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装分类 » 女扮男装怎么取名

女扮男装怎么取名

发布时间: 2023-01-07 10:12:19

Ⅰ 自幼寄居,女扮男装,最终逆袭的凤知微,到底是怎样一个角色

《天盛长歌》改编自小说《凰权》讲述了前朝遗孤凤知微与当朝皇子宁弈的故事,有爱情有权谋。
凤知微,《天盛长歌》里的女主,从小和母亲还有弟弟居住在凤府,从小寄人篱下的凤知微很会看人脸色,也懂得隐藏自己的情绪,但同时他也不甘心这一辈子都在凤府,就此平淡的度过一生。后凤知微被逐出凤府,但他并没有因此颓废,而是女扮男装进入青溟书院学习,再到后来,凤知微为自己取名为魏知,再次女扮男装入天盛朝堂,辅佐当朝六皇子宁弈。朝堂上的魏知有权有谋,为六皇子宁弈献上了很多很多【好的计谋。六皇子宁弈也因此喜欢上了凤知微。但是他们两个对立的身份关系就注定他们两个不能在一起,凤知微真正的身世是前朝遗孤,从一出生他就肩负着为前朝报仇,复兴前朝的重任,凤知微的养母凤夫人甚至要凤知微发誓这辈子都不能与宁弈在一起,为了自己的使命,为了前朝的亲人 ,凤知微答应了这个要求,她与男主六皇子宁弈的爱情的故事终究是不能在一起。凤知微这个女人有胆识有智慧,是一个有明显人格魅力的女人,朝堂上她自信且了解帝皇的心思,爱情上她也足够果断。重要的是她还很美,束发可为官,着裳貌可倾城。

Ⅱ 郭俊卿:15岁女扮男装从军,成特等战斗英雄,她说最难的是洗澡

花木兰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木兰辞》更是脍炙人口。这首长篇叙事诗,生动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赞颂。

花木兰是否真有其人,现在已不可考。但在我国解放战争期间,却有一位现代版的花木兰,15岁隐瞒性别参军,和男同志一起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胜利后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其人生之传奇,较花木兰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就是中国唯一的女特等战斗英雄郭俊卿。

1930年,郭俊卿出生于辽宁凌源北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出生那晚,父亲郭建成不顾劳作一天的疲惫,守在产房外搓着双手来回踱步。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他希望妻子生个男孩接续香火,长大后成为自己的帮手。

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长夜的寂静,郭建成箭步冲进产房。他的心愿落空了,是个女孩。郭建成摇了摇头,返身往外走。但女儿洪亮的哭声又让他止住了脚步,毕竟是自己的血肉。

“唉,是个男孩多好啊!”郭建成叹息着抱起女儿,搂在怀里。

郭俊卿出生时,家里只有三亩薄田,几间破茅屋,全家生活极其艰苦。父亲郭建成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给女儿取名郭俊卿,这是个男性化的名字。他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够像男孩一样支撑门户。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与此同时,郭俊卿的家乡也发生了天灾。连续多天的大雨导致洪水泛滥,滚滚洪流吞噬了整个北店村。郭俊卿家赖以生存的三亩薄田和几间茅屋全部被淹没于汪洋之中。

洪水过后,一片狼藉,曾经的家荡然无存。欲哭无泪的郭建成只好携着全家老小,背井离乡,去往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寻找生路。

一家人风餐露宿,辗转一个多月,终于来到内蒙古林东。林东草场辽阔、土地肥沃,确实是个好地方。可是,这里却没有郭建成一家半寸土。

为了生存,郭建成只能给地主翁德臣扛活。母亲干杂活,七岁的俊卿和弟弟也帮着地主家放猪。不久,母亲又生了个女儿,日子更窘迫了。

1944年,正是日本侵略者最疯狂的时候,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大的不幸也向郭俊卿一家袭来……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寒夜,郭建成劈了一天柴,身体已经很疲劳,却被地主翁德臣逼着去井台打水。雪地路滑,郭建成跌倒在井台上,晕了过去。被人发现时,身上已落了厚厚一层雪。这一跤摔坏了郭建成的左眼。

