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帽子叫什么名字
⑴ 客家服饰的分类
主词条:客家凉帽、客家凉衫
客家服饰的种类繁多。先说衣服。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衫”指上衣,裤指下衣。“上穿大襟衫,下着大裆裤”是客家人最常见的衣着打扮。
大襟衫是客家人男女老少最常穿的上衣。其服装结构的特点是:直领、斜襟、布扣、宽袖、无口袋。客家人的大襟衫按照服装的长度,可分为长衫、中长衫和短衫3类。长衫亦称长袍,因衫长至脚踝而得名,多为老年男性天冷时穿。短大襟衫与平常短衫差不多,为便于劳作,又在下摆处开小襟。中长式大襟衫的长度介于长衫与短衫之间,一般长及腿部,多在休闲时如逢年过节、走亲戚、办喜事时穿。一般来说,年轻妇女的大襟衫装饰较多,美观亮丽,中老年妇女的则稍为朴素、庄重。
除了大襟衫之外,客家人也穿对襟衫。对襟衫与唐装相似,在前面中间开襟,把前襟平均分为左右相对的两襟,所以称为“对襟”。对襟衫与大襟衫的区别在于,大襟衫是在颌下至腋下斜开,前部是为大面襟,而对襟衫则把前襟于中间对开,分为左右两襟。对襟衫多为短装,多为客家汉子劳作时穿着,女子则多用作睡衣或内衣。无论大襟衫,还是对襟衫,都分为夏、冬装,夏装为了凉爽、透气,则是单衫;冬装则为了御寒,则用双层,是为夹衫,有的还在中间铺以棉絮,成为棉袄。
与上衣相关联的,就是围裙。客家人的围裙裙身上及胸口,下至膝盖,常用一块花色耐脏的单布做成,多为客家女子劳作时穿着。严格说来,围裙并不是上衣,一般不可单用,常穿于大襟衫表面,为劳作时防止弄脏衣衫而穿戴的附属服饰。
大裆裤是客家人最为常见的下衣,几乎在各种场合下都可以看到。客家人的大裆裤的特点是裤腰、裤腿均宽松、肥大,裤腿直筒裁剪,通风透气,便于上挦下放。这种设计,是为了适应客家人田间劳作的需要,如果紧了,就不适于劳作时的弯腰迈腿。
还有一种叫“水裤”的裤子,是客家男人在夏天穿的便裤。这种裤子用较薄的软布做成,长者可及膝盖,短者仅遮臀部,类似现在的平角短裤,不过要宽松得多。
清代客家人戴的帽子有多种:劳动者戴束帽(俗称和尚帽),富人和读书人戴平顶的缎帽子,小市民多戴尖顶的瓜皮帽,老人戴风帽、棉纱帽,有功名的戴“顶子”和“缨帽”。民国时期出现毡帽、军帽和工人帽,女人裹头巾、出工戴凉帽,男人戴竹帽。建国后,盛行五角帽及工人帽。20世纪70年代后,戴帽的人逐渐减少,部分人戴风雪帽、绒帽和草帽。20世纪80年代,青年男女开始戴太阳帽。但是,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耙,赤足先进在田野,是传统的客家妇女形象。客家妇女戴凉帽的习俗始于宋末。当时,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为了生存,妇女亦和男人一样耕作劳动。但妇女走出深闺,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于是头戴竹笠,并罩上一块开有两个小孔的黑布遮面。后来,在实际使用中感到这样不方便,便把布剪短,并缝在帽沿的四周,成为既实用又好看的凉帽。再后来,索性连布帘都除掉,只戴竹笠。
客家女服饰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最初起源于中原,后流传到广东、江西、湖南等地。惠州所处东江岸边,这一带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原分流下来的客家人,而最有代表性的是客家女衣服和凉帽、木屐,在一些农村仍保留至今。
⑵ 汉服头上的纱叫什么
汉服头上的纱叫帷帽。
帷帽:帷帽原属胡装,最开始的样式叫幂篱,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网改短,亦称“浅露”。
又称昭君帽,据记载帷帽由晋代创制,汉代无帷帽。宋代的郭若旭曾指出,颜立本对昭君帽的创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历代朝代也被错误地称为昭君帽,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唐朝永徽时期,妇女戴“帷帽”。它是一种高顶宽边的帽子,帽檐周围有一层薄而透明的面纱。很有趣的是,现代的客家礼帽与当时的客家礼帽非常相似,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惊叹。西方妇女也接受了戴帷帽的习俗。
