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帽子为什么前低后高
1. 秦始皇上朝戴的帽子与其他皇帝上朝戴的帽子不同之处
叫冕。
冕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纮;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2. 中国古代男人帽
原始人把兽皮、树叶盖在头上以保护头部,产生了帽子的雏形。《后汉书·舆服志》有“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的记载。中国古代的帽,主要有冠、冕、弁、巾帻、幞头、盔等品种(见图)。世界各国帽的历史也很悠久。欧洲古代男子多戴兜帽和无边帽,女子多戴面纱和头巾。古代欧洲和小亚细亚农村,习惯戴家庭制作的草帽或其他植物纤维编的帽。雅典和罗马的传统手工艺者常戴椭圆形帽顶的毡帽。在罗马,这种帽子是庶民的一种标记。海狸皮帽14世纪在弗兰德斯流行,以后流传到法国和英国等地。英国的圆顶硬礼帽,创始于1850年。19世纪后半叶美国流行软毡帽。在拉丁美洲和美国西部流行阔边帽,它是一种帽边在边缘处向上卷起的高顶毡帽或草帽。地中海东南岸一带流行土耳其帽,其形制是平顶,无帽檐,圆锥形。阿拉伯人传统头饰是色彩鲜艳的穆斯林头巾。日本有传统的丝质涂黑漆的坎墨雷帽。在热带地区,人们戴软木盔以免日晒。
冠
古代贵族使用的束发物,先将长发绾起再用冠束住。冠初始时,主体只是一条冠梁,不宽而有褶,两端连于冠圈,像弧形带子从前向后覆发。冠圈两旁有丝的缨带,结于颏下。秦汉以后,冠梁渐宽,与冠圈连成覆杯状,其形制渐趋帽形。冠名目繁多,着名的有汉代梁冠。
冕和弁
古代帝王、诸侯、大夫的礼仪用帽。冕是最尊贵的一种冠,冕上面有一幅长方形的版,称?,?前沿挂一排串珠(称旒)。周代天子十二旒,诸侯以下旒数各有等差。后来只有帝王戴冕,所以“冕旒”又作帝王代称。弁分爵弁和皮弁。爵弁即无旒之冕。皮弁用白鹿皮做成,其缝合处名会。会有结饰,缀五彩玉石。
巾帻
束发裹额而具帽形的头巾。西汉之前只为平民用,故有“士冠庶人巾”之说,颜色为黑或青。约东汉以后,贵族以幅巾裹发称巾帻,因其前高后低而中间露发,恰可用于冠下。约从晋代开始,巾帻戴用时折出棱角,称角巾或方巾,成为文人学士的象征,后称儒巾。隋代将巾帻定入舆服制度。唐宋元明各代,巾帻成为成年男子的普通用帽。其间唐代帝王始用的唐巾,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的东坡巾,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命制的四方平定巾,都是着名的巾帻品种。
幞头
包头的软布。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幞头始于北朝。隋以桐木作骨子,使顶高起。唐以罗代缯。皇帝用硬脚上曲,人臣则下垂。五代渐变平直。宋代幞头有多种式样,其直脚式样不同阶层都可戴用。
盔
古代的军帽。又称胄。古代以金属或皮革制成,军人作战时戴,起防护作用。现代军队仍沿用,称钢盔。
3. 帽子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
据《后汉书•舆服志》载:“上古衣毛而冒 皮”,《释名》云:“冒,帽也。”《尚书大传》载: “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如焉?’周公曰: ‘古之人有冒皮而勾领者。’”帽即“头衣”、 “首服”。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出 土的有陶笄、骨笄、骨簪等,说明这个时期已 有束发甚至戴冠的冠帽了。冠帽的产生源于防暑御寒的需要,人们 把一大片树叶盖在头顶遮日或防雨,把一块 皮毛包在头上防冻,就是最初的“帽子”。成 语“衣冠楚楚”、“冠冕堂皇”中的“冠”、“冕” 指的就是帽子。但是古时的冠帽不同于现在 的帽子,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 分,不像现在的帽子盖住头的全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和 等级的差别,这种差别随之在冠帽上明显地 反映出来。于是,冠帽之间有了贵贱等级之 分,贫贱无身份的人不准戴冠帽。