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帽子怎么折
㈠ 我妹妹得了神经病吗现在应该怎么做
你好!首先祝你妹妹早日恢复健康!根据你的陈述,考虑为“精神分裂症”的问题。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
本病多起于青壮年,一般无意识障碍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1)临床类型;
根据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群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种划分的依据偏重于精神病理学。
常见类型有:
……
2. 青春型
多发病于青春期,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多在2周内达到高峰。情感改变突出,主要症状表现为情感喜怒无常,表情做作,扮枯信弄鬼脸,傻笑;思维内容离奇,难以理解,思维破裂;行为幼稚、愚蠢,常有兴奋冲动行为及本能(性欲、食欲)意向没早轮亢进;也有意向倒错的表现;可见零乱的幻觉或妄想。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欠佳。
……
3)用药原则
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原则:
1. 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
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类:
① 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甲硫哒嗪等。
②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五氟利多等。
……
2. 用药原则
①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
② 明确诊断应及早开始用药。
③ 开始时以小剂量给药,逐渐加至治疗剂量,一般急性治疗为期2个月,然后缓慢减量维持。
④ 维持治疗对于减少复发或再住院具有肯定的作用。
第1次发作维持治疗1--2年,第2次或多次复发者维持治疗时间应更长一些,甚至是终生服药。维持治疗的剂量应个体化,一般为急性治疗期剂量的1/2--1/3。
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剂量不应低于每日300毫克(以氯丙嗪折算)。原则上单一用药。
……
5)护理措施
1. 急性期
急性期主要是作好病人的安全护理。近年来精神科临床医护工作者观察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杀或伤人最难预防。因此,无论对住院病人或门诊病人均应提高预防病人自杀与伤人的警惕性。
DSM-Ⅲ-R资料统计,5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自杀企图,10%自杀身亡。
2. 慢性期
……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睁备,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㈡ 疯帽子为什么那么吓人
因为他擅长制帽与剪裁,性格怪诞
疯帽匠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当时英国社会谈念中帽匠的真实生塌庆活情况,在当时帽匠保存制帽用的毛毡布需要用到水银,因此常发生水银中毒现象。受害者会出现含衫困一种被称为“帽匠颤抖”的抽搐现象。病重时会出现幻觉和其他精神病的症状。
㈢ 被精神病的帽子怎么摘掉文法拉辛副作用
服用该药剂量颂绝不大的话,应该没事的,因为沉淀散樱游在体内的毒素并不多,过一段时间身体的自洁功能就会把它代谢出去。假如在院里被迫过量服用,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这种药不但会影响你的呼吸消化功能,甚至对肾脏也会造成伤害。目前还没有什么药物能够完全地把残留的毒素冲销完全逼出体外。是药三分毒,还是在吃上下点功夫吧!常吃一些有解毒功效的食物(如:海带、木耳、黄瓜、苦瓜、猪红、绿豆及绿豆芽、白蘑菇,红薯等)当然有些食物不好消化,适量就行。希望对你能有点帮助。
㈣ 被父母强制送进精神病院,谁能为我摘掉“疯子”的帽子
2015年年初我发现自己再次怀孕了,为了保住这个孩子,我瞒着爸妈和老公武源浩来到了常州。我姐姐在常州开药店,我每天都到店里帮忙,安心待产。6月10日,爸爸和哥哥赶来常州,口口声声说我不能这样打扰姐姐一家的生活,要我跟他们回去。这时候,武源浩也知道我的精神病史了,他无法相信这一事实,可是抵不过爸爸和哥哥的强势,他只得同意我跟家人回老家宿迁。我知道一旦回家还是要继续服药。抚摸着肚子里的孩子,我最终含泪做出了决定:我被迫住进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医院),这样既不会打扰姐姐一家,也不用被爸爸和哥哥强行带回老家!
