国新式口径七六三密理米突、枪筒九六密理米突、表尺一千米突之毛瑟手枪一千七百杆,连同空木柄及每杆子弹五百颗、甲(注:假)子弹一个、弹簧一个、弓簧一个、螺丝板一个、每杆净收价洋七十整,共计价洋一十一万九千元整。”本文件中的盒子炮,枪管核算起来只有3.77寸,相当特殊。1934年3月12日,中信局副经理李耀煌向蒋介石报告:“奉委员长电,渝,订买廿响驳壳手枪五千枝,经尊查得德制老牌毛瑟一种,西班牙仿装两种(注:AstraSuperAzul,另外还有Royal),价格以西班牙之恩斯达牌低过德枪一元七角国币。德枪结构虽属较为坚固,惟枪杆稍短,以致射程亦少二百米突。如订货时要德枪加长枪杆如西班牙式,则射程当为一致。又,委员长曾电喻查捷克手枪,经尊查得捷克各厂无此种驳壳出售,合并陈明。”1936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开支列表中,有“购廿响驳壳手枪二万枝附子弹二千万发”一项,共280万法币。又如蒋介石致中国驻德商务参赞谭伯羽电报:“武昌,1938年3月1日:柏林。中国大使馆谭伯羽先生:密。请即商订德国八一迫击炮300门,每门配炮弹3,000发,如有现货更好。又购廿响驳壳手枪2万枝,每枝配弹2,000发,如无现货,则购买其他式手枪亦可。总愈快愈好,其价请速详报。中正。”许多经商业渠道进口的德国盒子炮,在弹仓的左侧,印有中文的[德国制]三字。有的人以为盒子炮就是10发,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6发、10发、20发都有,前两者用的是固定弹匣,后者多为插入式。20发固定弹匣也有,但是极为罕见。

由以上的文件看来,抗战前到抗战初,中国买的都指定是要20发,买来当然是配到了中央军去了。所以,说中央军主要配发10响毛瑟手枪,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德械师中的士官大多配用毛瑟“二十响”全自动手枪。他们携带着造型简单的专用皮制枪套,只有半截,上下为开放式,毛瑟枪的木壳枪套直接插入其中。同时还配有毛瑟枪专用皮质弹匣包。正面有可装20发弹匣的弹包12个,用皮带扣系在后腰,“Y”字形肩带分3点支撑弹包组。国军毛瑟枪手在着装时,先将枪套以左肩右肋或右肩左肋的方式背负,再将弹包组穿上,如此手枪套即被固定于弹包组之下,而不会晃动。





楼主,你看这些够解决你的问题不,恰好我也喜欢研究这一段历史,望采纳~!

4. 各种颜色制服的警察都代表什么蓝色是什么的绿色呢还有黑色呢

1、警察(民警),包括公安警察、司法警察等警服外套是藏青(接近于黑),警督以下衬衣蓝色,警监以上衬衣白色。作训服一般是藏青或黑色。武警部队警服外套是橄榄绿色,衬衣是浅绿色,作训服是多色迷彩服。

2、中国的警察制服,始于1938年5月。警察队队员着黑色布质警察制服,帽子的样式与八路军军帽相同,没有帽徽。后又经历了绿色,天蓝色,白色,草绿色,现在为蓝色。

3、现在中国警察的服装都是99式。99式警服颜色选用国际上警察通用的藏青色或藏蓝色,交、巡警衬衫采用浅蓝色,高级警官衬衫采用白色,普通民警衬衫采用铁灰色。2005年,公安部又宣传将99式警服的铁灰色衬衫换成浅清蓝色衬衫。

(4)八路军的铁帽子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着装区分: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二条第二款之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除以上部门及其人民警察外,任何其他部门、机构、个人不得持有、使用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和标示有人民警察标志的物品,任何部门、机构、个人不得穿着类似人民警察警服的服装。