周代后期封建制度初兴时,冠帽上的等 级区分走向系统化,冕服制中已有六冕,弁 服中已分三弁。《礼记》、《周记》、《仪礼》等书 中,关于冠帽制度的记叙更多由简到繁,不 同等级在不同场合要戴不同的冠帽。如帝王专用的“冕”,它前低后高,表示 恭敬,前面用丝线遮面,目的是目不斜视, 两旁用丝线挡住耳朵,表示不听谗言,成语 “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便由此而来。皇 子继承皇位,才能加“冕”。而平民百姓只能 戴头巾。据记载,用来当帽子用的头巾本来 是平民百姓劳动时擦汗用的,后来才被当 做帽子褒在头上。冠帽除了反映阶级和等级的差别外,还 同世俗礼仪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在古代,贵 族子弟20岁时要举行隆重的冠礼,表示已 成年,因此后世用冠作为达官贵人的代称。 又如,在汉朝,冠有十几种之多,分别供不同 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再如,现代 人们用脱帽礼表示礼貌,但在我国古代,脱 帽是无礼的行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 说,张旭酒醉后当着王公的面,竟脱帽露顶, 这在当时是有失体统的不雅行为。我国各民族的帽子更是五彩缤纷、种类 繁多,极具民族特色。很多独具特色的帽子 已成为识别民族的重要标志。如维吾尔族的 小花帽、蒙古族的狐皮帽、土家族的织锦毡 帽、裕固族的喇叭形红缨帽、阿昌族的扁筒 式包头、瑶族的雉尾包头等等。另外,辽金人 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礼帽。而现在的帽子,其划分阶级和等级的功 能已经弱化,也不与世俗礼仪有着太大的联 系,其主要的作用是防寒保暖和装饰打扮。
4. 古代帝王的帽子,各个朝代大有不同,那清朝帝王的帽子象征了什么
清代冠服中保留的民族特色与狩猎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内涵。如帝后朝袍上的马蹄袖、披肩领和皇后两肩所饰被称为“缘”的半月形装饰,分别象征着马蹄、弓和马鞍的形象,将满族骑射征战“马上得天下”的辉煌历史充分表现了出来。尤其是满族传统服装的箭袖,入关后虽然失去实际作用,但箭袖却作为满族的行礼动作(即满语中的“放哇哈”)得以保留。箭袖又称马蹄袖,平时挽起成马蹄形,一遇到行礼之时,敏捷地将“袖头”翻下来,然后或行半礼或行全礼。这种礼节在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已不限于满族,汉族也以此为礼,以示注重守礼。因此马蹄袖以遮手可御寒,挽起放下可行礼,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而被人们誉为“反映清代历史的象形文字”。清代帝王服饰正是这样,把传统特色与本民族元素完美的融合,而除了在服装的方寸之间,满、汉两种文化也得以在更广阔的天地和平共处。
大约在商朝,开始出现冠服制度。到了汉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过冠帽就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身份和等级。汉代主要的冠帽有:冕冠、通天冠、长冠、进贤冠、武冠和法冠等等。不同身份、不同场合所戴冠帽有严格规定,帝王在参加祭祀大典的时候要戴冕冠;在朝会和宴会上,帝王一般戴通天冠;长冠是参加祭祀时官员所戴的冠帽。武冠是各级武职人员在朝会时所戴的礼冠;进贤冠专门为文官和儒士所佩戴。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纮;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皇帝冬朝冠:冠体为圆顶呈斜坡状,冠周围有一道上仰的檐边。冬用薰貂制作,十一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用黑狐毛皮制作,冠体上缀朱纬,长出冠檐,顶上加金缕丝镂空金云龙嵌东珠宝顶,宝顶分为三层,底层为底座,有正龙四条,间饰东珠四颗,第二、三层各有升龙四条,各饰东珠四颗;每层间各贯东珠一颗;共饰东珠十五颗。顶部再嵌大东珠一颗,梁二,在顶左右,檐下两旁垂带交于项下。