第二天,地主翁德臣又要郭建成去山上刨柴,因为一只眼睛看不见,郭建成不慎掉下山沟。等到天黑不见父亲回来,郭俊卿和母亲打着火把上山寻找。找了四条山沟,才看到父亲,却已经没了气。

在好心邻居的帮助下,母亲用两块笆叶将郭建成草草下葬。狠心的地主见郭建成死了,这家人再无油水可榨,竟将他们赶出了大门。

为了捱过艰难的冬天,14岁的郭俊卿剪短了头发,扮成男孩子模样,到外面去做小工。她稚嫩的肩膀又能扛下多重的担子呢?家里还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不久年仅3岁的小妹也因病夭亡。

苦难的生活使郭俊卿对旧 社会 充满仇恨,也为她后来参加革命埋下了种子。

1945年的一天,八路军开进林东县城。郭俊卿早听说过八路军打鬼子的英雄事迹,非常向往。部队一来,她就打算去报名参军。之前,郭俊卿打听过,部队不招女兵。于是她将自己打扮成一个男孩子模样,还改了名字,叫郭富。郭俊卿说话声音比较粗,扮个男孩子,一般人还真分辨不出。

到了部队,首长问郭俊卿年龄。她想了想,多报了一岁,说是16岁。没想到16岁也不够参军的年龄,加上她面黄肌瘦、身材矮小,首长没有答应她参军的要求。

郭俊卿很苦恼,但她铁了心要当兵。部队开拔时,郭俊卿就跟在部队后面走。走了一段路,便去找首长软磨硬泡。如此这般,一直走了四百里地,郭俊卿仍没放弃。首长见她如此坚毅,深为感动,破格批准她加入队伍,留下当了通讯员。

穿着肥大的军装,手握比自己还高一头的钢枪,想起惨死的父亲,郭俊卿泪水夺眶而出。就这样,年仅15岁的郭俊卿女扮男装,投身革命,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

刚到部队时,郭俊卿因为是女性,年龄又小,个子比其他男同志矮一截,经常被战友们看不起。郭俊卿心里明白这一点,训练时比别人更努力。作为女性,她心思细密,晚上还不忘到各屋帮同志们检查火盆。有一天晚上,郭俊卿走到二班住的破茅屋外时,闻到一股焦臭味,她马上意识到不妙,推开门,发现一位同志的鞋子掉在火盆里,烧得浓烟直冒。郭俊卿连忙提一壶水浇灭了火盆,避免了一次事故。大家重新睡下后,她又帮那位同志将烧坏的鞋子缝补好。从此,同志们再也不小看郭俊卿了。

当通讯兵必须学会骑马。参军前,郭俊卿连马的鬃毛都没摸过。为了学骑马,她没少吃苦头。在反复的艰苦训练中,郭俊卿被摔成了脑震荡,留下了头疼的后遗症。经过玩命的训练,郭俊卿成为部队骑术最好的通讯兵。

194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大雪纷飞。郭俊卿正在梦乡。突然,班长把她和另一名战士叫醒:“上级有一项紧急命令,要在四小时内送到驻扎在60里外白音布统的部队。”

从营地到白音布统要翻过几座大山梁。山高谷深、大雪弥漫,即使在白天也难走过去,夜晚更是难上加难。郭俊卿慨然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夜间行路,完全凭经验和感觉。风雪刮得郭俊卿和战友睁不开眼,雪深得马不能前行。他们只能牵着马,在积雪中一步步向前挪。

当郭俊卿和战友终于完成任务时,坐骑因体力不支累死倒下了。郭俊卿解下马鞍,背在自己肩上,拖着沉重的脚步返回了部队。

由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郭俊卿受到了首长表扬,部队还给她记了一功。

郭俊卿作战勇敢,又心思细密,很快担任了班长。一次,部队准备打一场阻击战。为了摸清敌人的布防,排长命令郭俊卿去抓一个“舌头”回来。

郭俊卿带着一个战士,悄悄接近了敌人的岗哨。看见两个大兵叼着烟卷扛着枪来回巡视着。郭俊卿捡了块石头,一扬手,丢向远处的柴草垛。听到响动,一个哨兵走过去察看。郭俊卿向战友一使眼色,两人猛扑上去,朝着那哨兵后脑勺一枪托打晕了,拖进草丛。另一个哨兵回来,不见同伴,四处寻找。郭俊卿从暗处一跃,将这个哨兵扑倒在地,掏出手枪顶住他的脑袋,小声喝道:“别出声,出声打爆你的头!”