而这次入院后,我几乎天天做噩梦,不是梦见自碰弊己被电疗就是被捆起来。老公武源浩经常来看我,我求他带我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可是医院好吵搏根据我之前的病史称只有爸爸来接才能放我出去。老公看着我几近崩溃的样子,他也忍不住流泪了。他说:”茵茵,你再忍忍,我想办法叫爸爸来接你出去。”7月份,爸爸终于来接我出院了。武源浩说我现在特殊时期,回宿迁不合适,不如先去他老家盐城,那边有他妈妈照顾。我爸爸看着我的友祥大肚子,终于同意了老公的提议。
㈤ 我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为了生活想出去打工又怕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我该怎么办
广义上的精神病,是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精神类疾病在内的统称。
每种精神疾病的症状、病程不同,其就业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和个人风险也是不同的。
考虑到狭义上,我们常说的精神病主要指精神分裂症,同时精分也是社会风险最大的精神类疾病之一,因为很多精分患者发作时存在自知力丧失、被害妄想。
我们知道,精神病人不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更是职场上的受歧视群体。
到底该不该让精神病人就业,这是多年以来的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很多人认为,精神病就应该被关在家里,甚至锁在房间里,不与外界接触,既省事又不打扰别人。
但这样做对病人和家属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社交隔离会促进精神病人状态的恶化。
更不用说大多数精神病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如果病人可以工作,哪怕只是承担简单的、低收入的工作,也可以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
因此,大部分精神病患者都有极大的意愿去就业。
(二,
最主要的问题是来自用人单位的信任危机,档案里有过精神病史,便是就业市场中一辈子的抹不掉的阴影。
在大多数人眼中,有过精神病史的人,能不能胜任工作另说,就怕突然发病,威胁同事和单位资产的安全。
简直就好像身边埋了一颗定时炸弹,别说做同事了,走在路上都要离得远远的。
事实上,精神病患者终身患病的几率仅为17.5%,绝大多数患病者都是轻型精神障碍。只有1%是重型精神病患者,但即使是重型精神病患者也可以通过治疗并坚持服药缓解病情,参加一些简单的工作,不会对他人有攻击性
㈥ 因为我不孝顺,家人给我戴上了精神病的帽子。还把我送到精神病院4次。我该怎么办
你要自救啊,说明你已经出院了,那你以后孝顺点就行了,家人就不把你送精神病院了,坦握还或闷有父母养你不容易,就对父母好一点让团庆!
㈦ 如何优雅的表达自己是一个精神病
几个月前在新浪微博上看到这个题目:
现在你被抓去了精神病院,医生要问你话,你要怎样证明你没疯?
当时我坐在电脑前思索了好几十秒,最后也只能想出一个结果,“除了问啥答啥,实话实说,真的想不到好的方法,至少能控制在不被用药”。
想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人,就真的没有那么简单的一句话吗?
想象一下,此刻你已经被送到了某精神科的门诊室,你坐在一把方方正正的椅子上,面前是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大夫,你身边八成至少还有一个人,是带你来这里的人。此时,医生开始向你进行问诊。
一、自知力
你可能会想,证明你机智的时刻到了,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你迫不及待的说出了第一句话。
“大夫,俺没病!”
这时候,大夫八成会微微一笑,然后问你一些其他问题。
你可能因为大夫没有正视你的回答而气愤,你可能觉得大夫是无视了你的回答而失望,可事实上呢。这句话至少可以在你的诊断中添加一条,叫没有“自知力”。
自知力的定义:“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打个比喻,就像在饭局上喝酒,你刚开始喝的时候,两三杯下肚,你觉得头晕乎乎的,忙跟别人说“我醉了”,但是等码兄你喝了两三瓶之后,完全就不觉得难受了,你高谈阔论、声泪俱下,却坚持认为“自己没醉”。自知力就是如此,你在有心理困扰或者神经症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心里各种难受,各种纠结,知道自己心理状态不好,但是等到真正精神分裂的时候,你就不认为自己是有病的了,反而认为自己好好的什么问题没有。
当然,不是所有精神病都不知道自己有病,但是十有八九不知道。
尽管正常人都知道自己没病,但是精神病也会这么说,所以这你一句“我没病”不仅没能让你证明自己的健康,反而会让大夫更怀疑你是有病的。
这句话,可以算是最low的一句了。
在网上还看到一个类似的答案,表达水平看上去略高。“你能证明我疯了吗?”但事实上,这句话还是在自知力的范畴,没有医生会傻乎乎给你证明的,而且这句话可能被扣上一个“偏执”的帽子。
二、剑走偏锋
你发现,这个金句说出来之后完全没得用,于是你选择剑走偏锋,玩点不一样的。
这是网友的一些迟祥袭答案:
“管吃管住管上网吗?“(微博网友@宋爷威武奴家霸气)
“爱过,不约,阴影面积9平方米,保大,不知道安利,不后悔,新东方,蓝翔,先救妈,请问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微博网友@唐不瘾)
“我跟你什么怨什么仇”(微博网友@睡不醒滴小明)
“今天吃过药了。”(豆瓣网友@狗不理)
“社会主义好!!!”(豆瓣网友@乌拉归)
……
当然,我相信大家多数是带着调侃的心情这么说的。如果你面对大夫真这么说,时机把握的好,大夫也许能感受到你的幽默,但是把握的不好,大夫更可能怀疑你思维有问题。