⑶ 客家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客家服饰的种类繁多。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衫”指上衣,裤指下衣。“上穿大襟衫,下着大裆裤”是客家人最常见的衣着打扮。大襟衫是客家人男女老少最常穿的上衣。除了大襟衫之外,客家人也穿对襟衫。与上衣相关联的,就是围裙。客家人的围裙裙身上及胸口,下至膝盖,常用一块花色耐脏的单布做成,多为客家女子劳作时穿着。严格说来,围裙并不是上衣,一般不可单用,常穿于大襟衫表面,为劳作时防止弄脏衣衫而穿戴的附属服饰。帽子也是衣服的一部分。客家人最有特色的帽子,要数女人夏天戴的“凉帽”(凉笠)和秋冬时期戴的“冬头帕”。
客家衣着最突出的特点是“质朴元华”。古代方志多有记载。如康熙三十年《程乡县志》讲,程乡县(今梅县)城乡妇女的穿戴风俗是“头不缠锦,足不裹吊”。至干隆年间,“中上人家,妇女纺织缝纫,粗衣薄妆,以贞淑相尚。至村乡妇女区,槌警短裳,任田园诸务,采山负檐,未免鄙野”。换言之,“粗衣薄妆”、“槌暑短裳”穿戴上的特点,甚至简朴到“鄙野”的程度,足见当时服饰的朴素。一个民族或民系是否讲究穿戴,从妇女身上反映尤为明显。客家妇女以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着称于世,不崇尚时髦,朴实无华,对衣服十分爱惜,平日穿打补丁的衣服,新衣服除过年或走亲戚偶尔穿一两回外,总舍不得穿。“在家唔怕旧,出屋唔怕新”,这些俗语很能说明穿戴观。
客家人的简朴是与整洁连为一体的。客家人常用服饰因城乡贫富而有不同,乡村居民大都穿着朴素,但求耐穿、舒适、大方,而城里人穿着较讲究,注意时尚和整洁,一般都讲求身份和环境。旧时有句俗谚“不怕衫烂,最怕人烂。”衣服虽破,只要补得好,洗得干净,穿得整齐,就不会被人见笑。客家人重面子,极为注意正式场合的穿戴。如梅县人有谓“锅里无米煮,出门衣官样”。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均须穿上整齐清洁的衣衫,以免被人瞧不起。康熙年间《程乡县志》卷一《风俗》称“齐民无事不衣冠”。黄遵宪在同治年间所作《送女弟》,也说客家妇女“盛妆始脂粉,常饰惟荼巾”,是符合客俗实际的写照。客家人对于破旧衣服不会随便抛弃,有句俗话说:“烂衫烂裤不要丢,留待年老好遮羞。”更典型的是,大裆裤(约6寸宽)的裤头,多用质地较差的白布接成,驳接部分被上衣遮住,无伤大雅。有的妇女的嫁衣,一辈子都舍不得穿,压在箱底柜角,一年又一年,往往成为死后的残衣。
客家人做衫裤的布大部分是用棉纱、苎麻,自己纺织的,俗称“家机布”。这种布布面宽为一鲁班尺(相当于12市尺),以三丈为一匹(约43. 2市尺) ,故当地称为“三丈白”。一般来说,面宽一尺、长三丈就足够通常人制一套衣服,故定俗成规。织布首先要有“线”,最初的线也是自纺的。不过这种“纺线”很粗,织成的布很粗糙。后来有了机线,称之为“洋纱”,墟镇上亦有了专门的洋纱店,他们把洋纱贷出给村妇织成布,然后以布换纱,投入再生产,这种行为叫做“回布”。当时梅州城乡很多妇女都会织布,兴宁县尤为普及。这种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漂染而成黑、蓝、青蓝等颜色,染料是土制“靛粉”,也有用“薯茛”、“土珠”或“乌臼树”等草木熬水染色的。成人衣服色泽多偏黑,偏深蓝、深灰色。夏季多用芝麻纺织的布。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传统的衫为“大襟衫”,裤为宽大的“大裆裤”。衣着款式偏宽偏长,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纽扣,女装则在襟边加一两条花边,以示男女之别。衣袖宽长,其中袖口宽1尺左右。而裤子则男女基本无别,一律宽头大脚,裤管(俗称“裤脚”)宽1.8尺至2尺。穿时一般用“裤头带”(纱布带)扎紧,或将裤头交叉绞紧反扎于内即可。