打晕一个,活捉一个,两人胜利完成了任务。

1946年5月,解放平泉县战役打响。郭俊卿所在的四班是突击班,和六班一起,承担了夺取平泉县城左第二道山梁的重要任务。敌众我寡,而且敌人有火箭筒、重机枪和山炮,四班只有十几杆步枪和几十枚手榴弹。要打赢这场战,只能拼勇敢、拼毅力。

凌晨时分,战斗打响。郭俊卿带着战士们奋勇冲向山梁上敌人。敌人用重机枪、山炮织成密集的火网。郭俊卿摇着红旗冲在最前面。一枚炮弹落下,副班长牺牲了。这时,冲锋的号角吹响了,郭俊卿激愤地高喊:“为副班长报仇!”带头冲了上去。七八十个敌人和我军二十多名战士展开了肉搏战。双方反复冲杀四次,最终我军攻占了山头,敌人仓皇而逃。战斗结束后,团队给郭俊卿记了功,四班也获得了“战斗模范班”的光荣称号。

战场历来是男人的战场。女儿身的郭俊卿,在无情的战斗中,还要忍受难言之隐。虽然她嗓音比较粗,也和别的战士一样剃寸头,外表上很难看出破绽。但和同志们朝夕相处,要掩饰女性的身份并不容易。

在营房里,她从来不和同志们开玩笑,总是装出一副性格孤僻的样子。每次上厕所,她都是等厕所没人了才进去。最难的是洗澡。部队行军条件艰苦,一般是,每班用木板制作一个特大号木盆,几个人一起洗澡。大伙儿招呼郭俊卿一块儿洗澡,她只能找借口出去。等到大家都洗完,才敢一个人去洗。

给首长当通讯员的时候,路途上要解手,也总是躲到远处。首长因此批评她封建意识浓,她只能默默忍受委屈。

部队宿营时,郭俊卿总是和衣而睡。战友们感到很奇怪,决定要揭开这个谜。一次,趁郭俊卿不备,战士陶振国一把将她抱住,要扒她的衣服。郭俊卿气得一边大哭一边挣扎,吓得战友们再也不敢闹了。

平泉战斗那次,郭俊卿带着战士们冲上制高点时,突然感到剧烈的腹痛,裤子出现大片血迹。她腿一软,差点瘫坐在地上。郭俊卿意识到,这不是负伤,是自己经期剧烈运动的结果。关键时刻,怎能因此退缩?郭俊卿一咬牙,举起刺刀,向敌人冲了过去。

因为每次经期不适都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和护理,又过度劳累,郭俊卿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性格刚强的她,一直硬挺着,从未向任何人说起。

1950年5月,新中国已经建立半年多,郭俊卿不需要沙场征战了。可是,她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已到非看医生不可的程度。

同事们请来医生,郭俊卿却百般不配合。医生发现她没有明显的喉结,体毛也很少,有些怀疑,将情况向组织作了汇报。组织上派人来问话,郭俊卿终于忍不住了,从军五年来多少辛酸痛苦,全部化作泪水哗哗地流下。她向组织坦白了一切,表明了自己女性的身份,以及自己的真实姓名。

因为病情很严重,医生不得不切除了郭俊卿的子宫。出院后,郭俊卿第一次穿上裙装,以女性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这让她感到拘谨,又无比兴奋。

郭俊卿女扮男装参军、驰骋沙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整个四野部队。一时间,郭俊卿成了众口相传的人物。人们惊奇、感叹之余,又无限崇敬。大家怎么也想不到,四野这个战功赫赫的英雄,竟然是女儿身!郭俊卿是“现代花木兰”的说法,也不胫而走。

1950年9月,郭俊卿穿着女式军装、梳着短发,在欢送的鞭炮与锣鼓声中,坐上列车,去北京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

