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清朝醇亲王凭什么成铁帽子亲王

清朝醇亲王凭什么成铁帽子亲王

发布时间: 2023-08-20 00:21:54

① 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为何称“铁帽子王”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难道他们真的戴铁帽子吗?

解析: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其身份高贵且封爵像铁般牢固,在清朝国祚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在关外时期约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之中,获此殊荣的满清贵胄仅有十二家,分别为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以及庆亲王。

在上述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中,头八位都是其祖先在清朝开国以及入关统一时期立下汗马功劳而受封,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这是因有军功而受封;其他四位则是因为与皇帝有着特殊亲拦空密关系中受封,属于恩封。

以下略述十二家铁帽子王的来历:礼亲王,始封祖为和硕礼烈亲王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公元一六一六年,努尔哈赤称汗,封代善为和硕贝勒,到皇太极继位获进封为和硕礼亲王,后顺治年间代善病逝,获朝廷立碑记述他早在关外就随乃父起兵,东征西讨骁勇善战,在对叶赫、明军等诸役立有军功,到干隆四十三年更获配享太庙。礼亲王一支王爵共传十世,共十二王,其中有两人曾被削爵,可见铁的帽子也不一定牢固。

郑亲王,始封祖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儿,小时候就跟随伯父打天下,同样立功无数,早已获封和硕郑亲王,在顺治年间去世,也获朝廷立纪功碑,以及同样在干隆年间配享简拍瞎太庙。郑亲王一支王爵共传十世,有十七王,当中亦有五人遭削去爵位。

接着的睿亲王、豫亲王,两者始封祖为多尔衮与多铎,皆为努尔哈赤晚年最后一位大妃所生的同母兄弟。多尔衮曾在皇太极死后显赫一时,为摄政王总领天下军政大权,后来却被顺治皇帝废尊号、黜宗室、毁坟墓,到干隆年间方获 *** ,还其封爵,也获配享太庙,多铎的情况与乃兄相差不远。这两兄弟所立的“军功”包括扬州十日惨杀、嘉定三屠,是当年满清入关的征剿东南队伍。

另一支满清入关后征剿西南的队伍,其领军者为皇太极长子豪格,他自幼随父出征,多有战功,及后在征西南时大破流寇张献忠,获封肃亲王;豪格因系皇太极长子,对皇位有威胁性,为当时权臣多尔衮所忌,孝庄皇后与其联手,合捧皇太极第六子福临贺亏继位,以绝豪格登龙之路。豪格不服,郁郁寡欢,更被多尔衮迫害至死,到顺治皇帝(福临)渐长亲政,除去多尔衮后才为其兄豪格 *** ,恢复原先爵位。

其余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其始封祖分别为代善长子岳托,代善孙子勒克德辉。代善虽未能继承其父努尔哈赤的皇位,但他自己以及后世子孙却是获封铁帽子王最多的,共三个王爵三支世系,有王者逾三十人。

清朝最后一位获封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是庆亲王奕劻,他是干隆第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璘的孙子,初承袭受封辅政将军,咸丰时获封贝子、贝勒,光绪年间受命总理衙门,封庆郡王,慈禧六十岁生日时受封亲王。但因清朝于一九一一年被推翻,而庆亲王则病死于一九一三年,他的铁帽子也就无法世袭下去了。

② 清朝的铁帽子王是什么

在清朝国祚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在关外时期约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之中,获此殊荣的满清贵胄仅有十二家,分别为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以及庆亲王。在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中,头八位都是其祖先在清朝开国以及入关统一时期立下汗马功劳而受封,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这是因有军功而受封;其他四位则是因为与皇帝有着特殊亲密关系中受封,属于恩封。
铁帽子王是对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的俗称,其身份高贵且封爵像铁般牢固。
清王朝建立后,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这个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时确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清朝封爵一般有两种,一为臣民在战争中立功而受封,称为功封;另为皇裔受封(正常情况下必封),称为恩封。袭爵的方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降等承袭,这是一般的惯例,即逢子孙(通常为嫡长子)袭爵时,每代要递降一个等级来承袭。由和硕亲王递降至奉恩镇国公,多罗郡王递降至奉恩辅国公,多罗贝勒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固山贝子递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奉恩镇国公递降至镇国将军,奉恩辅国公递降至辅国将军,之后就不再递降了,以该爵一直承袭下去。另一种是原等承袭,即由皇帝颁诏允许,某些爵位逢子孙袭爵时,可以按其父、祖的原等级来承袭,世代相承不变。若是没有子嗣后代时,则以旁支后代奉始封祖先祀,并承袭该爵。这就叫做世袭罔替。在清朝国祚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在关外时期约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之中,获此殊荣的满清贵胄仅有十二位王的后人在继承爵位时无需降级,作为皇帝对其功劳的赏赐,称为铁帽子王。
这十二位王中,有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另外四位是中后期在政治斗争中得到皇帝重用而受封。
干隆皇帝按“功封”诏定清朝初年的八位铁帽子王:六位和硕亲王,即,
和硕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
和硕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六子
和硕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
两位多罗郡王,即,
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次子代善长子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璘次子
中后期所恩封的四位铁帽子王(全是和硕亲王):
和硕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
和硕恭亲王:奕欣,道光帝六子
和硕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
和硕庆亲王:奕劻,干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绵性长子