旧时男女都不穿“底裤”(内裤),讲究者加穿一条较短的裤就是了,但一般都穿内衣,俗称“褂哩”、“留眠衫”。寒暑服式无多大区别,只是暑天穿薄的苎麻布俗称“夏布”,冬天用厚布。御寒衣服称“棉袄”或无袖的“棉背褡”。
“大襟衫”,在胸前不开口不设纽扣,表面不设口袋。其开口从颈部开始向右斜开直至右肋下并沿边而设纽扣。和“大襟衫”相配套的大裆裤又叫“斗头裤”(或“交头裤”)。由于气候关系,冬天穿棉裤的极少。一般人家不论男女,一件棉袄往往要穿一辈子。一般情况下,梅州城乡人民穿衣服大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哥新,二哥旧,三哥着的烂衫袖”。前者的意思是说,一套衣服大体要穿9年才换新的,后者的意思是说,小孩子穿衣,大哥穿过的衣服传给二哥三哥继续穿。
当然,贫富人家的衣着有所不同。在衣料上,少数富家多穿绞罗绸缎。在衫裤式样上,除大襟衫大裆裤开胸褂外,还有穿洒衣、马褂。所谓“洒衣”,实为下摆延长至膝以下的大襟长衫。所谓“马褂”,实为无袖的开胸衫。马褂与洒衣往往同时穿着,即穿上洒衣后再穿马褂,称之为“马褂套洒衣”,又俗称为“长衫套马褂”。如果再戴上一顶“瓜督帽”,便是乡绅的穿戴了。富家的太太小姐也穿长衫,但其长衫不叫“洒衣”,而称“旗袍”。
一般妇女穿大襟衫交(交叉)头裤要配头帕。头帕多为黑方形,配有环扣,一端扣于脑后发髻上,一端扣于颏下。头帕夏可遮阳,冬可为头面护暖。另有一种叫围帕,多为做家务劳动时穿。长的围帕称为吊裙,端顶用带挂于颈部或与面衣的颈扣相扣紧,胸前用带扎于腰部。短帕称为围裙,仅系于胸前腰部。
⑷ 客家人戴的帽子叫什么帽用来干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沿海多风,近山多瘴,商工农渔皆裹黑布。而士子则戴小帽、衣长衣,有事必加短挂。彬彬乎儒雅之林也。”(卷二十三风俗志) 据以上资料来看,客家人的穿戴是以地域来区分的,南方的客家人穿戴以黑、蓝为主。你所见到的黑帽子应该是南方的客家人戴的,是他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中形成的一种习俗。
⑸ 客家人头上戴的帽子叫什么名字,还有客家有什么习惯
“冬头帕”这个词在我的脑海里是个记的比较深的词语,打小就看着老人们头上戴着这个独居客家特色的头饰。而关于冬头帕的由来很少,好像目前还没有什么比较有说服力的历史依据来阐述它存在的种种故事。有人说是太平天国时期就有了,但是好像也没有很确切的说法。如今在我们客家尤其是在赣南的三南地区(龙南、定南、全南),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客家妇女们头上的特色装饰。冬头帕的发展从古至今大致可分为:祈福纹样、生活用具纹样、动植物纹样、文字纹样等四大类型,这也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花纹图案。
前不久回到故里,在街头巷尾,我用图片记录下了形色各异的客家妇女冬头帕饰品,那些我并不认识的客家阿嫂们头上的冬头帕有的穿戴大方整洁有序,有的随意装饰也独居风格。如今戴冬头帕的人群比较集中在农村妇女身上,从她们的整体着装不难看出平凡生活中的她们依然是这个区域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她们有的人活了一大把年纪了还没有走出过这个小小的全南山城范围,因而她们没有被喧嚣都市洗礼过得那份纯朴,总让我觉得很亲切、很纯美。人生对她们而言没有过多的奢想,平平安安相夫教子,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是乎成了她们的生活法则一般伴随一生。看着我记录下来的一张张图片,从她们亲切祥和的眼眸里,我是乎读懂了什么,心中不免升起浓浓的敬意与祝福,祝福我的乡亲,我的客家阿嫂们一生平安………
以上是复制的链接是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588250_p_1.html
⑹ 客家凉帽的历史是什么
