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枪马金凤怎么戴帽子的
⑴ 马金凤对花枪词
【豫剧唱词】《对花枪》老身家住南阳地 (马金凤)
老身家住南阳地,
离城十里姜家集,
那个棋盘大街就在路西。
老爹爹一身好武艺,
姜家的花枪谁不知。
我无有兄呐啊无有弟,
所生我一个娇闺女,
起名儿我就叫个姜桂芝。
大比之年开科举,
普天下的举子都去赴考期。
有一个赶考的小罗艺
,他赶考路过俺呐姜家集。
一路风霜经不起,
伤寒病病倒在一座破庙里。
也是他命不该死有福气,
老爹爹把他搀回俺家里。
请来个名医呀与他治病疾。
那日罗艺病体好,
老爹爹又为他摆开了宴席。
小丫鬟上绣楼给我报事,
她言说我的姑娘啊,
你可知晓呢啊啊,
咱的客厅内来了一位俊公子,
只长的风流如雅相貌不俗。
我听此言呐心欢喜,
急忙忙带丫鬟俺下楼梯,
俺客厅门外我停住了足。
那个窗户高我的身太低,
小丫鬟给我除了一个好主意。
她搬来两块八砖一块坯,
我欠欠身前上去,
用舌尖挑破了窗棂上的纸,
木匠吊线看仔细,
我在那客厅门外偷瞧女婿呐嗨呀。
见罗艺他一顶双缨头上戴,
他身上穿的是缨革底.
那个脸皮白美如玉,
他眉清目秀是个通官的.
只听他谈诗论文口叱伶俐,
就知他书门才华可不低.
一缕情丝把我系啊,
到堂楼找母亲说明心意,
我言说我的娘啊娘,
你可懂得,女大当嫁男大当娶,
哪有这一辈子不出门的老闺女.
俺的娘看出我的心腹事,
故意摇头她不依.
说他是个外乡人呢可是不相宜.
尘大毕我一看俺的娘她不愿意,
我脸一沉头一低,
哼了一声脸朝西,
那小咀掘的能栓着个驴呀.
二爹娘从下了我的婚事,
选良辰与罗艺结成夫妻.
婚后说不尽恩和爱,
情意缠绵不用提,
小日子过的甜如蜜.
罗艺他知道我精通武艺,
他先陪笑脸后作揖,
扑腾一声跪在地,
厚着脸皮要拜师,
不教他花枪他不依.
我言说拜师咱可得立规矩,
他言说绣鞋底就是我的刑具.
一句话说的我笑眯眯.
白日里我陪他攻读书卷,
到夜晚传枪法在那花园里.
光枪法他学会了七十二路,
还有那三十二路他还未学齐.
好男儿都有凌云志,
罗艺他一心进京求官职.
留也留不住夫妻又分离,
那一夜我把那绣花枕头都哭湿.
手牵手我送他,
二门以外大门以里.
我轻轻拉拉他的衣,
我说道为妻怀胎身有喜啦.
那是女还是男,我可不知.
他言说要是生一男起名叫罗松.
他走后那一年......
是甲子年闰三月,
八月十五天明寅时,
才生下我的罗松儿.
抱娇儿对孤灯夜夜想夫婿,
每日里眼望穿他的归期无归期.
爹娘去世后家业我撑起,
抚养大罗松儿白了鬓丝.
与罗艺分别时我才二十岁,
老身今年我六十一.
四十年的活寡我咋熬的,
过往的事儿怎能忘记.
可叹我一片痴情心难死,
四十年老罗艺挂在我心里.
年年拖人捎书信,
时时打听他的消息.
那一日来了总兵叫马纪,
他言说燕山反了老罗艺,
反在瓦岗举义旗.
他要杀罗艺领赏升官职,
罗松儿一听心火起一枪刺死贼马纪.
俺居家离了姜家集,
到瓦岗找罗艺马不停蹄.
一路上有人把我问,我可怎么仿卜说啊我可怎么讲啊.
你们看看六七十的老妈子,派芹
带儿孙和儿媳家老院公和扑女.
我长着一脸粗粗皮,
又长一头白毛翼,
男里北里招女婿,
叫外人知道是啥道理呀.
老身打坐南营里,
我的儿下书未回心起疑.