上述五个系统的制服、警衔、帽徽样式完全相同,各部门警种通过臂章、胸徽以及警号的排列方法体现区别。

监狱系统警服上佩带“司法”字样的臂章和胸徽(这个“司法”指的是监狱的上级机关的司法部和司法厅等“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并不是指司法警察)、七位数警号。

这和公安不同——地方公安的胸徽是省份名称、公安部和公安部直属单位的胸徽分别是“公安部”和“公直”,行业警察的胸徽是行业名称,即“海侦”(海关缉私警察)、“航空”(民航公安)、“交通”(交通部门警察,不是交警)、“铁道”(铁路公安)、“森林”(林业公安),臂章小字是“公安”,警号是六位数 。

司法警察的胸徽和臂章小字是“法院”和“检察”,警号和公安一样是六位,但排列方法不同——法警的警号前两位是省份代码,而公安的胸徽上已经写了省名、警号不包含省份信息

其他四个系统的胸徽就是系统名称、分别是“国安”(国家安全系统人民警察)、“司法”(监狱系统人民警察)、“法院”(司法警察)、“检察”(司法警察)。

另外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除监狱系统人民警察以外的工作人员曾经穿过一种非常类似警服的制服,这种制服的肩章上没有警衔标识、臂章上没有“警察”字样,最重要的是这种制服早已经被取消了。

5. 军事!军装的礼服和常服的区别

军装的礼服和常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外观不同

礼服的是方形军旗(国旗)臂章,肩章底板为呢面底质,帽檐会有金穗花的装饰。

常服比礼服少了两颗扣子和一条绶带,礼服的袖子和裤腿上多了一道明黄饰的带,常服的臂章由盾形臂章,底板为布面。

2、应用场合不同

礼服则有条令规定穿着的场合,例如在一些重大的纪念节日,各种国家级庆典活动、还有就是进行各种军队仪式时穿着。

常服就是军人日常穿的非训练日服装,例如参加部队的政治教育课、部队节假日、庆功会等场合穿着。

3、配备的军人不同

礼服的配备有军人等级限制,能拥有礼服的军人正常级别达到军官或者以上,其次就是某些特殊部队士兵有特权配备。

常服是正常普通军人都会配备的军装,是入伍首先分发的统一服装。

(5)八路军的铁帽子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军服发展:

1955年,为了配合军衔制的实施,我军于当年10月1日起,开始在全军范围内配发55式军服。55式军服结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该系列军服按照陆、海、空军依次分为常服、礼服、工作服,并根据相配套的服装发放常服肩章、礼服肩章和领章。

1965年6月1日,全军换着65式军装。陆、海、空和公安部队一律佩戴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官兵戴解放帽。陆军军服为草绿色;空军上衣颜色与陆军相同,裤子为蓝色;海军军服为深灰色。

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阅兵部队穿着85式军服亮相。从1985年5月1日起全军换着85式军服。85式系列军服分为夏服、冬服、大衣、制式衬衣、军帽和标志符号。

198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实施军衔制。全军开始穿着87式系列服装,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三大系列,并重新设计了陆、海、空三军的标志服饰。

1997年5月1日,驻港部队开始试穿新军装。97式军服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9个部分,为我军下一代军服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0年5月1日,全军换发99式夏服,配发贝雷帽。

2005年11月10日,空军军服颜色由原来的上棕绿、下藏青统一改为蓝灰色,制式、面料不变,被称为“05式常服”。军服史上一次全面系统的改革。

2015年12月31日,陆军领导机关、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全军于年初开始陆续换发15式臂章和胸标。2016年7月1日,火箭军官兵启用新式礼(常)服。

2017年8月1日,全军将统一换发佩戴夏常服帽并取消贝雷帽,这是与夏常服配套的新式军帽品种,设计上突出中国元素和我军特色。

6. 中国07式军装全套详细、具体解释,每个地方都要清楚哦

一、07式军服:

07式军服,陆军军服颜色为松枝绿;海军军服由原来的藏青色调整为深藏青色,本白色调整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调整为全白色;空军军服颜色在现行蓝灰色基础上作了适当加深。

