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帽子生意怎么样
‘壹’ 开毛线店有前途吗
可以,告诉你最好开在高校周边,冬天临近生意就很好,我们学校买毛线的一个月就有1-2万的收入.同时你要学会毛衣织补,这样路子广点.
‘贰’ 现在卖手工毛线生意好做吗
看在什么地方
‘叁’ 过年适合卖什么东西赚钱
每年的春节,市场对“中国结”的需求最大,这种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造型独特、寓意深刻,无论是送礼还是装饰,都很有市场。一般来说,带有吉祥如意。
年年有余等祝福寓意的“中国结”,春节时的销售特别旺盛。不同的消费者喜好不同,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因此青睐一些融入新设计元素的中国结,如“中国结”饰品、汽车挂件。
‘肆’ 淘宝做帽子类目怎么样
帽子生意也不错的。
多元化经营性,以帽子为原点,低价格引流,然后经营其他可搭配类目产品例如 太阳镜 围巾等等来提高利润,这种最为长久。
网上帽子出现马太效应,两种极端,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伍’ 出早市卖帽子手套围巾怎么样
吃你这个想法很好,出早市卖帽子手套围巾是小本生意,上税少,只要价格合理款式新颖适合大众消费,收入一定不错。
‘陆’ 谁问做一个帽子的成本价是多少
看看你要做什么样的帽子了,自己织的毛线帽子?还是别的什么?
成本初略分析如下,以普通流行的帽子为例: 卖出一件的收入:ebay上平均出售价格:13-16¥(我发现中国卖家很多人以4.99-5.99起拍,运费设置为:8-10$),以平均价14$计算,按现行汇率7.1计,约收入100元。 需要支付的费用: 1、商品批发进价+运费:10-20元,以平均15元计。 2、以美国平台为例,以成交率为20%计。卖出该件的上传费用0.35$,约2.45元。还需付未成交的另4件成本,计:0.35*4=1.4$,计9.8元。 3、成交后付给paypal 8.75%,14*8.75%=1.22*7=8.5元。 3、运费:打折后约25元。 总计支出:15+9.8+8.5+25=58.3 不计人工的收入:40元左右。
‘柒’ 新帽子店出现后,哪家的生意会更好,为什么
新帽子店。
1、新帽子店会设置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可以吸引消费者,旧帽子店不会设置活动。
2、新帽子店环境新颖,对于消费者来说有新鲜感,会使店内的生意更好,旧帽子店环境老套,对消费者没有什么新鲜感。店内生意较差。
‘捌’ 帽子一般能卖几个月,那几个月销量快,现在毛线帽子正卖,能卖到几月份呢想整点帽子卖卖。
现在卖正好,马上就冬天啦!大家都会买帽子,刚开始12月吧可以说是最畅销的,随着买到帽子的人越来越多,买帽子的就会越来越少,所以后期应该少进点帽子…如果你想挣多点钱的话应该考虑考虑当地的消费人群酌情进帽子,如果你是网店的话那就好办啦!以为喜欢网购的大多都是80,90的年青人…我的回答紧供参考,希望楼主能在这个冬季里小发一比…
‘玖’ 我想摆地摊卖些冬天的袜子,帽子,围巾等冬天用的保暖品,不知怎么样能挣钱不。
当然可以,其实摆地摊挺赚钱的,只不过现在很多人为了体面都放不下这个面子而已,我听我堂弟说他有一朋友摆地摊卖你说的那些东西还有针织衫,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赚400多呢,比咱工作可赚多多了,而且还挺自由,关键是你要拿到便宜实惠的货,地摊货和商场不一样,不能高档货,这个人家不信任,要价太高会没人要,也不能每件赚太多,买地摊货的买家都是图个经济实惠,你呢,是图个销量.想针织毛衣这些每件赚个10块钱就够了,一天卖个七八件十来件的,再加上围巾帽子袜子这些利润稍高些,一天下来赚个百多块应该没问题.就要看你选货时候的眼光如何了.
‘拾’ 做外贸的帽子生意却被低价仿冒品挤兑,很难但是却想坚持下去!!求高人指点
这个问题不好具体回答,给你一些指导性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在经销产品的选择上,我们首先要避免常见的三个误区:
1.品质越高越好吗?
绝对不是。记住你的买家同样也是商人,并不是最终消费者。商人关心的永远是利润。假如一个低品质的产品比它同类的高品质产品利润空间大的话,国际批发商会更乐意选择前者并努力去推销它。毕竟质优价高是基本常例,高品质产品,利润高、资金占用量大可市场相对较窄、订量小。大部分的国际商人会根据他当地市场的接收程度在品质和价格间寻求短暂的平衡点。市场的构成则通常是金字塔或橄榄形的,在实际的外贸中,中等或中下等品质反倒是主流。是初入行者,资金不多,行情不熟,中间及大路货反倒是比较易于上手的选择。等发展到站稳根基寻求突破的阶段,从竞争与抢占市场的角度再考虑高端产品不迟。
2.价格越低越有竞争力吗?
同样不是。一分钱一分货是商界永恒的道理,有经验的国际买家不会忘记这一点。在与外国人谈生意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讨价还价:某某工厂的价格比你的低许多----对这样的表述不要太当真,更不要因此乱了阵脚而放血贱卖你的产品。假如价格越低就越有竞争力的话,客户这时就该扭头就走去与低价者签约才是。除去技术革新的因素,同一时期同一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差不会太大,不顾一切去压缩成本的话,最容易的办法就是偷工减料了。作为国际买家,很难知道生产商的成本底线,为防范风险,最常见的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处于中间价位的竞争者往往更受买家重视。
3.这个产品属于朝阳产业吗?