⑵ 豫剧“对花枪”主要讲述什么事
对花枪主要有两个版本:豫剧马金凤大师《对花枪》及京剧时尚老旦袁慧琴《对花枪》,剧情简介如下,摘自[网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两个版本均的戏曲节目女主角姜桂芝和罗艺均有武戏场面,樱清最后在瓦岗众兄弟解劝,一家人和和美美在一起返颂滑。
豫剧版本姜桂芝对罗成有一番教育的言语,京剧版主要体现袁慧琴的24分钟左右的叙事讲述。说实话这个版本不仅适合老年人收看,年轻的朋友也可以看看提高对传统艺术的欣赏。
隋朝末年,罗艺少年时,进京赴考,途中病在姜家集,被姜桂芝父亲救回家中,并让女儿姜桂芝向罗艺传授姜家花枪。二人一同练习花枪,彼此爱慕,由姜父做主,结为夫妻。一年后,罗艺再次赴京应试时,姜桂芝已身怀有孕。离别后,音讯难通。姜桂芝父母亡故,携子离开家乡,流落在龙口村。隋朝战乱四起,罗漏腊艺投奔瓦岗寨,又娶秦氏,生子罗成。四十年后,瓦岗寨史大奈、尤俊达到龙口村借粮,姜桂芝因而得知罗艺在瓦岗寨,遂带子罗松,孙罗焕投瓦岗以求团聚。罗艺既怕见责于秦氏和儿子罗成,又怕在众人面前有失自己长者尊严,因而矢口否认和姜桂芝的姻缘。姜桂芝见罗艺忘了前情,气愤已极,披甲上马,定要在瓦岗寨众将面前和罗艺比武对花枪。罗艺无奈只好应战,结果被姜桂芝打下马来,罗艺羞愧万分,乃认妻谢罪。姜桂芝在众人劝解之下与罗艺重归旧好,一对老夫妻又得团圆。
⑶ 马金凤早年对花枪戴红花没
戴了。马金凤是《花枪斗含》电影中的人物,马金凤在早年对花枪的是收已经加入组樱信织中了,是需要佩戴红花的,空颂笑该电影一经发布就收到大量的好评。
⑷ 寻有关豫剧的资料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清李绿园于干隆四十二年(1777)成书的《岐路灯》和干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艺人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后在开封一带的,形成祥符调;传至商丘一带的迹祥,形成 豫东调;流入洛阳的一支,发展为豫西调;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称为沙河调。
豫剧历史上有名的演员,据邹少和先生回忆:“宣统间,小旦李剑云者,阳武人,天赋佳喉,清脆圆润,高下疾徐,婉转曲折,玑珠走盘,无不如意,又复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剧风为之一变,优伶界中感叹为空前绝后之才”。比较着名的须生有张小乾、张同庆、澎海豹、许树云。名小生有黄儒秀(黄娃、黄马褂)、王金玉(筱火鞭)。红脸王唐玉成,武曹彦章等。
1927年后,豫剧界出现了女演员王润枝、马双枝、陈素真、常香玉等,她们先后在开封等城市演出中,吸收了坠子、大鼓、京剧的一些唱腔、剧目和表演;又有樊粹庭、王镇南等为陈素真、常香玉等编写了一批新戏,使豫剧的舞台艺术发生了显着变化。1938年,常香玉在豫西调的基础上,吸收豫东调的一些唱腔,突破界限,形成新的流派,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也各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卓然成家。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
1949年以后,河南豫剧院三团,以演现代戏为主,创作了许多新戏新腔,并培养出一批以演现代戏见长的演员,如高洁、魏云、柳兰芳、马琳、王善朴等。
如今,豫剧除遍及本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剧团。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升洞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称之为老三吵州枯手或仨弦手。后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手镲、梆子、手板等。
豫剧的脚色行当分:四生;四旦;四花脸。俗称:“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正因为是男八女四的行当,把四生四花脸叫做外八角,以男角为主的戏叫做“外八角戏”。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 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
崔兰田的代表作有三上轿,卖苗郎,秦香莲,桃花庵。阎立品的代表作有秦雪梅,钓金龟,碧玉簪,盘夫索夫 马金凤的代表作有花打朝,对花枪,穆桂英挂率陈素珍的代表作有桃花庵常香玉的有花木兰,红娘,断桥。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以前,河南梆子在豫西山区演出时常常靠着山堆个土台子,所以人们也称它为"靠山吼"。"豫剧"之称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用的。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宁夏、青海、新疆等十几个省区,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戏曲之一。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
