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拼音拼音怎么写
❶ 帽子的拼音怎么打
帽 mao 第四声
子 zi 轻声
❷ 帽子的拼音
帽子的拼音:mào zi。
据史书《玉篇》记载:“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由此可见,巾原是劳动时围在颈部擦汗用的布。由于自然界中风沙、酷热,寒流对人类的袭击,人们将巾从颈部逐渐裹到了头上,在保暖、防暑,挡风,避雨,护头等实用功能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为帽子的形式。
帽子造句:
1、请把我的帽子取来。
2、她向我抬了抬她的帽子,我则向她眨了眨眼。
帽子的笔顺:
帽总笔画:12笔。1.丨(竖)、2.𠃌(横折钩)、3.丨(竖)、4.丨(竖)、5.ㄱ(横折)、6.一(横)、7.一(横)、8.丨(竖)、9.ㄱ(横折)、10.一(横)、11.一(横)、12.一(横)。
子总笔画:3笔。1.乛(横撇/横钩)、2.亅(竖钩)、3.一(横)。
❸ 帽子的帽怎么写
帽的写法为:竖、横折钩、竖、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横。
拼音:mào。
五笔:mhjh。
部首:巾。
笔画:12。
解释:帽是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帽”的基本含义为盖头的东西,如帽子、草帽;引申含义为器物的顶罩或套儿,如笔帽儿、螺丝帽儿。
帽造句
1、这不留余地,只用扣帽子、打棍子的办法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结局你就可想而知了。
2、文艺批评要实事求是,不能扣大帽子。
3、穿过走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弯弯的小池塘,池塘的水缓缓流动,秋天落下的树叶,这时已经是蚂蚁的小船,小鱼的帽子,小岛上花都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等颜颜色的花,真是一派春的气息。
4、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这个穷山村丢掉了贫穷的帽子,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5、我有一支带着粉红的帽子的铅笔,他还有一身绿色的衣服呢。
❹ 帽的拼音和组词
帽的拼音和组词如下:
拼音:mào。
帽组词:
软帽、衫帽、裘帽、帽徽、白帽、笔帽、便帽、朝帽、书帽、唐帽、桐帽、铜帽、摘帽、羽帽、制帽、帏帽、醉帽、鬃帽、油帽、小帽、脱帽、帷帽、帽凭、落帽、暖帽、帽套、礼帽、凉帽、巾帽、角帽、火帽、胡帽。
冠帽、鹅帽、貂帽、钹帽、翠帽、帽带、帽花、帽镜、帽衫、帽准、帽盔、帽筒、帽檐、篾帽、破帽、箬帽、裙帽、沙帽、席帽。
帽的康熙字典
帽【寅集中】【巾部】 康熙笔画:12画,部外笔画:9画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莫报切,音𧛕。《释名》冒也。《说文》本作冃。《徐铉曰》今作帽。帽名犹冠。
义取蒙覆其首,本纚也。古者冠无帽,冠下有纚,以缯为之。后人因之帽于冠,或裁纚为帽。自乗舆宴居,下至庶人无爵者,皆服之。江左时,野人已着帽,人士亦往往而见,但无顶圈矣,后乃高其屋云。《隋书·礼仪志》帽,自天子下及庶人通冠之,以白纱者名高顶帽。
❺ 帽子的拼音是什么
帽子_词语解释
【拼音】:mào
zi
【解释】:1.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2.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状与用途似帽子的东西。3.指文章开头的引子、套语。4.指所加的罪名或坏名义。
❻ "帽"字的拼音是什么
帽子_词语解释
【拼音】:mào zi
【解释】:1.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2.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状与用途似帽子的东西。3.指文章开头的引子、套语。4.指所加的罪名或坏名义。
❼ 帽的音节是什么
帽的音节mao 音节是用听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基本单位,它的构成分头腹尾三部分,因而音节之间具有明显可感知的界限
❽ 帽字怎么写
写法:竖、横折钩、竖、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横。
拼音mào,注音ㄇㄠˋ。
部首巾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2画。
五笔MHJH,仓颉LBABU,郑码LIKL,四角46260。
结构左右,电码1604,区位3517,统一码5E3D。
笔顺丨フ丨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字义:
1、盖头的东西:帽子。草帽。凉帽。军帽。礼帽。
2、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笔帽儿。螺丝帽儿。
相关组词:
毡帽[zhān mào]
用毡制作的帽子。
螺丝帽[luó sī mào]
螺母的俗称。
帽盔儿[mào kuīr]
顶上缀有硬疙瘩、没有帽檐帽舌的帽子。
瓜皮帽[guā pí mào]
形状与半个西瓜皮很相似的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制成。
钉帽[dīng mào]
钉的顶端,是承受锤打或旋转的部分。
❾ 帽子的拼音
帽子拼音:[mào zi]。
释义:
1、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
2、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状与用途似帽子的东西。
3、指文章开头的引子、套语。
4、指所加的罪名或坏名义。
引证:
1、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铅笔,一端有个橡皮帽子。”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那折稿起首的帽子是:‘奏为自行检举事。’”
3、邹韬奋 《经历》三二:“还有一个最简便的策略,那便是随便替你戴上帽子!这不是夏天的草帽,也不是冬季的呢帽,却是一顶可以陷你入罪的什么派什么党的帽子!”
近义词:
顶子[ dǐng zi ]
基本释义:
1.清代官员的冠顶饰物;用宝石或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以其质料和颜色分别官阶的品级。
2.借指清朝官员。
3.指建筑物的顶部。
4.钉子。喻难以对付的人或事。
5.亭子、塔、轿子等顶上的装饰部分。
6.顶珠。指帽上装饰,是装饰在巾顶之中的大珠。
引证: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这门口我刚来的时候,不是个蓝顶子,正三品都进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