③ 铁帽子王是什么,铁帽子王是啥意思

铁帽子王是啥意思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

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清朝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即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3)清朝醇亲王凭什么成铁帽子亲王扩展阅读:

清朝各位“铁帽子王”爵位传承

1,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为清初“四大贝勒”之一,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鲁图”。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和硕礼亲王。

皇太极死后,代善又与睿亲王多尔衮主持立福临为帝。代善于顺治五年病逝,干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礼亲王世爵共传世,12人袭爵,2人被夺爵。

2,济尔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顺治十二年去世,干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5人被夺爵。

3,多尔衮因作战智勇双全,赐号“墨尔根代青”(聪明的统帅),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皇太极死后,与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临即位,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出猎时死于喀剌城(今河北省卢龙县),年仅39岁。

干隆四十三年追谥其为睿忠亲王,配享太庙。睿亲王世爵共传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铁帽子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铁帽子王”什么意思?源于清代封爵制度

铁帽子王是什么,为什么和珅居然怕他,还下跪

一、概念: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飨太庙的殊荣。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因在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二、原因: 1、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的王爷,是皇亲国戚!和珅是旗人,王爷是主子,他是奴才,不可能不放眼里,起码场面上也会下跪; 2、和珅正红旗,王爷正红旗旗主。他是王爷的旗奴。和珅别说见到旗主王爷,见到本旗统领。也要自称奴才。 清朝这一种事情很多,比如大学士,跟皇帝请假,理由是要给自己旗里的主子帮忙。这位主子还不是旗主,也不是统领,就是个小旗官。八旗制度决定的。比如在八旗里你是我的旗奴,你日后多显赫,你也是我的奴隶。 别说旗主了,和珅见到他本旗统领,也要扣头请安的。 3、古代的人有爵位 官 职 差遣 加衔,和珅是文华殿大学士(官),户部尚书(职),西北抗罗刹将军(差遣),太子太保(加衔),一等忠襄公(爵位)。爵位是地位的象征,连一个定郡王都可以不尿他,和珅虽然在官职上位极人臣,可是爵位上却远不如任何一位铁帽子王,更不要说是当年掌管两红旗的礼亲王代善了。 三、简介: 和珅(干隆十五年(1750年)~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钮祜禄氏,字致斋,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清高宗干隆皇帝的宠臣。

铁帽子王是什么意思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铁帽子王”是什么王,为何成为古代顶级爵位的代表?

铁帽子王其实是一种爵位,之所以能成为古代顶级爵位的代表,是由于他们可以世袭而且享用国家土地和一些优惠。到了干隆继位以后才开始有这种中式爵位的制度,而且在慢慢改进当中,因为当时这种制度还是比较混乱的,它跟分封没有一种明确的区别。

在干隆的时候把王爵的分封划分为了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你建功立业的话会得到王爵,不过在清朝的时候,如果你因为军功得到了王爵,那么可以世袭。之所以可以凭借的血脉得到分封,其实干隆也是考虑了很多的因素。这样可以激发很多人对于军功的崇拜,然后使他们能够积极地为国家建立功勋。而且血脉如果关系越差,那么王爵也就可以进行递减,这样的话可以减少国家库存的负担。 在干隆之后,清朝的铁帽子王爵位才被正式的规定了下来,而且以前去除的那八大铁帽子王也一一的被国家恢复了,他们的后代也可以进行世袭。其中就包括多尔衮,他恢复了睿亲王的封号,而且对他的评价是功勋显赫,定国开机。 只要你对国家有功勋,那么你就可以被封为铁帽子王,而且还可以世袭给下一代。但是这些人的能力不是最厉害的,比如说一些在军机处的大臣,他们虽然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但是不足以支撑大局,而且在清朝的后期还出现了 *** 的局面,有些人甚至只讨好慈溪,就得到了铁帽子王的封号。

清朝的铁帽子王是什么地位

中国古代把爵位分成了王爵、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爵位。王爵的地位最高,仅次于皇帝。王爵又分为亲王和郡王。亲王也称“一字王”,一般以历史上的国名为号,如秦王、晋王。郡王称“二字王”,一般以地名为号,如临淄王、陈留王。