豫剧在形成之后,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大致有四支:开封一带的祥符调,商丘一带的豫东调(又称东路调),洛阳一带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或靠山簧)以及漯河一带的沙河调(又称本地梆)。。唱腔主要分慢板、二八板、流水、飞板等板路。主要流派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豫东调的男声高亢激越,女声活泼跳荡,擅长表现喜剧风格的剧目。豫西调的男声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擅长表现悲剧风格的剧目。
豫剧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琵琶、笛、笙、唢呐等。以梆子按拍,节奏明快、欢畅。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往往唱得酣畅淋漓,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没有女演员。出现了女演员后,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闫立品、崔兰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陈派明快清新,马派刚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闫派细腻委腕。目前,五大流派桃李天下。
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才于历史小说和演义。如封神戏、三国戏、瓦岗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和岳家将戏,还有很大一部分描写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出现了不少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红果,红了》。
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靠山吼"等,建国后才统一改为今称。
历史沿革
关于豫剧的起源。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清朝干隆年间(1736-1795),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于道光年间(1821-1850)河工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早已存在。这些记述与艺人间的传说相符。据一些老艺人追忆,他们在1912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起河南的"内十处",即祥符(今开封)、杞县、陈留(今并入开封)、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封(今并入兰考)、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和"外八处即淮阳、西华、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鹿邑,明清区代即流行"河南讴"。河南梆子在流传过程中,在不同形成祥符调(开封一带)、豫东调(商丘一带)、豫西调(阳一带)、沙河调(漯河一带)等不同风格。
辛亥革命以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当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等因而活跃一时。此后,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城市相继出现演出河南梆子的茶社、戏园。在农村,则每逢迎神赛会必演双在一些地区,所演多属河南梆子。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发展进入一个的阶段。这一时期,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永乐、永民、同乐四个河南梆子剧场,许多着名艺人如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李瑞云、常香玉、赵义庭、彭海豹等,云集于开封。1935年初,以樊粹庭为首成立了豫声戏剧学社,改永乐舞台为豫声剧院,陈素真所在的杞县戏班和赵义庭所在的山东曹县戏班均参加了该学社。豫声戏剧学社革除了旧戏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对表演和舞台美术等进行革新,并演出由樊粹庭创作的《义烈风》、《霄壤恨》、《涂血》等剧目。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采"醒狮怒"之意,改学社为狮吼剧团。