07式军服还将女军人大檐帽改为卷檐帽;军官冬常服由关领式改为开领式,夏常服改为束腰式结构,春秋常服改为猎装式设计;海军常服采用世界海军主流设计样式,军衔级别在袖口上表示。

二、分类:

1、礼服系列。

威武庄重,适合重大节日、庆典、集会等礼仪场合穿着。分军官礼服和“两团一队”礼服两类。军官礼服,包括礼服大檐帽、礼服、礼服衬衣、 礼服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

“两团一队”礼服,即仪仗队、军乐团礼宾服和文工团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礼服、冬礼服、礼服大衣、礼服皮鞋(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2、常服系列。

美观大方,适合日常工作、学习和节假日穿着。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类。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衬衣、袜子、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

夏常服,包括夏常服帽 、长(短)袖夏常服、夏裤(裙)和配套标志服饰。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裤、内衣裤、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标志服饰。

3、作训服系列。防护功能强,结实耐穿,适合部队作战训练和工作执勤穿着。包括作训帽、夏作训服、冬作训服、作训大衣、作战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4、标志服饰系列。标识鲜明,与军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领花、军衔标志、胸标、姓名牌、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绶带,以及领带、领带夹、外腰带、内腰带等。

三、臂章:

07式军服臂章包括国旗、军旗标识和单位臂章三种。国旗、军旗标识为长方形,缀订在礼服左臂上;国旗标识由驻外武官使用。

所有单位臂章尺寸一致,均为盾牌形。臂章顶部为单位全称,下部为橄榄枝环绕不同图案,分为35种。

军委总部为军旗和2把交叉的指挥刀,国防部为国旗和2把交叉的指挥刀,解放军四总部直属单位为五星和2支交叉的步枪;

海军为五星和海军军种符号,空军为五星和空军军种符号,二炮为五星和导弹;

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军区和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为五星和2支交叉的步枪;

驻港澳部队陆、海、空军分别为五星、2支交叉的步枪和特别行政区区徽,五星、海军军种符号和特别行政区区徽,五星、空军军种符号和特别行政区区徽;

文工团为里拉,军乐团为高音谱号,仪仗队分别为海、陆、空军军种符号。

(6)八路军的铁帽子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中国的其它式样军服:

1、65式军服

这一款服饰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在性能上,是简单耐用型,几乎取消了所有的兵种标志,采用的传统的肩章军衔,用五星徽章和红色的领章来作为军人的标志。

2、74式军服

74式军服最大的影响就是对中国妇女服装的影响。受65式军服男女不分的影响,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中国妇女的服装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男性化的特点,无论冬夏,女同志都一律穿长裤。

即使天气再热也都如此。女兵军服出现了裙子,自然引起了地方妇女的心动和眼红,此后,女同志的裙子开始部分恢复。军服的变化牵动了整个国家人民服装的变化。

3、78式军服

1978年我军服装在71式军服的基础上,以减轻重量为主要目的,进一步扩大化纤材料的使用,经过研究选样品,部队试穿,征求意见,于1978年12月上报军服改革方案,名为78式军服,并投入生产。

78式服装装备全军后,使单兵行军负荷得到较大幅度减少,寒区减轻15.6%、温区减轻12.6%、热区减轻19.2%;夏季行军负荷减轻了19.5%。

4、87式军服

87式军服除了三大类服装,还包括大衣、风雨衣、雨衣以及同上述服装所配套的针织衫、针织衬衣、衬裤、绒衣裤、棉衣裤、棉背心和各种特种服装等。它建立完善了我军军服系列,实现了军服装备配套化、品种和号型系列化。

该系列军服改变了我军服装长期以来体制单一的落后状况,对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由于受到国家经济等因素的制约,87式军服系列只向部队下发了常服和作训服,而礼服未能装备部队,使我军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只装备两类军服的军队。

