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女人剪男人的领带
Ⅰ 国外如何过“妇女节”
在许多国家,如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哥伦比亚、爱沙尼亚、匈牙利、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马其顿、摩尔多瓦、黑山、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巴西、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等等国家。女人也会从雇主的馈赠中得到礼物。中小学生经常为学生们的女教师带来礼物。在像葡萄牙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妇女通常在3月8日的晚上庆祝“女性专用”晚餐和聚会。
在巴基斯坦正规和非正规部门工作的妇女们每年庆祝国际妇女节,以纪念她们为正当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尽管面临着许多文化和宗教方面的限制。有些女性在社会借助国际妇女节推进帮助女权运动工作。例如在波兰,每一个国际妇女节都涵盖大城市的大型女权示威。
Ⅱ 德国的节日风俗和生活礼仪
色彩
的德国节日
色彩
的德国节日 节日庆典的时候,德国人表现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和工作中的形象截然相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德国的主要
是基督教。全国大约有5500多万人信奉两个
中的一个, 其中约2760万人信福音新教,2750万人信罗马天主教,还有一小部分人属于其他的基督教团体。所以,宗教节日特别是基督教节日:如
、圣诞节、
等还是最隆重的节日项目。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教的人正在减少,和新的文化项目的诞生,一些具有德国特色而且为德国带来了国际声誉的节日也是非常热闹和精彩的。比如说:
、
、
等。
是基督教纪念
的节日。传说
,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后来教会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4月25日之间)为纪念日。德国政府规定复活节休息两天。在节日里,家人团聚,品尝各种传统食品,亲戚朋友见面要互相祝贺。 象征生命的蛋、火、水、兔等成了复活节的吉祥物。鸡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鸡 蛋的本色象征太阳,把鸡蛋染成红色则象征生活幸福。在复活节中,父母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制成鸡蛋、兔形状的
。亲友间要互赠
。在
中游和
东部的一些城镇,至今保留着“
树”这一古老习俗。人们把成百的蛋壳涂上
,串成蛋链,在复活节这天挂在松树上,制成
树,大人孩子围着彩蛋树唱歌、跳舞,庆祝复活节。而
的姑娘们则通过赠送
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在复活节这天,姑娘如果向某一小伙子赠送三个
,表示姑娘向小伙子求爱。 火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也使大地获得了新生。作为耶稣再生的象征,复活节的许多活动都与火相关。复活节这一天,人们在教堂前点烛以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这一天,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
送到各家。他们在教堂前用
点燃树枝,然后奔跑着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在德国的
地区,每年的复活节居民们都要举行火炬赛跑,以庆祝耶稣的再生。而北莱茵上
州的
台复活节滚火轮更是远近闻名。六个巨型大木轮被火点燃滚下山谷,就像六个火球从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轮照得通明,它与五彩缤纷的焰火
,再次显示了火给人类带来了新生。 作为德国惟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人则是用百骑大合唱的形式来庆祝
。一个个身穿黑色上衣、头戴黑色
的索布族人,骑在用彩带、鲜花和白色贝壳装饰的骏马上,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林间小路上。他们边走边用粗犷雄厚的嗓音高
,场面十分壮观。
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一种说法认为狂欢节是德国农民的春节,农民们通过各种活动来表达他们抵御恶魔、驱逐严冬、迎接春天、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天主教的习俗,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的第三天复活,这一天为复活节。复活节前的40天是耶稣开始传教前,在旷野守斋祈祷的40个昼夜,天主教称为
节。在整个
节的40天里,禁止天主教徒食肉、娱乐、婚配等一切喜庆活动。为此人们趁
节到来之前尽情地
、畅饮、
漫舞、化装游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今,狂欢节已成为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的一个世界性大节日,就其内容而言,它大概已不单单是农民的节日或是宗教的节日,其间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民族特色。 在德国,从每年
