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帽子为什么是尖的
‘壹’ 蒙古人的帽子是什么样子的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环境变化,蒙古人不同款式的帽子,都能够折射出蒙古人的精神境界和工艺水准。从一般生活服饰上升为审美个性,社会身份的标志物。
蒙古先民最早是用貂皮、狐皮、羊皮等兽皮制作帽子的。后来逐渐有了棉、麻、丝等制作材料。虽然说头巾的产生早于帽子,蒙古人一直把巾、帽并用至今,只是男士系扎头巾的方法、样式与妇女有所区别,
蒙古帽子大体上有冬、夏两种类型。在12~13世纪,蒙古男人在帽顶插上海青鸟或游隼的羽毛,把款式设计成猛禽形状,这就是后来称其为栖鹰冠的帽子。蒙古帽子原先分为男女、礼仪、官吏、军戎、僧侣等不同的种类。在古代社会里,蒙古人的帽子是表明社会身份的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因此有贵族与贫民、黄金家族与百姓之区分。
蒙古人特别看重头颅,头颅是不许别人随便触摸的。因此,帽子也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别人无意中伤到自己的帽子,意味可能要遇到倒霉的事;要是让人故意伤到帽子则意味着人格受到侮辱。
蒙古人认为:帽子和头颅同等重要,帽子有时就是主人的代替物。古曰“牲畜好赖,要看是谁放的,帽子如何,要看是谁戴的”。“二人行,长者为上,一人行,帽子为上”。如果两个人到蒙古人家做客,岁数大的人必须坐在正位,另一个则把帽子放在高处,自己找一位置坐下。此曰“放下帽子是我家,明天走了又是你家”。表明相互尊重的人际交往理数,也体现帽子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在任何重要场合,蒙古人都会注重戴帽迎客。一是证明自己的体面,二是表示尊重客人。尤其是古代,女人如果没有帽子或来不及戴帽子就不能出现在陌生人面前。在近代蒙古人家中,不管是贫富,都会想尽办法为出嫁姑娘置办头饰,这与蒙古人尊重帽子的习俗不无关系。
蒙古人尊重帽子,但是忌讳捡别人丢下的帽子。他们认为:口子朝下的物品盛不住好运气,还会把自己的人气遮住。头上更不能帽子套帽子,此法预示将受制众多压迫。有些民俗记载,如果妇女戴双层帽子就有可能嫁两次男人的说法。有一种说法:将自己的帽子丢弃,预示恶运离去。
蒙古人是特别爱惜自己的帽子。如果无意中将帽子掉在地下,就会用右手轻轻托起,亲吻一口再戴起帽子。如果帽子被别人踩踏或跨过的话,就要用火“净化”后方能戴上。进屋摘帽子时,必须将帽子搁置高处或放在折叠好的衣服之上。蒙古人在所有的服饰中,最珍惜和尊重的是帽子,它代表着主人的人气、人格以及尊严。
‘贰’ 蒙古族服饰介绍简介
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
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
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子戴披肩帽,女子则戴翻檐尖顶帽。用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汉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华贵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服饰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
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是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族。而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蒙古族特别的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另外,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褒衣博带,即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叁’ 维吾尔族、藏族、土家族、蒙古族冒子的区别怎么识别
维吾尔族的帽子是平顶、多数为多边形或四边形、边有有明显棱角,无帽耳。颜色鲜亮。
蒙古族帽子尖顶、边为圆形,无棱角、无帽耳。主要色调有蓝、红等。
藏族帽子平顶、圆形、有帽耳、内衬多有绒毛、颜色以黄色系居多。
土家族帽子偏扁平形状,平顶、圆形、无帽耳。镶银饰、边缘有垂下的丝帕。男士以黑色为主,女士以银饰镶嵌、红、蓝等颜色均有。
‘肆’ 蒙古族有哪些习俗
蒙古族主要生活习俗如下:
1.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蒙古族不吃青牛肉。
2.蒙古族最大的传统的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马奶节、那达慕大会和新年(也称白月)。
3.很多蒙古族牧民酷爱钻花烟锅(烟斗),曾有“一个烟锅换一只羊”之说。用五种金属原料钻成花﹑鸟﹑鱼﹑兽等花纹图案的烟锅,再配上红玛瑙烟嘴和檀香木烟杆,不仅实用,还是十分精美的工艺品。
