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曹操戴什么样的帽子
A. 曹操“奸雄”的帽子戴了几千年,是谁给戴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可以说家喻户晓。刘备,诸葛亮,关羽,曹操,孙权这些人物也因为三国演义被中国人人人皆知。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曹操奸绝。曹操被称为奸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怎么把奸雄帽子给带上的呢,请看。
望梅止渴。罗贯中让曹操哄骗下属嘴脸跃然纸上。曹操带部队行军,后边有敌人追赶,马上就赶上。天特别热,部队都不愿意走,曹操特别着急。没有办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罗贯中替曹操说,前面有梅林,到那就摆脱敌人,就可以休息了。士兵一听,嘴淌口水,解渴了,跑起来了。
罗贯中把奸雄帽子给曹操带上了。
B. 曹操帽子上面是什么花纹
鹿角纹。曹操帽子上面的花纹是鹿角纹,也称鹿角簇,是一种古代中国常见的装饰纹样,鹿角纹是一种类似于鹿角的形状,由多个小圆圈组成,呈现出一种连续的曲线形状,在曹操的帽子上,鹿角纹是察扰由金线绣制而成,非常精美。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曾经统一北郑搜方,建立魏国,被誉为三国时期的奠基人,曹操的形象在文学和艺术中被广泛地描绘和表现,其中最着名的就是他的帽子。败丛旦
C. 群英会曹操头戴什么盔帽
相冲迅貂盔帽。根据查询京剧群英会剧目显示,曹操是丞相,应该按照官阶头戴相貂,身穿蟒袍,因此是相貂盔散配此帽。京剧群英会是依据三国演义第45回故事所改编的一部集合生、净、丑三个行当合作演出的三卖简国戏。
D. 明明是三国时期的人,为何戏曲中的曹操却戴宋朝的官帽呢
因为宋朝时期,曹孟德被丑化到戏曲中遭到人们的批判。曹孟德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奸诈小人的形象,但历史上的曹孟德一直是以“治世之才”着称的,也就是在三国时期,人们对曹孟德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而在宋代的戏曲中,曹孟德会被丑化,是因为人们觉得他是窃取正统的贼子,因为当时宋朝的敌人辽金大军,曾将宋朝的政权赶去了南方。人们将辽金和曹孟德联系起来,对曹孟德进行了过度地批判。
对曹孟德丑化最严重的,就是元末明初的小说《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让很多人都曲解了曹孟德的形象,曹孟德也因此变成了很多人眼吵高中的奸雄。
总的来说,曹孟德在戏曲中带着宋朝的官帽,其实是因为宋朝时期,曹孟德被丑化得厉害,很多人借着戏曲来批判他,到后来宋朝的官帽也成为了曹孟德的一个经典戏曲形象。
E. 曹操“奸雄”的帽子是谁给戴的
曹操奸雄的形象能广泛传播,和名着《三国演义》有很大关系,下面根据曹操的人生轨迹来探讨一下,就能了解曹操是怎么成为奸雄的。
汝南名士许劭有知人之明,曹操去见许劭,也就是让许劭给自己相相面,许劭看了曹操后说道:“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听了以后很高兴,这时候的曹操是想做治世能臣的。
曹操的能力很快就表现出来了,二十岁举孝廉,在洛阳北部当上官了,他管理地方不看身份地位高低,只要犯法一律治罪,有一次,中常侍蹇硕的叔叔,夜里出门手里拿着口刀,被曹操巡夜时发现了,当时这中常侍可了不得,权力非常大,但曹操不管那个,照样用棒子打了蹇硕的叔叔一顿,从此再没人敢触犯法律了。
他带兵攻打徐州,所过之处,把百姓杀个干净,连鸡狗都不放过,还挖掘坟墓,坏事做绝,据说曹操路过的地方,好多年都没有了人烟。这一事件把曹操奸佞的形象又重重地舔了一笔。
曹操经过兼并战争,实力越来越强大。这时候汉朝皇帝汉献帝经历了董卓专权,董卓死后又被李傕,郭汜控制,日子过得好不艰难,好不容易在杨奉,董承护送下逃到洛阳,连口饭都吃不上,李傕,郭汜又率兵追来,太尉杨彪启奏献帝说:“曹操在山东势力强大,可以招曹操前来辅佐。”汉献帝哪还有什么主意,派杨彪去给曹操下诏书。