11时起狂欢节就算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复活节前40天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它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星期日、星期一和星期二。在这"发狂的"三天里,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 在德国,各地区庆祝狂欢节的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有几项活动形式是一样的,这就是选举狂欢节的“王子”和“公主”、“星期四
”、化装大游行与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 狂欢节一开始,许多城市、村镇都要建立各种组织来筹划狂欢节中高潮期的活动。首先,是推举“王子”和选出“公主”,因为狂欢节的主要活动要由他们来主持。当选为“王子”和“公主”是一件很风光的事,为此,
争相竞选,最终以经济实力定夺。 狂欢节结束前的星期四被称为“
”,它是狂欢节进入高潮期的标志。在“
”中,往往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她们
地冲进
,闯入市长办公室,坐在市长
上宣布接管市政权,这一喜剧即表演得
,又
,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这一天最让男人们
的是怕
剪去自己的领带,剪来的领带被女士们作为战利品钉在墙上
。 狂欢节结束的前一天是星期一,这一天是整个狂欢节的顶点,被称为“疯狂星期一”或“玫瑰星期一”。这一天有两项活动:一是化装大游行,二是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游行一开始,人们便纷纷涌上街头,观看游行盛况。身穿
服装的乐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大型
。其中
、艳丽夺目的王子、公主
尤为引人夺目。
、被打扮得
的小丑、代表各阶层各历史时期人物的化装队伍紧随其后。
上满载的糖果、
和小玩具像雨点般地撒向沿途的人群,天真的孩子们
地捧着帽子,撩起衣裙,争相盛接飞来的节日礼物。狂欢节是糖果商最欢迎的节日。"疯狂星期一"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夜晚的狂欢舞会。人们身着
,脸戴夸张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狂人走上街头,尽情欢乐。在狂欢节歌曲的伴随之下,只见到处"
"、一片欢腾,一直持续到午夜。 在“疯狂星期一”的晚上,家家都敞开窗户,为的是将天使迎进家门。在这天晚上人人都要在大斋前美美地
,以此庆祝金秋季节的
。由此不难总结出狂欢节的三大要素,那就是吃喝、喧闹和化装。人们尽一切力量创造欢庆气氛,这一点在德国西部、南部尤为突出。 在德国,各地区的狂欢节也各具特色,
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众人叫绝。
圣诞节 圣诞节在每年的
,这是
诞生的日子。有关耶稣的确切生年已无从考证,
这个日子是罗马
在公元354年规定的。圣诞节是德国一年一度最大的、也是最热闹的节日,同时它也是欧美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最盛大的节日。 德国人过圣诞节如同中国人过春节一样,在节日前几周就开始准备了。市场上各种圣诞礼品
、应有尽有。德国许多城市的圣诞市场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圣诞市场不仅使人们可在此选购圣诞节所需的各种礼品,而且它还为现代化的城市及人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节日情调。(左图为
的圣诞夜市)
是圣诞之夜的必需之物,在德国95%的有孩子的家庭都要准备
。圣诞节摆设
是一个古老的圣诞习俗,早在古代,日尔曼人就有在隆冬时节用
树的树枝树叶装饰住宅和牲口棚以驱冬迎春的习俗。不过关于圣诞树,宗教界另有一种说法。据说,德国
家
有一次在一个圣诞之夜从一个小城回家,为了让人们能领略山村美丽的夜景,他在一棵
上点缀了一些烛光,以此来代表星星。从这以后,每逢圣诞之夜,信徒们便学他的样子,在屋中布置一棵圣诞树,后来这一风俗由德国传遍欧美各国,圣诞树成为欧美基督教国家最具广泛性的圣诞节必需品。 如同中国人在除夕之夜吃饺子一样,鲤鱼和肥鹅是德国人圣诞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鲤鱼和肥鹅之所以成为圣诞节的佳肴,那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德国人认为水是生命之源,鲤鱼就生活在水中,而且它的繁殖能力为鱼中之冠,一条雌鲤鱼可下几百万粒
,为此人们在过节时,喜欢买一条雌鲤鱼,并由
品尝第一口鲤
,以象征家庭的兴旺发达。同时德国人还认为鲤鱼也是财富的象征,
如金市,人们习惯在节前把鲤鱼
装人钱包中,以此预示来年财源茂盛。 德国人把鹅看作是
对人类的恩赐,鹅有着很强的
,是
肥壮、粮食
的象征,同时它具有治病的功能。德国人在做圣诞鹅时,习惯把苹果和
填入肥鹅肚中。德国人认为圆圆的苹果预示着丰收,
则表示上帝的宠爱。南德人习惯把
叶和花填入鹅肚中,据说它对治疗
病有显着效果。 在圣诞夜的子夜时分,教堂要举行隆重庄严的“子夜
”,在圣诞节的黎明和上午还要举行两次隆重的
,人们高唱
,以庆祝那稣的降生和圣诞节的来临。 圣诞节从
圣诞夜一直持续到来年的1月6日,它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流传最为广泛、庆祝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德国所有公共场所都被布置得