常香玉在1936年随周海水班社到开封,演出于醒豫舞台。1937年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演出由王镇南编写的《六部西厢》、《哭长城》等古装戏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现代戏《打土地》。《打土地》是豫剧编演现代戏的开始。与此同时,永安舞台的王润枝、马双枝、鼓海豹、杨金玉等也演出了不少传统剧目。名角云集,促进了豫东调、豫西调的合流,促进了河南梆子的发展和提高。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后,狮吼剧团、周海水的泰乙班,以及常香玉等团体和演员先后到西安,并以西安为中心,在西北城乡演出,扩大了豫剧的影响和流行地区。
豫剧的班社最早始于何时何地,今无可考。据老艺人传说,过去的豫剧演员大多出于干隆年间的蒋门和徐门两家的科班,而开封的"老三班":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
义成班,据1916年2月15日《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义成班于1926年,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前、后台、前台,主要负责管理剧院内的各种杂务,如售票,接待观众,供应茶水;后台,主要负责演出方面的事务,如确定演出剧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方面的工作。
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知名演员有李剑云(小名壮丑,工旦)、阎彩云(工旦,1982年去世),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
杞县的"六班"、"捕班"(县衙办的)以及马、武、郑、郝、刘、常六姓联办的"六姓家班"等,均为辛亥革命后的着名班社,演员水成、一阵会、田苟、何运、金成等,均为当时名角。
30年代,在开封除了义成班组成的永安舞台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豫剧团体,豫声戏剧学社和中州戏曲研究社。豫声戏剧学社在豫声剧院演出。
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建国前,西安也出现了不少豫剧团体,如樊粹庭领导的狮吼剧团,常香玉为首的香玉剧社,毛兰花为首的凤麟剧团,崔兰田为首的兰光剧社。还有孙老七创办的河南灾童戏剧学社(原西藏豫剧团前身)等。
建国后,于1956年成立了河南豫剧院。豫剧拥有一批专业和业余的编剧人才,其中成就突出的有杨兰春等。杨兰春(1921年生,河北省武安人),先后改编和创作(有的是与他人合作)了《小二黑结婚》、《人往高处走》、《刘胡兰》、《朝阳沟》、《冬去春来》、《朝阳沟内传》等。同时他还导演了不少现代戏和传统戏。如《血泪仇》、《赤叶河》、《志愿军的未婚妻》、《秦香莲》、《唐知县审诰命》等河南及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豫剧演出团体。1962年举行了豫剧名老艺人座谈会演,1980年举行了"豫剧流派汇报演出",这一剧种已成为我国流布较广的戏曲剧种之一。
艺术特点
早期豫剧表演的舞台装置极为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打小锣、敲梆子的人员兼"检场"。进入城市后,有较固定的剧场,舞台装置才有所改进。豫声剧院已采用一些布幕、布景,旦角服饰讲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风流"。此后又受京剧服饰的影响,已基本与京剧服饰相同。
豫剧传统程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同时,各行当也涌现了一大批艺术上有成就的演员。
豫剧的音乐属于梆子声腔系统,是板腔体式。据清朝李绿园于干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歧路灯》和干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所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又被称为"梆罗卷"。根据艺人们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也都曾办过科班。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其中"祥府调"、"沙河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都和"豫东调"比较近似,故统称"豫东调"。