9月25日,是郭俊卿毕生难忘的日子。这天,礼堂奏响了《东方红》乐曲,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走上主席台,向台下的英雄们挥手致意。郭俊卿作为战斗英雄模范代表之一,向毛主席敬献花环。毛主席得知她就是“现代花木兰”郭俊卿时,亲切地和她握手,向她表示祝贺。这巨大的幸福,让郭俊卿激动得泪流满面。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国家急需有知识懂技术的人才。组织上十分重视对郭俊卿的培养,把她送到汉口第一野战军高级步校学习。不久又进入人民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郭俊卿被安排在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工作。一段时间后,郭俊卿觉得自己应该从基层做起,在机关不如在一线更能得到锻炼。于是,她被调到了青岛第一服装厂任厂长。

郭俊卿是从部队下来的,不熟悉工业生产。但她脾气耿直,尊重知识,能够听取管理层和工人的意见。“抽烟,喝白酒,很仗义。”这是大家对郭俊卿的评价。

不久,我国进入那段非常时期。郭俊卿虽是全国闻名的巾帼英雄,也不能幸免。有人污蔑她隐瞒女性的身份,是欺骗组织,是假英雄、假花木兰。组织上知道这个情况后,将她从青岛调到山东曹县任民政局副局长,并再次将她的名字改为“郭富”。

在军队中摸爬滚打了五年,郭俊卿的很多生活习惯已经男性化。但在她的内心里,仍然有着女性的 情感 需求。早在1950年9月,参加全国战斗英雄大会的时候,恢复女儿身不久的郭俊卿喜欢上了一个人——四野的战斗英雄赵兴元。

赵兴元,14岁参加革命,15岁入党。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当时已是解放军某部副团长。打锦州时,赵兴元率领五个战士冲进敌人的阵地,俘虏了两百多敌人。打海南时,赵兴元一个营,歼灭国民党一个炮兵团。从东北打到海南岛,赵兴元可谓身经百战,战功卓着,战斗英雄的称号实至名归。

大会期间,郭俊卿与赵兴元作为代表一起向毛主席敬献花环。大会结束后,又一起随中国青年访苏团去莫斯科考察。朝夕相处,郭俊卿对这个英俊的青年暗生情愫。只要有机会,她就和赵兴元坐在一起。两人聊天,也聊到了终身大事。

郭俊卿假装开玩笑地试探:“人家说咱俩要结婚了?”

“我不知道谁嚼嘴,”赵兴元说,“咱俩太突出了,不合适。”

郭俊卿故意抢下赵兴元的手表,说:“留个纪念品吧。”

赵兴元却说:“我马上要到朝鲜去了,我是指挥员,要掌握时间,你把表还给我。”

郭俊卿把手表往地上一摔,瑞士表摔坏了,郭俊卿也哭了……

其实,有一个人深爱着郭俊卿。那就是当年四野的老排长,也是郭俊卿速成中学班的同学。老排长曾主动向郭俊卿表白,郭俊卿却拒绝了。

不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自己又不能生育,何必去拖累一位好同志?调到山东以后,老排长还给郭俊卿写过很多信,她一封都不回。从此,郭俊卿关上了 情感 之门,终生未嫁。为弥补自己不能生育的遗憾,郭俊卿从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孩子,取名“利华”,希望孩子长大后,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1983年9月,中国唯一的女特等战斗英雄郭俊卿,因脑溢血在常州病逝,享年53岁。去世时,她身上只有80元钱。一只旧皮箱、一床旧棉被、一条毛毯,是她最贵重的遗物。

养女利华18岁的时候,还没有工作,要母亲去找人帮忙。郭俊卿说:“咱们两个人,有我九十多元工资,够花的了。人家有困难,先照顾别人。”