,各家各户也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圣诞之夜是家庭团聚之夜,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共进圣诞晚餐,餐桌上往往要多设一个座位,据说这是为“主的使者”或是为需要帮助的过路人准备的,餐后全家人在圣诞树前唱歌跳舞。在
也有各种艺术表演。第二天,人们访亲问友,共叙友情。整个节日充满了欢庆、祥和的气氛。
说起德国的
,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
了。
源于1810年,为庆贺
卢德
与
·希尔登豪森的黛丽丝公主共结百年之好而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德国的10月正值大麦和
丰收的时节,人们在辛勤劳动之余,也乐得欢聚在一起,饮酒、唱歌、跳舞、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一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节的规模也越办越大。
市政府对
也十分重视。这个节日的影响已远远超出
,而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节日。
十月
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
的民间风采和习俗。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欣赏巴伐利亚
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在啤酒节上品尝
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
、各种
活动及戏剧演出、
会等。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
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
、
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
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
12响,顿时鼓乐齐奏、
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
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
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
不断地送到迫不急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
短裤、背心等
的巴伐利亚人手举
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
,整个街道被
的灯光装饰得五彩缤纷。节日的广场,数百顶各种各样的大小帐篷
。这里出售的商品
,叫卖声
。人们
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并在乐曲的伴奏下,即兴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贺。 节日期间,规定每晚啤酒供应到10时30分,10时45分乐队演奏流行乐曲,催促人们离去。这时,万千酒兴未尽的游客会齐声抗议,清洁
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对那些久久不肯离去的游客,保安人员也不得不把他们推向出口,强行让其离开。 平日,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
认真、严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和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
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对于自身的文化和传统所表现出的执着与自豪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Ⅲ 德国每年的2月5日是“疯女人节” 请问女人有什么特权
这一天女性朋友会剪断男人领带
刚一进入2月份,科隆的大街小巷就张灯结彩,为盛大的狂欢作准备了。2月6日的“疯女人节”就是高潮前的一个序曲。
德国科隆狂欢节是世界第二大狂欢 节,而狂欢节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是既有趣又令男人害怕的“疯女人节”, 它也是狂欢节进入高潮的标志,因为在 这一天是女人们疯狂夺权的日子。
女人们在这一天的11点11分开始,就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大厅、市长办 公室,接管市政在内的各种权力;而且还 有权力将任何男人的领带一刀剪断。当 地男人到了当天,都会识相地只穿休闲 外套加上围脖,遭殃的就是外地来的男 性旅游者们了。
剪领带是科隆狂欢节的特有风俗。男人在这一天可是要遭殃了,平日受“压迫”的广大妇女,今天要翻身做主人了。在“女人狂欢夜”那天,德国姑娘们提着大剪刀在街上巡查,虎视眈眈,伺机而动,看着哪个男人不顺眼就是“喀嚓”一声。
本地人熟知这一习俗,因此这一天都身清一色的休闲外套加大围脖,稀里糊涂吃亏的多为外国人和旅游者,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领带被剪断,还莫名其妙呢。据说几年前一个中国男影星恰巧在“疯女人节”这一天游览科隆,结果被几个手提剪子的德国女人追着跑了十几条街道!但也有不少男人故意买一些破的甚至纸做的领带上街去,领略与芳龄少女调情的滋味
Ⅳ 求助!!!关于今年科隆狂欢节!!!
帮你大致分了5个部分来讲2、3、4部分都是今年最新的信息,1、5部分主要是狂欢节相关资料。希望有用~
1、何谓科隆狂欢节?