到了清朝时期,王爵和以往朝代有了一些不同。首先,亲王和郡王的名号改成了“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其次,清朝王爵封号不用地名而用一些特定的字,如雍亲王、宝亲王、克勤郡王。一般亲王用一字,郡王用二字。

不过,许多人在看清朝时期的电视剧或书籍时,往往还会看到一个称呼:铁帽子王。听上去感觉很酷,似乎比亲王更高一个等级。那么,铁帽子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铁帽子王并非爵位,而是世袭罔替王爵的俗称。一般爵位都要遵行“降等承袭”的规则,即每代继承爵位时,都要降一个等级。比如亲王去世后,他的儿子(一般是嫡长子)继承爵位时就要降为郡王。郡王去世后,下一代继承到的爵位降为公爵。以此类推。但铁帽子王则不受此规则限制,亲王去世后,继承人还是亲王。

因此,铁帽子王在继承权方面比其他王爷要享受更多的福利。但在政治地位上,铁帽子王和其他王爷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存在高人一等的情况。

清朝历史上一共只有十二位铁帽子王,其中有八位是清朝开国之初,立下赫赫战功的皇亲宗室,他们分别是:礼亲王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肃亲王豪格(清太宗皇太极长子)、庄亲王硕塞(皇太极第五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侄子)、克勤郡王岳托(代善长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之孙)。

除了上述八位外,清朝还有四位在中后期因维护社稷立功受封的铁帽子王,他们是:怡亲王允祥(康熙十三子)、恭亲王奕欣(道光第六子)、醇亲王奕譞(道光第七子)、庆亲王奕劻(干隆十七子永璘之孙)。

在这十二位铁帽子王中,谁的实力最强呢?这其实要看处于哪个时期。清朝入关前,礼亲王代善掌握着八旗中的正红旗和镶红旗,因此实力最强。清朝入关后,睿亲王多尔衮权倾朝野,又掌握着正白、镶白两旗,连顺治皇帝都要喊他皇父摄政王,实力最强自然毋庸置疑。

此后,皇权越来越集中,开国的八家铁帽子王都得老老实实听命于皇帝。因此也就没有谁强谁弱的说法。至于清朝中后期这四位铁帽子王,他们所处的年代和受封爵位的时间都不相同,所以就更没有可比性了。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哪八个?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清代宗室封爵按等级可以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14级,其中惟亲王郡王可以称为“王”;按袭爵方式可分为“世袭罔替”、按次降级两类,按来源来说可分为功封、恩封两种,前者是指清朝开国时期军功卓着者,后者则指治国有为、皇帝降恩特封者。

清初有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8人,皆以有定鼎军功获封。清代中晚期又先后有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和庆亲王奕劻4人,以恩封获得世袭罔替之荣。

(3)清朝醇亲王凭什么成铁帽子亲王扩展阅读

1、爱新觉罗·代善(1583年8月19日-年11月25日),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母为大福晋佟佳氏。

2、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3、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

4、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

5、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母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六月,掌管户部的事务,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征朝鲜王朝。

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陪同多尔衮进攻明朝,翌年四月班师。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被降为郡王。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因为军功重新晋封为亲王。

6、爱新觉罗·硕塞(1628年-1654年),又名硕色,号霓庵,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

7、爱新觉罗·岳托(1599年-1638年),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开国元勋,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之长子。

8、爱新觉罗·勒克德浑(1619—1652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和硕颖亲王萨哈璘第二子。