Ⅲ 女扮男装女主唱歌很好听在一个歌手软件上唱歌,取名叫魁

女扮男装女主唱歌很好听,一个歌手软件上取名叫葵,这个可以的。

Ⅳ 【Gerry】【Luke】这两个英文名哪个好另外怎么读音写小说用的,女主女扮男装

gerry读作 格里 英[ˈgɛri]
luke读作 卢克 英[lu:k]
女扮男装的可以选则Gerry,感觉比较中性

Ⅳ 古风小说女主女扮男装姓林从诗经中取名男主皇帝很小时逃难被女主收养还养了猫头鹰

确实是《云醉月微眠》 千年不遇的人品穿啊,终于轮到俺了!什么?让我顶替病中的哥哥去上朝?还当宰相?还新官上任?有没有搞错啊,万一被发现了,脖子上的小脑袋可是会随时掉地的,呜呜呜。 谁都别来拦我,将军帅得没边也就忍了,这皇帝更是一个十足的妖孽,人家好不容易穿成小美女,结果在他们跟前霎时成了绿叶! 还有还有,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儿顶着,我为什么这么想不开,要巴巴地跑到别国去游说啊?这下局面就整个混乱了,汗!人人都穿越,为何唯独我踏遍荆棘惹得浑身刺

Ⅵ 给孩子取名很难吗如何给孩子取个好名字

给孩子取名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但掌握了方法其实也不难。


说到名字,就不得不提及之前武汉一个大学生了,武汉 科技 大学有个学生名叫"春秋战国"。起初他的同学都不敢相信,还有人会叫这样的名字。

而他的老师则说,起初看到这个名字,在班级点他名的时候还挺尴尬的,不过现在已经习惯了也就觉得没什么了。而这个小伙子,也因为他的名字成了学校的"名人",甚至还爆红于网络。

"春秋战国"的父母表示,因为他们两口子都特别喜欢 历史 ,尤其是喜欢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和 历史 。在孩子出生后,一直纠结要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后来两口子开玩笑干脆就叫春秋战国算了。就是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让这个小伙子从小到大,到哪个学校读书都是焦点。

不过这种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的名字,是不提倡的,虽然是独一无二的,但不论是对户籍管理工作,还是对中华传统姓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我们现代人的姓名非常简单,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出生随着父姓,然后再由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取个名。

而古人的姓名却比现代人复杂得多,古人一般除了姓和名之外,还会有字,有一些文人或者名人还会有号,也就是:"姓、名、字、号"。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武将自报家门,什么"姓张名飞,字翼德"、"姓关名羽字云长"等等。

以我们熟悉的诗人苏轼来举例,看看古人的名字是怎样的。姓苏,名试,字子瞻、和仲,苏轼有两个"表字",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当然,在古代把名字取成这样的,一般都是读书或者家境殷实的,再者便是当官的豪门大族。一般的市井百姓家,特别是那些穷苦人家,可能生下便随便叫个李大牛、赵二狗,这名字也就伴随他一生了。

现代人也非常重视取名这件事,虽然很多人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毕竟名字通常都会伴随人的一生。有很多人为给孩子取名,可谓是绞尽脑汁,我们来看看取名要注意哪些事情。

很多文人喜欢用《诗经》和《楚辞》取名,而武侠大师金庸先生便是如此。金庸武侠中,很多绝好的名字都出自《诗经》和《楚辞》。

像木婉清,便来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而周芷若之名则来自《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

我认为给孩子取名,不要过于去追求字"美",更不能过于奇特,这样会使得孩子从小便会由于名字多一些麻烦。至简至真,好记顺口便是最好的,当然还能在名字中赋予一定的含义,或者体现你对孩子的期望也不错。

祖辈的名字 ——儒雅讲究

中国人取名字历来是非常讲究的。不过总觉得有些老一辈的名字挺好听的,又不做作。

先看看众网友祖辈的名字:

老狼老狼几点钟 :“谦修。我外公的名。”

奔跑的曲奇 :“绍礼,我爷爷的名字。”

虽然语法不一,但字里行间,满是自豪。

芥末味不给你吃 :“我爷爷叫立焕。”

小檗 :“我外公叫弘杉。”

芥末 :“老太爷叫玉轩,外公叫靖安;爷爷叫茂贞,奶奶叫冬青。”

青村-逗 :“外公是席儒,爷爷是慕谦。都觉得好。”

对于祖辈名号的赞美,由衷而发,首先是好听。

柒川 :“奶奶叫俞子美,感觉好好听。”

Echo君 :“申甫,我爷爷名字,感觉很有文人气息。”

已注销:“我奶奶叫孙蓬,我觉得特别有气节的感觉!”

