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帽子类别 » 李白和李世民为什么戴的帽子一样

李白和李世民为什么戴的帽子一样

发布时间: 2023-08-31 20:26:25

A. 为何宋朝皇帝的帽子和大臣们一样呢

宋朝的皇帝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拉近他与大臣们的距离,这样的话有利于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宋朝的帽子两边都有小翅膀一样的东西,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维持朝廷的纪律,可以避免官员们在朝堂之上交头接耳,而且这样子也可以约束官员们走路的姿势和坐姿,让大宋公务员的形象看起来更加体面。相信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对于宋朝的历史应该有着一定的了解,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富裕和强盛的国家,这个国家涌现了非常多着名的君王和大臣,宋朝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宋朝皇帝和官员的帽子是一样的,而且设计也非常巧妙,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何宋朝皇帝的帽子和大臣们一样。

一、皇帝这样做就是为了拉近和官员们的距离,这样有利于处理朝廷事务。

皇帝和大臣佩戴同样的帽子可以让大臣们感到亲切,这样有利于拉近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朝廷事务的处理,相信大宋能够如此强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归功于这些细节。

你对于宋朝还有哪些了解?欢迎来评论区与我交流。

B.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什么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作幞头。幞头是中国古代,特别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幞头最初是古代男子用来裹发的四脚头巾,也就是折上巾,折裹头部时,每个人的折叠技巧不一,所以折好的幞头形状各异。隋朝时,礼部尚书牛弘上书朝廷,建议在幞头内设置骨架,罩在头上,以利于折出造型一致的幞头,后来发展成有骨架的乌纱帽。唐朝皇帝李世民穿常服时喜欢佩戴幞头。很快,人们开始效仿皇帝,幞头也成为唐朝最常见的“帽子”。幞头的种类也有很多,如唐朝期的软脚幞头;唐中后期的硬脚幞头。

C. 为什么宋朝皇帝戴的帽子和大臣的帽子相似

皇帝的帽子分场合,戴不同的帽子。
你说的宋代的皇冠叫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也叫做卷云冠。通天冠是级位仅仅次于冕冠的冠帽,其形状与汉画中的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进贤冠是前壁与帽梁接合,构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顶端更高出一截,显得巍峨突出。学术界认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这块前壁就是金博山,《隋书·礼仪志》称它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金博山向前倾斜,上面饰有蝉纹。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驾回太庙宿奉神主出室》:“上御冠服,如图画星官之状,其通天冠俱用北珠卷结,又名‘卷云冠’。”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驾乘玉辂……头冠皆北珠装结顶通天冠,又谓之‘卷云冠’。”
《明史》:“皇帝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则服通
天冠、绛纱袍。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舄。其革带、佩绶,与衮服同。”
《明集礼卷三十九冠服》明集礼卷三十九:“通天冠,朔日受羣臣朝及凡正旦大会、冬至大会、诸祭祀,还则服之(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黒介帻,玉簪导。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其革带劒佩绶舄与上同。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黒介帻,双玉导,加宝饰。”
《明史》舆服三:“政和议礼局更上皇帝冕服之制:冕版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前高八寸五分,后高九寸五分。青表朱里,前后各十有二旒,五采藻十有二就,就间相去一寸。青碧锦织成天河带,长一丈二尺,广二寸。朱丝组带为缨,黈纩充耳,金饰玉簪导,长一尺二寸。衮服,青衣八章,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𫄸裳四章,绣藻、粉米、黼、黻。蔽膝随裳色,绣升龙二。白罗中单,皂褾、襈,红罗勒帛,青罗袜带。绯白罗大带,革带,白玉双佩。大绶六采,赤、黄、黑、白、缥、绿,小绶三色,如大绶,间施玉环三。朱韈,赤舄,缘以黄罗。 中兴仍旧制,延,以罗衣木,玄表朱里,长尺有六寸,前低一寸二分,四旁缘以金,覆于卷武之上,缫以五色丝贯五色玉,前后各十二,凡用二百八十有八。玉笄,充耳用黄绵,纮以朱组,以其一属于左笄上垂下,又屈而属于右笄,系之而垂其余。玄衣,八章,升龙于山,绘。裳𫄸,四章,绣。幅前三后四,断而不属,两旁杀缝,腰辟积,綼緆之广皆如旧。大带以绯白罗合而紩之,以朱绿饰其侧,上朱下绿,其束处以组为纽约,下垂三尺。通天冠、绛纱袍亦如之。白罗中单,领、褾、襈以黻,服裘则以皂。绛纱袍则衣用白纱,领、褾、襈以朱。绶大小各一,大绶织
以六采,青、黄、黑、白、缥、绿,下垂青丝网,上有结,垂玉环三;小绶制如大绶,惟三色。大裘、绛纱袍皆用之。革带,博二寸,革为里,绯罗为表,饰以玉銙,钮以下钩。通天冠、绛纱袍亦用之。AX从裳色,上有纰,下有纯,去上五寸,绘以山、龙、火,上接革带系之。佩有衡,有琚瑀,有冲牙,系于革带,左右各一。上设衡,衡下垂三带,贯以蠙珠。次则中有金兽面,两旁夹以双璜,又次设琚瑀。下则冲牙居中央,两旁有玉滴子,行则击牙而有声。舄有絇,有纯,有繶,有綦,以绯罗为之,首加金饰。服通天冠、绛纱袍则用黑舄,以乌皮为之。常服则用白舄,以丝为之。韈,罗表缯里,施靿着綦以系之,赤舄以朱,黑舄以白,白舄同。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高广各一尺。青表朱里,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翠緌,玉犀簪导。绛纱袍,以织成云龙红金条纱为之,红里,皂褾、襈、裾,绛纱裙,蔽膝如袍饰,并皂褾、襈。白纱中单,朱领、褾、襈、裾。白罗方心曲领。白韈,黑舄,佩绶如衮。大祭祀致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会、大册命、亲耕籍田皆服之。仁宗天圣二年,南郊,礼仪使李维言:“通天冠上一字,准敕回避。”诏改承天冠。中兴之制,冠高九寸,服用并同。乾道九年,又用履袍。袍以绛罗为之,折上巾,通犀金玉带。系履,则曰履袍;服靴,则曰靴袍。履、靴皆用黑革。四孟朝献景灵宫、郊祀、明堂,诣宫、宿庙、进胙,上寿两宫及端门肆赦,并服之。大礼毕还宫,乘平辇,服亦如之。若大辇,则服通天、绛纱如常仪。”