④ 清朝的铁帽子王是怎么回事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其身份高贵且封爵像铁般牢固,在清朝国祚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在关外时期约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之中,获此殊荣的满清贵胄仅有十二家,分别为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以及庆亲王。
在上述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中,头八位都是其祖先在清朝开国以及入关统一时期立下汗马功劳而受封,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这是因有军功而受封;其他四位则是因为与皇帝有着特殊亲密关系中受封,属于恩封。
和硕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和硕郑献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和硕睿忠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豫通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和硕肃武亲王:爱新觉罗豪格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爱新觉罗硕塞
多罗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托
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
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
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6�0
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满清封爵从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以下共十四等,其爵位并不世袭,每世递降一等。无爵位的宗室叫“间散宗室”,用四品顶戴。惟有礼亲王、睿亲王、肃亲王、郑亲王、庄亲王、豫亲王、顺承郡王、克勤郡王八个家族,因为其祖有大功勋,被赐世袭不降封典,即俗称所谓“铁帽子王”。如果某“铁帽子王”获罪夺爵,以其旁支袭爵。每逢节庆大典王公上表庆贺或各王集议大事上表列衔,均以礼亲王居首。满清时,另外还有四家世袭亲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以下八位为“军功封”铁帽子王:
礼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2子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奴尔哈赤次子,为清初“四大贝勒”之一,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鲁图”。为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进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又与睿亲王多尔衮主持立福临为帝。代善顺治五年病逝,干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其后代袭爵有名的子孙,如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昭琏是皇族中着名学者,着有《啸亭杂录》等传世,昭琏后因凌辱大臣被夺爵。末代礼亲王叫世铎,清帝退位后去世。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2人被夺爵。
郑亲王
始封祖为郑亲王济尔哈朗,他是清太祖的侄子(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6子),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济尔哈朗从征蒙古、朝鲜,崇德元年进封和硕郑亲王。顺治初年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不久即遭多尔衮排挤 生生被踹了下来。多尔衮去世后与苏克萨哈一同清算多尔衮,也算是报了仇。顺治十二年去世,干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道光二十六年端华袭封,咸丰十一年文宗死,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等八人受遗诏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杀肃顺,端华赐自尽。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五人夺爵。
睿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多尔衮因作战智勇有谋,赐号“墨尔根代青”(聪明的统帅),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崇德7年参加松锦大战,大获全胜。皇太极死后,他顾全大局和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临即位。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入北京,安抚百姓,制定章法制度,实际上是他一手打下了大清的万里江山,他也是清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多尔衮先后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且在顺治四年停止了其御前跪拜,顺治顺治六年底为皇父摄政王,在官方文件中与皇帝同格抬写,是“太后下嫁”迷案的男主角。顺治七年出猎时死于喀剌城(今河北省卢龙县),年仅39岁,灵柩回京时,顺治亲自在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多尔衮死后被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 “成宗”,神附太庙。后来苏克萨哈与济尔哈朗攻击他种种不法,顺治即废其皇帝尊号,黜出宗室,毁陵墓,鞭尸,家产人员入官,世人即称其“睿王”或“墨尔根王”,此后128年间无人敢议论此事。干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历下令修葺东直门外睿王坟,干隆四十三年为其平反复其王爵,其爵世袭罔替,追谥曰“忠”为睿忠亲王,配享太庙。其身后有一女东莪,无子,以同母弟多铎5子多尔博之后孙淳颍继承爵位。睿亲王世袭共传 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豫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15子多铎,睿亲王多尔衮同胞幼弟。多铎在太宗时于大凌河大破明军祖大寿之师,使从此明朝没有成规模的抵抗,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因天花病逝,干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