曹操接受了谋士荀彧:奉天予以从众望的建议,发兵打败了李傕,郭汜,把汉献帝搬迁到许都,开始执行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策略,此时的曹操已经不在想匡扶汉室,而是在为自己争霸天下考虑了。曹操打败吕布后,谋士程昱建议曹操行王霸之事,也就是建议曹操当皇上,曹操有当皇帝的野心,但是不知道朝里有多少人反对自己,于是想了个试探的方法,请皇帝打猎,来看看大臣们对自己的态度。
曹操说是请汉献帝打猎,其实只是客气而已,曹操说了汉献帝不敢不去。曹操和汉献帝并马而行,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大逆不道了,汉献帝看见了一只鹿,连射了三箭,也没有射中,曹操看见了就把汉献帝的弓箭要了过来,一箭射中了鹿的背部,皇帝用的是金鈚箭,众大臣见是皇帝的箭射中了鹿,以为是汉献帝射的,于是跪倒一片,山呼万岁,曹操纵马向前挡住了汉献帝,接受众人的朝拜,曹操之心昭然若揭了。
总结:演义通过对曹操杀害无辜,残害百姓,欺凌皇帝等精彩描写,一个乱世奸雄的曹操形象跃然纸上。
F. 戏曲中的奸臣带什么帽子例如曹操
戏曲中人物的穿戴要和其身份相吻合,不能因为是奸臣,就要违背规律穿戴其他的衣帽。
在戏曲中,曹操所带的帽子称为“相纱”,是权利很大的官员所戴的。其他奸臣比如严嵩等也是这样。
G. 曹操是如何戴上这顶“奸雄”帽子的
多少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总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的;而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又总是涂抹着代表奸佞的白色油彩。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开始有人鼓噪着要为曹操“ *** ”,试图把曹操戴了一千八百年的“奸雄”帽子摘掉,取而代之的是给他戴上“英雄”的桂冠。且不论这种“ *** ”是否恰当,我倒是觉得应该先看一看,是谁最早给曹操戴上这顶“奸雄”的帽子的,这样就会知道有没有摘帽的必要了。我们只要认真读一读《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中的一段话,一切真相也就会大白于天下了。
这段话不长,现录述如下:“操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不能审其生出本末,或云夏侯氏子也。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奇也,唯太尉桥玄及南阳何J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J见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玄谓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子将者,训之从子劭也,好人伦,多所赏识,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尝为郡功曹,府中闻之,莫不改操饰行。曹操往造劭而问之曰:‘我何如人?’劭鄙其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大喜而去。”