因为你不走寻常路的表达方式,很有可能与精神病患者的思维障碍表现得如出一辙,比如思维奔逸、思维破裂、思维散漫、病理性赘述等……
这时候你发现,想说句立竿见影的话咋就这么难呢?于是你想起了风清扬老前辈的的教诲,“以无招胜有招”,你用沉默应对医生的询问。
结果,呵呵,你懂的。
三、一句话证明自己是精神病
人们会对这个问题关注,离不开新闻中“被精神病”的报道,以及一些电影中的描述,比如《飞越疯人院》,《我是你爸爸》等。这些内容呈现给我们的信息,就是一旦被认定为精神病,就很难澄清。同样,早在上世纪70年代,罗森汉(David Rosenhan)就带宴做着自己的小伙伴用极顽皮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多么容易被精神病。
《飞越疯人院》无疑是部好电影,但这不代表精神病院都是那样。
罗森汉伙同一群“坏孩子”,只是在问诊时,装作有幻听,他们就全部顺利地住进了精神病院的套房。也就是说,假病人仅凭一句话就“证明”了自己是精神病。
尽管他们压根儿没有精神病,可仅仅因为先入为主地被贴上了精神病的标签,他们的其余行为就看上去充满了精神病的光辉。
同理,如果你在被问诊的时候,很多行为,都有可能被曲解为精神病的。如果你因对
㈧ 社会上那么多精神病为什么国家这方面不重视
确实,有许多精神病人“闲”在家和社会上现象。
本人曾经在社区工作过,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家属的不配合。因为家中饥前有了精神病人,社会上的各方面都会来“干预”,小区中也会有指指点点。弄得家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怕病人再次受到惊吓侍棚,所以隐瞒了家中有病人的情况,使得精神病人不在医院就医而留在社会上。
07、08年,在我工作过的地方,有一个近70的女人。经常到北京去。每次都是要去找国家领导人,说是交入党申请书,一定要党中央接纳她为党员,后来发展到很荒诞,说到生活问题了。当时,我们联系了她的老爱人,她烂谈清老爱人不承认她有病。我们通过了解知道,实际上他们的儿子就是一个重度精神病患者。而她本人,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她一是为了中学执教是没有评到高级教师职称,二是老家动迁时没有她的份,想不开后导致精神错乱。但是家属就是不愿带她去医院签定。使得这个女人后来病情越来起重。
二是,家中有了精神病人,家属不得安宁,一会儿有人上门,一会有人打电话。既使病人已经到了稳定期,还是隔三茬五的有人到访。国家有什么大的要事,居委、社区卫生中心,甚至社区民警都会集体出动,不分曾经患过此病的情况,也不分现在状况如何,要家属签订什么保证书,还全部输入电脑,要什么网络管理,使曾经的患者终身都带着“精神病”的帽子。家属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病人到了稳定期后,逐渐开始接触社会,他们也想过正常人的社会,不想总是有人一直用“精神病患者”加在家人身上的,换位思考,家中人得了这种病,本来就是这个家庭的不辛,总算病情稳定了,家属可以稍稍喘口气,家庭中有了些欢笑声,而时不时有人提醒他们,你家有个精神病,这样的家庭还会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事?另外,他病人到了康复稳定期时,他们也想融入社会,也想过正常人的生活呀。
三是,我们社会管理部门工作的错位也是原因之一。
精神病的分类有好多,抑郁症、焦虑症也算精神病。但是社会管理部门却是一刀切,把所有去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过的人,都纳入了“精神病”管理。国家卫生局对精神病人的管理中明确的是对“重症精神病”人的管理。但是到了基层,有些地方却变成了只要就过诊的人都得登记造册。这样,吓退了许多人,导致家属抵触情绪上很大,也加大了居委工作的难度,甚至于为了得到家属的签名,居委会用尽各种手段。有些病人去医院就诊时,家属就用假名。有些干脆不带病人去就诊。这样既延误了病人的医治,更使社会管理出现了问题。
不是国家不重视,而是国家在这方面工作中只有制定条例,却不知道如何去有效的解决问题。而老百姓呢,真所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㈨ 抑郁症会引起睡眠幻听吗
人的心理,
根据心理学三原则:
主客观世界的统一
内部活动协调一致
人格相对完整性
这三个方面,有任何一条,就说明该求助者或是来访者出现心理异常。
而抑郁症属于精神科医生的心理治疗范围。必须服用药物,得抑郁症的人和身体生病没有什么两样。
抑郁症所属异常心理。
凡是异常心理,
都有可能出现幻觉、错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而幻视、幻听、幻触等,均属幻觉。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对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定义是:符合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同时存在妄想、幻觉或抑郁性木僵。
在总体抑郁症患者中,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比例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常见。
鉴于不同的诊断标准弊埋和人口学差异等因素,被诊断为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占总体抑郁症患者的比率国内的有关报道发病率为5%~38%,国外报道发病率为20%~33%。也就是说,占比可达三分之一。
因此,很多患者家长疑惑,为什么孩子得了抑郁症之后会出现幻觉、妄想?
有的家长更加不解:医生把孩子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就是因为孩子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吗?