七喜 的感觉看来更深:“朋友的爷爷叫钰鹤,好听的哭了。”

当然,赞美之外,感觉也不一:

喵~ :“我爷爷名字叫念孝,那时候是家里最小的,说是希望他孝顺顾家,就叫念孝,奶奶名字叫凤兰,也挺雅致的感觉。感觉那时候真的挺有知识书卷气的。”

橘子 就说:“我姥姥叫玉贤,好有大家闺秀的感觉,最喜欢姥姥!姥爷叫宜法,好严肃地说。”

而大家普遍的感受,是那一辈人的名字,都非常有讲究。

HWJ:“爷爷叫公达,爸爸叫齐顺。感觉老一辈的名字都起得好大气文艺。”

兔子Monika 的叙说充满故事:“外公叫敬仁!原来绍兴大户人家的孩子,哎!”

每一个名字对大家来说都是特别:

郗鶠:“奶奶叫念慈。读起来感觉暖到心里去。”

桃花山下一碗粥 :“外公那一辈的叫和笙,聿修,沛民,唯一一个女性叫慕昭。 好听到哭,都是外公的父亲取的名字,是那时候的老师特别有文化。”

看完后,不得不被那个逐渐逝去的时代浓郁的知识书卷气儿所折服。

其实,那时候的人取名是很严肃的一件事情,都不是瞎胡起的,而是按照族谱和五行八字来起的,是啥字辈的就按啥字辈起,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他们取名多在伦理纲常之内,不外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端,以至君子贞人,还有些文人取名,多寄予山水,抒情梅竹,所以不会显得很世俗。

父辈的名字——大路化

爸妈这一辈好像就特别爱国爱民什么的,男的就是什么卫东卫国建国建平,女的什么萍什么琴什么什么梅什么香的!虽然没那么好听但是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转变之兆:“姥爷荣先,姥姥淑兰,爷爷希进。父辈名字开始大路化。虹啊晖啊爱民啊鸿志啊!”

“大路化”的名字看来普遍让大家无感。

egoist 就说:“爷爷俞荣生,奶奶付淑英,觉得都不错,很有民国时期的感觉。到爸妈这辈的确没那么有感觉了。”

文森 也说:“爷爷叫恩满,太爷爷叫承善,都是按照家谱取得名字。到爸爸姑姑这辈就没按家谱取名,变成了立军立红什么的。”

不好听倒是其次,而那种名字可能更让年轻人用一种无恶意的方式调侃。

Estrellaz:“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叫琼如、章纪、渭崖、素琴......我妈妈三姐妹的名字连起来是东方红,哈哈。”

西瓜卷卷 :“爷爷叫西臣,我爹那辈就海波海涛了。”

被调笑的名字看来是具有一定共性的。

忧郁的小秋裤 :“脑海中瞬间飘过胜利、建国、国庆、红梅、杜鹃、*艳、*霞、大妞、狗剩、二蛋等等,哈哈。”

名字也怕对:

胖达桑的自然态:“延卿,我爷爷。当我第一次知道我爷爷名字的时候都震惊了。因为我爸我姑的名字就是楼上那类建国什么的。”

Pangebo :“我爷爷叫义轩,到了我爸就叫建明了,唉。”

不眴:“爷爷守业,奶奶桂莲,姥爷玉庆,姥姥家荣;太祖青山、玉山。我妈是宝字辈,我爸和我都是单字名,土爆了真的。”

饕餮鱼 :“我爷爷的名字好像是兰亭,还有字。等到我爹我姑就叫建军建国建平,土爆了。”

黄轩的太太:“爷爷叫恩吉,奶奶叫景真。轮到我爸这辈就土气了。貌似是听我爸说某一年响应国家才改的名字,就全都是改成跟新中国有关的。”

确实,一个名字反映了一个时代。

斯芬:这种变化出在一个“乱”字上:“外公家世代读书,家里辈分都有对应字的。外公那边叫“开功明义”,外公叫开贤(同辈开哲开远之类的);舅舅叫功国(功勋,功程);同辈明锋,明宇,明烨;小辈开始说是义字辈,其实都乱起了[拜拜],实在可惜。”

我们的名字——不忍直视

规则一旦被打破,很难再延续起来了。

段露露168 :“爷爷景林 ,奶奶秋歌。爷爷是读书人,到了爸爸这一辈都是广字辈,到了我们这一辈就乱套了。”

对于自己的名字,看来都不愿提及,欲言又止,可能,说多了都是泪吧。

黑猫小卷 :“爷爷叫仲坦,爸爸叫庆苏,我觉得都挺好的,但是到我的......”