很多新入行的外贸业务员会关心这个问题。而实际上,对新手而言,这个问题没有多少意义。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更为频繁易行,一个传统的产品,可能因为结构功效上的某些改进而脱胎换骨;一个新的产品,也会迅速为后来者取代。市场与消费口味永远在变化之中,朝阳还是没落只在一线间,界限越来越模糊了。此外,不管哪种产业,能叱咤风云的永远是少数行业大腕。即便是朝阳产业,因为前景好利润高,竞争尤为激烈,外人难以插手分羹,更多是陪人玩游戏而已。而一些所谓的传统产业,因为技术成熟,市场平稳,又需要革新进取,反倒比较易于吸纳生力军。新人入行,相对也有更多的机会去磨砺学习。
排除掉对高品质、超低价、新潮朝阳产业等的迷信,心态就平和了,对产品的选择面也可以更广了。那么,如何选择产品呢?
本身就是生产厂家的,自己已有的行业产品当然是首选。因为你了解工艺生产,有条件自己去调整产品控制成本,这是一个很大的竞争优势。不过,把现有的产品直接出口多半不行,因为内销和出口在品质、外观、功用等方面常常会有差异,国内畅销的商品,不一定符合国外消费者的习惯与喜好。因此,刚开始的时候不妨模仿。向同行业中有出口业务工厂学习,刺探军情,分析他们的产品,以了解其中差异。特别留意那些出口量大,客户多次订购的产品。一旦有机会,甚至不妨争取与同行工厂合作,不挣钱也替他们分包一些生产任务,以求实际操作经验。跟在别人后面模仿,通常不会有什么利润,但却是稳妥的第一步。
如果你是受雇于一家外贸公司的新手业务员,那么一般是受命推销本公司的产品。这些产品要么是公司下属或兄弟工厂生产,要么是公司稳定的合作厂家生产。这种情况下就没什么选择余地了,初始阶段也没有特意去改变的必要,因为公司既然有成熟的业务,就说明产品有市场,努力学习产品知识,积极推销就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普通的贸易公司希望发展国外市场。这类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已经有比较看好的产品和供应厂家,有些则完全是一张白纸:无产品、无客户、无稳定供应商。这种情况下,就要认真考虑,寻找自身优势,比如行业知识,所在地区的特产或优势产品,人际关系等。一般的原则是以货源为考虑重心---毕竟你的角色是卖方。
有一种特例,就是个人从事外贸的。常见的情况,一是有比较可靠的货源关系而希望做出口,这一类自然不存在产品选择的问题;二是有海外关系或联系上的优势的,如移民、留学生等。这一类人的特点是既不了解产品,也不了解外贸,更无现成的供货方、客户关系。那么选择面就很广了,情况更加复杂。考虑到个人做生意的特点和局限,一般的选择原则是倾向于日常消费品,体积小,耐储藏,价格弹性大,品质标准比较模糊,不涉及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的类,比如工艺品、以年轻消费者为目标的流行饰品、时装箱包等,避免食品、农副产品、大宗纺织品、电器这类较专业,各国限制较多的类别。
经验漫谈
外贸产品的品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同一类产品,销往不同国家,品质大不相同。外贸业务员要学会通过调整品质来调整成本,适应不同国家市场,从而取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不同的市场,对同类产品有各自的偏好。外贸业务员选择经销产品的时候应有的放矢。因此,了解一点世界地理知识、风俗习惯和历史沿革,就能投其所好,少走弯路。
从消费习惯来看,可大致分为美加(美国与加拿大)市场、欧洲市场、日韩市场、东欧市场、中东市场、非洲市场这几类。具体到每个客户固然各有所好风格不同,但一般说来日韩市场特别是日本市场,偏爱精致优质的产品,高、精、尖、小巧美观,喜好中国传统文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产品常能得到理解与欢迎,也能接受高价格,但数量不会太大;美加与西、北、南欧等英语国家市场一般对品质要求适中,喜欢简洁流畅、新奇多变的产品风格,价格适中,量比较大,是中国出口商喜爱的客户。中东市场对品质要求不高,对产品的审美方面较为朴实甚至俗气,价格也低,数量也比较大;非洲市场弹性最大,本土文化与前英语殖民地文化、前法语殖民地文化交织,口味复杂,奢侈品和品质极差的产品都能接受。
正因为外贸产品在品质、功效和外观上的多变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经销产品,更多的考虑应从业务员对产品变化的把握度出发。选择那些比较熟悉工艺,有能力根据客户和市场要求去做调整,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的产品。本身是工厂最好,否则至少也要有若干工厂愿诚意配合。单纯被动地去推销现成产品是很难有发展前景的,不断求变才是成功外贸的关键。从这个需求出发,找一家好的配合工厂,比选择一个产品要重要得多。
目前很多民营中小型工厂都希望自己做外贸,因此无论条件成熟与否都纷纷招聘了新人来开辟国外市场。相对来说,工厂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比不上大城市里的外贸公司,但是对新人而言,实在是个好的学习机会。在工厂的时候学习掌握具体的生产工艺和成本核算,就能为独立做外贸打下扎实的基础。有没有下过车间生产线,对于产品品质与价格的掌控能力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在激烈的外贸竞争与谈判中常常凸现出来。
外行要学习作外贸,并不困难,毕竟外贸也就是做生意,只不过多了一些手续罢了,关于外贸的教材也很多,耐心看看,几天工夫就能大致上手操作。而要了解一种产品,则是冰冻三尺非一日寒了,很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非深入一线生产不可得知。
所以说,选择工厂比选择产品要重要的多,也是外贸的成功关键之一,选择什么样的经销产品,应以工厂配合程度而定。