关于抑郁症或双相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这个话题我在此前的文章谈过。但由于这种情况较常见,相应的病患群体又有疑惑,因此这篇文章中仍有必要再详细阐述。
尤其是要对幻觉、妄想的心理上的根源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对患者作出更到位的心理干预,家属才能给予患者更好的理解和陪护。
01、临床症状的研究
关于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区裤宴分,我在上一篇关于抑郁症鉴别诊断的文章里提及过。(点击回看:【抑郁症】还记得那个被班主任猥亵后跳楼的女孩吗?她不该被诊断为抑郁症!)
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在精神心理障碍方面的临床和科研水平还很落后,大多精神科医生将精神病性症状看作是精神分裂症的专有症状,一发现患者有妄想、幻觉,就条件反射似地认为是精神分裂症。这导致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严重扩大化,甚至可以说是误诊。
我们曾分享过的真实案例小英,她的妈妈就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她陪伴女儿来诊疗时仍在服药。可是,我跟小英妈妈前期接触时,发现她待人有礼、得体,知、情、意非常协调,在一般的交谈中并不觉得她与 健康 人群有何差异。
后来深入沟通,我才得知小英妈妈在成长中也屡次遭受重大的创伤心理,比如来自她的妈妈(也就是小英外婆)的“高压式”教育等,导致罹患精神心理障碍,并出现过幻听症状。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在情绪失控时对小英又打又骂,不断给女儿带来心理创伤。小英的得病,看似是精神疾病的“遗传”,实质是家庭问题和不良教育方式的代代相传。
总之,根据小胡卜银英外婆和小英妈妈对她当年病情的描述,小英妈妈很可能也属于被扩大化诊断的群体。她很可能并不是精神分裂症,而是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
回看小英的案例,可点击:
【真实病例】背负着家族魔咒的“双相障碍”女孩
【真实案例】“双相障碍”女孩治疗结束后,康复之路却一波三折,背后的根源是…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对于“精神分裂症”成年患者,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如果他们对诊断有所疑惑,完全可以寻找权威的精神科医生,对自己的病情重新诊断。
就算是青少年患者,即使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家长也无需太过恐惧,也可以多找几个医生,听听不同的声音,排除被扩大化诊断或者误诊的可能。如果精神分裂症的帽子被摘掉,显而易见,对于患者和家长而言都是卸掉了一个巨大的心理包袱。
后来,随着国外诊断标准和临床发现的引入,这个问题得到了纠正。国内精神科大夫对抑郁症也可伴有幻觉、妄想的认知越来越深入,相关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
比如在病理生理机制方面,研究发现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可能与高皮质醇水平、低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水平有关。CT和磁共振成像显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大脑萎缩程度比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更严重,脑结构的异常更多。
而在临床表现上,抑郁症患者伴有的妄想一般涉及自罪、被害、贫穷或灾难、危险迫在眉睫等观念。而伴有的幻觉以幻听较为常见,多为诋毁、指责、贬低的声音。
也就是说,抑郁症伴发的精神病性症状一般是与负性的、压抑的心境是相协调的。只有少数患者出现“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比如没有自罪、指责内容的关系妄想,或者产生没有特殊 情感 意义内容的幻听。
在预后方面,研究指出,抑郁症伴有的精神病性症状越严重,病人最终的自杀危险性就越高。国内外研究报道,伴妄想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是不伴妄想的抑郁症患者的2. 8~5. 0倍。
而且,与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相比,有过一次精神病性症状的病人,在以后抑郁发作中更倾向于再次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也越容易复发。
所以,有观点认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更严重的形式,预后较差。
这些关于预后的研究结果听起来挺悲观的。难道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就很难康复吗?
其实并不然。以上关于预后的数据源于一些较早的实验和文献,有的发表于2000年左右,距今约有20年了。
这20年里,随着临床对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逐渐深入了解,再加上精神科药物的更新迭代,现时的精神科对于这个问题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治疗效果已经非常明确。
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服用抗精神病药可较快地缓解、消除精神病性症状。换言之,在临床上这已经算不上一大难题。
所以,近10~20年来,关于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医学研究和综述趋于减少。以往曾用过的“精神病性抑郁”这个被视为抑郁症亚型的诊断名称,现在也越来越少应用。在DSM-5和国内前年出版的,最权威的精神医学巨作之一《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也大幅度减少了这方面的描述。
02、幻觉、妄想从何而来?