肃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宗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肃亲王。清军入关后率领大军西征川陕,剿击李自成、张献忠余部。豪格一因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因语侵多尔衮被夺爵,顺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干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末代肃亲王善耆清末任民政部尚书。清帝退位后,避居大连与日本人过从甚密,死于1922年。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庄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宗皇太极第5子承泽裕亲王硕塞。硕塞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夺爵。
克勤郡王
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岳托自幼随父祖征战,功劳卓,太宗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岳托作战勇敢,但性格狂妄傲慢,屡屡被申斥,封爵两度被降为贝子,太宗两次免其死罪。清兵入关后,岳托率部攻山东克济南,崇德三年病逝军中。诏封克勤郡王,干隆四十三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3人夺爵。
顺承郡王
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其父为代善第三子萨哈璘,萨哈璘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三子。顺治元年他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夺爵。
以下是“恩封”的四位世袭亲王:
怡亲王
始封祖是怡贤亲王允祥。允祥是圣祖玄烨第13子。雍亲王胤禛即位后,即封其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八年去世,谥为“贤”,又特别在谥前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配享太庙,干隆时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道光时载垣袭爵,同治初立时与端华、肃顺等同为八位顾命大臣之一。辛酉政变后与郑亲王端华同被赐死。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恭亲王
始封祖是恭忠亲王奕�6�0。奕�6�0为道光第6子。道光遗诏中遗命皇四子奕詝入继大统的同时封奕�6�0为亲王。咸丰即位后即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奕�6�0的大力支持配合。两宫垂帘听政任命他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同治七年以后遭忌不再参与朝政。光绪二十四年奕�6�0病逝,诏谥曰“忠”,配享太庙。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醇亲王
始封祖为醇贤亲王奕譞,奕譞是道光第7子,咸丰年被封为醇郡王,其福晋是慈禧胞妹叶赫那拉氏。同治十一年进封为醇亲王。同治死后无嗣,其子载湉(叶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绪,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光绪十六年奕譞过世,配享太庙,“称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其子载沣袭爵。光绪三十四年德宗死,载沣子溥仪入继大统,载沣为监国摄政王。1951年载沣病逝于北京。
庆亲王
始封祖是奕劻。奕劻也是最后一位被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奕匡是干隆17子永璘的嫡孙,光绪十年命其管理总理衙门,封庆郡王。慈禧60大寿时封为亲王,深得慈禧信任,曾与李鸿章共同主持辛丑议和。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辛亥革命爆发后,奏启用袁世凯,清廷退位后被清朝亲贵遗老目为“贼子”。后寓居天津,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没有来得及世袭。
各系的承爵系表
1、和硕礼亲王(承序:代善、满达海、常阿岱、杰书、椿泰、崇安、巴尔图、永恩、麟趾、全龄、世铎、诚厚,历十代十五王)
代善:太祖二子,和硕礼烈亲王
满达海:代善七子,和硕巽简亲王(改号,后追降为贝勒)
常阿岱:满达海子,和硕巽亲王(后降为贝勒)
杰书:代善孙,和硕康良亲王(改号康)
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
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
巴尔图:杰书子,椿泰、崇安弟,和硕康简亲王
永恩:崇安子,和硕礼恭亲王(复号礼)
昭梿:永恩子,和硕礼亲王(后革爵)
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硕礼亲王
麟趾:永諲子,和硕礼安亲王
锡春:麟趾子,追封和硕礼亲王
全龄:锡春子,和硕礼和亲王
世铎:全龄子,和硕礼恪亲王
诚厚:世铎子,和硕礼敦亲王
2、和硕郑亲王(承序:济尔哈朗、济度、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丰讷亨、积哈纳、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至、凯泰、昭煦,历十代二十六王)
济尔哈朗:显祖孙,太祖三弟舒尔哈齐六子,和硕郑献亲王
济度:济尔哈朗二子,和硕简纯亲王(改号简)
德塞:济度三子,和硕简惠亲王
喇布:济度二子,和硕简亲王(后追革爵)
雅布:济度五子,和硕简修亲王
雅尔江阿:雅布长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