科隆狂欢节是德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狂欢节,每年都吸引上百万人前来观看,其中大约70万人来自科隆以外的地区。科隆狂欢节通常始于每年11月11日,止于次年复活节前40天,前后长达近3个月,但高潮总是在最后一周。“疯狂星期一”是狂欢节的最高潮,它有两项主要内容:化装大游行和化装狂欢舞会。
2、压轴大戏——疯狂星期一
2009年科隆狂欢节压轴大戏——“疯狂星期一”大游行23日如期上演。百余辆精心装扮的狂欢彩车和1万多人组成的庞大游行队伍吸引了百万人到场观看。
盛大的狂欢游行于当地时间10点30分开始,但观看游行的民众冒着雨早早就守候在了街道边。当盛装的游行队伍在乐队和彩车的引导下到来时,期待已久的人群发出了阵阵欢呼。在震耳欲聋的狂欢乐曲中,人们大声地吟唱歌曲,呼喊着科隆狂欢节特有的口号,尽情释放狂欢的热情。游行队伍和彩车则不断将糖果和鲜花等礼品抛向道路两边的观众,一时间音乐、鲜花、欢笑荡漾在科隆的街巷。
人们的欢乐甚至感染了天气。绵绵的春雨也一度暂停,一缕久违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向狂欢的人群,把狂欢喜庆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据科隆狂欢节的组织者之一、科隆旅游局的负责人约瑟夫·佐默介绍,参加今年狂欢节大游行的有1.2万人,124个乐队和440匹马。这支庞大的游行队伍携带了150吨重的巧克力和糖果、30万枝鲜花以及数以千计的玩具和其他纪念品。佐默说,这些数字形象地印证了今年科隆狂欢节的口号“我们的狂欢节一定要乐翻天”。
3、09年最大特色之一 ——“中国公主”现身科(凤冠霞帔接受欢呼)
据德国之声报道,今年德国科隆狂欢节的花车队伍中首次出现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狂欢节公主。扮演这一角色的是27岁的北京姑娘王红梅。德国一些小城市曾经出现过一些华裔狂欢节公主、王子,但“中国公主”出现在狂欢节之都科隆的花车游行中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从上周四的女人狂欢夜开始,来自中国的这位勇敢的公主便载歌载舞地跟随花车队伍走遍科隆的大街小巷。一身“凤冠霞帔”的京剧造型,王红梅看上去真像是从宫闱深处走出来的。而她的闺中密友--默斯纳夫人一刻不离左右,“我的身份是丫环,负责打理一切,管理日常事务,留心公主不要走丢等等。”
27岁的“中国公主”没有感到文化震荡。尽管她来科隆不过才几天,一切又都那么新鲜。在北京从事餐饮业的红梅还是第一次离开中国,此前,她对科隆狂欢节仅有的认识是来自于小说、网站以及北京的一家名为“兰特伯爵”的科隆小酒馆,“在中国,不会有这么多人涂上彩妆到处乱跑。以前,我对狂欢节的认识是来自于北京的一家科隆酒馆,那里能见到一点狂欢节的影子。”
正是在那家酒馆,红梅于两周之前参加了首位狂欢节中国公主的评选大赛,并且一举夺魁,得到的奖品是一张从北京直飞科隆的机票。担任评委的德国评审团是由科隆经济界代表耶克尔、默斯纳及其夫人--也就是公主的丫环共同组成的。默斯纳表示,公主候选人必须通过几项复杂的测试,“在啤酒口味测试中,候选人必须分辨出,哪个是皮尔斯,哪个是科隆啤酒。还有,德语的科隆万岁是‘Koelle Alaaf’,还是‘Koelle Helau’?”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没有难住红梅。最后,她以一身华丽的行头,一声响亮的口号彻底征服了评委:是“Koelle Alaaf!”