其实,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病固然与病理生理机制比如神经递质浓度改变有关联,但幻觉、妄想难道是无缘无故、突然就出现的吗?这不可能,其发生、发展肯定是经历过一个心理过程的。
国外有学者认为精神病性体验受内部遗传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相对于遗传因素,早期对环境因素的干预可以显着影响精神病性体验的产生和发展。
其中,童年期创伤可能是精神病性体验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一项成年人研究也发现,创伤性事件可以大大增加精神病性体验的可能性。
而被欺凌的创伤经历也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异常认知和生物机制的形成,从而形成精神病性的观念。
去年,一项国内的研究发现93.2%的青少年曾经历过精神病性体验症状,说明精神病性体验可能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
10个青少年里面就有9个有过精神病性体验症状?我对如此高的数据是持保留意见,不排除将幻觉与错觉混淆的可能性。不过,在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临床诊疗中,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孩子确实不少,而且确实有很多与遭受过校园欺凌有关。
该研究指出,“见过或听说过别人打架或者相互威胁要教训对方”是青少年经历频率最高的创伤性事件。 校园欺凌是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与精神病性体验密切相关,欺凌者和受欺凌者均报告更高频率的精神病性体验。
另外,还有学者从家庭功能方面作出研究,认为良好的家庭功能与较好的人际适应,较低的孤独感和精神病体验负相关。即家庭功能越低、人际适应能力越差、孤独感越高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精神病性体验。
不过,研究又发现家庭功能对精神病性体验的直接效应并不显着,直接影响较小,但可通过影响个体的人际适应能力和孤独感,而共同作用于精神病性体验。
以上这些研究都提示了一点:精神病性体验的出现是受到 社会 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
03、幻觉、妄想心理形成过程
以上两部分从症状特点,病理生理和 社会 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可是,关于这类症状在心理上的形成过程,以及基于科学心理学上的发生、发展机制,国内外少有研究涉及。
这些有幻觉、妄想的抑郁症患者,他们内心感受和思维内容到底是怎么逐步演变的呢?基于我们多学科模式诊疗(MDT)下的临床实践,尤其是与患者深入化的沟通交流,并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寻找症状根源时的发现,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
我们在临床中的发现与上述相关研究的结果是符合的。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群体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并不少。很多患者有幻听、妄想、被监视感等。
而且,这些症状多数是来自校园的负性因素。比如,妄想老师和同学要害自己,或者认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和所有思想内容;又或者幻听到老师、同学的声音,充斥着侮辱、贬低性的评价、指责等等。
当然,也有少数妄想、幻觉的内容与父母有关,如妄想父母监视自己、幻听到父母否定性的声音等等。但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较少。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这一类精神病性症状是源于以往遭受过的相应心理创伤。详细地询问患者的经历时,一般都可以找到一些相应的负性事件,比如遭老师辱骂、遭同学排挤,家长的严厉责骂等。
上文提到,在精神科临床中,只要患者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医生就必须使用抗精神病药,这几乎是没有异议的共识。而且,绝大部分医生认为,心理治疗对精神病性症状无效。
以往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后来的临床实践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源于2017年的一个治疗个案。
当时,患者小洪被当地三甲医院精神科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他的父母无法接受,转诊到北京某权威的精神病专科医院,被诊断为双相 情感 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之前医生诊断的精神分裂症就很可能是扩大化诊断。
小洪的精神病性症状表现为顽固的幻听,经常听到指责他的声音,导致其情绪波动剧烈,医生给他开了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
小洪对阿立哌唑比较敏感,幻听症状很快就减轻了,但并没有彻底消失。而且药物副作用非常明显,他出现了手抖等较严重的锥体外系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甚至也反过来导致他情绪波动。即使服用安坦等药物对副作用进行对抗,效果也不太理想。
那时,我们的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技术(TPTIH)已经基本成熟了。可是,按照我们那时的治疗思路,小洪的幻觉还没完全消失,情绪也不太稳定,还不适合进行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
那怎么办?陷入僵局了。后来,催眠治疗师Lucy提出,小洪幻听的内容与他经历过的创伤性事件有较直接的关系,比如总是听到欺凌过他的那些同学的声音,还听到以前父母对他的责骂声。她认为可以尝试打破常规,利用创伤修复技术先作处理,看是否能找到治疗突破口。
结果,Lucy为小洪做完相关创伤修复后,他的幻听症状很快就消失了!后续我为他开始减少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的用量直至停药,幻听没有再出现。药物副作用带来的烦恼自然也消失了。
从那时起,我意识到叠加性心理创伤在精神病性症状的形成中有关键作用。那遭受了创伤之后,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幻觉、妄想的呢?