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和硕简亲王(后革爵)
费扬武:济尔哈朗八弟,追封和硕简亲王
傅喇塔:费扬武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福存:傅喇塔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德沛:福存子,和硕简仪亲王
巴尔堪:济尔哈朗四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巴赛:巴尔堪子,追封和硕简亲王
奇阿通:巴赛子,和硕简勤亲王
丰讷亨:奇阿通长子,和硕简恪亲王
积哈纳:丰讷亨子,和硕郑恭亲王(复号郑)
乌尔恭阿:积哈纳子,和硕郑慎亲王
端华:乌尔恭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
经讷亨:奇阿通二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伊丰额:经讷亨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西朗阿:伊丰额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承志:西朗阿子,和硕郑亲王(后革爵)
松德:积哈纳子,追封和硕郑亲王
庆至:松德子,和硕郑顺亲王
凯泰:庆至子,和硕郑恪亲王
昭煦:凯泰子,和硕郑亲王
3、和硕睿亲王(承序:多尔衮、多尔博、淳颖、宝恩、瑞恩、仁寿、德长、魁斌,历十一代十二王)
多尔衮:太祖十四子,和硕睿忠亲王
多尔博:多铎五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亲王(后削爵),追封
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塞勒:苏尔发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如松:功宜布子,追封和硕睿亲王
淳颖:如松子,出为多尔衮嗣,和硕睿恭亲王
宝恩:淳颖子,和硕睿慎亲王
瑞恩:淳颖子,宝恩弟,和硕睿勤亲王
仁寿:瑞恩子,和硕睿僖亲王
德长:仁寿子,和硕睿 亲王
魁斌:德长子,和硕睿亲王
4、和硕豫亲王(承序:多铎、多尼、鄂扎、董额、德昭、如松、修龄、裕丰、裕兴、裕全、义道、本格、懋林,历九代十七王)
多铎:太祖十五子,和硕豫通亲王
多尼:多铎长子,多罗信宣和郡王(改号信,原亲王)
鄂扎:多尼子,多罗信郡王
董额:多铎三子,多罗信郡王
德昭:鄂扎子,多罗信郡王
多尔博:多铎五子,追封信郡王
苏尔发:多尔博子,追封信郡王
塞勒:苏尔发子,追封信郡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信郡王
如松:功宜布子,多罗信恪郡王
修龄:德昭子,和硕豫良亲王(复号、爵)
裕丰:修龄子,和硕豫亲王(后革爵)
裕兴:修龄子,裕丰弟,和硕豫亲王(后革爵)
裕全:修龄子,裕丰、裕兴弟,和硕豫厚亲王
义道:裕全子,和硕豫慎亲王
本格:义道子,和硕豫诚亲王
懋林:本格子,和硕豫亲王
5、和硕肃亲王(承序:豪格、富绶、丹臻、衍潢、蕴着、永锡、敬敏、华丰、隆懃、善耆,历九代十王)
豪格:太宗长子,和硕肃武亲王
富绶:豪格子,和硕显懿亲王(改号显)
丹臻:富绶子,和硕显密亲王
衍潢:丹臻子,和硕显谨亲王
蕴着:富绶孙,和硕肃勤亲王(复号肃)
永锡:丹臻孙,和硕肃恭亲王
敬敏:永锡子,和硕肃慎亲王
华丰:敬敏子,和硕肃恪亲王
隆懃:华丰子,和硕肃良亲王
善耆:隆懃子,和硕肃忠亲王
6、和硕庄亲王(承序:硕塞、博果铎、允禄、永献、绵课、奕镈、绵护、绵深、奕仁、载勋、载功,历八代十一王)
硕塞:太宗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
博果铎:硕塞长子,和硕庄靖亲王(改号庄)
允禄:圣祖十六子,出为博果铎嗣,和硕庄恪亲王
永献:允禄孙,和硕庄慎亲王
绵课:允禄曾孙,和硕庄襄亲王
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绵护:允禄曾孙,和硕庄勤亲王
绵深:绵护弟,和硕庄质亲王
奕仁:绵深子,和硕庄厚亲王
载勋:奕仁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载功:奕仁子,载勋弟,和硕庄亲王
7、多罗克勤郡王(承序:岳讬、罗洛宏、罗科铎、纳尔图、纳尔福、纳尔苏、福彭、庆宁、庆恒、雅朗阿、恒谨、恒元、尚格、承硕、庆惠、晋祺、崧杰、宴森,历十三代十八王)
岳讬:代善长子,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罗洛宏:岳讬长子,多罗衍禧介郡王(改号衍禧)
罗科铎:罗洛宏子,多罗平比郡王(改号平)
纳尔图:罗科铎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
纳尔福:罗科铎子,纳尔图弟,多罗平悼郡王
纳尔苏:纳尔福子,多罗平郡王(后革爵)
福彭:纳尔苏子,多罗平敏郡王
庆宁:福彭子,多罗平僖郡王
庆恒:纳尔苏孙,多罗克勤良郡王(复号克勤)
雅朗阿:纳尔图孙,多罗克勤庄郡王
恒谨:雅朗阿子,多罗克勤郡王(后革爵)
恒元:雅朗阿子,恒谨弟,追封多罗克勤郡王
尚格:恒元子,多罗克勤简郡王
承硕:尚格子,多罗克勤恪郡王
庆惠:承硕子,多罗克勤敬郡王
晋祺:庆惠子,多罗克勤诚郡王
崧杰:晋祺子,多罗克勤顺郡王
宴森:崧杰子,多罗克勤郡王
8、多罗顺承郡王(承序:勒克德浑、勒尔锦、勒尔贝、扬奇、充保、布穆巴、诺罗布、锡保、熙良、泰斐英阿、恒昌、伦柱、春山、庆恩、讷勒赫,历十代十五王)
勒克德浑:代善孙,萨哈璘二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
勒尔锦:勒克德浑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勒尔贝:勒尔锦长子,多罗顺承郡王
扬奇:勒尔锦二子,多罗顺承郡王
充保:勒尔锦三子,多罗顺承郡王
布穆巴:勒尔锦四子,多罗顺承郡王(后革爵)
诺罗布:勒克德浑三子,多罗顺承忠郡王
锡保:诺罗布子,和硕顺承亲王(后革爵)
熙良:锡保子,多罗顺承恪郡王
泰斐英阿:熙良子,多罗顺承恭郡王
恒昌:泰斐英阿子,多罗顺承慎郡王
伦柱:恒昌子,多罗顺承简郡王
春山:伦柱子,多罗顺承勤郡王
庆恩:春山子,多罗顺承敏郡王
讷勒赫:庆恩子,多罗顺承质郡王
9、和硕怡亲王(承序:允祥、弘晓、永琅、奕勋、载坊、载垣、载敦、溥静、毓麒,历七代九王)
允祥:圣祖十三子,和硕怡贤亲王
弘晓:允祥七子,和硕怡僖亲王
永琅:弘晓子,和硕怡恭亲王
奕勋:永琅孙,和硕怡恪亲王
载坊:奕勋子,和硕怡 亲王
载垣:奕勋子,载坊弟,和硕怡亲王(后革爵)
载敦:允祥五世孙,弘皎四世孙,和硕怡端亲王
溥静:载敦子,和硕怡 亲王
毓麒:溥静子,和硕怡亲王
10、和硕恭亲王(承序:奕欣、溥伟,历三代二王)
奕欣:宣宗六子,和硕恭忠亲王
溥伟:奕欣孙,载滢子,出为奕欣长子载溦后,和硕恭亲王
11、和硕醇亲王(承序:奕譞、载沣,历二代二王)
奕譞:宣宗七子,和硕醇贤亲王
载沣:奕譞子,和硕醇亲王
12、和硕庆亲王(历一代一王)
奕劻:高宗曾孙,永璘孙,绵性子,和硕庆密亲王