自从红梅踏上科隆土地的那一刻起,她还一分钟都没有闲过。主办方为新鲜出炉的狂欢节“中国公主”安排了非常紧凑的日程。默斯纳夫人介绍说:“我们从一个派对赶赴另一个派对。人们向她欢呼,向她喝彩,亲吻她的脸颊。日程排得很满,但是非常有趣。”
红梅也这样认为。明年,她还将再次赴科隆参加“第五季”的狂欢庆典。为此,她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下一次来科隆狂欢节之前,我一定要先学好德语。”
4、09年科隆狂欢节有关图片
地址:http://www.mtime.com/my/1116770/blog/1719179/
5、科隆狂欢节相关网络
地址:http://ke..com/view/127.htm
Ⅳ 在德国,每年的2月6日人们会过一个节日叫疯女人节,这一天所有的女人都拥有一项特权,您知道是什么吗
德国人把狂欢节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四称为“疯女人节”,它也是狂欢节进入高~潮~的标志。根据风俗,从这天中午11点11分起,女人就要接管包括市政在内的大小权力,并享有可以将所有男人领带一刀剪断的特权。
Ⅵ 德国有什么习俗
色彩纷呈的德国节日
色彩纷呈的德国节日 节日庆典的时候,德国人表现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和工作中的形象截然相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德国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全国大约有5500多万人信奉两个教派中的一个, 其中约2760万人信福音新教,2750万人信罗马天主教,还有一小部分人属于其他的基督教团体。所以,宗教节日特别是基督教节日:如复活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还是最隆重的节日项目。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教的人正在减少,和新的文化项目的诞生,一些具有德国特色而且为德国带来了国际声誉的节日也是非常热闹和精彩的。比如说:狂欢节、啤酒节、文化节等。 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后来教会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4月25日之间)为纪念日。德国政府规定复活节休息两天。在节日里,家人团聚,品尝各种传统食品,亲戚朋友见面要互相祝贺。 象征生命的蛋、火、水、兔等成了复活节的吉祥物。鸡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鸡 蛋的本色象征太阳,把鸡蛋染成红色则象征生活幸福。在复活节中,父母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制成鸡蛋、兔形状的巧克力糖。亲友间要互赠彩蛋。在莱茵河中游和黑森东部的一些城镇,至今保留着“彩蛋树”这一古老习俗。人们把成百的蛋壳涂上彩画,串成蛋链,在复活节这天挂在松树上,制成彩蛋树,大人孩子围着彩蛋树唱歌、跳舞,庆祝复活节。而阿尔卑斯山的姑娘们则通过赠送红鸡蛋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在复活节这天,姑娘如果向某一小伙子赠送三个红鸡蛋,表示姑娘向小伙子求爱。 火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也使大地获得了新生。作为耶稣再生的象征,复活节的许多活动都与火相关。复活节这一天,人们在教堂前点烛以示圣化,并将圣烛迎进千家万户。这一天,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是把圣火送到各家。他们在教堂前用圣火点燃树枝,然后奔跑着送到各家各户,其间充满着欢快的节日气氛。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每年的复活节居民们都要举行火炬赛跑,以庆祝耶稣的再生。而北莱茵上威斯特法伦州的吕克台复活节滚火轮更是远近闻名。六个巨型大木轮被火点燃滚下山谷,就像六个火球从天而降,漆黑的山谷被大火轮照得通明,它与五彩缤纷的焰火交相辉映,再次显示了火给人类带来了新生。 作为德国惟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人则是用百骑大合唱的形式来庆祝耶稣的复活。一个个身穿黑色上衣、头戴黑色礼帽的索布族人,骑在用彩带、鲜花和白色贝壳装饰的骏马上,浩浩荡荡地行进在林间小路上。他们边走边用粗犷雄厚的嗓音高唱赞歌,场面十分壮观。
狂欢节 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一种说法认为狂欢节是德国农民的春节,农民们通过各种活动来表达他们抵御恶魔、驱逐严冬、迎接春天、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天主教的习俗,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的第三天复活,这一天为复活节。复活节前的40天是耶稣开始传教前,在旷野守斋祈祷的40个昼夜,天主教称为封斋节。在整个封斋节的40天里,禁止天主教徒食肉、娱乐、婚配等一切喜庆活动。为此人们趁封斋节到来之前尽情地欢宴、畅饮、狂歌漫舞、化装游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今,狂欢节已成为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的一个世界性大节日,就其内容而言,它大概已不单单是农民的节日或是宗教的节日,其间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民族特色。 