但87式军服的夏常服改成了西服领,穿衬衣系领带,封闭了数十年的领口终于打开。

5、97式军服

1997年5月1日起,97式军服装首先在驻港部队试穿,采用了国际流行军服的分类,按功能主要分为礼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绒)衣、大衣、作训服、体能训练服及其配套的军帽、服饰和鞋(靴)等9部分。

97式军服在结构、用料、颜色、服饰及配套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尤其是样式、颜色更加美观大方,形成了陆军以棕绿色为主色调、海军以白色和藏青色为主色调、空军以蔚蓝色为主色调的三军军服颜色系列。

新一代军服在服饰的整体设计上仍采用了“八一”、五角星、天安门、麦穗、松树叶、长城等图案,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八一”南昌起义成长壮大起来的人民军队,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7. 中国人民解放军肩章一共有哪几种样式

红军时期(1927.8-1937.7) 1927年建军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自己的统一的军人制服。部队中有人穿着国民革命军军服、有的穿着自己缝制的衣服。 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1929年,红四军第一次制作了统一的军服,衣服按中山装式样,帽子使用八角帽。帽徽为红色五星,领章为红色领章。多为布缝制。 [编辑] 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使用的是土黄色军服,而新四军使用的却是灰色军服,布料有区别,但不分尺寸大小。上衣长度固定,均为二尺五。 [编辑] 解放战争时期(1945.9-1949.10) 解放战争初期,使用的军服与抗日战争时期相同。解放战争中后期,军委后勤部开始统一全军的服装样式。军服为草绿色棉平布中山装,胸前佩带长方形布胸章,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头戴解放帽,帽徽为八一军徽。期间,华东军区海军在成立后,将陆军军服改为白色,配发大沿帽,水兵配发水兵服,使用了非制式的海军军服。 1949年以后(1949.10-至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不断更新换代,先后一共进行了大大小小12次军服改革与调整: “五零”式军服 1950年1月4日起,陆军穿草绿色军服,海军军官穿上白下蓝军服,水兵穿水兵服,空军上绿下蓝军服,同时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平时戴大沿帽,作战时戴解放帽。陆军使用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徽帽徽,海军使用在军徽后衬铁锚的梭形帽徽,空军使用在军徽后衬金鹰双翅的帽徽。女兵军帽同男兵,夏天配发长裙。这样的军服样式,也就是50式军服。 “五五”式军服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于1955年10月1日起在全军正式装备55式军服。55式军服为仿苏军军服设计,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大衣、夏装等众多品种。并有肩章作为军衔标志。从元帅到尉官均有礼服、常服。军官常服佩戴军衔肩章、兵种领章,男军官戴大檐帽。士兵常服戴船型帽,佩戴军衔和兵种符号领章。女军人佩戴无檐帽。五五式军服式样复杂,种类繁多。并且是目前解放军历史上唯一在常服上佩戴勋表的军服。 1958年配发五八式军服,对军衔符号做了调整,干部改为一般场合佩戴军衔领章,重大礼仪场合才戴肩章和兵种符号领章。并废除了士兵船形帽,官兵在一般场合下改为戴解放帽,军官在礼仪场合继续戴大檐帽。 “六五”式军服 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军衔制后,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解放军全体官兵都使用相同的缀红五角星帽徽的解放帽以及红领章。男、女军服式样基本相同。干部、士兵样式基本相同,但是人们从衣服口袋还可以区分干部和士兵。士兵为两个口袋,军官为四个口袋。陆军军服为绿色,海军为蓝灰色,空军为绿色上衣和蓝色裤子。 1969年研制成功涤锦棉三元混纺单衣,1971年装备部队,称“七一”式服装,是六五式军服的一个分系列。 1974年配发七四式海军服,废除了六五式海军服统一的蓝灰色中山装及解放帽的式样,恢复了水兵服和干部白色常服及大檐帽。 1978年配发七八式军服,这是“七一”式的改进型,全面使用合成纤维,军服减轻了重量,依旧是六五式军服的分系列。 在军队之外,去掉帽徽领章的六五式军服于文革时期也在民间大受欢迎,而身穿六五军服头戴解放帽的形象也一度成为外国人对中国人着装的刻板印象之一。 “八五”式军服 1985年5月至1988年9月配备全军部队这套军服恢复55式军服样式,但仅有常服。虽然没有实行军衔制,但是军官配发了肩章,士兵配发了领章。领章和肩章仅用来区分军种。另外还有仪仗兵礼服。解放帽改为大檐帽,同时佩带圆形“八一”军徽帽徽和军种肩领章。 “八七”式军服 1988年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军衔制以后,军服于同年10月1日装备部队。这套军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史上一个转折点。其中有不同类型不同功用的军服,如:礼服、常服、作训服、演出服(文工团使用)、礼宾服(军乐团、仪仗队使用)、地勤服、迷彩服、防化服、坦克服、航空服等。 1997年为驻港部队配发97式军服。这套军服保留了“八七”式服装的一些优点,但在结构、用料、颜色、服饰及配套方面均有改善。这套军服并且增加了夹克常服、毛衣、体能训练服、战士皮鞋、作战靴及贝雷帽等新品种,并且新增加了绶带、军种胸标、姓名牌、臂章等服饰标志。97式军服于1997年5月1日首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试穿,随后装备驻澳门部队,除贝雷帽和新型夹克式短袖衬衣在日后被作为“九九式”采用外,这套军服并没有在内地装备。是87式军服的一个系列。 1999年配发贝雷帽和新式短袖衬衣,称为99式军服,是87式的一个系列。 2004年为士兵换发毛料常服,即04式军服。这做到了官兵服装外观的一致。 2005年,空军将穿着了56年的上绿下蓝的军服配色取消,统一换位全蓝军服,这是05式军服。05式军服只有空军,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式样的变化。 另外,从1999年以后生产的军服,一律在右臂加臂章袢。 “零七”式军服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军服改革。07式军服中:陆军军服颜色调整为松枝绿,海军军服调整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军军服在蓝灰色基础上作了适当加深。并第一次大规模地在全军军官常服上使用军种胸标、姓名牌和级别资历章,能够更加准确表达着装人的身份和级别。海军方面,首次袖章军衔的海军蓝制服。