这段文字很简洁,把曹操的身世和出道前的情况都交待清楚了。其大意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中常侍在东汉末年是手握大权,能呼风唤雨的大太监),因为曹嵩是宦官养子的原故,所以其出生本末就难以查清了,也有人说是夏侯氏的后代(从以后曹操阵营中几员受到重用姓夏侯的大将的情况来看,此说应是真的)。文中又说,曹操年轻时就很机警,也很懂权术(大概受宦官家风熏陶而成),但生活放荡无度,既喜欢飞鹰走狗,也喜欢行侠仗义;就是不喜欢从事有关生计方面的职业(热衷于搞政治权谋的人大抵都是如此);曹操在当时的种种表现,让世人对他并不看好。只有太尉桥玄和南阳人何J认为他非同一般(桥玄,在汉灵帝中期任太尉,因久病策罢,拜太中大夫,是知名高士;何J,南阳名士,南阳为汉光武帝刘秀的发祥之地,所以南阳人是当敏行时最牛的人,说出话来,也是如雷贯耳的)。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就要大乱了,不是天命济世的人才,是不能拯救天下的。将来能安天下的人,可能就是你了。” 何J见过曹操后,感叹地说:“汉室将要灭亡了,能安定天下者,一定是这个人了。”(何J说得比桥玄还要肯定,这两位高人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在古代,凡经过高人评论的人,是很快就能够出洞陵名的)
桥玄为了进一步提高曹操的知名度,便对他说:“你现在还没有什么名气,应该赶快去结交许子将。”许子将何许人也?许子将即许劭,是东汉三公许训的堂侄。他善于待人接物,能够判断人的品行和能力,他和堂兄许靖在当时都有很大的名气。他们喜欢共同对当地的人物进行深刻的评论,每个月都要更换品评的题目,因此在汝南郡形成了每月初一品评人物的风气(他们自发结成的这个评论社会人物的民间社团,影响力和杀伤力都很大,既能让一个人一夜成名,也能让一个人一夜毁誉)。许劭曾做过汝南郡的功曹(郡府的重要官吏),州府的官吏们知道他在当地评论界的巨大影响力,所以都不约而同的约束自己,以提高自身的形象;就连当地的公族子弟也都收敛了平时不当的言谈举止。
曹操按照桥玄的指点,前往汝南拜访许劭。见到许劭就开门见山地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许劭会相人,这样问也符合曹操的秉性)许劭从心眼里就看不起曹操的为人(许劭大概己经听说过曹操了,名士一般都看不上有权术、又放荡、且不务正业的人),所以对曹操置之不理,不予回答(曹操可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的礼貌和耐心)。“操乃劫之”,曹操就劫持了许劭(这个“劫”,究竟是用的什么手段,如今己不得而知了),在曹操的逼迫之下,许劭十分无奈,只好对曹操作了一个评语,说:“你呀!在太平岁月里,你就是能臣;在天下大乱时,你就是奸雄。”曹操对许劭这样的评语非常满意,遂大喜而去。也就是高兴得屁颠屁颠地跑回去了。
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大,曹操也因此而扬名。许劭真不愧是高人,明纳拿戚明不喜欢曹操,却在曹操的逼迫下,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就是说,曹操有可能成为“能臣”,也有可能成为“奸雄”,许劭之所以这样说,既为了摆脱曹操对他的纠缠,也为了避免曹操可能对他的加害。其实,许劭对当时的时局是看得很清楚的,知道天下就要大乱了,曹操必定会成为“乱世之奸雄”。可令许劭想不到的是,曹操对这样的评价也很高兴,因为许劭不知道曹操来造访他的目的就是为扬名。“能臣”也罢,“奸雄”也罢,只要能扬名,安什么名头,戴什么帽子,都可以不在乎。这很符合曹操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采用任何手段的作风;也很符合他“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座右铭。
由此可见,曹操的奸雄帽子是自己跑上门去,强迫当时的名士许劭给自己戴上的,而且还挺高兴。因为后来天下确实大乱了,所以这顶奸雄的帽子也让曹操一戴就戴了一千八百年,谁想摘,还真不一定能摘得掉呢!原因是曹操本人就很喜欢这顶帽子,“操大喜而去”。即然曹操这么喜欢这顶帽子,也就没有必要给他“摘帽”了。
H. 诸葛亮和曹操戴的帽子叫什么帽子
纶巾 "纶巾"中纶读(guan),古时头巾名。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 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又称“诸葛巾”。后被视作儒将的装束。 .