冕冠,古代帝王最高等级的首服。冕冠由冕板、冕旒、笄、纮、充耳等组成。冕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冕:《说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统纩。”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鷩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同时也是帝王的象征。

《宋史》:“诸臣祭服。唐制,有衮冕九旒,冕八旒,毳冕七旒,𫄨冕六旒,玄冕五旒。宋初,省八旒、六旒冕。九旒冕: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青罗衣绣山、龙、雉、火、虎蜼五章,绯罗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绯蔽膝绣山、火二章,白花罗中单,玉装剑、佩,革带,晕锦绶,二玉环,绯白罗大带,绯罗韈、履,亲王、中书门下奉祀则服之。其冕无额花者,玄衣𫄸裳,悉画,小白绫中单,师子锦绶,二银环,余同上,三公奉祀则服之。七旒冕:犀角簪导,衣画虎蜼、藻、粉米三章,裳画黼、黻二章,银装佩、剑,革带,余同九旒冕,九卿奉祀则服之。五旒冕:青罗衣裳,无章,铜装佩、剑,革带,余同七旒冕,四品、五品为献官则服之;六品以下无剑、佩、绶;紫檀衣,朱裳,罗为之,皂大绫绶,铜装剑、佩,御史、博士服之。平冕无旒,青衣𫄸裳,无剑、佩、绶,余同五旒冕,太祝、奉礼服之。”
“臣尝考诸经传,具得冕服之制。盖王之三公八命,冕八旒,衣裳七章,其章各八。孤卿六命,毳冕六旒,衣裳五章,其章各六。大夫四命,𫄨冕四旒,衣裳三章,其章各四。上士三命,玄冕三旒;中士再命,玄冕二旒;下士一命,玄冕无旒;衣皆无章。裳、AX视其命数,自三而下。其缫至笄、衡、纮、紞、瑱、纩、带、佩、芾、舄、中衣,皆有等差。近世冕服制度,沿袭失真,多不如古。夫后方而前圆,后昂而前俛,玄表而朱里,此冕之制也;今则方圆俛仰,几于无辨,且以青为表,而饰以金银矣。其衣皆玄,其裳皆𫄸,裳前三而后四幅,此衣裳之制也;今则衣色以青,裳色以绯,且以六幅而不殊矣。山以章也,今则以嶞。火以圜也,今则以锐。宗彝,宗庙虎蜼之彝也,乃画虎蜼之状,而不为虎蜼彝。粉米,米而粉之者也,乃分为二章,而以五色圆花为藉。佩有衡、璜、琚、瑀、冲牙而已,乃加以双滴,而重设二衡。绶以贯佩玉而已,乃别为锦绶,而间以双环。以至带无纽约,芾无肩颈,舄无絇繶,中衣无连裳。”