在德国,从每年11月11日11时起狂欢节就算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复活节前40天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它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星期日、星期一和星期二。在这"发狂的"三天里,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 在德国,各地区庆祝狂欢节的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有几项活动形式是一样的,这就是选举狂欢节的“王子”和“公主”、“星期四女人节”、化装大游行与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 狂欢节一开始,许多城市、村镇都要建立各种组织来筹划狂欢节中高潮期的活动。首先,是推举“王子”和选出“公主”,因为狂欢节的主要活动要由他们来主持。当选为“王子”和“公主”是一件很风光的事,为此,社会名流争相竞选,最终以经济实力定夺。 狂欢节结束前的星期四被称为“女人节”,它是狂欢节进入高潮期的标志。在“女人节”中,往往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她们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在市长办公椅上宣布接管市政权,这一喜剧即表演得惟妙惟肖,又大快人心,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这一天最让男人们提心吊胆的是怕女人们剪去自己的领带,剪来的领带被女士们作为战利品钉在墙上自我欣赏。 狂欢节结束的前一天是星期一,这一天是整个狂欢节的顶点,被称为“疯狂星期一”或“玫瑰星期一”。这一天有两项活动:一是化装大游行,二是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游行一开始,人们便纷纷涌上街头,观看游行盛况。身穿色彩斑斓服装的乐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大型彩车。其中金碧辉煌、艳丽夺目的王子、公主彩车尤为引人夺目。妖魔鬼怪、被打扮得荒诞不经的小丑、代表各阶层各历史时期人物的化装队伍紧随其后。彩车上满载的糖果、花束和小玩具像雨点般地撒向沿途的人群,天真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捧着帽子,撩起衣裙,争相盛接飞来的节日礼物。狂欢节是糖果商最欢迎的节日。"疯狂星期一"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夜晚的狂欢舞会。人们身着奇装异服,脸戴夸张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狂人走上街头,尽情欢乐。在狂欢节歌曲的伴随之下,只见到处"群魔乱舞"、一片欢腾,一直持续到午夜。 在“疯狂星期一”的晚上,家家都敞开窗户,为的是将天使迎进家门。在这天晚上人人都要在大斋前美美地饱餐一顿,以此庆祝金秋季节的大丰收。由此不难总结出狂欢节的三大要素,那就是吃喝、喧闹和化装。人们尽一切力量创造欢庆气氛,这一点在德国西部、南部尤为突出。 在德国,各地区的狂欢节也各具特色,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众人叫绝。
圣诞节 圣诞节在每年的12月25日,这是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有关耶稣的确切生年已无从考证,12月25日这个日子是罗马天主教会在公元354年规定的。圣诞节是德国一年一度最大的、也是最热闹的节日,同时它也是欧美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最盛大的节日。 德国人过圣诞节如同中国人过春节一样,在节日前几周就开始准备了。市场上各种圣诞礼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德国许多城市的圣诞市场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圣诞市场不仅使人们可在此选购圣诞节所需的各种礼品,而且它还为现代化的城市及人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节日情调。(左图为杜塞尔多夫的圣诞夜市) 圣诞树是圣诞之夜的必需之物,在德国95%的有孩子的家庭都要准备圣诞树。圣诞节摆设圣诞树是一个古老的圣诞习俗,早在古代,日尔曼人就有在隆冬时节用冷杉树的树枝树叶装饰住宅和牲口棚以驱冬迎春的习俗。不过关于圣诞树,宗教界另有一种说法。据说,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有一次在一个圣诞之夜从一个小城回家,为了让人们能领略山村美丽的夜景,他在一棵小松树上点缀了一些烛光,以此来代表星星。从这以后,每逢圣诞之夜,信徒们便学他的样子,在屋中布置一棵圣诞树,后来这一风俗由德国传遍欧美各国,圣诞树成为欧美基督教国家最具广泛性的圣诞节必需品。 如同中国人在除夕之夜吃饺子一样,鲤鱼和肥鹅是德国人圣诞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鲤鱼和肥鹅之所以成为圣诞节的佳肴,那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德国人认为水是生命之源,鲤鱼就生活在水中,而且它的繁殖能力为鱼中之冠,一条雌鲤鱼可下几百万粒鱼子,为此人们在过节时,喜欢买一条雌鲤鱼,并由一家之主品尝第一口鲤鱼子,以象征家庭的兴旺发达。