(2)皇帝夏朝冠:冠形作圆锥形,下檐外敞呈双层喇叭状。用玉草(玉草产于东北,满族叫德勒苏草,进关以后,视此草为发祥之物)或藤丝、竹丝做成,外裱以罗,在两层喇叭口上镶石青色织金边饰;以红纱或红织金为里,外层缀朱纬,内层安帽圈,圈上缀带。冠前缀金累丝镂空金佛,金佛周围饰东珠十五颗,冠后缀金累丝镂空舍林,有东珠七颗。冠顶部再加金累丝镂空云龙,嵌大东珠宝顶,宝顶形式与冬朝冠相同。
(3)皇帝吉服冠:冠形似朝冠,冬用海龙、薰貂、紫貂,上缀朱纬,冠顶满花金座,上衔大珍珠一颗。满花金座有的是镶嵌宝石的。夏吉服冠也用玉草或藤丝、竹丝编织,红纱绸裱里,石青织金缎或织金绸、纱缘边。上缀朱纬,顶满花金座上嵌大珍珠一颗。
(4)皇帝常服冠:冬为有折檐的圆形帽,满缀红缨、红绒结顶。用皮或青绒制作。夏常服冠形同夏朝服冠,以玉草或藤、竹丝编织,红纱、绸里,石青织金缘边。上缀朱纬、红绒结顶。
(5)皇帝行服冠:冬行服冠形如冬常服冠,用黑狐、黑羔皮或青绒为之,满缀红缨、红绒结顶。夏行服冠形同夏常服冠。
(6)皇帝雨冠:冬季冠形为高顶式,前有深檐。夏季为平顶式,前檐展敞。按不同季节表用明黄色毡、油绸或羽缎制作,月白缎里。
(7)翎子:翎子分花翎、蓝翎、染蓝翎,花翎为贵,花翎即孔雀翎,又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三眼最贵。花翎原有例戴、赐戴之分。例戴如宗室贝子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镇国将军、辅国将军,戴单眼花翎。品宦例戴花翎的有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直省将军内大臣、各城参赞办事领队大臣、散秩大臣、武备院卿、上驷院卿、头、二、三、四等侍卫及前锋营、火器营、护军营、銮仪卫等满员五品以上、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二等护卫均戴单眼花翎,翎根缀蓝翎,插入用翠玉、白玉、碧玉、碧玺、珐琅、瓷等质材制成的翎管内,缀于冠后。双眼和三眼翎,就是拿两个和三个孔雀尾羽后梢的彩色翎斑垂直排列,连接而成。蓝翎是用鹖羽制成,蓝色无翎斑,故名蓝翎。染蓝翎是用靛蓝染天鹅毛而成。在明代都督江彬等就已在白红笠上植染蓝翎为饰,贵者三英、初者二英、最次者一英,已于前述。清代花翎以三翎为贵,但康熙时,因某皇子想戴花翎,康熙帝曾特赐五眼花翎;后福文襄公立大功,曾获四眼花翎,属于特例。皇室子弟年十二能赐射箭者,也给花翎,但无冠顶,名“空花翎”。清末汉人中李鸿章曾获戴三眼花翎,赐云龙补服。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获赏戴双眼花翎。当时汉人获封爵赐戴花翎及文臣兼提督巡抚衔者都得赏赐,这在清前期是很少有的。即宗室亲郡王为大臣者,也必奉旨恩赏才能戴花翎,如未奉旨擅自戴用者,要交宗人府议处。
皇帝朝冠分为冬朝冠和夏朝冠两种:冬朝冠冠体为圆顶呈斜坡状,冠周围有一道上仰的檐边。用薰貂或黑狐毛皮制作;夏朝冠形作圆锥状,下檐外敞呈双层喇叭状。用玉草或藤丝、竹丝作成,外面裱以罗,以红纱或红织金为里,在两层喇叭口上镶织金边饰;内层安帽圈,圈上缀带。冠前缀“镂空金佛”。
皇帝朝冠,冬用薰貂,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黑狐。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龙四,馀东珠如其数,上衔大珍珠一。夏织玉草或藤竹丝为之,缘石青片金二层,里用红片金或红纱。上缀朱纬,前缀金佛,饰东珠十五。后缀舍林,饰东珠七,顶如冬制。
吉服冠,冬用海龙、薰貂、紫貂惟其时。上缀朱纬。顶满花金座,上衔大珍珠一。夏织玉草或藤竹丝为之,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上缀朱纬。顶如冬吉服冠。
常服冠,红绒结顶,不加梁,馀如吉服冠。
行冠,冬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绒,馀俱如常服冠。夏织藤竹丝为之,红纱里缘。上缀朱牦。顶及梁皆黄色,前缀珍珠一。
雨冠之制二:冬顶崇,前檐深;夏顶平,前檐敞。皆明黄色,月白缎里。毡及油绸、羽缎惟其时。
5. 古代皇帝帽子上挂着珠帘,难道不影响他的视线吗
古代皇帝帽子上挂着珠帘,难道不影响他的视线吗?以前的皇帝没事就把窗帘挂在自己头上一直不知道在干什么。 眼前晃来晃去,真碍事啊。 皇帝每天带着这个东西,时间久了会得到“斗鸡眼”吗?