以临床中常见的、有负性内容的幻听为例。通常,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创伤事件的叠加后,患者的负性情绪体验不断累积,其负性思维也越来越强烈,对创伤相关的事件和线索也特别敏感。这是基本的心理规律。
通俗地说,就是对很多正常的事,患者也会从负面的角度去理解。部分患者总觉得身边人说话是在议论自己,说自己的不是。
而且,当患者独处时,创伤的画面会经常出现,甚至有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闪回”体验,比如经常回想起遭到指责、辱骂的话语和情景。
由于不断重复地、反复地回想,极度的敏感,总是保持怀疑,而这个过程又带有强烈的负性情绪。量变积累到质变时,患者会似乎真的听到有一个声音在说自己。
这时,他们会经历一个处于错觉与幻觉之间的过渡阶段。他们觉得自己听到了指责自己的声音,但环顾四周并没有人。这时他们仍有一定自知力,会去验证。
但随着负性情绪的积累和负性思维不断加重,患者越来越敏感,错觉就可发展为幻觉。因为患者他不断“听到”声音,而且感觉声音越来越清晰。他们越来越疑惑,他们的自知力可逐渐缺失,丧失了现实判断能力。
他们会将这个不存在的声音合理化,比如认为有一些高 科技 技术,可以把很远地方的声音传过来。又或者是有人偷偷地在其房间内装了微型扩音器。又或者是有人远程操纵了他们的手机,通过手机发出声音,而且他们还查过网络,发现操纵手机确实可实现……
有些患者甚至认为这是某些发达国家的阴谋,制造了一种特殊的声波,某些人能听见,其他人听不见,目的就是要击垮这部分人。在网上甚至有这样的主题贴吧,患者们隔空交流,反而认为是相互得到了验证,对自己持有的“阴谋论”更加深信不疑,导致症状更加顽固。
而对于夸大妄想(认为自己有非凡的能力、地位或财富)和钟情妄想(坚信某人钟爱自己),其背后不但有叠加性创伤,还有过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比如,有的患者因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后,可逐步出现被监视感,总感觉有人注视自己,看到缝隙、洞口就担心有针孔摄像头。
如果这部分患者只经历过叠加性创伤,他们可能会认为是父母、同学、老师在监视自己是否会出错。但有的患者不但有创伤,还有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比如从小受到过度夸奖,内心自视较高,有的孩子又确实很聪明。他们就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超有能力,甚至有超能力,所以国家相关部门、甚至是国外情报机构通过监视自己,准备要招用自己,严重者可出现类似于电影“美丽心灵”中的主人公纳什出现幻觉的症状,认为自己一直秘密地为情报部门工作。
而钟情妄想在心理上的发生、发展的道理也一样。
我们曾治疗过一名女性患者小青,她从小父母离异,跟父亲的关系尤其恶劣,几乎断绝了来往。在中学时,她遭受过严重的校园欺凌,后来被诊断为抑郁症,后出现指责性幻听。
休学在家期间,小青经常上网,看日本的偶像剧、综艺节目打发时间。逐渐对一名日本男明星非常崇拜,可以说是疯狂地爱上了那名男明星。
她每日通过网络不停地、反复地观看关于那位明星的节目和演唱会,参加过一次线下的演唱会后变得更加疯狂,经常幻想自己能成为这个明星的女友,甚至幻想结婚后一起生活的情景。越想越开心,越想越兴奋。
逐渐,小青越来越频繁地梦到这位明星,梦境里他们成为了情侣。还产生了相应的幻听,听到明星向自己表白。小青逐渐分不清幻想和现实,认为明星真的喜欢她,并称明星经常在电视节目和微博里用隐喻的方式向她示爱。
从表面看,小青的钟情妄想是来自于对这位明星的疯狂爱慕,并不断带着兴奋的正性情绪进行幻想。这是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的形成。
而在根源上,她为何如此疯狂地“追星”?为何那么痴迷地掉入一段不存在地恋爱中?我认为这与她和父亲的恶劣亲子关系有很大关系。遭受过来自于父亲的叠加性创伤的女性,在恋爱中更有可能失去理智。
所以,精神病性症状是有心理根源的,其发生发展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某一天突然出现的。它是病理性记忆的积累,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能深入地去了解,细细地问询患者的感受,是可以发现这些症状的出现是有其逻辑性的。
因此,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应该是系统化的。首先,抗精神病药能控制症状,但症状背后的病理性记忆如果没有修复,后续再遇到较大的应激事件时,症状可再次反弹。这就是上文提到的,一旦抑郁症患者出现过精神病性症状,后续再次出现的风险较高的原因。
当然了,如果患者完全缺乏自知力的时候,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确实无法起效,即使是我们深度催眠下的心理干预也难以开展,因为患者往往不愿意配合。
所以,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和精准化的病理性记忆修复都非常有必要。而且,在精神病性症状得以消除,患者的抑郁症状也大有缓解以后,还要防止患者后续再次形成病理性记忆导致复发。
有研究指出, 心理弹性 与抑郁症、精神病性体验的预防有直接关联。
这里的“心理弹性”是指个体能够从困境、应激条件或疾病中快速恢复的一种特质或潜力,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又称“心理韧性、心理复原力”。它意味着个体在经历了重大的消极事件后,能够从其中快速恢复或积极适应,并能得到发展。
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心理弹性就相当于“逆商”。研究指出,“高逆商”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调节自我,降低创伤事件的影响,减少精神病性体验的出现。
因此,早期给予针对提高心理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如延迟满足和挫折教育)将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对创伤经历的积极应对,降低创伤的影响,从而减少精神病性体验甚至精神障碍的出现。
所以,在我们晴日心身医疗的临床中,当患者的病症大幅度缓解后,我们还会引导他们塑造“高逆商”,并建立较清晰的人生规划。在后续遇到重大应激事件时,才可不轻易形成病理性记忆。这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