同时德国人还认为鲤鱼也是财富的象征,鳞片如金市,人们习惯在节前把鲤鱼鳞片装人钱包中,以此预示来年财源茂盛。 德国人把鹅看作是土地神对人类的恩赐,鹅有着很强的繁殖力,是家畜肥壮、粮食满仓的象征,同时它具有治病的功能。德国人在做圣诞鹅时,习惯把苹果和葡萄干填入肥鹅肚中。德国人认为圆圆的苹果预示着丰收,葡萄干则表示上帝的宠爱。南德人习惯把青蒿叶和花填入鹅肚中,据说它对治疗胃痉挛病有显着效果。 在圣诞夜的子夜时分,教堂要举行隆重庄严的“子夜弥撒”,在圣诞节的黎明和上午还要举行两次隆重的弥撒,人们高唱圣歌,以庆祝那稣的降生和圣诞节的来临。 圣诞节从12月24日圣诞夜一直持续到来年的1月6日,它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流传最为广泛、庆祝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德国所有公共场所都被布置得五光十色,各家各户也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圣诞之夜是家庭团聚之夜,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共进圣诞晚餐,餐桌上往往要多设一个座位,据说这是为“主的使者”或是为需要帮助的过路人准备的,餐后全家人在圣诞树前唱歌跳舞。在娱乐场所也有各种艺术表演。第二天,人们访亲问友,共叙友情。整个节日充满了欢庆、祥和的气氛。
慕尼黑啤酒节 说起德国的民间节日,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慕尼黑啤酒节了。 慕尼黑啤酒节源于1810年,为庆贺巴伐利亚储君卢德亲王与萨克森·希尔登豪森的黛丽丝公主共结百年之好而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德国的10月正值大麦和啤酒花丰收的时节,人们在辛勤劳动之余,也乐得欢聚在一起,饮酒、唱歌、跳舞、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一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慕尼黑啤酒节的规模也越办越大。慕尼黑市政府对啤酒节也十分重视。这个节日的影响已远远超出慕尼黑,而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节日。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习俗。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在啤酒节上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及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 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急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鹿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凉,整个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灯光装饰得五彩缤纷。节日的广场,数百顶各种各样的大小帐篷鳞次栉比。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背靠背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并在乐曲的伴奏下,即兴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贺。 节日期间,规定每晚啤酒供应到10时30分,10时45分乐队演奏流行乐曲,催促人们离去。这时,万千酒兴未尽的游客会齐声抗议,清洁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对那些久久不肯离去的游客,保安人员也不得不把他们推向出口,强行让其离开。 平日,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和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对于自身的文化和传统所表现出的执着与自豪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Ⅶ 国外怎么过'三八'
“三八”,是全世界妇女共同的节日。不过世界上并非只有三月八日这一天才是妇女的节日,有不少国家和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妇女节日。
在每年的“棒打男人节”,印度男子一大早就得排队等挨打。
印度:棒打男人节
已婚男子排队挨棒打
在印度,一向地位低下的妇女,每年夏季都有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棒打男人节”(Lathmar Holi)。
这一与众不同的节日主要是为了迎接多彩的春天到来。参与庆祝的男男女 女,会事先在身上撒满彩粉和颜料。男人们会用花瓣撒作为回击女人的“武器”。
在印度不少农村里,至今仍然沿袭着这一古老的风俗。这一天,所有已婚的男子一大早就得到村外去等待,听见村里响起鼓声方可回来。入村时,他们脑袋上裹着松松的黄缠头,两手把一个用柳条编成的大盘子捧着顶在头上。
当第一个男人出现在村口时,“来啦!”妇女们一声高喊,不约而同地举起竹棒。待他走近,便一起朝他的头上、背上打击。往常对妻子们横眉怒目的男人们,这时个个低着头,一声不吭,任凭竹棒雨点般地落在自己身上。他们只能用柳条盘子紧紧护住自己,但是不能躲闪,必须走完长长的“欢迎”行列。