因此今豫剧唱腔韵,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因此今豫剧唱腔音乐,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各自具有显着特色流派。"豫东调"唱腔主音为"5",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声音高细,花腔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俏的特点,"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大本腔),声大腔圆,寒韵(哭腔)较多,具粗犷、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这两大腔系在豫剧早期发展过程中,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30年代开始有了交流。建国后,清除"门户之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以上是过去按其流布的不同地区,有豫东调、享福调、沙河调、豫西调的传统分类;另外也有按其唱腔音乐在演唱音区的不同,而将前面三类统归豫东调,俗称"上五音"。与这些相对应的是演唱的音区较低的豫西调,俗称"下五音"。豫剧的唱腔音乐结构属板式变化体,其板类有四种,即慢板、二八版、流水板、散板:
二八板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表现力最强,变化最丰富。除二八板这个基本板式外,还可分为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快二八板、紧二八板、紧打慢唱等板式。因过去是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的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而得名。随着表现内容的不断丰富,这种固定呆板程式已被突破。今二八板结合了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而构成,一板一眼2/4拍,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主要用于叙事。又可据剧情和人物感情变化的需要有不同变化,既能表现明快、爽朗、喜悦,也能表现急切、紧张和激愤、悲痛的情景。此外二八板还可派生出呱哒嘴、狗撕咬、乱弹、垛板、搬板凳等。
慢板类有[慢板]、[金钩挂]、[反金钩挂]、 [迎风板]等板式。一般为4/4拍的三眼板,其上下句唱腔起于中眼而落于板上。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不同。[慢板]是豫剧唱腔中常用的板式之一。它的前奏过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有"六梆"、"四梆"、"导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的起腔形式又分整板和散板两种。整板起的称为"头句腔",散板起的是将第一句(上句)唱"栽板"或"大板起",从第二句(下句)进入[慢板]。[慢板]中普通上下句的基本结构是将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分句,中间有个小过门;全句唱腔之后,随句尾落音有一个"八梆"跟腔过门(也可以减少为四梆或完全省略)。[慢板]的行腔除上述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有通过局部的变化而产生出来的多种花腔。上句有"头句腔"、"三句腔",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慢板}的收腔又称"锁板",基本结构与普通的下句相同,只是收腔时速度大多渐慢,并随着收腔尾音有一个简短的过门。[慢板]的速度伸缩性较大,可以随其内容情绪的不同而用快、中、慢的速度。
流水板亦为豫剧常用的板类之一,可分为流水板、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的一板一眼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作不同速度的变化。曲调比较自由灵活,旋律流畅,节奏跳荡,既适用于表现欢快活泼的情景,也适用于表现压抑、忧伤的情感。它还派生出垛板、两锣钻子等。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特别多,无论是唱腔的起落,还是唱腔旋律中的起伏、转折,大多出现在眼位上。[流水板]的上句落音较自由,下句落"5"或"1"音,在普通的上下句结构中,随着唱腔尾句的落音,一般都有跟腔过门。其前奏过门与[二八板]基本相同,知识起板簧头不同。[流水板]的起腔和收腔形式繁多。流水板类重点附属性板式主要有[流水连板]和[两锣赞子]等。
飞板也作"非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朗育式的唱腔,属于散板类。此外,还有滚白、栽板、叫板等。又有"哭韵"、"行韵"、"绝韵"三种格式。"哭韵"表现悲痛、哀怨的情感;"行韵"多用于吐诉叙述,"绝韵"适用于表现果断、激昂的情感。一般用飞板的唱段都较短,四、六、八句即转入其他板式。