当然,家庭、父母的积极改变和提升,家庭氛围的改善也是预防复发的重要因素。良好的 社会 支持系统同样可以增高心理弹性。
综上所述,如果抑郁症患者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家属并不需要太过焦虑、恐慌。首先要意识到这不是精神分裂症,不是所谓的“精神病”。
其次,对于绝大部分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的治疗仍是最经济、最实际的选择,尤其是症状刚出现时。否则精神病性症状可能继续恶化,患者彻底丧失自知力,后续的治疗难度较大。
而且,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家属要看到患者这些症状背后的病理性记忆,通过家长的反省和改变也可部分修复过去的创伤。
我们治疗过的患者俊泓,他只要一学习,总是听到一个声音跟自己说“你不行的”,服用抗精神病药后仍未完全消失,又因特殊原因无法接受深度催眠。但是他的妈妈积极改变,从以往总是否定孩子,变得懂得给予肯定和认可。后来,俊泓的幻听逐渐消失了。
点击回看俊泓的案例:【真实病例】13岁得了双相并休学,又无法被催眠修复创伤,但这种特殊方法能使他快速复学
可见,除了服药和接受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之外,外部环境的改变也可对精神病性症状发挥治疗作用。
基于以上的发现和理解,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精神病性症状的本质理解得更加深刻了。希望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不再给患者、家属带来恐惧!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重性抑郁障碍的话,确实会存在幻听。因为自尊心特别低,低到总是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有时走在大街上,感觉大家都在说自己。这个时候就可以评估,要幻听了。重性抑郁障碍的还挺通常,要采用药物治疗的。
特定的药物能导致或加重抑郁症,有些激素具有改变情绪的作用。抑郁症症状表现精神症状思考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下降,或者犹豫不决,几乎每天如此(通过自己的主观表达,和别人的感受得到证明)。抑郁症治疗自我治疗,外出交际:把自己关在家里,逃避与人接触,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而这首先是他们所需要改变的地方。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不如他人、什么都做不好等负面症状,这些感受导致他们兴趣匮乏、遇事退缩、减少社交活动、封闭自己,这使得抑郁症者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不断的强化了自我症状。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触朋友,参加 社会 活动或出去 旅游 ,尽管开始内心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会重燃起来。
抑郁症严重时,有可能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这里,我们需要认识一下抑郁症。
抑郁症指的是一类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带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的可以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不少患者带有自杀、自伤等行为。当抑郁情绪持续两周或反复发作,那么就有可能是抑郁症。抑郁症临床表现在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抑郁症患者常常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兴趣低落,快感消失。兴趣减退表现为对各种以前喜爱的活动或者事物兴趣下降或者缺乏兴趣,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儿。抑郁的人常常不愿见人。快感消失指的是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不能从平时从事的活动中获得乐趣,即使从事自己以前喜欢的事情或者工作也是消磨时间。一些患者虽然能去参与一些活动,希望能从悲观失望中摆脱出来,但往往事与愿违,无法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乐趣。除了以上核心症状,抑郁症患者还会伴有心理症状群。心理症状群,比如焦虑,反应迟钝,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下降,悲观失望,或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自责。严重的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或者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患者丧失了对自己状态认识的能力。躯体症状群,比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或亢进,体重减轻或者增加,经历丧失,性功能障碍以及疼痛,口干,心慌,恶心,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的躯体症状。当然,诊断抑郁症不仅仅是临床表现,还要对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 功能损害程度进行评估,并且要和肢体疾病引起的抑郁,神经系统疾病,痴呆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等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同时综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和心理测评量表后才能确定诊断。
所以,严重的抑郁症是有可能有幻听的情况,同时,也要寻求专业的帮助,以便和其他精神疾病区分开。
有,有幻听幻觉说明比较严重了,要及时治疗。
有时会出现,我认为那是第四空间,你只是暂时客串一下,别把自己想的跟糟,一切都会好的,抗争。