D. 两宋时皇帝与官员帽子后面的耳朵为什么那么长

两宋时官员的长翅帽是唐朝到五代两宋官帽逐渐发展的结果,主要目的是为了固定帽子,后来越来越长是为了庄重与美观。长翅帽并非宋太祖赵匡胤发明,所以不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

一,官帽演变

在我看来这种赵匡胤发明长幞头的说法存在很多疑点,因为戴着长幞头行动不便。如果真是赵匡胤发明,为什么他自己要带,这岂不是说不通。而且长幞头不仅官员可以带,老百姓有时也带,这就更说明赵匡胤发明的观点靠不住。

古代官员重视形象,戴长幞头显得庄重而且美观,所以宋朝的皇帝与官员才带长幞头。而且幞头由短变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所以更显得赵匡胤发明长幞头的说法不可靠。

E. 为啥《清平乐》里男性会戴各种帽子,宋朝有什么讲究

在宋代男性的衣着中,帽饰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服饰。

而且宋代男性可以戴的帽子品种繁多,尤其是在帽翅和帽子形状上大有差异。而不同的帽子,则由不同身份的人来佩戴,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宋代男性可以佩戴的各种帽子以及所代表的不同身份。

这与直脚幞头适应宋代的服饰美学有极大的关系,整个宋朝受儒学影响极大,而拘谨、程式化的宋代朝服则是儒学影响服饰的一个体现。尤其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秩序,这时候彰显等级贵贱的服饰就流行开来。

直脚幞头一方面区分了官员身份,而另一方面官员中只有高品级官员才能戴直脚幞头,所以更体现了等级差异性。

此外直脚幞头的两个幞头脚既平直又对称,有极大的美感,更符合宋代的审美文化。

不过等到了元明时期,这种有长幞头脚的直脚幞头就渐渐被时代淘汰了。明代的专属官帽乌纱帽就是由直脚幞头改良而来的,帽翅长度变短。到了清代,官员改成佩戴冠帽,曾经全民戴幞头的景象不复存在,而“幞头”国民之帽的地位也烟消云散了。

F. 官职的代名词为什么会是乌纱帽,是由什么事情流传下来的

我们在很多古代连续剧中常看到“丢了乌纱帽”这句话,在很多古典戏剧中也常看到官员头戴这种帽子。“丢了乌纱帽”这句话的意思是丢了官职,现在在民间俗语中“乌纱帽”仍然是官职的代称。

那么“乌纱帽”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就成为官职的代称呢?

(明代《出警入跸图》中戴乌纱帽的官员,图片来自网络)

明代乌纱帽的形制前后有所变化,明初时是矮冠,后来变得高耸。

史书记载,万历年间,有人看到南京留守、中卫指挥解元的先祖画像,画像中的先祖是明初之人,“年二十许,乌纱矮冠”。这则信息说明明朝初年的乌纱帽并不像以后的乌纱帽那样高耸。

从明朝中叶开始,乌纱帽就变得高耸。史书这样描述明朝中期一位兵部尚书:纱帽作高顶,靴作高底,舆用高扛,人呼为“三高先生”。乌纱帽作为官帽,在制作上很考究。有一首叫《折桂令.冠帽铺》的曲子就描绘了它的制作工艺:“窄比宽量,轻漆慢烙,正剪斜裁。乌纱帽平添光色,皂头中宜用轻胎”。

明朝灭亡后,清朝废除了以前的冕服制度,把红缨帽定为官员的法定帽子,乌纱帽不再是只有官员才可以戴的帽子。不过民间仍然习惯地以乌纱帽代称官职。

G. 李白戴的帽子是什么帽

李白 唐朝帽子叫 “幞头”,

H. 唐代男子戴的帽子叫什么

唐代男子戴的帽子叫作幞头。幞头是中国古代,特别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幞头最初是古代男子用来裹发的头巾,后来发展成有骨架的乌纱帽。唐朝皇帝李世民穿常服时喜欢佩戴幞头。很快,人们开始效仿皇帝,幞头也成为唐朝最常见的帽子。

点击查看更多《穿越时空看文明:全景手绘中国史》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373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1551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062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555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834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762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839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313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624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