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裤子搭配 » 古代说裤子怎么说

古代说裤子怎么说

发布时间: 2023-01-01 01:33:21

⑴ 古代衣着的叫法有哪些

男子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或美称,相当与现在的先生.
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比重于称`子`.
父(读第三声)--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父(读第四声)--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
甫--古代男子的美称.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
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
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
女子妾--古代女子表谦卑的自称.
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长辈女性.
青衣--古代俾女的代称.
裙衩--古时为妇女的代称.
拙荆--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粉黛--古代美女代称.
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称.
巾帼--古称妇女为巾帼.
姥--古称老妇人为姥.
妪--古对妇人,一般指年岁大者,亦有指少女者.
媪--古对妇人或老妇人的称乎.

⑵ 唐朝的裤子叫什么

古代人们只是把裤子作为内衣来穿。当时的裤子与今天的大不相同,都是开裆裤,有的裤子只是穿在小腿上的套筒,叫作胫衣。赵武灵王改革服饰后,有裆的裤子被引进到中原,人们这才有了可以外穿的裤子。

⑶ 汉服中的“袴”和“裤”有区别吗区别在哪

古代的 袴 相当于我们现在穿在外面的裤子,裤 相当于现在穿的内裤

⑷ 在古代人们穿的裤子称为什么

蔽膝,古代中原地区一种男女皆用的服饰。属于古代/下/体/之衣,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别尊卑等级的标志。江淮之间谓之棉,自关东西谓之蔽膝。

⑸ 古代穿在最里边的裤子叫什么裤

古代穿在最里边的裤子叫作袴。

古代人的衣服很是繁杂,一点都不如现代的衣服方便舒服。不仅如此,他们裤子,与现在的更是天差地别。古代的裤子跟我们现代的小孩子穿的开裆裤有的一比,都是裸露着裆部,但他们比我们现代小孩子穿的开裆裤还露的多。

相关信息:

古人的裤子一开始是被叫做胫衣。他们的裤子是像我们现在的女生穿的长筒袜差不多,是左右脚各一条的,所以隐私的部位根本没能遮住。但是我们的古代人可是很注重仪态的,怎么可能穿着那样就招摇过市呢。他们肯定要想一下办法来避免让自己尴尬。

于是他们就在衣服外面再穿一件像裙子一样的裳。由于裳是用来遮盖隐私部位的,自然要注意一下各种坐姿。因为如果有人坐姿不当的话,那么隐私部位就不能被很好的遮挡住,会被看做是没教养的人,所以古代人大多选择跪坐。

⑹ 古代“犊鼻裈”就是现在的“内裤”吗

“犊鼻裈”,这个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犊,就是牛,一般指的是小牛,牛犊子,犊鼻裈,顾名思义就是像牛鼻子一样的裈。那裈又是什么呢?
我国古代,裤子有两大类,一种叫做“袴”或“绔”,另一种叫“裈”。
袴,就是裤,《释名》中说是“两股各跨别也”,而《说文》中则说是“胫衣”。
不管是“两股各跨别”,还是“胫衣”,其实都是一样的,即套在两条腿上的东西,类似于套裤,没有裤裆,大概就是把今天的吊带丝袜去掉内裤的样子。
而裈是古代的内裤,有裆,分两种:一种像今天的平角内裤,略长些,一般齐膝,或者在膝盖稍微往上,有两条明显的裤管。
另一种很短,跟现代的三角内裤很像,这就是“犊鼻裈”。
来看看牛鼻子,就知道“犊鼻裈”是多么形象了。
犊鼻裈和今天的内裤其实还是不一样的,仔细看图就能发现,它是先缠着两边,再从裆下穿过。这种裤子流行了几千年,原本属于内衣,但是底层人比如仆人、马夫、农民等,为了方便,还是会直接穿在外边~

⑺ 谁知道古代称呼一条裤子怎么说

古代上衣叫做衣,
下身的衣服叫做裳

难道是叫做一裳?

⑻ 我买的是裤子,用文言文怎么说

所购者绔也。

裈是短裤,形状是一条毛巾的一个短边缝上一条腰带,垂在身后向前系上腰带,毛巾从下经裆部向前翻上,穿过系好的腰带自然垂在前档。日本有人仍在使用,日语的写法与我们相同,读音差不多就是“粪篼子”。

原始的汉服没有裤子,汉朝以前无论男女都下衣是裙装,可以参考竹林七贤图。

魏晋时期一些时髦青年开始穿裤子,但当时没有“裤”这种用法,这些时髦青年不被社会主流认可,被称为“纨绔”,其中的“绔”就是裤子。

中国早期的裤子与西方的发展差不多,都是从小腿套发展起来的,“无腰无裆”。因其在正式礼服中没有地位,文人不愿意记载。最终发展成了偏远地区至今仍有市场的“缅裆裤”。

现在常见的裤装是洋人带进来的,也称西裤。古人不认识西裤,翻译成文言文时用纨绔的绔可能更易于被古人理解。汉字“裤”虽然在汉朝就曾出现过,但不是被广泛使用的,属于生僻字,在古代会被认作是异体字(俗字)——毕竟在古代有本字典太不容易了,白字先生也是难得的文化人。