I. 京剧中曹操为什么戴北宋官帽
曹操所带的帽子称为“相纱”,是权利很大的官员所戴的。不妨注意一下,包公带的也是这样帽翅很长的帽子。
我国戏曲的服装主要以明代服装为基础,经过一代代艺术家们的加工,使其符合人物形象的特色。具有程式性的特点。所以,它并不具备那个朝代的历史特色
。
曹操的帽子代表的是权利。主要是因为宋代官帽在你脑海中先入为主了吧。
J. 老版《三国演义》中,曹操封为大将军、武平侯后,曹操居然戴了一顶类似皇冠的帽子,这合乎情理和礼仪吗
曹操是侯爵,有自己的封国,是可以戴这种帽子的。况且他当时是军政一把手,没人管得了他。
东汉建安元年,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置武平侯国。
秦地近西陲,与戎杂处,很难想象它的衣冠制度不打上戎人服装的烙印。中原列国目之为戎狄,也并非仅囿于其军政礼制上不与华夏同。始皇帝建制百端,衣冠即其一,肯定也是在原制度上有所强化尊卑而已。汉初承秦制,大体沿袭,直至东汉明帝时,始参照三代与秦的服制,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别等级主要标志的冠服制度。服饰整体呈现凝重、典雅的风格。
秦汉时期男子主要穿着一种宽衣大袖的袍服,基本上分为曲裾与直裾。前者即战国时的深衣;后者又称襜褕,除祭祀、朝会外,其它场合均可穿着。汉代服饰还有一个特点是实行佩绶制度。汉代妇女礼服是深衣,还有穿襦裙和裤,这种裤有点像现在的套裤,仅两只裤管。她们一般都将头发往后梳,绾成一个髻,样式名目繁多,不可胜举。贵族妇女头上还插步摇、花钗作装饰,奴婢则多以巾裹头。汉代的鞋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古代的服饰制度始终贯穿着礼的“分等级,定尊卑”的精神。《后汉书:舆服志》曰:“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所谓“非其人不得服其服”,维护的是古代社会等级中人与人之间贵与贱、上与下的系统排列,身份地位异,则“冠履异,则衣袋异,则环佩异……是以天下见其服而知其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位……尊卑已着,上下已分,则人伦法矣。”
历代王朝以帝王冠服为主线、以各级官吏为从属,制定了各自的冠服制度,界限森严,不得逾越。颁布各种服饰禁令,对下级官吏,特别对平民庶人的服饰做出种种限制 。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纮;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礼器》: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为贵也。
《说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纩紞。从冃,免声。古黄帝初作冕。
《徐曰》:冕,上加之也。长六寸,前狭圆,上广方,朱绿涂之,前后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纩紞,黄色也,以黄绵缀冕两旁,下系玉瑱,又谓之珥,细长而锐若笔头,以属耳中,无作聪明,虚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后仰前俯,主于恭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大夫㠯上冠也。冠下曰。弁冕之摠名。浑言之也。此云冕者,大夫以上冠。析言之也。大夫㠯上有冕则士无冕可知矣。周礼。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纽。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筓朱纮。诸侯之缫斿九就。琘玉三采。其馀如王之事。缫斿皆就。戴先生曰。实六冕而曰五冕者,陈采就玉之数止于五也。亦以见服自十二章至一章而六。冕璪自十二旒至三旒而五。其天子大裘之冕无旒也。槩举诸侯又申之曰缫斿皆就者,明九旒至于三旒。其就数九。公侯伯子男无降差同也。䆳延垂𡏬紞纩。䆳,深远也。延者,郑云冕之覆。周礼弁师。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纽。谓延上玄下朱。以表裏冕版也。古者以三十𦫵布为之。故尙书,论语谓之麻冕。用三十𦫵布。上玄下朱为延。天子至大夫所同也。其字左传作綖。垂瑬,详玉部瑬下。紞纩,糸部曰。紞者,冕冠塞耳者也。按紞所以悬瑱也。瑱亦谓之纩。详糸部紞下。据许紞系于延左右。据周礼注。王后之祭服有衡垂于副之两旁当耳。其下以紞悬瑱。是专谓后服也。然左传。衡紞纮綖。昭其度也。似男子有衡簪于冕覆而系紞。从冃。免声。亡辨切。按古音当在十三部。读如问。许书无免字。而俛勉字皆免声。葢本有免篆而佚之。或曰古无免兔之分。俗强分别者,非也。冕之义取前俯。则与低头之俛关通。古者黄帝初作冕。大平御览引世本曰。黄帝作旃冕。宋衷注云。通帛曰旃。应邵曰。周始加旒。周易𣪠辞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诸干坤。