由于睡眠障碍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睡眠持续不好,大脑就会疲劳,疲劳后的大脑就会引起引起大脑功能紊乱。严重的能引起幻听、幻觉。抑郁症能导致睡眠障碍,严重的睡眠障碍能引起睡眠幻听。
有的,
㈩ 本人有点精神障碍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一个动作会做很多遍 比如带个帽子感觉有点不舒适就会摘掉重戴
每个正常人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强迫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儿童或成人不由自主地去数钟声、台阶,甚至天上的星星;全神贯注地思考某个名词、韵律或典故;一遍遍认真推敲写就的文稿;废寝忘食地探索某个公式、假说或定理;一丝不苟地按顺序起床、进食、上班和入睡。这种现象就叫强迫现象。
这些人难以容忍些微的过错和失误,不允许丝毫的杂乱和污秽,他们讲究整洁和秩序,一切都要仔细检查,反复核实。这实际上成了他们的优点:做事认真可靠,遵时守信,井井有条,只不过灵活性有些逊色而已。这些固定刻板的行为对他们而言已经习以为常,不会给他本人带来任何痛苦,并且可以通过注意力的转移或外界的影响而中断,也不伴有焦虑。
其实,在我们每个正常人身上,都会多多少少地出现一定程度的强迫现象,这些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苛求完美
当强迫思考或行为总是纠缠着你,身不由己地操纵着你,使你欲罢不能,无从回避,就有可能演变成为强迫性人格障碍,甚至强迫性神经症。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性格障碍,多见于尚属成功的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主要特征是苛求完美。
一般来说,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的道德观念较强,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同时又有些墨守成规。他们谨小慎微,因为过分重视事物的细节而忽视全局;优柔寡断,面临意外而不知所措。由于行为表现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缺少灵活性,也由于过度自我关注、自律和刻板,因此他们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缺乏随遇而安的潇洒,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
与存在强迫现象的正常人相比,他们虽然同样可得到稳定的婚姻和成功的事业,但是较少诚挚的朋友,职业和社会交往能力有可能存在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幼年家庭教育及生活经历有关。比如父母管教过严,孩子过于拘谨,过分讲究整洁。此外,童年经历较强的挫折和精神刺激也易诱发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产生。
强迫症是与自我搏斗产生的焦虑
一般认为,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在内容上并没有很大差别,主要是在强度上有所不同。
强迫症,全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障碍,国外统计的发病率约为2.3%。
强迫症以反复呈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患者总是被重复性的思维内容或行为冲动所困扰,明知这种观念或行为不合情理,但是无法控制或终止,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大码型活,患者为此深感痛苦、焦虑和抑郁,但是有强烈的医治愿望。主要表现有:
强迫性怀疑。患者对于自己刚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加以怀疑,明明关好了门窗,却总是怀疑自己有没有锁门,锁好了没有?为此又会反复检查。
强迫性对立观念。例如,一患者认为某领袖是个伟人,就总是在思考:他为什么是个伟人?可是我为什么不能超过他?万一我超过他那可怎么办?明知这些想法奇怪,也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为此痛苦,紧张,不安。
强迫性穷思竭虑。长时间固定思考某一件事或某一个问题,不能自拔。例如,患者整天反复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结婚究竟是为了什么等等,明知这种思考意义不大或根本没有意义,有时也是无法考证的,但是不能自已,为此痛苦不堪。
强迫性意向。在头脑中反复出现一种要作出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意向,患者明知这种强烈冲动的意向是荒谬的和不可能的,可是无法摆脱,但是实际上并不模灶会付诸行动。例如,患者站在高处就会有一种向下跳的冲动;见到了刀子就会产生伤人的冲动;抱着孩子就会有扔下阳台的冲动。
强迫性滚猜情绪。对某些事物产生难以抑制的担心或厌恶,明知不合理,但是无法消释。例如,患者总是恐惧自己考试不及格怎么办?同事关系处不好怎么办?总是担忧或害怕自己失去理智,精神失常,做出违法和不道德行为,为此忧心忡忡,疑虑万千。
强迫症患者要学会自我矫正
强迫症有时从儿童时期开始,较严重的症状一般形成于青少年期或青春期后不久。
到目前为止,对于强迫症的病因还不明确。一般认为,强迫症的产生与精神应激因素、儿童的不良个性以及家庭环境和教育等因素有关。也有专家认为,强迫症与一定程度的焦虑有紧密的联系。
强迫症有多种治疗方式,一般从把握住患者的心理入手,使患者认识或明确意识到自身的症状。
更为重要的是患者要学会自我矫治。首先要消除误解,树立信心。强迫症属于轻度的精神障碍,不会发展成重度精神病。其次要意志控制,转移注意力。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使生活节律紧凑有序,同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社交及文体活动,分散和转移对症状的关注。第三是臆想暴露,思维中止。通过想象“要发生”什么,反复体验并最终意识到自己夸大危险和过度担心是不必要的。通过有兴趣的活动或放松训练等随时阻断自己的强制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