皇帝的帽子上为什么挂着门帘,在眼前晃悠不碍事? 本来就有理由
这是古老的东西,从周代就有,被称为冠冠。 我们经常说“冠冕堂皇”,本来的意思是他戴着这样的玩具很体面。
簪的一端系着绳,是冠缨。 说起来复杂,其实是通过下巴固定帽子的帽子绳。
帽子卷的下部也有用金片嵌入的。 有时镶着玉蝉的就是“武”。 戴冠画两侧垂下的彩色绸子叫“经”,靠耳朵的位置叫“瑱”,是用两个黄玉做的。 意思是塞住耳朵不听中伤,也叫“充耳”。 这样大家就洗耳恭听不知道为什么来了吧。
这顶帽子至少有三个成语,所以设计这顶帽子的古人似乎想得很大。 但是,这顶帽子也是一套,冠冕实际上分为大裙冠、大阳冠、加冕、希冠、玄冠6种样式,统称为“六冠”或“六服”。这不是随便戴着玩的,而是讲究的:大褂冠是祭天礼服——加冕是祭先王。 龚冕是祭祀先公、行飨射式用的。 加冕是远程祭祀山川的。 加冕,又作“画胄”,用来祭祀社稷。 玄胄专门用于小型祭祀。
冠创来自西周,原本天子、贵族诸侯等也可以使用。 只是,各个等级的规定不同,例如斩的数量等不同,但是后来渐渐地只有天子可以使用了。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时大多不使用,但在汉家天子掌权后再次重新开始使用。 最后是清朝,“留头发不留头发”,所以剃头发自然没用。
6. 皇帝上朝头上戴的冕旒,有什么来历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能看到皇帝头上戴着挂有许多珠帘的帽子,其实这个帽子有个正式的名字,叫做“冕旒”。属于礼冠的一种,但却是最高规格的。而且那东西很重。
因为戴上这东西,走路太急,旒串就会前后摆动打脸;如果行姿七扭八歪,垂珠就会在帝王眼前左右乱晃;而如果坐在那里,不挺胸抬头,重心不稳,冕旒也会滑落。所以久而久之,就迫使佩戴者养成挺胸抬头,沉着冷静,器宇轩昂的风度。
这顶冠冕上下都充满了学问。冕板代表着天圆地方。十二串玉旒,代表皇帝的最高地位。玉旒遮面,提醒皇帝有些事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由于玉旒一晃动起来便容易杂乱交错,所以也提醒着皇帝要保持庄重威严。塞耳提醒皇帝不可轻信谗言且该装聋时装聋。帝王之道、为君哲学在冠冕上充分体现了出来。
7. 大明王朝1556 严嵩徐阶都是阁老,帽子为什么不一样
明代官员,主要用服色,和补子来区分级别,官帽也有等级之分,但不明显。
常见的官帽,分为两类,一是梁冠,二是乌纱,有些类似于现在的军装,分礼服常服。
梁冠,一般只在重大祭祀典礼,庆祝大功告成,正月初一进朝贺年、冬至、皇帝生日、圣旨开读,进呈奏表等时候,才佩戴。正前上方隆起,以金线压出“梁”,依公、侯、伯,一到九品,以梁线的多寡来区分。
公冠八梁,侯、伯七梁,都加笼巾貂蝉(貂原来挂貂尾,后以雉尾代替,蝉是金饰)。驸马七梁不用雉尾。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
乌纱帽,日常上班时佩戴,前低后高,靠后脑的地方,左右各有一片长椭圆形的帽翅,帽内有网巾,束着头发,没有品级之别。
您说的,帽子不同,不知道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官帽,还是两人爵位不用所致。
8. 中国古代戴帽有什么讲究,古代皇帝帽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对戴帽十分重视。帽子在古代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装饰品,大多时候是用来显示身份、地位、修养,甚至学识的。所以不同的身份所带的帽子是不同的。
“冠”的本义是指帽子。古人把戴帽子看作十分郑重的事,男子成年时要“行冠礼”,二十岁左右开始正式戴帽子,表示已经成人。
帝王的冠冕是拥有最高权力者才可以戴的帽子,叫做冕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寻常人是不能佩戴的,否则就是杀头灭族的重罪,这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只有皇帝一个人才可以戴。
9. 帽子的由来或者历史