以上四大板类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有时也用一些字数不等的长短句,如二八板中的呱嗒嘴即以五字句为基础,飞板中的滚白即为有唱有白的散文体句式。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它的唱腔流畅,节奏鲜明,近几年来,演员多以真声演唱,所以一般都能做到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于为观众听清。加之表演细腻,真切感人,文辞通俗易解,故一跃而成为梆子腔系中最吸引观众的剧种。如今,豫剧除遍及本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及甘肃、青海、天津、吉林、江苏、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剧团。
豫剧的伴奏乐队,过去曾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的说法。早期的豫剧在乐器上还使用四大扇(大铙、大钹)和尖子号(管长1米左右),以此来制造雄壮热烈的气氛。建国后,武场一般是由鼓板(班鼓、手板)、大锣、铙钹(即手钹)、二锣、梆子、小钹(即铜板)、风锣、大阴鼓、木鱼、碰铃等打击乐器组成,其中最常用者为前六种。早期的文场乐器有三弦皮嗡、月琴等,后又增加瓢(即板胡)、二胡、琵琶、横笛、唢呐、笙等。而板胡则成了豫剧的主弦。建国后,还增加了一些西洋乐器,如大小提琴、铜管、木管等。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以后,大弦、二弦逐渐弃置,改用中音板胡(俗称"瓢")为主弦。50年代以后,一般的文场中逐渐增添了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还增加了坠胡、古筝等。亦有增加小提琴、中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
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
横笛曲牌常用的有:[朝天子]、[五六五]、[哭皇天]、[云霄歌]、[石榴花]、[花朝元歌]、[百鸟朝凤]、[鸡爬坡]、[小开门]等。
丝弦曲牌中常用的有:[小花园]、[九连环]、[花错字]、[小红鞋]、[苦中乐]、[浪淘沙]、[油葫芦]、[呓怔]、[算盘子]、[娶嫁]等。
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豫剧武场的锣鼓点共有三大类:一、开台锣鼓点,主要由[混加官]、[毛边]、[鲍老催]等。二、配合表演动作及烘托舞台气氛的锣鼓点。大多与京剧相同,但有的叫法不同。常用的有各种形式的[一锣]、[两锣]、[三锣]以及[收头]、[四击头]、[紧急风]、[战场]等。三、唱腔中的锣鼓点,剧种特色较突出。较常用的有[]、[]、[迎风]、[到脱靴]、[拐头钉]等。流水板类中有各种[流水头]以及[一滴油]等。散板类中有各种[非板头]、[滚白]等。二八板类锣鼓点最为丰富,又分为单鼓条和双鼓条两类。除两者都有的[串锤]、[长锣]等外,单鼓条类中常用的有[里撇]、[外撇]等,双鼓条中常用的有[五钉锤]、[梆子穗]、[风搅雪]等。加上其他附属板式唱腔中的各种锣鼓点,总共不下百种。
豫剧的主要演奏特色乐器有如下几种:
一、板胡、琴筒为半个椰壳,以薄桐木板蒙面。20世纪60年代以后普遍将原皮弦(里弦)、丝质粗老弦(外弦)改为金属弦。演奏时戴铜指帽。
二、小三弦,弹拨乐器。三根金属弦,音箱以薄桐木板蒙面,用硬拨子拨奏。左手戴指帽。音色明亮,尤其以揉滑弦奏法颇具特色。
三、方笙,一般为14管。
四、闷子、双簧吹奏乐器,八孔,发音深沉浑厚,多用来伴奏悲壮凄苦的唱段或场景。
豫剧唱腔中,豫东调和豫西调用同样的调高,唱腔的某些局部常有向上方五度旋宫,即"以徵为宫"的现象;豫西调多落"1"音,唱腔的某些局部常有向下方五度旋宫,即"以清角为宫"的现象。豫剧的传统唱法中,男女声部基本上是同腔同调。豫东调演唱多用假嗓,豫西调则用真嗓较多,净角多用"炸音"。过去,豫东调和豫西调均有一种翻八度以假声行腔的方法,叫做"赝腔"或"讴"。
河南梆子戏的特征,主要重在唱词与动态,纯全合于河南的风俗习惯,而起为观众所爱好者,则在表现风俗习惯中鄙俚粗俗之人与事物的关系,与观众的生活行动打成一片。虽然不免有些俗气,但俗有俗的风格,俗的趣味。豫剧的剧词不能专重文言,以合本剧之声调节奏为第一。其叙事言情,喜怒哀乐,委婉曲折,入情入理,感化力之甚伟,间杂以方言,尽人皆解。豫剧具备历久不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点:(一)娱乐性强 豫剧锣鼓声响,丝弦音高,唱工多,白口少,男角是大蹦大跳,女角是满台走扭。劳动大众在多日工作之余,逢年过会,许多人挤在一起,听听看看,就感到无限的轻松愉快。(二)接近群众 形式简单,表演真实,舞台形象比较接近农民的实际生活,合乎劳动大众的脾味。(三)易懂易学 调子简单,词句通俗,容易听懂、学会。(四)富于地方性 腔调高亢硬直,表情慷爽率直,是表现河南人民的地方戏。
角色行当