⑤ 清朝的铁帽子王究竟铁不铁清朝铁帽子王真实情况揭秘

说到清朝的铁帽子这些事情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这个职称好像挺神秘的,其实就是一种王爵身份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既然叫得这么数旁陆好听,那么这个铁帽子王真的就很铁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些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铁帽子王”的称号源自于清朝,是满清贵族实行封爵的一种制度。

清朝的封爵制度共有三类:宗室爵位、异姓爵位和蒙古爵位。

其中宗室爵位主要是针对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们进行分封的,爵位的等级依次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最低一级的奉恩将军。授封爵位的宗室按照清朝的制度除了特殊规定的外一律要世袭递降,就是每隔一代爵位要降一等,直至辅国将军这一爵位时不再递降。

异姓爵位主要是针对立过卓越功勋的其他满族和汉人进行分封的。它的等级依次包括: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轻车都尉(一二三等)、骑都尉、云都尉、薯顷恩都尉。其中在历史上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中和珅曾经最高封为一等忠襄公(已经是最高的爵位了)。曾经为清朝立下过不世之功的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这是整个清朝汉人得到的最高爵位了,不过仍然低于大贪官但是满人的和珅),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死后追封一等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死后追封一等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授封一等男爵等等。还有特别提出一个人--洪承畴,为满清打下半壁江山的大汉奸,但是仅仅授封为三等轻车都尉(我们以后会详细介绍洪承畴的功过是非)。还有蒙古爵位我们以后再做介绍。

满清在入关之前的爵位分封是有些混乱的,皇太极时期的四大贝勒就相当于以后的亲王。只不过那时戎马倥偬征战不断没有时间和精力制定分封制度。在顺治和康熙年间虽然有宗室人员不断因为军功和血胤授封为亲王和郡王,但是并未明确等级、称呼、待遇等各种制度,并且一些授爵者因为过错被降低爵位甚至于削去爵位。直到干隆四十三年,借为睿亲王多尔衮平反的机会恢复了清朝初年授封的八位王爷,同时正式确认了他们世袭罔替的制度。这就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的来历。

他们分别是:和硕礼亲王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十分勇猛,战功启誉卓着,曾经是“四大贝勒”之一。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的侄子,也是唯一一位非帝王直系子孙,顺治初年曾与多尔衮同为摄政王。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智勇双全谋略超人,是清朝入关定鼎中原的主要贡献者,曾被称为皇父摄政王。

和硕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作战勇猛,是南下平定南明统一江南的主要指挥官。

和硕肃亲王豪格,皇太子长子,连年征战,军功卓着。

和硕庄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曾大败过李自成,攻破南京。

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长子,自幼便随祖父征战。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

在清朝中后期因为立下过重大功勋而被封为铁帽子王的还有四位:

和硕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在雍正争取帝位以及在雍正登基后治理国家立下过大功。

和硕恭亲王奕欣,道光帝第六子,曾经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助其夺得最高权力。

和硕醇亲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也是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

和硕庆亲王奕劻,靠着一流的溜须拍马技术成功戴上了“铁帽子”。 这就是清王朝的十二位“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的地位除了可以一直世袭以外再待遇方面相对于其他亲王都要高很多:1、赐予世袭罔替王府,也叫铁帽子王府。2、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大家有兴趣可以换算一下值多少人民币)。

清朝的铁帽子王制度相对于前朝有很大的制度优势。历史各个王朝的藩王是有军队和封地的,在战争年代能巩固国家政权,但是到了和平年代就对中央的集权就构成了威胁。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以及明朝的靖难之役都是藩王制度的劣势。而清朝的铁帽子只享受荣华富贵待在京城不得随意外出从而根除了藩王的威胁。

但是铁帽子王的称号就是“免死金牌”吗?辛酉政变中郑亲王(世袭罔替的)端华因为和肃顺受遗诏共同理政但与慈禧不和最后被赐自尽。礼亲王的后代昭梿、岳托的儿子罗洛红还有岳托的后裔平郡王讷尔苏都因犯过严重过错而被削去爵位。所以在封建王朝尤其是清朝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任何情况对皇权构成威胁都要严肃处理的,哪怕是功勋卓着待遇优渥的铁帽子王。