天线宝宝摘蘑菇 :“奶奶叫景蕙,奶奶的姐姐叫景兰。我的名字,可惜不怎么样。”

怎么到我们这一辈就成了无法描述了?

先看看人民日报早在2014年统计的一个数据:

有人感慨到:再过20年,大街上一对对的子涵拉着欣怡在谈情说爱;30年后,一堆子涵和欣怡在帮孩子取名字......

当代人——有学历 没文化

满大街同名现象,从侧面也反映出当代国人人文素养的匮乏。

民国时期识书写字的人很少,在唐朝能识字书写的人也只不过占了人口的2%,一人读书往往是全家人、甚至一个家族的人做劳力支持的结果,试想这样的人怎能不拼命读书呢?四书五经在他们这里无不烂熟于胸,甚至三教九流只要是书,无不过目不忘。

这是因为能读书的人,本身就已经经过淘汰,留下都是优秀的人。再说考秀才举人,这是要命的事,全国这么多人,选几十个,选上是不正常的,选不上才正常!范进中举疯掉是真的,全家干活养你考试,你考到几十年才中,不疯才怪。

因为不识字,所以民国时期老百姓取名字的时候,都会去找读过书的取,这些没中秀才的人可不代表他们没文化,从《易经》《诗经》中信手而来,名字自然就好听又有喻意,有文化的人一读就知取名人对其的寄托。

古代取名字,还要求读音的声调,像写诗一样平仄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又要有喻意,这名字真不是普通半桶水的人能取好的。

反过来再看看我们现代人,有学历的倒是不少,但有文化的却是真没几个,明明只识字,偏偏要说自己有文化,除了会写字,还会什么?尊重传统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大多数家长给孩子起名要考虑生辰八字和五行盈缺,前途未来,但毕竟肚子里墨水有限,要么求救度娘,要么用取名软件,甚至让专业取名公司取名,附庸风雅,重字重名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其实取名在民国及之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大都从四书五经中某句取意,又讲究平仄,自然好听了(也仅限有条件的人家)。现代人不讲究和文化的水平有关,自己倒想取好,水平不够也就随便了。

文末,再看下最美的10个名字,初见惊艳,再见留念!

10、仓央嘉措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仓央嘉措,藏语意思为“梵音海”,很美的名字。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仓央嘉措有他存在的理由,他是人,不是佛,纵然有天有佛,也不能勉强他做任何事。

但这毕竟为统治者所不容,在他被押往北京的途中,23岁的仓央嘉措死在那片“青色的海”边——梵音之海,湖水用它通透意达的胸怀,包容了这个犯戒的少年,鹫鹰滑翔天际,叼去少年的骸骨,传说流淌在山高水远的另一边。

9、卓文君

你若无情我便休,往事如昨易白头

卓文君(生卒年不详)。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

“文君”二字没有过多的艳丽、矫情,可它踱步而来,水墨丹青中,就映出那个文采斐然的卓然君子,就映出那个决绝女子的才情和不输男儿的智慧果断。她不需要葬花,自然风情万种;她不需要醉酒,自然敢作敢为。

8、魏无忌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魏无忌(?-前243年),号信陵君。魏昭王少子,战国四君子之首。

无忌太多,春秋费无忌(又作费无极),战国魏无忌,晋代何无忌,唐初长孙无忌,武侠张无忌……无论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还是胸襟宽广的侠义少年郎,公子无忌,也许他名声不大,一生不完美,可他是战国人心之所向,是王侯将相中无二的存在。