⑼ 裤子和裙子统称什么 裤子和裙子如何统称

1、裤子和裙子统称为衣服。衣服指的是裤子、上衣、裙子等服饰,衣服的本意是指防寒保暖、护身的介质。在现代社会衣服成为人体的装饰物品,更多是象征着一个人的生活水准、消费层次和社会地位身份的参考品,但同时也起到了原始不变的基本功能,只是质地上的区别而已。

2、古代御寒之衣有裘、袍、茧等。裘是皮衣,毛朝外。《说文》:古者衣裘以毛为表,兽毛外露,不好看,贵族在朝拜、祭礼或待客时要罩上一件衣服,称为裼衣。裼衣根据不同身份,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形制和颜色。

⑽ 古时候开裆裤叫什么


谓裤子,是指的腰部以下所穿的衣物。裤子由裤腰、裤裆和两个裤脚三部分组成,但古时候人们穿的裤子和现在是不一样的,从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献来看,中国最开
始是是没有现代意义的裤子的,当然下身也不能就光着,那时人们穿的是一种和裙子差不多的衣物,叫做裳,当然类似裤子的东西还是有的,不过只有两只裤腿,无
腰无裆,这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事,而且只套在小腿上,古人称之为胫衣又叫绔或袴,穿的目的主要为了保暖。既然为了保暖,把整个腿包起来岂不更好,所以到了秦
汉的时候,包裹整个腿部的裤子出现了,但是还是没有裆和裤腰,所以是一种开裆裤
。《汉书·上官皇后传》说:“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所谓“穷裤”,便是开裆裤。穿开裆裤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因而古书上也将这种裤子叫作“溺
袴”,当然也不穿内裤,中国早期的裤子都为开裆裤。记得汉武帝在厕所里和卫子夫在厕所里干好事的事情,想象一下,当时是冬天,厕所里又没有床,如果不是
开裆裤,该多麻烦啊。

在古人穿“开裆裤”的漫长岁月里,有裆裤也并行存在着,只是流行在马背天下的少数民族中。这些北方民族以骑马狩猎为生,穿开裆裤自然不便行动,有裆裤就成
为他们的主要服饰,不论男女。战国时期各国征战频繁,北方少数民族的这种满裆裤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昭令中登上华夏服饰的历史舞台。但最初仅在部
队中流行。到了汉代,这种满裆长裤已为汉族百姓所接受。为与开裆的袴区分开来,这种有裆裤多称为裈。颜师古在《急就篇》中说:“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
也。”也就是说裈是贴身穿着的。裤子有了蔽羞的合裆之后,应该不需要裳了,但当时贵族阶层还是习惯于在外面再穿上裳,只有士兵及地位低贱的奴仆,为活动便
捷,才单独穿裤。
这一时期裤子的特点是宽大阔脚,松松垮垮,尤其是裤形极为肥大,被称为“大口裤”。从出土的文物中看,“大口裤”立裆深近40厘米(现在女装常规立裆深是
18厘米),裆弯曲度小,横裆也显得过宽,因此穿上后把腰束紧,就有均匀的褶裥出现,褶与大口裤在当时被合称裤褶。这是当时最为时尚的服装,到了开放的大
唐,尤其盛行胡服,连女人也穿,但这时的裤管已明显收束,比较合身。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演变之后,裤子又回到了其最初开裆的形制,即以膝裤的形式出现,但与先秦时期的胫衣多贴身穿着不同,这种开裆膝裤,多加罩于有裆裤之外

,因此有裆裤裤形细瘦,开裆裤裤管肥大。明清时期,裤子呈现“大裆裤”形制,裆深增大,裤管宽肥。直至现代,裤子借“西风东渐”之势把西裤的版式消化进
来。

热点内容
女警戴帽子的头发怎么扎 发布:2023-08-31 22:03:00 浏览:1421
草的绿色染在裤子上怎么办 发布:2023-08-31 22:01:09 浏览:1685
毛衣喇叭裙怎么加针 发布:2023-08-31 21:54:08 浏览:1115
抚顺买男装哪里好 发布:2023-08-31 21:53:12 浏览:1614
钩针钩毛线帽怎么做视频 发布:2023-08-31 21:48:20 浏览:879
福建人的帽子怎么做 发布:2023-08-31 21:33:56 浏览:805
男生红色卫衣怎么搭裤子 发布:2023-08-31 21:32:02 浏览:971
条纹衬衣配什么颜色的领带好看 发布:2023-08-31 21:26:07 浏览:1363
穿带帽子的大衣怎么扎头发 发布:2023-08-31 21:09:32 浏览:676
男装牌匾什么颜色字最亮 发布:2023-08-31 21:03:10 浏览: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