据《后汉书•舆服志》载:“上古衣毛而冒 皮”,《释名》云:“冒,帽也。”《尚书大传》载: “成王问周公曰:‘舜之冠何如焉?’周公曰: ‘古之人有冒皮而勾领者。’”帽即“头衣”、 “首服”。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出 土的有陶笄、骨笄、骨簪等,说明这个时期已 有束发甚至戴冠的冠帽了。冠帽的产生源于防暑御寒的需要,人们 把一大片树叶盖在头顶遮日或防雨,把一块 皮毛包在头上防冻,就是最初的“帽子”。成 语“衣冠楚楚”、“冠冕堂皇”中的“冠”、“冕” 指的就是帽子。但是古时的冠帽不同于现在 的帽子,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 分,不像现在的帽子盖住头的全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和 等级的差别,这种差别随之在冠帽上明显地 反映出来。于是,冠帽之间有了贵贱等级之 分,贫贱无身份的人不准戴冠帽。周代后期封建制度初兴时,冠帽上的等 级区分走向系统化,冕服制中已有六冕,弁 服中已分三弁。《礼记》、《周记》、《仪礼》等书 中,关于冠帽制度的记叙更多由简到繁,不 同等级在不同场合要戴不同的冠帽。如帝王专用的“冕”,它前低后高,表示 恭敬,前面用丝线遮面,目的是目不斜视, 两旁用丝线挡住耳朵,表示不听谗言,成语 “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便由此而来。皇 子继承皇位,才能加“冕”。而平民百姓只能 戴头巾。据记载,用来当帽子用的头巾本来 是平民百姓劳动时擦汗用的,后来才被当 做帽子褒在头上。冠帽除了反映阶级和等级的差别外,还 同世俗礼仪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在古代,贵 族子弟20岁时要举行隆重的冠礼,表示已 成年,因此后世用冠作为达官贵人的代称。 又如,在汉朝,冠有十几种之多,分别供不同 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再如,现代 人们用脱帽礼表示礼貌,但在我国古代,脱 帽是无礼的行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 说,张旭酒醉后当着王公的面,竟脱帽露顶, 这在当时是有失体统的不雅行为。我国各民族的帽子更是五彩缤纷、种类 繁多,极具民族特色。很多独具特色的帽子 已成为识别民族的重要标志。如维吾尔族的 小花帽、蒙古族的狐皮帽、土家族的织锦毡 帽、裕固族的喇叭形红缨帽、阿昌族的扁筒 式包头、瑶族的雉尾包头等等。另外,辽金人 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礼帽。而现在的帽子,其划分阶级和等级的功 能已经弱化,也不与世俗礼仪有着太大的联 系,其主要的作用是防寒保暖和装饰打扮。
10. 为什么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前后都有几串珠子
古代皇帝戴的帽子叫冕,前后的珠子叫旒。
冕旒的作用是:把眼睛遮住,叫蔽明——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清楚,水至清则无鱼;而且,冕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让皇帝保持坐姿端正,一旦摇头晃脑,冕旒就会哗哗作响,有失威仪。
冕旒,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10)古代帝王帽子为什么前低后高扩展阅读:
其实皇帝头上的叫“冠”,一般冠还要配上“冕”。而最上面长方形的东西就叫做“廷”了,像门帘一样的玉珠串叫做“玉旒”。在耳朵上面还有东西,有着玉做的两块“黈纩”,但是特别小,就是一个小的圆珠子,大小刚刚够堵住耳朵。
不仅皇帝是“挂珠帘”,一些朝代的诸侯也会带着相似的装饰。然而上面的珠数不一样,帝王所带的冕旒,一般是前后各12串,每一串上有12颗玉石,周朝时诸侯王公所戴的冕旒数量次于帝王。
发展到后来,冕旒成为帝王的专属了。虽然冕旒上的冕板的大小可以不一,但有基本的形式,就是前低后高,寓意着谦恭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