瑞士:妇女掌权日
妇女说了算
二十世纪,瑞士妇女地位渐渐得以提高,但无论是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仍落后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最明显的例子是:瑞士妇女是欧洲妇女中最晚取得选举权的。直到1971年,瑞士才赋予了妇女在联邦的选举权。
为了在社会中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瑞士联邦政府设立了特殊的妇女掌权日。根据规定,每年1月的前四天,都是瑞士的“妇女掌权日”。在为期4天的节日中,家里大小事务全由妇女说了算,男人统统“歇菜”。一向对家务不屑一顾的瑞士男人,在这几天也必须老老实实地听从家庭主妇的安排,如果做得不好,可能还得随时返工。
德国:妇女狂欢节
男人无权过问
每年的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国莱茵地区的“妇女狂欢节”。在此期间,妇女“大自由”,男人们不得查探妇女活动的内容,违者会被抓问罪。
狂欢节晚上,德国女人们都倾巢而出,参加各种酒会、派对。甚至连平时很少出门的家庭主妇们,也难得撇下丈夫和孩子,到外面喝个烂醉,直到深夜由家人接回。
当天,女人们还有个重头节目就是,剪断男人的领带。如果哪个男子不合时宜地西装笔挺,女人们自然不会放过他。很多男人在这一天都吓得不敢打领带。还有男士为了取悦女性,准备了多条领带。当女人们进攻时,他们就干脆举手投降……然后,换下被剪的,又戴上一条新的。
这一天,女人们还可以做“更出格的事”,如可以亲吻她们想亲吻的任何一位男士。当然男士们只能“逆来顺受”。为了防止自家男人被别的女人亲吻,许多男性被妻子“强制”留在家里。
英国:妇女求爱日
男方拒绝会被罚
每逢闰年的2月29日这天,英国妇女可以摆脱世俗的清规戒律,大胆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爱。早在1288年,苏格兰的玛格丽特女王就颁布法令,宣布闰年的2月29日为“妇女权利日”,女人可以向男人求婚,并对无拘无束地追逐女性的男人实行罚款。
从十七世纪开始,这个风俗习惯广泛流传并普及整个欧洲。英国某电视台的气象女播报员曾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向在场的摄影师求婚,最终“抱得帅哥归”。
对在这一天拒绝求爱者的男人,或是用1英镑作为象征性的“赎免”,或罚他们以绸缎衣服赠给“伤心的女方”。
但这些情况为数并不多。在2008年的2月29日,有92%的男人当即兴高采烈地接受妇女的求爱;有4%的男人开始不同意,但稍加思索后,又愿与女方结为伉俪。
Ⅷ 外国人剪领带是什么意思
工作后成交了第一单
Ⅸ 狂欢节的传说,急,现在
关于狂欢节的来历,德国民间有很多传说,除具有宗教色彩的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狂欢节就相当于德国农民的春节,德国农民借此表达度过严冬、迎来春天并祈望新年丰收的喜悦心情。
一般来说,德国狂欢节始于每年的11月11日11时,止于第二年复活节前40天,前后长达两三个月时间。至于科隆的狂欢节这个历来被称为德国气氛最浓的狂欢节,热闹自然不在话下。
先选“王子”与“公主”
尽管德国各地庆祝狂欢节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有几项活动的形式是一样的,这就是选举当地狂欢节的“王子”和“公主”,举办“星期四女人节”、化装大游行、大型狂欢集会和舞会。
狂欢节一开始,德国各个城市、村镇都要成立各种组织来筹划狂欢节的主要活动。为此,他们首先必须推举主持狂欢节主要活动的“王子”和“公主”。德国人把被选为“王子”和“公主”看成是一件很风光的事,社会名流因此争相参选,许多情况下往往是以经济实力定夺。
德国的狂欢节虽然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高潮总是在最后一周,尤其是最后一周的周日、周一和周二。这“发狂的”三天是德国狂欢节的顶峰。
女人夺权剪领带
德国人把狂欢节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四称为“女人节”,它也是狂欢节进入高潮的标志。在“女人节”期间,妇女要表演“夺权”喜剧。她们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在市长办公椅上宣布接管市政权。整个过程充满了浪漫快乐的色彩。
对于男士们来说,“女人节”是一个让他们担心的日子。他们尤其害怕在这一天被女人们剪去自己的领带,而女人则以剪男人领带为乐,并把剪下的领带作为战利品钉在墙上欣赏。
疯狂的“玫瑰星期一”
德国狂欢节结束的前一天是星期一,也是狂欢节的最高潮。这一天因而被称为“疯狂星期一”或“玫瑰星期一”。它有两项主要内容:化装大游行和化装狂欢舞会。
在化装游行中,身穿色彩斑斓的服装的乐队走在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大型彩车,其中被装饰得金碧辉煌、艳丽夺目的王子和公主彩车最为引人夺目,其后则是各种妖魔鬼怪、搞笑小丑以及德国的历史人物。彩车上的王子和公主会把糖果、花束和小玩具大把撒向路边围观者,天真的孩子们则会兴高采烈地捧着帽子,撩起衣裙,争相接取这些礼物。
入夜之后,狂欢节的最后一个节目——大型化装舞会也宣告开始。人们身着奇装异服,戴着夸张的面具,扮成小丑或狂人,在街头尽情玩乐到凌晨。
在“玫瑰星期一”的晚上,德国家家都会敞开窗户,为的是将天使迎进家门。这一天的晚餐,当然不用说啦,也会格外丰盛美味,德国人以此表达对来年兴旺发达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