客家凉帽客家地区,客家妇女都戴着一种独特而又别致的凉帽,它是用薄薄的蔑片和麦秆编成的。除正面外,四周还垂挂着16厘米左右长的折叠均匀的布,有黑色的,有蓝色的,有白色的,还有花色的,远远望去,像是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更有意思的是:年轻未婚的姑娘们还在垂布的两端纺织着两条五颜六色的彩带。因此,是否挂有彩带便成了判断客家姑娘是否有婆家的标志。由于这种凉帽特别能遮挡阳光,凉爽宜人,所以,客爱人都习惯称它为"凉笠哩"。据说,客家妇女的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在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百姓不堪忍受异族铁蹄的蹂躏,纷纷往南迁徙。这些移民来到南方的江西、福建以及广东一带荒无人烟的山区。在北方,男耕女织,女子很少抛头露面。到了南方,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没法继续下去了。但是,按规矩妇女抛头露面是有伤风化的,于是,这些中原妇女就想出了个办法:在男人们的戴的头笠上罩上一块黑布,以遮住自己的面孔,只留两个洞,以通视线。后来,大家感到这样不太方便,便把罩着的布揭下,改成缝在斗笠边沿四周垂挂。再到了后来,干脆剪短了面前垂挂的部分。就这样,成了今天所见的凉帽。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地形成以后,独具特色的客家大文化也相应形成。客家大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单从客家服饰来讲就有许多特别之处。一般来说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白色为主,这也许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普遍心理直接体现。纵观近代客家史,客家人服饰的款式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不同的时期流行的服饰不可能一样,但是总体来看不管在哪一个时期客家人的服饰都离不开朴素、简易的特点。例如,在清朝时客家男女老幼几乎全部穿"侧襟衫",长袖,直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裤子是一律"大裆裤",又宽又大,另接四五寸阔的腰头,腰不开口,多余部分折叠于肚前,以带系住。裤管又称裤脚,宽约0.3米。妇女衣服领边加滚饰,开襟、袖口、裤脚加花边等。这和同时期其他服饰款式来比显得更加简单,但是富有独特的意义。到了清末,当时客家社会上层男子出外或会客以穿长衫为主,有时还在外面加马褂套在长衫上面。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服饰。这些服饰现在农村上年纪的老人里依稀可见他们还在穿着。当时的女孩子一般都是梳辫居多,少妇以盘髻为主。另外,若偶尔有个别有缠过脚的客家小脚妇女还有穿着绣花鞋、系着罗帕。农家一般妇女不缠足,但是农家的老妇也系罗帕。民国时期,客家男子穿的侧襟衫逐渐淘汰,长衫马褂增多,后来又出现中山装,在知识界开始盛行。一般劳动者以穿对补救短衫的居多,俗称褂哩。客家妇女仍然以侧襟衫为主,只有少数读了书的女性改穿旗袍或蓝衣黑裙,衣袖明显缩短至掌根。许多读过书的男子也多穿西式裤,系用皮带或吊带,女裤则一直以大裆为主。鞋袜方面,清朝时多穿布鞋,是家庭妇女自制的。雨天多打赤脚;或木屐底布鞋,长汀称"鞋屐";或布鞋底加厚并涂以桐油。出远门或上山割草砍柴,穿稻草编的草鞋。到了民国,外地运进来胶鞋、雨鞋、皮鞋,只少数人穿用。一双雨鞋,往往全家人使用。袜子旧时用布缝制,清末开始有了纱织袜子。清末民初上层社会男子戴有帽顶的礼生帽。普通男人戴棉线织的筒状爪子帽,后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妇女冷天包罗帕,很少戴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