8. 中国陆军帽徽的演变,在建国后是怎样的图案

中国陆军帽徽演变史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以红五星作为帽徽,这是一枚65式铝质帽徽,当时红军的红五星帽徽主要为布质,也有硬纸、油毡、树皮、兽皮等材料制成的。

二、1930年龙州起义后,红八军等部队就佩戴过铜帽徽。当然,受根据地经济条件制约,金属帽徽并不常见。大多为铜质、锡质,个别为银质,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一般都有凸起的斧头、镰刀和五角星图案。

六、195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颁发了新的帽徽样式,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为圆形,正中镶嵌“八一”军徽,分别以海蓝、藏蓝、天蓝色垫底,周围为麦穗和齿轮。海军、空军帽徽分别衬以铁锚和飞鹰两翼。

七、1965年6月,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统一改为全红五角星。

八、1985年5月,陆军、海军、空军帽徽又分别恢复1955年样式,并分大小两种。

九、1988年10月,在实行新军衔制的同时,陆军、海军、空军的帽徽进行了改革。

十、1997年和1999年,中国驻香港和驻澳门部队,先后装备97式服装。
十一、2000年5月1日,全军装备99式夏服。99式贝雷帽所配贝雷帽帽徽,图案与97式大帽徽相同。

十二、2007年建军80周年之际,全军装备07式服装。07式帽徽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7代帽徽

十三、2017年8月1日,全军统一换发佩戴夏常服帽,夏常服帽帽徽形制与贝雷帽帽徽相同。

新帽徽庄重严肃,美观大方。象征我国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与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肩负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长青松树具有傲风雪、抗严寒的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和当代军人的不屈风范。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也佩戴帽徽,其图案由国 徽、盾牌、长城和松枝组成。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411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1658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104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603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871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796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945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353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666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