豫剧的角色行当,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四生"即老生、大红脸(红生)、二红脸(武生)、小生。"四旦"即大净(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丑)。也有五生、五旦、五花脸的说法。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一专多能,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据说,早期豫剧以"外八角"(四生四花脸)戏为主,生行戏占重要地位。生行的大红脸和二红脸的界限很,大红脸专演关羽;二红脸专演赵匡胤、秦琼、康茂才等类角色,主要是武功戏。小生行一般有文武之分 ,也有的演员文武兼备,武功戏较出色。旦行(见 图豫剧-7)在以"外八角"为主时代,只占次要地位,但随女演员的登台与逐渐增多,在豫剧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大净主要以唱工取胜,三花脸除表演诙谐风趣外,武功戏也有"盘绳"、"吊水桶"、"空中还原"、"探海"、"元宝顶"、"大翻身"等不少绝招。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演要诀,如手势要诀是"花脸过项,红脸齐眉,小生齐唇,小旦齐胸",武打戏的短打要诀是"身如蛇形眼似电,拳如流星,腿似钻;稳如重舟急似箭,猛、勇、急、快、坐、站稳如山",在枪路上,有"走丝"、"连九枪"、"十三枪"、"九个鼻"、"八杆"、"单倒"等路数。青衣中闺门旦的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说话不看人,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诀是"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小旦的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再整衣裳角"。小生的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猛,精神振奋。
⑸ 对花枪的介绍
《对花枪》又名《腔洞脊花颤伍枪缘》,是豫剧大师马伍渗金凤老师的代表作之一。剧情取自瓦岗寨传说的故事。另有同名京剧《对花枪》。
⑹ 国宝级豫剧大师马金凤病逝,生前称有过哪些成就
首先她是国家一级演员。曾获“文化部终身艺术成就奖”、“美德双馨艺术家”等多项荣誉。被誉为国宝级豫剧大师。统领》、《花战王朝》、《花枪缘》、《杨八戒春游》。马老师一直把演戏当作自己的毕生事业,六岁跟随父亲学习河北梆子。晚年的她依然坚持艺术,将一生奉献给舞台,她也被公认为20世纪豫剧舞台上表演时间最长的艺术家。
要明白马金凤先生的精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尤塌段携其是忠于党、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以及为我国文艺事业奋斗的锲而不舍、勤奋拼搏的精神。先生对待艺术一丝不苟,先生平易近人。愿马金峰师父一路走好!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⑺ 花枪缘的幕后创作
《对花枪》原来也叫《父子会》、《罗松找父》,写罗艺赴京赶考,病滞南阳姜家集,与姜桂枝成婚。姜桂枝教罗艺花枪七十二路。罗艺赶考得中后,又娶秦氏为妻,生子罗成,将花枪传授予了他。四十年后,姜桂枝得知罗艺在瓦岗聚义,便携子罗松、孙儿罗焕到瓦岗认父。罗艺不敢相认,罗成怒战罗松父子,被罗焕生擒。姜桂枝又战败罗艺。后经程咬金说合,夫妻相认,举家团圆,同上瓦岗。此剧颇有传奇色彩,语言有浓厚乡土气息。以老旦(姜桂枝)、老生(罗艺)、花脸(程咬金)、武生(罗成)和娃娃生(罗焕)应工,是有名的唱做兼备、文武并重的戏,许多着名豫剧名旦(如王秀兰等)都唱这出戏,并因此而出名。
1956年,安阳市豫剧团排演了由河南着名戏剧家王镇南的整理本,崔兰田饰姜桂枝,卢士元饰罗艺,曾引起轰动。1957年,崔兰田就带着这出戏进京演出,周恩来总理因公事忙,后来赶到剧场,只看告誉了这出戏的后半场,并接见全团演职人员,给了极高评价。1959年这出戏获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奖。
1981年夏,经宋词再整理后,更名为《花枪缘》,由洛阳市豫剧团排演,马金凤饰姜桂枝。当年马金凤第四次进京演出时,把这出戏带到了北京,也引起了极大轰动。当时有人颇有微词,说马金凤抢了崔兰田的戏,对这种说法我不能赞同。
一出优秀的剧目由不同的演员演出,这在梨园界是常有的事。例如,《玉堂春》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都演过,他们的不少学生至今仍在演。1959年由梅兰芳大师改编的《穆桂英挂帅》,前不久,中国京剧院三团也在“空中大剧院”演出了程派版的《穆桂英挂帅》(程派再传弟子李佩红饰演穆桂英)。豫剧也是这样,上个世纪30年代陈素真演出的《三上轿》,后来崔兰田也排这出戏,并将它列入崔派的代表作品之一。当今,常派名剧《大祭桩》更有不下一二十个着名演员都演过这出戏。所以,我认为马金凤再演这出戏无可后非,更不应该指责。当然,我绝无褒马贬崔之意,因为两位豫剧大师在我心目在地位是一样的。