关于铁帽子王的历史你还知道什么我们同共讨论。

⑥ 大清王朝“铁帽子王”到底有多牛呢

相信看过清朝相关的影视剧者,多多少少都知道在清朝有一个头衔叫做"铁帽子王"。

宣统帝名溥仪,也就是后来世人皆知的末代皇帝。他是光绪帝的侄子,但是于铁帽子王醇亲王而言,是光绪帝的儿子继承大统还是由光绪帝的侄子继承大统皆不重要,因为他们都是醇亲王的孙子。

作为光绪帝的父亲、宣统帝的祖父,铁帽子王醇亲王可谓是将铁帽子王的权利和身份驶入了顶峰者了。

⑦ 清朝有哪些“铁帽子”王,他们是如何炼成的

古人在官场上建功立业无不为了封妻荫子,而能真正庇佑子孙永享荣华的怕也只有清朝的“铁帽子王”了。

所谓铁帽子王,即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爵位是由儿孙们世袭罔替,简单说就是只要大清国还在,他们就会将王位的铁帽子永远地戴下去,不过事实真是如此?

据记载,清朝总计有12位“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清朝开国之初曾建立不朽战功的皇室宗亲,另4位是中后期为稳固江山立下卓越功勋而受封的。

一、最能“打”的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多尔衮骁勇善战,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在皇太极死后,他应该有极大的能力坐上帝位,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他也只能在顺治年间被称为“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野史最多的就是他和孝庄的绯闻)

以他的功劳封为“铁帽子王”是理所应当的,在多尔衮死后后曾到种种攻讦,被废尊号,甚至还黜出宗室,毁陵墓。

在干隆三十八年才为其正名,成为真正的“铁帽子王”。不过,其身后无子,以同母弟多铎之后继承爵位。睿亲王世爵共传11世,不计追封者共8王。

二、最“忠”心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与皇太极的关系更非一般,但这位“爷”被封铁帽子王,凭借的还是经赫赫的战功,他曾经在围攻“察哈尔部”,攻打喀尔喀巴林部,征伐朝鲜,屡破明军??

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5人削爵。

三、最具“拥戴”之功的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努尔哈赤的第二子,代善也是骁勇善战,不过,能成为铁帽子王,他的“拥立”之功应该才占主要原因。皇太极能成为清朝的第二位“老大”,与代善的拥戴可以说是分不开的。

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其中两个被削爵。

四、最能“杀人”的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多铎在战场上可谓是杀人如麻,历史上着名的“扬州十日”就与他有分不开的联系。

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二人被削爵。

五、最“冤”的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

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因于多尔衮“不睦”,先是被削爵,后又被多尔衮构陷幽禁致死,不过还是有铁帽子王的爵位。

爵位还是传到了清末,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六、最“艺术”的和硕承泽亲王爱新觉罗·硕塞

努尔哈赤的子孙都是骁勇善战,这硕塞也是战功卓越,其次他还是努尔哈赤子孙中少有的文武全才,他的《奇峰飞瀑图》,就被很多着名画家赞为“秀润天成,无尘世气”。

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二人削爵。

七、最善于搞“融合”的多罗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托

岳托也是一员大将,也很有政治头脑,颁布《离主条例》,限制满族贵族的权力,缓和社会矛盾就是他提出的,此外“满汉通婚”的最先倡导者也是他。

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三人削爵。

八、最厉害的“终结者”: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可以说是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的终结者,通满、汉、蒙三种文字。

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削爵。

九、最善于治理国家的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

雍正被称为千古一帝,而允祥则是雍正治理国家的左右手,(他就是清宫戏中与雍正关系最好的十三阿哥),因与雍正的亲密关系,以及卓越的办事能力,便被封为清朝的第九位铁帽子王。

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去世后,雍正将的“允”字改回“胤”字,成为清代臣子中唯一可以不避皇帝讳的特例。

十、最“精”的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

其绰号鬼子六,所处时代是是慈禧掌权,清王朝内忧外患的时候。他手段精明,长袖善舞,周旋于国内外。甚至有历史学家这样说,若他是皇帝,或许清朝至少能多延续30年。

十一、最会生孩子的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

奕?娶了慈禧的妹妹为侧福晋,他的儿子就是光绪皇帝,而他的孙子则是溥仪,尽管此人窝窝囊囊,但生的孩子却为大清朝有极大的贡献。

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十二、大清最“贪”的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p>

慈禧掌权时期的首席军机大臣,对金钱相当的执着,论能力比不上先辈,可论贪却可以和和?媲美。就曾有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披露,庆亲王的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

清朝灭亡后寓居天津,在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未有世袭。

想了解更多历史趣闻,欢迎订阅!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405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1636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096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594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865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791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924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346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659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