无忌,不猜忌,不忌惮,不避忌,这不是恣行无忌,发而无忌,而是我心从容,所以无忌。

长孙无忌魏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 司马相如蔺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7、柳如是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柳如是(1618~1664),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柳隐是读辛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取的名,想来是愿同辛弃疾一样的摒弃尘世,心静如青山。流连章台时,柳如是爱好女扮男装,这也可以看出其人同稼轩一般,有豪放的浩然之气。

柳如是嫁与颇有才名的大官钱谦益,夫妻伉俪情深。后来柳如是暗地支助抗清力量,巾帼不让须眉,欲一雪国耻,可惜钱谦益去世,她为保护家产,悬梁自尽,一代风流奇女子香消玉殒,连与丈夫合葬一墓都是奢望。

6.、南怀瑾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南怀瑾,出身于书香世家,怀瑾是他的本名。

名字涵义为“怀瑾握瑜”,出自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意思: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南老说过:“譬如说我姓南,生下来叫什么名字,读书的时候叫什么名字,有小名、乳名(吃奶的时候的名字),有学名,像我,现在叫南怀瑾,一辈子三个字,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5、李清照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给人以文弱纤细的形象纯粹是她的名字和后期凄凄惨惨词作的影响。

每每读到“清照”二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冷冷清清的月光照在大地上的感觉。她就象一轮宋朝的月亮,那清寒皎洁的光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直抵达今天人们的眼眸。“名字清照”让人感到冷清而怜惜。

4、林徽因

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的名字出自《诗经·大雅》: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赞美周文王及其母亲妻子的颂歌,“徽音”意为美誉,她祖父先是为她取名林徽音,在她身上载了许多希望。早年间,有一个名叫“林徽音”的男子常发表诗歌,林徽音(女)便改名为“林徽因”,以示区别此林徽因非彼林徽音。

林家女子总是优雅而有才情,或许是双木给了她们诗意的栖居,得以纵横。“徽因”比“徽音”少了一份女子娇气,多了一点因果看透的豁达。

3、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着名词人之一。

纳兰性德和知交从来不称呼“性德”,他们更为偏好的,是“容若”这个字。原因现在早已不清楚,但可以说明,无论是纳兰本身,还是我们,更为喜爱的,始终是“容若”。

纳兰容若,容若。虽然是音译,但这也是一阕绝佳的好词,好词不必过分字字追究,如此反而味同嚼蜡,食之无味。我们只需把它轻轻放在舌尖,幽转不息的味道便缱绻于唇齿,涤荡开来。

2、徐悲鸿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流艺术家画派创始人。

前面这么多名字,许多都带有悲剧色彩,纵然的确是悲剧,可取名也不会有“悲”字。有些东西,还是婉约点好,毕竟“悲”的重量,不是一个单薄字体所能承受得了的。而艺术家是永远不会悲的,他们有的,顶多是未完的遗憾。

徐悲鸿就用了“悲”字。据说在他十七岁那年,他去亲友家吃喜酒,满座衣冠楚楚,只有徐悲鸿一人粗布大褂,人们的嘲讽和白眼,使他如坐针毡。顶着世俗的压力和平寒的出身,他借钱读书,可贵人们眼高于顶,怎会瞧得起这个贫家子?

世态炎凉,前途渺茫。千里马不得伯乐,是否将姘死于槽枥之间?他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

Ⅶ 古代女扮男装怎么称呼

什么意思?怎么称呼扮成男的那个女的吗?别人看不出来是女的当然会称呼一声,公子*^o^*

Ⅷ 女主胎穿女扮男装取名无心是个女王爷

你好
根据你的描述
你说的应该是女子无殇
如满意请采纳

Ⅸ 小说取名字,玉姓,要中性一点,因为女主在女扮男装,像是玉同尘,玉无邪这样的。

玉无痕,玉秋尘,玉寒慕,玉锶涯 望采纳,亲(⊙o⊙),谢谢!

Ⅹ 小说起名:女主是和亲公主,名字中带有“轩”字,女主长期女扮男装,性格大大咧咧。男主是外冷内热的将军

冷天傲,皇蒲夜,明夜,冷昊轩,南宫傲天等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414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1673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107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607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873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798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958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356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668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