4.新中国成立前,蒙古族地区曾有过很多落后的婚姻习俗,如贵族一夫多妻﹑包办婚姻﹑结婚前要由喇嘛念经或求神问卦﹑重聘礼﹑抢婚、收继婚习俗等风俗。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都是自由恋爱,自主择偶,绝大多数家长接受和同意孩子的选择,父母前往女方家“征得同意”只是一种必要的程序。那些落后婚俗大部被废除。
5.新中国成立前,蒙古族的丧葬一般有火葬﹑土葬和野葬(也称天葬)。西部牧区常见的是野葬。人死后将尸体放在木轮车上拉着跑,直到掉下来为止。尸体置于荒野,被狼或野鹰吃掉,死者的灵魂即可以升天堂。
七天后,如果死者的尸体还在,被认为是不吉祥的,必须继续请喇嘛念经﹑向喇嘛布施,替死者祈祷消灾。
火葬主要是上层喇嘛,土葬则多为王公贵族以及农区或半农牧区的蒙古人。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野葬形式消失,完全改用土葬和火葬,其丧葬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自己家族的习惯。
(4)蒙古人帽子为什么是尖的扩展阅读:
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河套地区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河套的民歌牛毛多,唱了三年,唱了一支牛耳朵。”反映了内蒙古民歌之多。蒙古民歌可分为长短调两种体裁,蒙古民歌充分反映出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听了使人有置身蒙古草原之感。
“好力宝”是内蒙古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有固定的曲调,唱词是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深受群众欢迎。另外还有“玛哈塔勒(赞词)”﹑“于热勒(祝词)”﹑“岱日勒其(对口唱)”﹑神话﹑童话、传说﹑说书等内容和形式。
马头琴是蒙古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因琴杆上端雕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最早的马头琴称为“奚琴”或“胡琴”,起源于东胡的“奚”(即库莫奚),清末称作“潮尔”。演奏形式多半是独奏,或是自拉自唱。马头琴拉出来的声音辽阔低沉,悠扬动听,仿佛把人们带进茫茫无边的草原。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舞蹈有马刀舞﹑筷子﹑安代﹑驯马手、小青马等。通过草原马上生活提炼而成的马舞,造型挺拔豪迈,步伐洒脱轻盈,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腾跳之间,都使人感到骏马的纵越和蒙古人民剽悍﹑勇敢的性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伍’ 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主要有冠帽、袍服、靴子三大类,主要有蒙古帽、蒙古袍、蒙古腰带、蒙古坎肩、便裤套裤、蒙古靴子、女子头饰、男子装饰等。蒙古帽子种类很多,帽子在蒙古语中称“玛拉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有过固顾冠、风雪帽、圆帽、陶尔其克帽、礼帽、头巾、耳套及土耳其帽。蒙古民族视冠饰为极尊贵之物,用名贵的宝石、珍珠、皮毛、丝绸制做帽子,在帽子上还有讲究和礼仪。日常不乱扔乱放帽子,摘帽后把帽子放在高处,忌讳踩踏和跨迈帽子,以示庄严尊重。蒙古袍是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装,蒙古族称“特日列克”。它也是蒙古民族根据自己生产生活特点总结形成的,它具有御寒和骑乘方便的特点。蒙古袍根据其使用面料,可分皮袍和布袍两大类。皮袍以其皮质分为绵羊皮袍、山羊皮袍、二茬皮袍、秋羔皮袍、羔皮皮袍、狼皮皮袍,还有用狐狸、水獭、貂鼠、银鼠等各种稀有珍贵皮张缝制的蒙古袍。布料袍也有锦缎袍、丝绒袍、布袍等之分,可把布袍做成棉、单、夹袍,以供不同季节穿用。穿蒙古袍腰间系腰带,是蒙古族服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用棉布或丝绸制作,长约20尺,用整幅丝绸或棉布制成,男女长幼的腰带系法、颜色、长短等都有讲究,一般男子腰带宽而长,妇女则细而短,而且腰带有三大妙用:一是保暖,二是骑马时保护内脏不受颠簸,三是可悬挂一些实用饰物。蒙古坎肩也是蒙古族传统服饰之一,是穿在蒙古袍外面的装饰性无袖短衣,多为对襟式,一般用绸缎缝制,用库锦、彩虹条、金银曲线镶边,用金、银、铜、宝石、珊瑚钉扣袢,工艺考究,华贵典雅。蒙古靴是蒙古族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它可防虫蛇叮咬,也能在骑马时防止脚和小腿被蛰破。因面料不同可分为皮靴、布靴、毡靴三种,不同时期,款式有所变化,有大翘尖、小翘尖、圆头、尖头、薄底、厚底等,靴面帮上贴绣图案,典雅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