大将军官职最早见于战国时代,汉之前,最高军事武官称为上将军,如秦之白起,秦末之宋义,项羽,为指挥重大战役的临时统帅。陈胜,吴广起义时,赵王武臣任命陈余为大将军。日后刘邦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军,位在诸将上总理军事,韩信被处死后即不设。
西汉直到汉武帝,才因卫青而复置大将军,作为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上。又设大司马,作为将军的加官,如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早期丞相的权力过大,皇帝不能亲自裁决政务。自汉武帝以后,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品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由此,丞相的权力被一步一步的剥夺,只是在礼仪上还是百僚之长。(《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汉武帝死时,遗命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西汉末年,取消作为加官的大司马,设立单独的大司马职位。
东汉时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东汉末年,又开始设置大司马作为掌武事最高官员,位在大将军上。
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侯爵,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二等。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诸侯国中侯爵国有鲁国、齐国、陈国等。
秦朝、汉代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侯爵作为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两等,即关内侯、列侯,其中列侯又分数等。
上古时,华夏族之冠主要从属于礼制,男子成年时皆行冠礼。汉代的冠则主要从属于服制,是身份、官职以至官阶的表征。身份低微的人,只能戴帻而不能戴冠。冠本为加于发髻上的一个发罩,并不覆盖整个头顶。帻则像一顶便帽。冠和帻原来互不相关,到了王莽时,据说因为他头秃,所以先戴帻,帻上再加冠。后来这种戴法普及开来,因而在东汉画像石上出现的冠,也都在下面垫着帻。
冠和帻不能随便配合,文官戴的进贤冠要配屋顶状的介帻,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则要配平顶的平上帻。进贤冠前部高耸,后部倾斜,外观若斜俎形。冠前有“梁”,可根据梁数的多寡来区别戴冠者的身份。皇帝戴的通天冠和诸侯王戴的远游冠也都是在进贤冠的基础上增益华饰而成。武弁大冠又名“惠()文冠”,起初只是用(薄麻布)制作的下垂双耳之弁,后来在弁下垫帻,进一步又在弁上涂漆,其状遂若漆沙笼,故又名“笼冠”。甘肃武威磨嘴子62号新莽墓曾出土了纱笼冠。此外,武士也戴冠。执法的官员则戴獬豸冠。
在区别尊卑方面,进贤冠上的梁虽然起一定作用,但梁数多不过三,等级的划分较粗略。所以汉代又用绶作为官阶的标志,不同等级的官员之绶的颜色、织法、密度和长度都不相同。这时的绶是系在官印上的带子,但它和西周时佩玉之组实一脉相通。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服佩绶、佩玉。
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
远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横于前而无山述。"山述",即在梁与展简之间,高起如山形者。诸王所戴,有五时服备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采用五行之色)。
西汉时为四时服,春青、夏赤、秋黄、冬皂。按远游冠汉以后历代都有沿用,至元代始废。
《后汉书·舆服志下》:“远游冠,制如通天,有展筩横之于前,无山述,诸王所服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
《晋书·舆服志》:“远游冠,傅玄云秦冠也。似通天而前无山述,有展筩横于冠前。皇太子及王者后、帝之兄弟、帝之子封郡王者服之。诸王加官者自服其官之冠服,惟太子及王者后常冠焉。太子则以翠羽为緌,缀以白珠,其馀但青丝而已。”
《新五代史·刘鋹传》:“ 鋹于内殿设帐幄,陈宝贝, 胡子冠远游冠,衣紫霞裾,坐帐中宣祸福,呼鋹为太子皇帝,国事皆决于胡子 。”亦省称“ 远游 ”。
三国 魏曹植《求通亲亲表》:“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解朱组,佩青绂……乃臣丹情之至愿,不离于梦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