作者在洛阳生活了近50年,看马金凤的戏较多,听到她的故事也较多。对《花枪缘》是怎样从《对花枪》改过来的,也略知一二。1981年4月定下7月1日洛阳市豫剧团要带《穆桂英挂帅》和《花打朝》两台大戏,第四次进京演出的日程。谁料当月底,却传来了洛阳市宣传部“进京不带《花打朝》的通知”,剧团陷入了困境,离进京日子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再排新戏已来不及,况且又没有新本子可用,总不能让马金凤老是进京演穆桂英吧!当时剧团知道马金凤早年演过《对花枪》,二十多年崔兰田大师进京演出过这出戏,1979年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将《对花枪》移植成京剧(由郑子茹主演),都获得了成功,我们能不能也重新加工整理一下呢?当时从南京赶来为马金凤加工《穆桂英挂帅》的宋词(江苏省剧作家,曾为马金凤共同整理了《老征东》,后来因着作权问题,两人闹翻了,本人无语,不加评论),知道此事后,欣然接受了整理剧本的任务,并答应回南京后半月内写好寄来。剧团看了宋词的改编本,觉得可以采用,救了剧团之急,便电函宋词火速来洛,协助赶排这出戏。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花枪缘》就赶排出来了,彩排之前,请河南着名编剧、导演杨兰春做了进一步加工指导,使这出戏又上一层楼。6月23日在石家庄市河北剧院进行演出,得到好评。进京前,剧团及马金凤又从邢台专程回到郑州,向省委宣传部领导汇报了情况,并讲到河北梆子剧团也在北京演出了《花打朝》,省委宣传部当场拍板,“一挂两花”三出戏一同进京演出,并指令杨兰春再次加工《花打朝》,和剧团一同进京汇报演出。洛阳市委宣传部领导也专程赶到袜慎段剧团,亲自带领剧团于6月28日赴京。
自7月1日起,洛阳市豫剧团在北京长安剧院,陆续演出了《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及《花枪缘》三出戏。盛况空前,各家媒体竞相报道,赞誉“《花打朝》轰动全京城”,……。戏曲理论家郭汉城撰写了《从<花枪缘>再改编得到的启示》,戏曲评论家冯亦代也撰写了《六十岁的爱情》一文,对《花枪缘》给予了充分赞赏与肯定。
洛阳日报对于《花枪缘》的报道更是连篇累牍,不遗余力。作者在剧团进京演出回洛后,才看到这出戏的演出,并且一连看了两场。这出戏剧本改得好,导演导得好,演员演得好,马金凤唱得好!比她的《花打朝》要好,与她的《穆桂英挂帅》相比,也丝孝举毫不差。
《花枪缘》与原来的《对花枪》相比较,删去了罗艺的重婚夫人秦氏和秦琼等戏曲人物,加强了程咬金、罗艺、罗成等人物的刻画,丰富了幽默风趣的表演成分,突出了罗艺和姜桂枝两人的爱情主线,对唱词也改动了许多,增加了这出戏的可看性。以“南营”一场,姜桂枝出场后的那一段唱词为例,我把新老两个版本的唱词都罗列于本文后面,以便于读者比较。
“红花要有绿叶配”,其他几个演员精彩的表演,可圈可点,为戏增色不少。马金凤当年近六十,基本合于姜桂枝的年龄,她倾50多年的舞台演出经验与唱做功底,成功塑造了姜桂枝这个艺术形象。与她以往扮演的穆桂英、七奶奶作比较,也有所突破。戏中后半场她扎靠旗,着戎装,使一根银枪,与罗艺对打,英姿飒爽,显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说到唱腔,更是无所挑剔。马金凤师承祥符调名家马双枝,但早年在豫东、豫西及鲁西南、皖北一带演出多年,所以她的唱腔里既有豫东调的高亢和明亮,又有祥符调的典雅与细腻,也有豫西调的质朴与婉转,还夹杂有山东梆子的粗犷与豪放。她兼收并蓄,有机地把各流派之长融入她的唱腔里,创造出一大批多彩绚丽、清脆优美的唱段,逐步形成了她形成了咬字清晰,字正腔圆,尾音干脆,轻松自如,旋律明快,平中见奇,俗中见巧的声腔特点。在这出以唱为主的戏里,她的唱腔无不洋溢着她所创造的马派声腔艺术的神韵,为观众所喝彩。
在“南营”一场,那段“老身家住南阳地”叙述姜桂枝与罗艺爱情故事的长达十几分钟的唱段,她非常松弛,气息上下贯,似唱非唱,似说非说,把说和唱结合的天衣无缝,听起来优美而不乏味,松弛而不失神韵,毫无冗长之感。基本上只用了“二八”一种板式,没有高腔大调,没有花里胡哨的甩腔,但凭借她娴熟的演唱技巧,把一百多句的唱词,唱得如行云流水,声声入耳,在她平缓舒展的唱腔里,还不时蹦出些飞珠溅玉来。越听越有味,在看似平凡的唱腔里,随处可见她吐字、归韵之乖巧,行腔、用气之讲究,行腔走板中随处可见俏丽的甩腔,和婉转细腻的腔弯,与细微处凸显她们平中见奇,俗中见巧的唱腔特点,这也正是唱腔中流露出韵味是那样清脆、甜润的主要原因。
在最后一场与罗艺对花枪,把他一枪挑落在地上,总算解了气。姜桂枝的那两段唱腔,从“老罗艺,你手拍胸膛想一想,你怎样到的姜家集”,到程咬金促使众人跪地讲清时,“众位英雄跪在地,千仇万恨也难提。罢!罢!罢!众位英雄快请起”,再到罗艺拿着鞋底要打自己脸时,姜桂枝那段“咳!咳!看看你个老东西,我说打,你就打,这事可不能当真的”欢快活泼的唱腔,虽不太长,但都恰如其分地唱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花枪缘》于1985年6月,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了彩色戏曲艺术片,在全国放映。这部电影拍的比她的前两部都要好,连马金凤本人也比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